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小叔子剛結婚不久,已經分家的嫂子就到小叔子家飯館蹭飯,直到小叔子離婚。
小黃家是河北的一個小鄉村,家裡父母靠種地為生,兄弟二人。有一個哥哥已經結婚,嫂子是本村人。
小黃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哥哥初中就去打工了,他也是初中畢業後,去學了一門廚師的手藝。
在農村兩個兒子的家庭負擔畢竟重,一個兒子結婚總花費要五十萬。所以兩個兒子的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時大哥結婚後一般都是新房結婚,分家分舊房。
因此有許多做大嫂的並沒有給予理解與同情。而是斤斤計較,機關算盡。方覺得自己是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下,據理力爭,以求公平。
小黃也遇到了這樣一個大嫂,父母為了給小黃空出新房娶媳婦,對大兒媳婦是好話說盡,不管怎麼樣,只要能空出新房就行。
接下來就是動員媒人,一個勁給小兒子張羅相親。在農村兄弟兩個的,如果不是條件突出的話,弟弟很難相親成功。小黃也已經相親無數了,終於遇到了一個願意跟他相處的人。
在相處的過程中小黃用真誠打動了女孩,過了一年兩個人結婚了。婚後生活還是很甜蜜的。因為小黃有廚師的手藝,兩口子結婚後開了一家小餐館。賣些主食跟涼菜,酒水之類的。
雖然小餐館不大,但這也氣壞了大嫂。
這也是農村比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這就是妯娌之間的恩恩怨怨。當妯娌看到另一個妯娌過得比自己好時,就出現這種賭氣。總覺得是公婆暗地裡給了另一個人什麼好處一樣。
小黃的嫂子也是這樣的人,總覺得兩口子開小餐館的錢是公婆出的,因為她覺得小叔子剛剛結婚不就,不可能有錢開什麼餐館
聽到這個消息的大嫂,越來越覺得公婆偏向小叔子,整天想著自己一定要不讓自己吃虧。
終於有一天這位嫂子想到了一個不吃虧的辦法。找了個藉口說地裡忙沒時間做飯的理由,要去跟公婆一起吃飯,當時的小黃因為剛結婚跟父母還沒有分家,嫂子跟公婆一起吃飯,就是跟小黃一起吃飯。
因為小黃開餐館,父母在外面忙半天,回家做飯有點緊張,小黃就讓父母到自己的餐館裡吃飯,反正也不用刻意準備什麼,家常便飯的材料都有。
就這樣嫂子也厚著臉皮跟來了,而且還帶著兩個孩子,光明正大的來小黃的餐館吃飯。除了早晨不來,中午晚上,每天必到,而且吃完就走,都不用收拾碗筷,想吃什麼也不客氣。
開始的時候小黃以為嫂子不會天天來的,而且也就是農忙的這幾天來吃,也沒說什麼。開始小黃的老婆也沒說什麼,也認為就幾天的事兒。
沒想到嫂子這一吃,可就不走了,哥哥在外面打工不回家,嫂子在他這白吃白喝,還不幹活。
時間一長,小黃老婆受不了了,開始跟小黃說三道四的。小黃也覺得這樣不好,可又能怎麼樣呢,自從嫂子嫁到他們家,嫂子就是王,說什麼是什麼,誰也惹不起,總不能看著哥哥跟嫂子天天吵架吧。
因為這事小黃跟老婆的關係鬧得很不好,後來小黃老婆跟婆婆提起了此事。婆婆自知惹不起老大媳婦,就一直勸解二媳婦要看開,別跟她一般見識。
妯娌之間本來就沒有多少和和氣氣的,再加上大嫂的這種故意挑釁行為,小黃老婆實在是受不了,決定第二天一定要給嫂子一個教訓,讓她再也沒臉來這蹭吃蹭喝。
第二天嫂子又來吃飯,小黃老婆直接遞上菜單讓嫂子點,並在一旁準備記下。嫂子是精明人當然知道什麼意思。直接讓兩個孩子去跟叔叔要吃的,誰再有氣也不能跟小孩慪氣,叔叔哄著兩個孩子去吃飯。嫂子也毫不客氣的點菜,但吃完總是在小黃老婆進屋給客人拿東西的時候藉機溜走。
第二天還會去,不給她弄吃的就自己去拿,如果跟她吵,正是客人吃飯的高峰期,不吵又氣的不行。就這樣兩個女人的爭鬥進入了白熱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小黃老婆不再明顯的拒絕嫂子了。小黃也以為老婆想開了,一個女人跟孩子能吃多少呢。可事情變得更嚴重了。
過了大概三個月的時間,小黃老婆提出了離婚。小黃不明白為什麼,追問老婆到底怎麼了,我們沒有吵架呀?
小黃老婆直接給出了答覆:「我不想在以後的日子裡天天過著這樣不愉快的生活,我的追求是快樂幸福的婚姻,竟然你給不了我,我不想再這樣耗下去了。」
小黃跟父母再三勸解,說好話。無奈老婆就是不聽。說的很清楚:就是今天的問題解決了,明天,後天還會有比這更嚴重的問題要發生。這是不能避免的,也是我們躲不開的。
就這樣在剛剛結婚一年的時間,媳婦離婚了,餐館也無心經營關門了。而這一切,都是拜我那嫂子所賜。
02.為什麼妯娌之間,很難和平共處。
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問題隨處可見。不知道什麼原因,從古至今,兩個兒子以上的家庭,都存在著這種幾個媳婦之間的明爭暗鬥。為什麼她們很難和平共處?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首先她們都是女人,女人有著一個共性,往往管的閒事太多,什麼張家長李家短的問題,沒有她們不關注的。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吧!
二、利益驅使。因為妯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利益關係,直接關係到以後的一個分家問題,面對這個問題,往往是最頭疼的。誰也不想自己吃虧,哪怕一丁點都不願意。一般都是哥哥結婚了,先分出去,弟弟結婚後,再慢慢的也分出去。可是等弟弟結婚後因為剛剛結婚不好馬上就分家,所以跟父母暫時一起吃飯。
這個時候的嫂子就會有心理活動,覺得不公平,所以就想方設法討點便宜佔。越佔便宜越上癮,慢慢就引發了各種矛盾。
三、妒忌心理。因為是親兄弟,最能直觀的了解到誰過得好,誰過得不好。都想自己的老公是兄弟當中最有本事,最好的一個。這樣一來就形成一個攀比心理,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嫉妒,你過得不如我,我就高興。因為兄弟之間是最常見的,所以女人見到跟自己不一樣的,就莫明從心裡產生一種對抗。
結語:
兄弟之間沒有什麼好爭的,一個兄弟過得好,其他兄弟臉上也有光彩,一個兄弟過得不行,其他兄弟也沒有什麼可自豪的,因為你連自己的兄弟都不管。
女人們更應該放下自己的分歧,一旦你們把關係搞得陷入僵局。以後孩子們的關係也好不到哪去,不要把親人搞得沒有親人的樣子。好好珍惜,一家人到什麼時候都是一家人。
網友們覺得呢?歡迎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