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豆愛平:32年無怨無悔照顧小叔子一家
豆愛平照顧小叔子一家。記者 崔亦馨 攝
天剛蒙蒙亮,她忙碌的身影已經穿梭在租住的小院裡,一邊忙著燒水做飯,一邊清洗一家人的髒衣服,身邊還圍著啊啊嗚嗚的侄子。32個年頭,她用她單薄的身軀撐起整個家庭,用人間大愛書寫著簡單而平凡、瑣碎又繁重的日子。她就是彬州市北極鎮郭家村莊最美嫂娘豆愛平。
說起豆愛平,北極鎮郭家莊村的老老小小都交口稱讚,她18歲嫁到郭家,之後,丈夫郭等文去了煤礦打工,豆愛平一邊和公公婆婆操持家裡的豆腐作坊,一邊幫著照顧智力殘疾的小叔子郭文科的生活起居。後來經人介紹,郭文科娶回了附近村子一個同樣患有智力殘疾的姑娘。一家人希望兩人有個健康的小孩,但天不遂人願,孩子也患有智力殘疾。從此,豆愛平要照顧的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家三口,還有自己的三個孩子,平日裡家裡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先緊著小叔子一家。「那幾年幾乎每天都是五六點起床,做好一大家子人的飯,放牛、餵豬,賣蘋果,晚上還要洗衣服,基本上忙到半夜。」回想過去,豆愛平說那時候好像不會累,日日一天天就過來了。
在豆愛平的記憶裡,婆婆時常拿著好吃的,懷裡抱著小叔子的孩子指著自己說,「這是大娘(豆愛平)給我娃的。」「我知道,婆婆是想讓孩子記著我的好,也是希望能將這一家人託付給我。不久後,婆婆便過世了。」豆愛平說。長期操勞下,豆愛平的體重不足一百斤。丈夫郭等文又在煤礦挖煤時腰部受傷,一大家子都需要用錢,她只好暫將小叔子一家三口交給公公照顧,自己也去鹹陽打工。面對村裡不少人說他們要放棄小叔子一家的流言,豆愛平無法辯駁,有淚往心裡流。
豆愛平在鹹陽西蘭路北上召一處汽車用品市場外擺了一個賣飲料的攤位,無論寒暑辛苦,起碼有了每天幾十元的收入。有一天,商場裡的一個便利店老闆將她叫了過去,開始豆愛平以為人家嫌自己搶了商店的生意。那位老闆說看她每天除了擺攤,中午還要回家給幾個孩子做飯很辛苦,想僱她當店員,每月1500元工資。豆愛平很感激,經過幾年積攢,2014年她和丈夫將這家店盤了下來。
面對這個特殊的家庭,當地村鎮及時為郭文科一家三口辦理了殘疾證,享受到各種幫扶,豆愛平打工的幾年,村上幹部也經常和她公公一起照看郭文科一家。豆愛平也經常隔三差五回老家照顧年邁的公公和小叔子一家。2016年,豆愛平的公公因病去世。去世前,公公將小兒子一家託付給了善良淳樸的豆愛平。之後,她將小叔子一家接到鹹陽,在便利店附近租下了一間兩室一廳的房子,白天在店裡忙,晚上回到家還要照顧小叔子一家,雖然精疲力盡,但從沒有放棄小叔子一家。「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他們就是我的親人。」她說,一大家子住習慣了,沒有這一大家子在我身邊,反倒不踏實。」豆愛平的話說得樸素,卻也隱藏著無法言語的付出。
「這個家都是靠媳婦擔著,只要有她在,這家就在。」豆愛平的丈夫郭等文說,「這些年辛苦她了,她不但不嫌棄這樣一個家庭,反而悉心照顧我的家人,能娶到這樣的好妻子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如今,豆愛平的兩個女兒先後出嫁,小兒子今年大學畢業,在楊凌一所學校教書。在豆愛平便利店的最顯眼位置,有一個2019年北極鎮頒發給她的「計宗英」式好人的獎狀。「我時常會拿起來看看,我就是感覺政府能給我這個獎狀,說明我做的這件事很對,也是我的一份驕傲,感覺像得了大獎一樣。」豆愛平笑著說。
大愛不言,大道無形。32年無怨無悔的照料,需要的不僅是精力還有耐心,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長嫂如母」的真情。她用一言一行,闡述著自己的為嫂之道,為妻之道,為人之道,譜寫著平凡中的不平凡。記者 崔亦馨 通訊員 馬燕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