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州區京九街道辦事處黃莊社區蔣秀珍家裡,申穩當斜靠在床頭,伸出手掌叫道:「饊,饊。」嫂子蔣秀珍拿過床頭的一盤饊子遞去,隨後彎下腰為他把鞋穿好,「都幾十歲了,還像個孩子。」
雖說名字裡有「穩當」二字,但智力有障礙的申穩當,讓蔣秀珍一點都放心不下——53歲了,生活不能自理,有時還會跑出門不見人影。
其實,蔣秀珍只比他大10歲,丈夫外出幹活,婆婆年紀大、身體不好,自從41年前踏進申家門,她就成了這個小叔子的另一個「母親」,端菜端飯、洗衣擦身,有時還要外出尋他。
蔣秀珍說,這個小叔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
男方有個「傻弟弟」
娘家人都反對,她卻執意要嫁
1979年,蔣秀珍嫁給了申大和,這本是一樁普通的婚事,卻因為申大和特殊的家庭情況變得有些不同。
申大和自幼家境困難,父親早逝,弟弟7歲那年患上了腦炎,有智力障礙。當初,兩人經媒人牽線相識時,他並未對蔣秀珍隱瞞此事。「當時就知道他家裡窮,連房子都是破屋爛瓦。」蔣秀珍說,家裡人一聽說申大和有個「傻弟弟」,都對這門親事表示反對,擔心她嫁過去後受累。
但通過幾次接觸,蔣秀珍發現申大和淳樸善良,知道疼人。「俺就想著,嫁人就嫁個好心人。咋樣生活不是一輩子?只要勤快點就不怕沒飯吃。」就這樣,有些執拗的蔣秀珍,不顧家人的反對,嫁到了申大和家。當時,家裡窮,丈夫要外出幹活,婆婆已經50多歲、身體不好幹不了活。沒多久,申大和的三個妹妹先後嫁人,照顧婆婆和小叔子的責任就落在了蔣秀珍肩上。
擦屎擦尿、換洗衣服
剛開始覺得尷尬
日子一長就不再當回事了
結過婚頭幾年,蔣秀珍還能抽出空料理田地,後來先後有了三個孩子,加上婆婆年紀越來越大,她逐漸扛起了家裡的重任。
平日裡,蔣秀珍每天天不亮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叔子的房間打掃一遍,做好飯都是先端給小叔子吃。起初照顧申穩當時,蔣秀珍難免有些放不開,尤其是為他擦屎擦尿、換洗衣服時,覺得有些尷尬。但日子長了,她也就不再當回事。「丈夫要外出幹活,婆婆年齡又大,這些活俺不做誰做?」申穩當尿溼了褲子,大便拉到被子裡,都是蔣秀珍給他洗澡,換床單和被褥。
就在前幾天,蔣秀珍忙家務時,聽到裡屋申穩當發出「啊啊」的叫聲,進屋一看,他因為腹瀉,大小便失禁,蔣秀珍連洗帶擦,將他收拾乾淨,換上了乾淨衣服。
讓申大和記憶猶新的是,在20多年前,一次弟弟趁家人不注意溜出了門。當時,他在外幹活,蔣秀珍不見小叔子的身影,急得連飯都吃不下。直到當晚9點多,她才從鄰居口中得知,當天有戶人家辦喪事,小叔子去看熱鬧,跟著人群走了。
蔣秀珍不顧天色已晚,當即騎上三輪車蹬了1個多小時,來到墓地裡,遠遠看到有個黑影在一座墳頭上坐著。
「當時俺也害怕,但為了找人,就壯著膽子喊『是穩當嗎?是就起來跟俺走』。」蔣秀珍喊了一聲後,黑影當即起身走了過來,他正是迷了路在墳地裡呆了大半天的申穩當。那天,蔣秀珍騎車拉著小叔子到家,已經是凌晨1點多。
一家人都疼愛他
「等俺幹不動了,
就讓兒女輪流照顧他」
隨著時光流逝,蔣秀珍的三個孩子長大成人並組建了各自的家庭。讓她欣慰的是,一家人對申穩當都很疼愛。每次子女來探望父母,總不忘給申穩當帶份零食,幫母親給他穿衣服、餵飯、吃藥。一次,蔣秀珍在家做飯時,小孫子慌裡慌張地跑回了家,拉著她喊:「奶奶,有人欺負小爺。」她趕緊跑到社區廣場,原來是鄰居在逗申穩當玩,小孫子以為小爺被欺負,趕緊跑回家來搬救兵。
在社區裡提起蔣秀珍,鄰居們都翹起大拇指。黃莊社區一位工作人員說,只要天氣好,就能見到蔣秀珍扶著小叔子外出曬暖、遛彎。「她對小叔子比對自己兒子還親!」鄰居說,能有蔣秀珍這樣的嫂子,是申穩當的福氣。
6年前,93歲的婆婆去世,照顧智障小叔子成了蔣秀珍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蔣秀珍也已經年逾六旬,將來幹不動了,小叔子怎麼辦?對此,蔣秀珍說:「等俺幹不動了,就交給兒女輪流照顧他。」
記者 任剛/文 王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