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聽見背奶俠》(第一季總182期)是「十點咪課」公號矩陣推出的首檔關注背奶媽媽情感、背奶、親子的公益欄目。每天早上10點,背奶俠的60S分享,有乾貨有溫度,幫助背奶媽媽重獲信心、快樂育兒。背奶之路,餵愛守護!
↑↑掃一掃二維碼,即可免費進入《每天聽見背奶俠》
♫奶牛聽:/荔枝、喜馬拉雅電臺可同步收聽
1歲前的寶寶腸道功能發育尚未完整,若誤食了肉毒桿菌孢子,孢子在腸道繁殖後,會分泌肉毒桿菌素,造成身體各處肌肉無法收縮,初期會有便秘、食欲不振情況,進而眼皮下垂、全身無力。而蜂蜜已被確認為造成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的食物,因此請勿讓1歲前寶寶食用蜂蜜及其相關製品。
一般牛奶的營養成分和母乳及配方乳不一樣,一般牛奶的蛋白質較高、脂肪及鐵質較低。蛋白質過高,對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來說,容易增加腎臟負擔。而較低的脂肪和鐵質,不但不足以供寶寶的腦部及其他細胞使用,也會影響寶寶認知的發展。因此建議1歲前的寶寶奶類來源,還是以母乳及配方乳為主。
寶寶的吞咽功能還沒發展完全,容易造成嗆食或是窒息的食物,都應該避免給寶寶食用。像是花生、腰果、開心果等一顆顆的堅果,或是葡萄、櫻桃、龍眼等又小又圓的水果,最好都先去籽切成小塊。另外還有魚骨、雞骨、大骨等食材,雖然不直接吃,但在製備過程中,必須特別留意是否去除乾淨。
像是花生粉、芝麻粉等等,都是過於粉狀的食物,如果直接吃,擔心會黏在氣管中,造成吞咽不適及呼吸困難的危險。因此建議將粉狀食材與其他湯品或粥品均勻混合後,再給寶寶食用。
痛苦的吃飯經驗,會影響寶寶未來對進食的興致,爸媽只要營造好快樂的吃飯氛圍,並提供寶寶均衡的食物,讓寶寶喜歡吃東西就好。至於吃多吃少,不用太斤斤計較,因為食量這件事也會受到當天寶寶的活動量、精神狀態等因素影響,沒有一定的標準。
爸媽吃什麼孩子就吃什麼,所以如果爸媽從小就有挑食習慣,卻逼著寶寶吃爸媽不吃的食物,這樣寶寶是不會買單的。我深信一句話「爸媽不挑食、孩子自然不偏食」,如果你曾經是挑食族,從現在開始就改變,為自己和寶寶營造一個優良共食的環境吧!
文/陳柏方 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