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AI:探索未來 守護文明 硬核紀錄片看哭老涼

2021-02-08 在前線

文/在前線 老涼

 

老涼我哭了,一個看科幻片能睡著的人,看一個紀錄片卻看哭了。

 

9月5日,我從武清專程坐高鐵到北京,換乘地鐵到國家博物館,專程參加紀錄片《你好AI》的首發式。首發儀式很簡短,簡單的介紹之後,活動直接進入主題——搶先觀看《你好AI》專題片的前兩集。

 

當看到第二集時,我潸然淚下。

 

《你好AI》這個片名,從字面上來看是向AI、未來世界問好,給人的第一感觀,這是一個很硬核的科技紀錄片,真的沒想到這么正經的一個片子,這麼會撩人。

 

1

 

兩集看完之後,會議主辦方召集主創人員做了一個主題研討沙龍,也就是活動的媒體互動環節,雖然我也是媒體,但並沒有問問題,而是談了自己觀看這部片子的感受。

 

「我哭了。」

 

當我說出這句話時,主持人和現場觀眾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我說,「我是一個看科幻片會睡覺的人,看一個專題片能哭,自己也是沒想到。有關人工智慧、科技、未來的片子太多了,說實話都有些審美疲勞了,這部專題片有點不一樣。」

 

在我看來,《你好AI》開闢了一個全新的講述AI的影片品類,這裡面有人類探索外太空文明、保護敦煌莫高窟、修繕箭扣長城,還有從90多歲的老奶奶口中搶救滿文,切入點既高又樸實,讓人看起來很舒服,一點都不尷尬。

 

我們平時寫很多科技助力行業變革的案例,也總是把科技向善放在嘴邊,但是很多時候是沒有附著點和落腳點的,大部分時候是為了談AI而談AI,沒有深入與延展,而這個紀錄片一下子讓我們走了進去。

 

不得不提的是,英特爾作為對人類發展提供科技動力的主角,在這部片子中卻甘當配角。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其實科技本也該如此,助力守望者和探索者探知未來。

 

本片導演陳怡、編劇等,包括整個製作團隊,都讓我十分驚嘆,要說有關AI的科幻影片太多了,本片沒有落入俗套,談天地,話古今,有故事,有情懷,再加上聲音大咖季冠霖老師的解說,她的聲音具有一種無形的穿透力,溫情又果敢,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科技、未來、人類之間的關係,未來世界,探索不止。

 

一個科技的話題,觸碰到了人們內心的柔軟區,這可能就是科技的初心和AI的責任所在。

 

2

 

說起來還真是幸運,在《我是AI》首發式上,我們成為了第一批觀看正片前兩集的觀眾。

 

第一集的主題是「火星計劃」,講述了人類尋找外太空文明,尋找未來歷程。

讓我驚訝的是,這裡並沒有借用「老套而前衛」的科幻片手法,而是從人類歷史上歷次重大革命、變革為主線,來講述從當下真正開啟的AI時代會有怎樣的未來,從工業革命到人工智慧,再到背後提供堅實支撐的數據中心的變革。

 

可以說這一集,起得很高,從全人類、宇宙等宏觀著手,而又很專業地從科技作為人類未來發展和變革的核心要素的角度展開,高得有範兒,而落地又挺和諧。

 

尋求地外文明、地外資源,第一步要做到是在月球上搭建基地,則就要首先繪製月球地圖。其中,也提到了中國天眼,就好似人類尋找未知世界的眼睛。

 

不過,《你好AI》片中也指出,只有導航系統還不足以完成星球開發,飛向陌生星球的計劃中,為了確保安全,讓機器人成為我們的替身。雖然人工智慧還不夠完美,但是卻驅動著人類眺望星辰大海中的窮極之處。

 

看到這裡,其實特別佩服寫腳本的老師:人類是孤獨的嗎?我們未來的棲息地在哪裡,或許人工智慧會給出答案。遠方和未來,觸手可及,我們埋下的種子,將會生長出天梯。

 

貌似沒有答案的未來,其實來自於不停的探索。正如片子裡提到的,數據是無形的,有形的是運行他們的數據中心。而目前數據中心的挑戰,則是效率與能耗上的平衡,從這個角度來看,大眾們也一下弄明白了科技企業扮演的角色。

 

3

 

第二集是「激活歷史」,看這一集時,坐在第三排的我,熱淚盈眶,幸虧當時整個會場關了燈,而且大家都在全神貫注地觀看片子,沒人注意到我的窘相。

 

這一集是一個悲傷的開局,歐洲文明的標誌——巴黎聖母院遭受大火,無助的人們看著熊熊大火,雙手合十禱告祈福。

 

我曾經多次去歐洲出差,持有的就是法籤的多年籤,也短暫去過法國,但從來沒有好好地走進法國,尤其是還沒來得及去巴黎聖母院。這場大火,讓我感到十分悲傷。

再一個是箭扣長城,十多年前,我和同事們一起驅車到箭扣長城腳下的一個小山村住了下來,在一個老鄉的帶領下我們去感受箭扣的俊與險。

 

當經過較為艱難的攀爬之後,站在只有一塊磚那麼寬的古城牆上,我的腿並沒有發抖,反而是內心洶湧澎湃,除了感慨長城的雄偉,也感嘆斷壁殘垣。

 

不過,一個新長城即將「修成」——人工智慧3D對抗生成網絡技術,將幫助人們自動補充長城的缺損,提供修繕建議。

 

這些年來,我多次去八達嶺長城,看著很多老磚上面刻的各種名字、話語,真的很痛心。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在長城的旁邊和上空建一個透明的隧道,讓人們在旁邊和上面觀看就行了,省得再被破壞。

 

到西安的城牆也有這樣的感受,牆上面有專門租自行車的、還有組織各種跑步活動的……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這些文化遺產?

 

4

 

再往下看,就是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大家知道,莫高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首,它是中國歷史、文化、佛教、藝術、科技等融為一體的結晶,營造歷時千年,這樣的藝術寶庫、歷史名跡,真的是讓人嚮往。

很多年前,我們去敦煌玩,天氣爆熱,第一天在市區有行程,但是晚上下了暴雨,涼爽了很多。第二天,晴天麗日,我們一早抵達莫高窟,但是被告知只能看4個洞窟,為什麼會這樣呢?

 

諮詢了相關人員才得知,洞窟內空間狹小,如果允許遊客們拍照的話,不但造成秩序混亂、擁堵等現象,而且遊客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還可能對壁畫帶來影響。

 

另外,就是剛才提到的昨晚那場雨,據導遊說,那年的雨水格外多,都下了好幾場了,潮溼的空氣讓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多了一絲擔憂。

 

近年來,敦煌地區的厄爾尼諾現象十分明顯,降水量遠超平均降水量,這種現象頻發對文化保護提出了挑戰。同時,前幾年,我出差去拉薩維加斯,遭遇到大暴雨,沙漠裡的這種天氣,真是太異常了,這種異常其實已經變成正常,可怕。

 

當時,我記得自己站在一幅壁畫面前,我好似穿越到了那個朝代。僅僅只看了幾個洞窟,真的意猶未盡。

 

敦煌研究院從1999年開始探討數位化,期待藉助數位技術構建一個全新的莫高窟。在《你好AI》中,敦煌研究院開始了一場數位化復刻的徵程,他們藉助先進的拍照、運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把莫高窟遷移到了一個數位化王國中。

 

當片子演到這樣一個情節,千裡之外的石家莊觀眾和孩子們並沒有去敦煌,卻在觸摸著、感受著、體驗著莫高窟時,他們眼神中投射出來的光亮,讓我潸然淚下。

 

我也好想,看一場這樣的展。

5

 

對,第二集中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科大訊飛的一位滿族工程師,他並不會講滿語,為了彌補這個缺憾,他找到一位90多歲的劉奶奶,通過人工智慧等手段來搶救這個即將消失的語言。

 

看著劉奶奶那麼認真地錄製音頻,看著她和藹地坐在水缸旁邊,若有所思若有期待的樣子,她一定是對自己能夠在人類語言工作做出一定貢獻而感到欣慰。

 

「人工智慧搶救滿文,打開這個民族的歷史,留住最後一把鑰匙。」

 

整個片子,以微見著,如此讓人感動,

 

不得不承認,人工智慧技術走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幫你播電視、控制家居設備,它還可以幫助我們縮短各種鴻溝,它更可以讓我們如何看清未來。

 

多年以來,技術給人的感覺時高冷的,我們也知道人類文明的進步依託於科技的推動,但是很長時間以來,這兩者之間是一道鴻溝,尤其是很難用影視題材來描述、來展現。

 

電影敘事方式和初心與紀錄片有著本質的區別,電影是為了烘託氛圍及贏取更多票房,而紀錄片則是更多為了帶來認知的提升,寓教於樂,引發人們的思考。

 

對於莫高窟而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莫高窟共有735個洞窟,我們只看到了其中的幾個,千百年來的藝術瑰寶不能永遠不見天日,更不能無奈地在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下步步消退。

 

片中說,100多年來,照相技術越來越精彩,而洞窟的色彩卻越來越模糊。其實凡在人類的火星計劃、長城修復、重現莫高窟、尋找滿語等等而言,都是這樣,當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也應該更加務實。

 

《你好AI》中這樣說到:用科技留住歷史,是守望者的探索。文明,正在被人工智慧技術凝固在時間之中。今天的守望者們所面對的是前人從未到過,被重新定義的未來。

 

6

 

《你好AI》可謂是中國紀錄片史上的大製作,它由英特爾發起並與優酷、北京極目長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強強聯手,通過頂級製作團隊以國際化視野展現全球AI應用大趨勢。

 

據悉,《你好 AI》歷時一年半,跨越亞、歐、美、非四大洲,採訪77個人物、拍攝43個機構,拍攝過程經歷四季達119天,足跡遍布30+國內外城市,採訪到諸多稀缺資源,視角廣闊,社會參與度廣泛,展現了全球AI應用的風貌。

 

《你好AI》共5集,每集18分鐘,在優酷上獨家播出,每周一晚上8點首播。

 

在圓桌論壇環節,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張怡璠、《你好 AI》紀錄片監製/總導演陳怡、紀錄中國理事會秘書長張延利、至頂網總經理兼總編輯高飛,以及著名配音演員季冠霖等都發暢談了自己對AI的重磅觀點。由此,《你好AI》已經引發人們的熱議。

 

我跟蹤報導英特熱將近20年時間,對這家公司有著一定了解,從最早的intel inside到現在的以數據為中心,我們看到的是Slogan的變化,但事實上為產業助力、為客戶賦能的初衷卻從來改變。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表示:「人工智慧是全球創新的熱點,目前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你好 AI》展示了產業界對AI發展和應用的積極探索,為公眾暢想AI的未來帶來全新視角。英特爾作為科技公司,不斷推動AI技術創新,既要以大視野帶動技術突破,更要推動相關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和落地。英特爾長期堅持和產業生態一起,用科技造福社會,實現人人受益。」

 

值得思考的是,這部片子展現的價值與英特爾公司50多年來一直堅持的企業文化有著巨大共鳴: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進取心和致用精神;責任心和合作精神。

 

英特爾在這個片子中的角色,其實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它在產業、行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攜手與行業、產業一起創新、突破,而不是自己喧賓奪主、唱獨角戲。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張怡璠對這一角色的定義是「傾囊相助」,這個「囊」則分為了四大方面:

 

首先是技術支持,後期製作所涉及的8K、存儲、圖形處理,都是英特爾的能力;

 

第二則是案例,5集77個人物裡,涉及的案例有一半以上都是英特爾的客戶;

 

第三是國際化視野,英特爾站在前沿科技上,將它看得到的科技與AI的未來與世人共享;

 

最後則是「科技向善」的信念,這也是英特爾一如既往的希望科技能夠為人類解決大問題的不變初心。

 

與此同時,這部片子中展現了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世界裡,人工智慧、5G和自動駕駛等都是決定人類未來格局的轉折性技術。英特爾在硬體、軟體和生態的綜合優勢,使它在以數據為中心的時代裡,與產、學、研、用等全方位生態一起出演這部AI大片。

 

科技,是一個溫暖和愛的旅程。讓我們保持好奇心,永遠熱淚盈眶。

在前線: zaiqianxian121 (←長按複製)


《在前線》是新興的移動網際網路媒體,不但擁有40多年的媒體運作經驗,更擁有前瞻的思維模式。

相關焦點

  • AI,重新定義生活與未來!—解讀紀錄片《你好 AI》
    現在,通過一部精彩的紀錄片《你好 AI》,AI的神秘面紗將被緩緩揭開。走進AI,認識AI,體驗在人工智慧時代裡,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但是,歲月流淌,時光飛逝,偉大的文明在天災人禍和時間的風沙中是如此的易碎。守護文明,守護永恆,成為了人類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和挑戰。
  • 你好「AI」,未來——紀錄片《你好AI》驚喜現身展映單元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工智慧依然是實驗室裡的研究報告,但它已悄然走進田間地頭,參與生死營救,探索未知的遠方,向AI問候。中國第一部拍攝摩洛哥火星測試場智慧機器人測試的紀錄片、中國第一部由好萊塢一線攝影指導掌鏡的紀錄片……《你好AI》創造了中國紀錄片史上的多個「最」字。
  • 紀錄片《你好 AI》讓未來更進一步,讓智能觸手可及
    中國第一部8K全畫幅變形寬銀幕紀錄片;中國第一部拍攝摩洛哥火星測試場智慧機器人測試的紀錄片;中國第一部由好萊塢一線攝影指導掌鏡的紀錄片;               2012年以來,人工智慧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話題。
  • 你好 AI | 中國首支人文視角人工智慧紀錄片國慶檔亮相
    作為《你好 AI》的發起方,英特爾與《你好 AI》所體現的價值取向有著高度的文化共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好奇心和冒險精神。《你好 AI》旨在激發公眾對AI的暢想,有很多大膽的嘗試,取得多項突破,是一次探索之旅。
  • 突破視野邊界《你好AI》
    人工智慧從來就不是什麼短暫的狂熱,更不是泡沫,相反全科技產業需要有志存高遠的視野與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圍繞AI 持續耕耘,解鎖未知領域,探索廣袤世界。 如今,沒有人能夠忽略AI 的潛力,它已經與眾多領域成功聯合,突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中國首部8K紀錄片《你好AI》 好萊塢一線攝影總監掌鏡
    華語電影則有入圍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當代世界電影單元《南方車站的聚會》 ,特別展映單元的《蘭心大劇院》,王小帥的《地久天長》以及紀錄片《城市夢》 。此外,比較值得期待的華語影片還有斬獲坎城金攝像機獎的陳哲藝的第二部作品《熱帶雨》,收穫坎城「電影探索獎」的短片《南方少女》,參與威尼斯電影節重要獎項角逐的藏語電影《氣球》。
  • 騰訊新聞《你好未來人類》5月27日上線,陳一佳團隊探索明日教育之法
    由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和三橙傳媒聯合出品的首檔環球教育科技體驗觀察紀實片《你好未來人類》正式定檔5月27日於騰訊新聞播出。主創團隊歷時16個月, 針對孩子的未來教育,聚焦時代背景下「科技與教育」的關係,分別前往英國、以色列、肯亞、美國、中國5個國家,希望給家長們開啟一份專屬的「科技教育攻略副本」。
  • 總臺紀錄片《亞洲 文明之光》:奏響亞洲文明的領航之音!
    如果要推薦一部最好的亞洲文明導覽,那一定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的三集紀錄片——《亞洲 文明之光》,一部首次完整呈現亞洲47個國家和地區文明「全家福」的視聽饗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召開前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於2019年5月12日-14日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首播的三集紀錄片《亞洲 文明之光》,不僅在電視銀屏上,也在全媒體多終端形成一道驚豔的風景線。
  • 《你好AI》把硬科技拍出溫暖的感覺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工智慧依然離自己極其遙遠,但卻不知它已悄然走進田間地頭,參與生死營救,探索未知的遠方……《你好AI》劇照本周桂城展映影片《你好AI》是中國第一部8K全畫幅變形寬銀幕紀錄片,導演陳怡將人文元素充分融入到的科技之中,以人的視角來敘述人工智慧之間的故事,撇去大部分生澀難懂的硬知識普及,用一個個關於「夢想和愛」的人文故事串聯在一起
  • 《你好未來人類》:孩子接受教育,是為了適應未來!
    話題討論居高不下開啟教育觀察紀錄新模式   現實中,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浪潮已經在悄悄發生,正在茁壯成長的未來之子們,終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你好,未來人類》給娛樂為先的網絡世界提供了一個獨屬於「教育觀察作品」的討論空間。
  • 騰訊新聞出品、奧斯卡獲獎團隊協制,紀錄片《明天之前》探索未來
    這一系列探討人類未來生活變化,看似遙遠又現實的前沿話題都是由一部名為《明天之前》的紀錄片引發的。《明天之前》由騰訊新聞出品聯合英國奧斯卡獲獎團隊Grain Media共同製作,於6月13日上線騰訊新聞。騰訊新聞出品此前曾推出過《十三邀》《和陌生人說話》《@所有人》《財約你》等欄目,一直專注展現文化、社會、經濟、民生等領域的時代變遷。
  • 《鳥瞰中國》英文紀錄片,美哭全球
    美國國家地理出了一個大型紀錄片叫《CHINA
  • 疫情後的武漢,需要這樣一部硬核紀錄片
    而他們在這裡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想讓孫女萍萍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未來過上更好的人生。在這場命運交織的「城市夢」中,有人尋求活路,有人苦於管理,有人耽於未來,他們的願景其實都是為了在城市化進程中依然能夠和諧共進。而大城市的兼容並包,也有幸在影片中得以展現。王天成一家最終搬進了一個正規的販售點,武漢也終於成功拿到了「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
  • 《王朝》《大貓》《藍色星球II》《文明》……這些高分BBC紀錄片在...
    3月11日,百視通與BBC Studios在上海舉行2019年明星IP上線聯合發布會,宣布百視通新引進總時長逾200小時的BBC紀錄片內容。作為本次內容合作的重頭戲,百視通將整體引進博思星球旗下69部最新、最高評分、最具口碑的紀錄片,包括《王朝》《大貓》《藍色星球II》《文明》等代表了全球最高紀錄片製作水平的佳作。
  • 你好 守護者丨你守護著夢想,我們守護著你
    你好,守護者—他們是起早貪黑的那個人他們是把孩子視如己出的那個人他們也許是你不曾注意到的那個人他們用雙手撐起一個一個夢想的重量你好,感謝……《你好,守護者》致敬水木源的幕後英雄整個集訓期,學校就像是同學們的第二個家,我們的門衛處,就是守衛家園的第一道防線
  • 紀錄片《守護解放西2》的破圈底色是什麼?
    「還是熟悉的味道,最喜歡這種真實的記錄,這一季有更多的歡笑」,這是《守護解放西2》在豆瓣上的一則熱評。  這部聚焦長沙解放西坡子街派出所的紀錄片,由嗶哩嗶哩和中廣天擇聯合出品,其片名看似很主旋律,但內容卻十分硬核。全片充斥著層出不窮的奇葩笑點和海量信息,急緩搭配的故事節奏,讓觀眾始終「沉浸式」追更。
  • 《你好未來人類》總播放量9000萬 開啟教育觀察紀錄新模式
    由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和三橙傳媒聯合出品的首檔環球教育科技體驗觀察紀實片《你好,未來人類》已於騰訊新聞全部上線,並於近日完美收官。  知名電影博主烏鴉電影評價該片,「在這部紀錄片中,你可以看到各種觀點的碰撞,而難得的是,它沒有拋出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試圖讓你在接收到各種信息之後,做出自己的判斷…」  此外,頭條新聞、微博臺網、微博紀錄片、微博綜藝、全球紀錄片頻道、河南省教育網、年糕媽媽共計 71 位大V博主對該紀錄片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 紀錄片的紀實與未來
    事實上,紀錄片行業高速發展已經數年,愛奇藝、騰訊、優酷、B站等主流視頻平臺,近年來都在發力搶佔賽道,各家原創自製紀錄片層出不窮,其中不乏讓各個年齡段觀眾都津津樂道的優質作品。而紀錄片也正以它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著當下真實生活場景中,令人動容的一幕幕畫面。
  • BBC紀錄片《S文明的軌跡 Civilisation (1969)》全集
    BBC紀錄片《S文明的軌跡 Civilisation (1969)》全集導演: Michael Gill編劇: 肯內特·克拉克主演: 肯內特·克拉克 / 伊恩·理查森 / 派屈克·斯圖爾特類型: 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1969-02-23集數: 13單集片長: 50分鐘又名: 西方藝術史話 / 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 by Lord Clark The Complete Series
  • 紀錄片《中山國》:一場穿越古今的文明禮讚
    它何以能創造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文明?強盛一時的中山國為何迅速走向覆滅?紀錄片《中山國》以史實推進為敘事脈絡,以傳承文明為節目內核,分為《發現》《崛起》《繁盛》《拐點》《悲歌》《流韻》六集,層層遞進、抽絲剝繭般將中山國的歷史、文化和影響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