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基督教?天主教可一點都不開放

2021-01-12 點滴百科

基督教的誕生

公元1世紀,猶太人耶穌帶領一眾人,反抗羅馬的統治,進而創立了基督教。

」三位一體「是基督教三大派別的基礎

起初,基督教是一個整體,但在1054年,由於各種原因,分裂為東、西方教會。西方教會代表羅馬教廷,被稱為天主教;東方教會代表君士坦丁堡教廷,被稱為東正教。

1517年,基督新教是在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中,從天主教獨立出來。在中國常常被提及的基督教指的是基督新教,也叫做「耶穌教」。

天主教與東正教區別

天主教與東正教,主要是因為羅馬帝國東西部分在各種事務,如社會風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逐漸相互分離。二者也不盡相同。

教義方面:東正教認為聖靈之來自於聖父,而天主教主張聖靈即來自於聖父,又來自於聖子;東正教也否認天主教關於教皇「永遠正確」的說法。

君士坦丁堡後更名為伊斯坦堡

教堂樣式方面:東正教主要是拜佔庭式,較為宏偉,如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以及斯拉夫式,洋蔥頂,如莫斯科紅場的瓦西裡升天教堂等兩大樣式。

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教堂
莫斯科紅場瓦西裡升天教堂

天主教的較為豪華,主要以羅馬式,如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以及哥德式,如上海徐家匯大教堂等兩大樣式為主。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

天主教發展

中世紀時(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天主教的權力大得上天。按照教義,皇帝需要受教皇的指示,教皇權力高於皇帝;社會中所有的學科都在教皇的管理之下,把控著民眾獲取知識的來源,其中異端裁判所(宗教法庭),就是專門用來鎮壓「異端學說」,維護統治。比如哥白尼就因為堅持「日心說」,反對天主教會的「地心說」而遭到迫害。

1517年,馬丁路德因不滿天主教會大肆兜售贖罪券來斂財而發起宗教改革,簡化宗教儀式,改革運動在歐洲迅速蔓延,至此,天主教在歐洲的影響大大減弱。為擴大影響,天主教轉而在拉美、東亞等地區進行傳教活動。

天主教的領導中心在梵蒂岡——世界上最小的國家(0.44平方公裡),集權制,首腦是教皇。目前全球共有天主教徒12.73億。

梵蒂岡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區別

首先,基督新教不承認羅馬教皇。

教規方面:新教沒有嚴格的教規,活動方式也不作約束,較為靈活、開放;天主教則條條框框,活動方式較為保守,嚴禁墮胎以及婚前性行為。當然,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只有真正的天主教徒,信仰虔誠的才會遵守一系列的禁慾規定。儀式方面:基督新教對教士穿什麼沒有要求,西服、聖袍和一些民族服裝都可以;天主教則要求教士穿聖袍,戴神帽,佩戴十字架及權戒。

洗禮儀式

祈禱方面:新教對語言使用沒有限制;天主教則要求使用拉丁語,幾乎不用其他語言。節日方面:新教過聖誕節、復活節;天主教的節日有耶穌聖誕瞻禮節、耶穌復活瞻禮節、聖神降臨瞻禮節、聖母升天瞻禮節。教堂樣式:新教較為簡樸;天主教堂則外面氣勢恢宏,裡面豪華絢麗,畢竟天主教會當時大肆斂財,教堂隨便蓋。

基督新教教堂

基督新教、東正教、天主教在中國的情況

基督教在我國分布最為廣泛;東正教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因為其接壤俄羅斯,而俄羅斯是世界上信仰東正教人數最多的國家,在國內的其他地區,則沒多少人信仰東正教。然後是天主教,首先中國並不與天主教的大本營——梵蒂岡建交,其關鍵在於到底誰來管這一教會。世界其他範圍內的天主教有梵蒂岡統一管理,這就厲害了,隨便任何的天主教會主教——管理某一教區事務的高級神職人員,而中國當然不會同意了,在中國,各宗教是由宗教事務局管理的,防止出亂子,所以這就產生了分歧。

不過中國還是有天主教的,只不過是叫天主教愛國會,在政治、經濟方面與羅馬教廷毫無關係,只在宗教文化上有聯繫,所以脫離了政務,還是可以存在的。

註:文中關於宗教方面區別的對比,為不影響閱讀體驗,只列舉部分,略去部分繁瑣內容,歡迎網友積極補充指正。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侵刪。

相關焦點

  • 【問題解答】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的區別
    ★ 1.教義: 天主教強調「罪」與「罰」、「天堂」和「煉獄」。 基督教強調「因信稱義」、和神之間的親密關係。★ 2.崇拜: 天主教除了三位一體的神之外,還崇拜瑪利亞被稱為聖母。基督教只敬拜三位一體的神(聖父、聖子、聖靈)。瑪利亞就是一般婦女,而不是神明。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動畫版)
    總之,由此開始,天主教的聖經有73卷,而基督教的聖經是66卷。七件聖事 Vs 聖禮兩件到了今天,基督教教會承認聖洗聖事,也有部分教會接受聖體聖事,而大部分的基督教教會,不接受其他五件是聖事。聖傳+教會訓導+聖經 Vs 唯獨聖經
  • 天主教基督教不符合聖經的地方
    提摩太後書3章16節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然而天主教錯得太離譜了,很多地方不符合聖經。天主教的十誡和聖經的十誡不一樣!天主教十誡第一誡 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第二誡 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 段志強走訪慰問內蒙古天主教「兩會」和基督教「兩會」
    △向協會代表及全區天主教、基督教信教群眾致以節日的問候。 12月23日上午,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段志強走訪慰問內蒙古天主教「兩會」和基督教「兩會」,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建議。
  • 當初的基督教是如何走向分裂的?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啥聯繫?
    其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最早的基督教就是字面意義上的基督教,並沒有劃分這三個派系。在羅馬帝國解體之後,基督教正式劃分為東正教和天主教。從那開始,提及基督教,就包括了東正教和天主教這兩個教派,之後又出來新教。
  • 聖公會弟兄談天主教——不要盲從附和一些人說天主教是異端
    天主能透過教會將救恩分施給人,這是正常的方式、途徑,也是教會可知的方式;但天主超越教會,祂亦能將救恩用別的方式、途徑分施給人,不過,那方式是甚麼,教會就不知道了。「教會以外沒有救恩」的道理有這兩個幅度。14. 所以,「絕罰/逐出教會」在「下不下地獄」方面能意味著:教會就不知道有甚麼方法可以將救恩通傳給這位被絕罰的人了,我(教會)就無能為力了,只有天主才可打救你了。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八十七:歐洲大陸以外羅馬天主教3
    基督教之八十七:歐洲大陸以外羅馬天主教3 c.菲律賓的羅馬天主教 菲律賓長期以來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它也成為羅馬天主教在亞洲傳教最成功的國家,到19世紀大多數菲律賓人至少都是名義上的天主教徒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八十四:羅馬天主教國際文化鬥爭3
    基督教之八十四:羅馬天主教國際文化鬥爭3 (3)法國與羅馬天主教的政教之爭 第三共和國與羅馬天主教的鬥爭 法國第三共和國誕生於1870年的普法戰爭。
  • 讓列國都癲狂的巴比倫酒~從靈界與教義說羅馬天主教
    這也解釋了中世紀的教育程度那麼高,科技卻一直滯留不前。而宗教改革運動後,卻爆發了工業大革命,而隨之而來的啟蒙運動,則是天主教多年運作的災難後果——即人們不認識上帝而反上帝,人們不知道「教會」而反教會,真正神的教會背了數不清的黑鍋。
  • [特別篇]日本的天主教
    一個江戶派往東慶寺去的細作在看到院代私藏的聖母像後突然「反水」,自白說自己出身於地下基督教家庭,罪孽深重苟活至今,願意剃髮出家在山上度過餘生。有的人認為這個情節是整個故事的bug,細作轉變得太突然,讓人無法理解。不過,如果對江戶時代基督教的處境有所了解,可能更能理解這位基督教徒的心理——當然劇情在這裡是否合理則另當別論了。
  • 基督教是什麼?
    基督教(英文Christianity),指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公元1世紀,基督教起源於巴勒斯坦,相傳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在羅馬帝國後期流傳於帝國全境。基督教創立的初期,即在羅馬帝國境內形成東部希臘語地區的東派和西部拉丁語地區的西派。
  • BBC 紀錄片:基督教的歷史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遇到一部在國外評價很高的電影或書,到了我們眼裡,就覺得很一般,或者根本看不懂。為什麼?
  • 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的區別!一目了然!
    天主教會一度稱之為「抗議宗」、「抗羅宗」、「誓反教」等,直到1962年-1965年梵蒂岡第二次會議(簡稱「梵二」)後才慢慢改變這些稱呼,乃稱之為分離的兄弟教會,即是基督新教或新教,也就是在中文中所稱的「基督教」。
  • 天主教、東正教、新教, 基督內部教派你分得清楚麼?
    現在,大家都知道有基督教,但是基督教內部還有很多派系,你知道麼?目前基督教內部主要有三大支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天主教源於羅馬公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學、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綱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
  • 基督教_中國網
    基督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一世紀前後的巴勒斯坦地區。公元一○五四年,基督教東、西部教會發生分裂,形成西部的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東部的正教(東正教)。十六世紀,馬丁路德等發起宗教改革運動,從羅馬天主教裡分離一部分,產生了「新教」(在中國習慣上稱為基督教)。1807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來華,是基督教新教(以下稱基督教)傳入中國的開始。
  • 基督教兩次到中國傳教碰壁,到了明朝海禁嚴格,反而卻成功了?
    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後來基督教本身又分裂為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派。耶穌會則為天主教的一個教派。基督教第一次傳入我國是在唐朝初年,當時人稱之為「景教」。元代時,基督教再次傳入中國,當時稱之為「也裡可溫」(即拜上帝者之意)。基督教在元代何時傳入中國,無確切年代可考,惟元太宗五年(123年)的詔令中,已有關於也裡可溫的記述。當時基督教在中國境內廣泛流傳,不少地方建有教堂,稱為寺,如揚州、鎮江、杭州等地均有也裡可溫寺,或稱十字寺。元亡,也裡可溫也隨之在中國絕跡。
  • 天主教的簡介----教外的朋友,請了解一下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活法」,都是按照自己的「活法」去生活的,由「活法」指導著生活,離了「活法」的人肯定活不下去了!所以,信仰是我們生活的指南,是每個人都要有的,離了信仰,我們就肯定活不下去了! 2.什麼是基督教?
  • 認識你的敵人--羅馬天主教
    因此出於政治考慮,對基督教使用A計劃 (奉承,引誘)會比使用B計劃(壓制、暴力)更好,壓制只會使基督教愈發壯大,而向基督教領袖誘以權力和財富,效果更好。君士坦丁被宗教首腦的身份吸引。在給教會許多恩惠後,他獲得了宗教首腦的身份,他將基督教會視為政治上的幫助、並把帝國的部分世俗事務交給教會管理。奢侈與個人野心進入了教會,伴隨的是腐敗和貪婪。
  • 天主教的簡介 ——教外的朋友,請了解一下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活法」,都是按照自己的「活法」去生活的,由「活法」指導著生活,離了「活法」的人肯定活不下去了!所以,信仰是我們生活的指南,是每個人都要有的,離了信仰,我們就肯定活不下去了!2.什麼是基督教?
  • 基督教是怎樣徵服韓國的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都能遇到來自韓國的傳教者。韓國基督教向海外派出了兩萬多名傳教士,甚至滲透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約旦這類伊斯蘭教國家。傳教積極,是因為信教熱烈。1940年代,還只有2%的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到2014年,已有30%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已成為韓國的第一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