Devel Cell:男性不育研究重大突破!精子缺陷的表觀基因組或是關鍵...

2020-12-22 生物谷

2020年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每8對夫婦中就有1對存在生育困難的問題,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原因都是由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所引起的,在過去10年裡,研究人員發現,男性不育與缺陷的精子在發育過程中無法從DNA中「驅逐」組蛋白有關,而其背後的機制以及在精子DNA中所發生的未知,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

圖片來源:Bobjgalindo/Wikipedia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新型的全基因組DNA測序工具闡明了這些滯留的組蛋白的精確遺傳未知,同時還發現了調節這些組蛋白的關鍵基因。文章中,研究者利用Gcn5基因突變的小鼠模型進行研究,這就能幫助他們從精子發育早期到受精等階段密切追蹤精子的缺陷狀況,這一步非常關鍵,因為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深入理解男性不育發生的機制,並且還能闡明表觀遺傳學突變是 如何從雄性生殖細胞傳遞到胚胎中的。

表觀遺傳因素是一種並不會在DNA中編碼的特殊因子,其能影響有機體的遺傳特性,在精子和卵子形成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研究者Shelley L. Berger博士說道,對於不明原因不育的男性而言,在醫生看來一切都是正常的,包括精子計數、運動等,然而其的確存在生育的問題,對於這種問題的一種解釋就是組蛋白的未知出錯了,這就會影響精子和其早期發育,如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模型,利用該模型,研究者就能清楚的觀察如果沒有適當地清除精子中的組蛋白時會發生什麼,以及其對胚胎有何影響等。

健康的精子會失去90%-95%的組蛋白(組蛋白時染色質中的主要蛋白質,其負責包裹DNA並開啟或關閉基因的表達),隨後利用精蛋白(protamines)來取代組蛋白,精蛋白是一種小型蛋白,其能正確地將DNA包裹到微小的精子中;考慮到組蛋白在不育症和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確定組蛋白的未知,這樣他們就能進行後期研究以及開發治療男性不育的療法。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名為MNase測序的新技術來進行研究,該技術能利用酶促反應來確定滯留的組蛋白在重要基因啟動子上的具體位置。其它利用相同方法的研究則發現,組蛋白存在於DNA重複序列中,並被置於所謂的「基因沙漠」中,在那裡,組蛋白發揮的調節作用較小。

研究者Luense說道,目前在試圖理解這些差異性數據上研究人員存在一定的爭議,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此前所描述的模型是正確的,我們在對胚胎發育非常重要的基因上發現了組蛋白,同時還發現組蛋白位於重複性的元件上,這些位點的確需要關閉來防止這些基因區域在胚胎中進行表達。隨後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更為精準的測序技術—ATAC測序技術來追蹤小鼠精子發育早期和晚期階段基因組上特殊位點的組蛋白波,該技術能識別出基因組中開放和封閉的區域,隨後就能切割並標記DNA,以便對其進行測序研究。

當對Gcn5基因突變的小鼠模型進行研究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鼠的生育水平較低,正常小鼠精子中滯留的組蛋白與早期胚胎中組蛋白的位置相關,這就支持了一種假設,即親本的組蛋白轉移性表觀遺傳信息會遺傳給下一代;這種突變模型或能為研究人員提供一種工具來研究突變精子軌跡背後的分子機制,以及其會對胚胎發育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或許也能為研究潛在的治療性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者Berger說道,如今,試管嬰兒和其它輔助生殖技術的負擔落在了女性身上,有時候或許男性因素也很關鍵;試想一下,在胚胎發生之前,我們是否能利用表觀遺傳學療法來改變男性精子的組蛋白和精蛋白水平嗎?這或許正是研究者下一步要探索的問題。目前有多種表觀遺傳學藥物能治療癌症和其它疾病,考慮到這一機制,利用這些藥物來處理精子增加其對組蛋白的「驅逐」或許值得後期深入研究。

目前科學家們在人類胚胎研究上所面臨的局限性會導致缺乏對不育症的研究以及父輩的表觀基因組對胚胎發育的影響,這或許就強調了進行此類研究的重要性,最後,研究者Luense說道,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會改變精子的表觀基因組,包括飲食、藥物、酒精等,如今我們還需要深入研究理解這些因素影響胚胎的發育,這些基礎的研究非常關鍵,其有望幫助我們理解驅動表觀遺傳學突變的分子機制和原因。(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Lacey J. Luense, Greg Donahue, Enrique Lin-Shiao, et al. Gcn5-Mediated Histone Acetylation Governs Nucleosome Dynamics in Spermiogenesis, Developmental Cell (2019) doi:10.1016/j.devcel.2019.10.024

相關焦點

  • 植物表觀基因組研究進展
    隨著近年來新一代測序技術的發展,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以及數字表觀譜等「畫卷」都一一被呈現在人們面前,使得研究人員能夠順利開展表觀基因組研究,揭示植物表觀修飾因子全基因組上分布規律,進而揭示表觀調控機制。本文主要以研究的最廣泛和深入的DNA甲基化修飾展開,闡述DNA甲基化在植物有性生殖、無性繁殖、胚胎發育重編程、雜種優勢、作物馴化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 濟南男性不育怎麼辦呢?
    一項臨床研究數據顯示:過去5年,男性患者中無精症、少精症和弱精症的比例都有所增加;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精子活率都表現出下降趨勢。專家認為,不孕不育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衛生問題。  不孕不育,一直是男人難以啟齒的話題,也逐漸成為社會話題。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指出,正常育齡夫婦有12個月以上的沒採取有避孕措施,規律性生活而仍未受孕即可診為不育。
  • ​昆明男性內分泌失調會導致不育嗎?
    「內分泌失調」並非女性專屬,男同胞們也可能會遭受內分泌失調的困擾,甚至造成不育! 那麼,男性內分泌失調的症狀有哪些?為什麼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男性內分泌失調為什麼會導致不育?內分泌系統參與調節人體的代謝過程、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等許多生理活動和生命現象,協同各種酵素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以適應複雜多變的體內外變化。
  • 男性不育問題日益嚴峻 中醫治療少弱精子症效果有目共睹
    男性不育是指在未進行避孕的前提下,保持有正常且規律的性生活1年以上的夫妻,排除女方因素,因男方原因導致的不育症。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不孕不育發病率約為15%,我國可能還會更高一些,其中男性的因素約佔50%。
  • 2020年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5.Cell重大突破:AI從超1億個分子中預測強力抗生素,殺傷超級耐藥細菌doi:10.1016/j.cell.2020.01.021一項開創性的機器學習方法已經從1億多個分子中識別出了強大的新型抗生素,包括一種可以對付多種細菌的分子--包括肺結核和被認為無法治癒的菌株。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名為halicin的抗生素是第一個被人工智慧發現的抗生素。
  • 從P-TMO模型看我國重大創新突破的關鍵因素
    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發達國家的狀態尚未根本改變,截至2019年,我國關鍵零部件、元器件的自給率只有三分之一[3]。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關鍵材料依賴進口[4]。
  • 昆明不孕不育醫院介紹,哪些疾病會導致男性不育?
    昆明不孕不育醫院介紹,哪些疾病會導致男性不育? 時間:2020-12-22 09:31 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 當今社會,男性不孕問題層出不窮,除了先天因素外,一些疾病因素也會導致男性的不育,那麼男性病理性因素導致的不育有哪些呢?
  • 昆明不孕不育醫院講解,男性先天性不育的症狀有哪些?
    昆明不孕不育醫院講解,男性先天性不育的症狀有哪些? 時間:2020-12-22 09:46 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 近來看到越來越多的男性朋友諮詢如何發現先天性不育,有哪些表現,針對先天性不育不一定會有什麼臨床症狀,婚後一般會出現不孕症,如果有以下幾種症狀表現,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對身體造成影響,下面就跟小編了解一下男性先天性不育怎樣看?
  •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徐楠 : 男性不育症常見...
    什麼叫男性不育症?是指同居1年以上,沒有避孕的性生活而沒有使女性伴侶懷孕。由於男性原因造成女性不孕,一般分為原發不育和繼發不育。那麼,男性不育症有哪些表現?該怎樣預防?專家簡介徐  楠
  • 研究發現與啟動子相互作用的定量性狀基因座豐富了功能性遺傳變異
    研究發現與啟動子相互作用的定量性狀基因座豐富了功能性遺傳變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2 22:11:15 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Pandurangan Vijayanand和Ferhat Ay小組合作的研究發現
  • 發布會|「十三五」期間,雲南累計突破800多項重大核心關鍵技術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公民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5年的3.29%提高到2018年的5.15%;累計突破重大核心關鍵技術800餘項,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新產品540餘個。
  • 單純補腎能治療男性不育?老中醫帶你走出這些誤區!
    在中醫藥治療精核蛋白異常男性不育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男性不育症的中醫認識古代中醫學稱男性不育症為無嗣、無子等,現代醫學中該病既是西醫的病名也是中醫的病名,指育齡期男女在同居12個月、性生活正常且未避孕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受孕,即推斷為不育症,如是男方原因造成則為男性不育症,女性原因造成則為女性不育症;通常18歲至55歲之間被稱為育齡期。
  • Science:重大突破!我國科學家領銜揭示抗結核藥乙胺丁醇的作用機制
    2020年5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上海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英國伯明罕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一種關鍵的一線藥物如何殺死結核桿菌提供了新的見解。這為開發針對新興的結核桿菌菌株的新型抗生素藥物鋪平了道路。
  • Cell: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單細胞研究,揭示了這種病毒的致命策略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布羅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伊波拉病毒在感染過程中如何改變宿主免疫反應以有利於自己的新細節。他們鑑定出這種病毒抑制的抗病毒防禦基因,以及這種病毒激活的其他基因,以便潛在地促進它在宿主細胞中複製。
  • Cell|治療心肌梗死,膠原蛋白V或是救星!
    心肌梗塞後瘢痕組織的大小是心血管預後的獨立預測指標,但目前研究對調節瘢痕大小的因素知之甚少。圖1: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6.030研究人員證明膠原蛋白V(心臟瘢痕的次要成分),參與調節病變性損傷後心臟梗死灶的大小。
  • 重大突破,量子計算的研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現在,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爾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加入了谷歌的行列,參與建造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他們稱之為「重大突破」。「我們現在擁有的工具可以讓我們建造一個量子模擬器,它可以超越經典計算機。這是一項重大突破,是量子物理學領域的第一步。」量子網絡中心主任彼得·洛達爾教授宣稱。
  • 提出問題是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解讀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
    &nbsp&nbsp&nbsp&nbsp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nbsp&nbsp&nbsp&nbsp「提出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並判別其優先順序,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6期)
    2.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IFN-γ引發炎症細胞死亡、組織損傷和死亡機制doi:10.1016/j.cell.2020.11.025OVID-19大流行繼續導致重大疾病和死亡,而治療方案仍然有限。
  • 2016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又發現兩種新的抗CRISPR蛋白doi:10.1016/j.cell.2016.12.009在剛剛發現幾種能夠阻斷人細胞中的CRISPR-Cas9活性的蛋白(Cell, doi:10.1016/j.cell.2016.11.017)之後,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Joseph Bondy-Denomy和同事們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報導了更多的抗CRISPR蛋白(anti-CRISPR
  • 五個關於男性不育的科普,你絕對要知道
    1、高溫導致不育在很多地方都有桑拿房,或許焗桑拿是一種很好的舒緩壓力的方式,但是對於年輕的男性來說,這並不是一件非常理想的活動。男性的睪丸是需要保持在低溫的狀態下的,這樣精子才能夠順利形成和成熟,高溫的狀態下並不會讓蛋蛋好受一點。相反,桑拿的高溫,會讓睪丸的溫度上升,影響生精的作用,降低男性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