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壓力源

2021-02-12 工商管理學者之家

編者按:「打工累嗎?累,但是我不能哭,因為騎電動車的時候擦眼淚不安全」,這一打工人經典語錄生動形象地反映出,職場人士通常躲不過接踵而來的壓力。「打工人們」總是備受「Deadline」的困擾,既沒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家人,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自己。要想科學地應對職場壓力,就必須先了解職場壓力的產生原因與過程。接下來請大家跟隨曹汝嬌博士一同解析職場壓力的來源吧!

我們在上一節初步勾勒了職場壓力的現狀與特點,以及壓力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要想科學地應對職場壓力,追溯壓力源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我們基於員工調研數據,聚焦壓力源,剖析壓力「這座大山」到底是由哪些因素累積而成的。

以往研究對工作壓力源進行了多維分類,獲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按照類型劃分,壓力源主要包含四類:時間壓力、人際壓力、情景壓力和期望壓力;按照組織內外劃分,壓力源主要來源於五個層面:生理層面、個體層面、團隊層面、組織層面和組織外層面,其中個體層面包括角色衝突及職業發展等,組織層面涉及組織結構、工作設計、任務特徵、組織文化等。

綜合學者們的研究,職場壓力主要指組織外和組織內的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它會導致員工體驗到較高的工作壓力與焦慮,最終引發相應的職業健康狀況和生理/心理疾病。組織外壓力包括家庭壓力和生活壓力;組織內壓力與工作因素、組織角色、職業發展、工作人際關係、組織結構和氛圍有關。

本文從上述因素入手,結合對2000多名員工調研的結果,梳理了企業中誘發員工壓力的九大主要來源。

員工時間壓力的產生,一方面來自過長的工作時間,導致員工缺乏必要的可支配業餘時間;另一方面是某些工作設定了緊張的時間限制,對個體工作的能力和投入帶來較高的挑戰,進而形成員工的高壓力感知。

通過分析員工調研數據發現,企業員工感受到時間壓力的平均狀態在「偶爾感到倉促或時間壓力」水平,總體情況良好。但從具體的時間壓力感知分布來看,經常甚至頻繁感知存在時間壓力的員工仍達到31.7%(見圖3-1),說明近三分之一的員工都會感受到比較頻繁的時間壓力困擾。

研究進一步考察了員工對時間的重要性、金錢的重要性、時間就是金錢的重要性、工資計算方式(計件或計時)、彈性工作時間、午休時間等因素的認識,發現時間壓力顯著受到時間重要性和金錢重要性的影響,但受其他變量的影響不大。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中對時間價值和金錢價值的強調和重視,實際上在無形中給員工帶來較高的時間壓力,這也可能是中國企業普遍存在「加班文化」的重要誘因之一。

短期來講,這種時間壓力可能有益於組織的發展,畢竟我們常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在時間壓力的推動下,員工可能會表現出更高的工作動力和績效表現;但長期高強度的「加班文化」很可能對員工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降低其工作效率與績效表現,甚至引發「過勞死」,不利於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工作超負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工作難度大,另一個則是工作量大。對於從事高重複性工作的員工來說,工作壓力主要來源於工作量;而對於從事創造性要求較高的企業員工來說,工作壓力不僅包括工作量,還包含工作難度帶來的挑戰。

工作超負荷一方面可能與組織的工作設計相關,另一方面也受到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影響(如薪酬制度、考核方式等)。

個體對工作的熟悉程度以及對勝任力的自我評估也會影響到其對工作負荷的感知。通常情況下,員工感知到的工作壓力與工作熟悉度、勝任力的自我評估都呈負相關關係。

工作自主性反映了企業員工在工作中的獨立自主性,決定了員工完成自己工作的獨立程度的高低。工作自主性通常受到組織和團隊授權水平及領導風格的顯著影響。

工作自主性一方面賦予員工獨立完成工作的權力和自由,能夠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另一方面,工作自主性也可能讓員工感受到因承擔責任而產生的壓力。

調研數據的分析表明,工作自主性與員工的壓力水平呈負相關關係,由此可見,工作自主性雖然能夠給員工帶來激勵,但是也會給員工帶來挑戰和壓力;但總體而言,工作自主性會降低員工的壓力水平,對成就導向較高的知識員工可能尤其適用。

在組織生活中,員工不僅期待經濟需求被滿足,還包括尋求事業發展的平臺、發揮自我潛能和滿足自我成就感。如果某一職位的上升空間有限或職業發展前景暗淡,會導致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投入減弱,無法滿足其對工作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的需求,可能會使員工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進而增加工作壓力。

工作-生活平衡一直是壓力及角色衝突研究中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受傳統社會角色觀念影響,職業女性在平衡工作和家庭雙重角色的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繁重的工作壓力將會壓縮員工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從而引發各種家庭矛盾,使員工產生心理壓力。

但是當員工對工作的追求比較高,認為對工作的投入有益於個體成長和承擔「養家餬口」的家庭職責時,工作-生活的不平衡可能並不會給員工帶來明顯的壓力。

企業員工調研數據分析中還發現,員工普遍認同工作投入能幫助自身獲得知識和技能,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並使其感到心情舒暢,從而幫助個體更好地履行家庭職責。在此觀念的影響下,員工感知到的工作-家庭衝突水平比較低。

有關工作-家庭平衡的性別差異分析,也呈現出一個有趣的結論:與傳統觀點中女性面臨更高工作-家庭衝突的觀點相反,男性認為其工作需求與家庭需求之間存在更多的衝突(見圖3-2)。這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女性角色轉型的影響,現代女性更多關注個體職業的發展,而非單純的家庭角色;另一方面也可能體現出女性在平衡家庭-工作上的性別優勢。

圖3-2 企業員工感知的工作-家庭衝突性別差異分布

個體的社會屬性使得組織兼具經濟和社會屬性,良好的組織氛圍和組織人際關係是組織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涉及到多個層面,包括上司、同事、下屬、客戶等,這些工作關係既可能成為提高員工績效的催化劑和推動力,也可能成為人際衝突的來源,從而給員工造成巨大的壓力。對大部分員工而言,與同事和上級的關係是工作中最主要的人際關係。

領導作為組織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其行為和風格會對下屬的工作心理及工作行為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以往關於領導風格和工作壓力的研究發現,領導的關懷維度與工作壓力呈顯著的負相關關係,Fahrnidah等(2008)的研究結果則表明,變革型領導不僅可以降低員工的工作壓力,而且能夠減輕員工的抑鬱症狀。國內的研究也證實了領導的關懷維度及人性化領導與員工工作壓力的負向關係。

調查數據的分析結論和之前的研究結果基本保持一致。辱虐式領導風格與員工壓力呈顯著正相關。但是,領導的處事方式是否受到尊重、是否確保團隊公正與平等,以及是否關注團隊利益等與員工壓力沒有明顯的關係。

組織變革是企業為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進行的組織結構的調整及修正,甚至是對整個組織結構進行重新的架構構建。

在組織變革中,隨著組織戰略和結構的調整,原來的部門、上下級和同事關係可能發生了變化,員工需要重新去適應和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企業重組過程中,部門和崗位之間的競爭和衝突也可能隨之升級,從而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緊張。

在不穩定的環境和人際關係中,員工可能缺乏安全感,從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在組織變革中,當員工無法理解或適應新的工作要求,並且又無法獲得充分的培訓及信息以勝任新的職位時,這種心理壓力就會升級。

調研結果表明,員工對組織變革通常秉承支持理解的態度。近一半(49.8%)的員工對組織變革持包容態度,同時近一半的員工表示不會抵制組織變革,並且願意在工作中去適應並接受這些變化,68.4%的員工認為變革的目的是使組織更好地發展。

儘管員工在理性上對企業的變革持積極態度,但企業管理者需要了解的是在實際的組織變革中,員工的適應性及實際表現,而並不能通過簡單地統計結果來直接推斷。

最直接的環境壓力是組織氛圍,特別是指員工所在團隊的氛圍。如果團隊成員之間勾心鬥角、陽奉陰違、工作積極性差;或者管理者對員工冷嘲熱諷、言語苛刻,這些都會對員工的心態和壓力狀況產生直接且深刻的影響。

宏觀經濟的蕭條或不穩定也會影響組織的生存環境,失業率逐步上升,導致企業降低員工的薪酬、解僱員工的比例也會上升。同時,這種不穩定的外部環境會間接給員工的心理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另一方面,技術的更新換代也會給員工知識技能的更新提出新的挑戰,甚至可能威脅到老一代員工的職業前途,使他們面臨被淘汰的威脅。

員工的社會生活狀態也會影響其對工作壓力的感知水平。如果員工的個體生活狀態是積極向上且情緒穩定的,他們就能精力充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相反,如果員工的家庭關係緊張,經常為經濟問題所困,或者生活的環境十分惡劣,如噪音、空氣汙染、交通擁擠等,也會使其產生厭倦和緊張情緒,這種壓力又會進一步蔓延到工作中。

研究結果基本支持了環境壓力的作用,企業的負面/消極氛圍會顯著提高員工的壓力水平。具體來說,部門之間協作水平低、潛規則、「需要考慮不能和哪些人作對」、團隊內壓抑的集體氛圍和組織官僚主義風格,都會導致員工感知的工作壓力增加。團隊及組織氛圍幾乎解釋了25%的團隊工作壓力水平。由此可見,組織氛圍和環境可能是員工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營造輕鬆融洽的組織氛圍是降低員工壓力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

明確了職場壓力的主要來源,那麼我們應當如何科學有效的進行壓力管理呢?敬請期待本文的第三節。

曹汝嬌,馬裡蘭大學商學院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組織行為。研究興趣包括員工的合作性行為及工作場合的人際關係因素如何影響員工間的互動。

編輯:桔生淮南

排版:何燁斌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真正的壓力源:【美】約瑟夫•施蘭德等《哈佛減壓課》
    晚飯後,她擦完了桌子,想讓丈夫去倒垃圾。當她說第二次的時候,她丈夫還是沒有動,在說第三次時,她便吼了起來。為什麼吃個晚飯都這麼費勁?除了年輕的媽媽貝絲,施蘭德還認識一位女性職場精英。她的壓力狀況又稍有不同。這位女性堅信,工作上的壓力會促使她成功,她根本不會因為公事而煩惱。
  • 比996更可怕的事情:職場霸凌
    成年人的職場都是看不見的刀槍棍棒,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網絡上一直都被用來調侃的一句話「上班的心情就像上墳」,大多數人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一定覺得特別有趣,但細思極恐,想想你懷揣著夢想進入職場,然而卻發現職場有太多讓你覺得「醜陋」的地方,職場潛規則、被迫在朋友圈轉發評論、給領導點讚、強制加班、上司人格辱罵等等。
  • 假如職場如《深宮計》般兇險,你能活到多少集?
    但宮中人豈是一面之詞就能忽悠……謊言被戳穿之後思源也就失去了她的職場優勢。雖然最後沒有死,但章尚宮為了維護領導的威信,只能狠心將她派到暴室做低賤工作、吃殘羹餿水了。後來四位司掌也出來共同承擔元玥:魯莽但真心待人的職場小白,總會逢兇化吉職場小白元玥(劉心悠),在宮中則是不遵守遊戲規則的人,特別像許多公司剛入職不久的傻白甜,事事莽撞。剛入宮沒兩天就因為亂闖亂撞,被捲入殺人風波中。
  • 職場中「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是指在佛道中,為了磨練心智,淨化靈魂不可或缺的修行。包括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和智慧六個方面。職場中人亦可從這六個方面大獲裨益。  第一布施,就是為了他人謀利,必要時哪怕犧牲自我也要普濟眾生。
  • 職場中,不成熟的幾種職場表現
    一定要記得,無論任何時候,不管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視小瞧任何一個人,因為那個人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導必定有過人之處,也必然有上司審核過後的認可與看重,退一萬步講即便狹隘的理解人家有潛規則,要明白,沒有一個老闆會拿自己的利益開玩笑,如果對方沒有真實創造業績的能力也絕對不會給予相應的職位,潛規則只是個例,更多的職場都是各取所需,所以擺正心態,去虛心學習,才能夠有超越對方儘快提升自己職場的位置
  • 職場中的試探
    作為年輕的基督徒,我們有自己的工作,我們也混跡職場。我們對神有著渴慕,對社會也有著不少無奈。我們想要分別為聖,卻也很體諒自己的軟弱。我們的天平時常一邊倒地傾向世界。然而,神看著我們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神掌管著我們的一切,我們有時會忽視這一點,也會忘記,這花紅酒綠,這蠅營狗苟,其實只是我們漫長生命的一個小站,我們只是過客。
  • 職場中,遠離這3種職場垃圾人
    大家好,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遠離職場垃圾人。在工作中,有些同事可以互相學習,有些可以互相鼓勵。最後還有一些還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我們在職場中,首先要學會識別職場垃圾人,也要避免自己成為職場垃圾,更多的和積極的、上進的、正能量的同事在一起。你所處的圈子質量的高低,會影響你的個人發展。那麼,下面我們來鑑別幾種職場垃圾人。
  • 作為職場新人,應該如何應對職場中的老員工?
    職場中,我們一定要進退有度,對於別人的看法要處理得當。在職場中,並不是有多大的實力就能夠躲避。作為職場新人,做事不該做的工作,就一定要跟老員工比業績。一般來說,對於公司中老員工來說,他們已經經歷過許多事情,對於新人的進入,他們已經有了成熟的想法,而且對於新人,也是比較了解的。對於新人,他們有的知道你的能力不足,有的覺得你還不錯,但是畢竟你是在對他們公司產生一點影響力的時候,所以他們會慎重的考慮。千萬不要冒犯他們的感情,他們會一直難以忘記你。冒犯了他們,他們一定會更加的看重你,所以不要給他們添麻煩。
  • 《平凡的榮耀》趙又廷白敬亭職場進階,致每一個職場中人
    (趙又廷 飾)遭遇職場困境,成為公司「萬年背鍋俠」;而職場新人孫弈秋(白敬亭 飾)空降吳恪之率領的綜合四組,承受著來自同事的質疑,在幾乎陌生的職場摸爬滾打;同期的蘭芊翊(喬欣 飾)立志做一名獨立自強的職場女性,卻在男性居多的小組中慘遭排擠;圓滑的社交達人郝帥(魏大勳 飾)也希望能在新的工作中有所成就,卻被上司日常甩鍋;擁有超高學歷的學霸高思聰(龐瀚辰 飾)則似乎在職場中無處施展、四處碰壁,接連受挫。
  • 心理學家:讀懂這幾個職場心理學,讓你在職場中所向披靡
    職場就是一個巨大的熔爐,很多人都非常困惑,如何做才能夠讓自己在職場中遊刃有餘呢?為此,心理學家給出了幾個職場中的細節辦法,讀懂這幾個辦法並能夠正確運用,會讓你在職場中混得更好:1、清晰的目標很多剛剛進入職場的人,都會處在一種迷茫無措的狀態下,在經過兩三年的時間後,回頭看會發現自己什麼多沒有學會,毫無長進。這就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很好的職業規劃,才會導致的結果。
  • 基督徒在職場中如何禱告?
    基督徒每天都處在屬靈的爭戰中,特別是在職場工作的基督徒,更是要靠主得勝一切爭戰。因為我們是為主工作,所以仇敵會想法設法攪擾攔阻。因此,基督徒在職場中禱告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位基督徒在微博分享的禱告詞,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和亮光。
  • 在職場中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職場人的生存環境在變化,年齡在變化,個人的興趣愛好甚至習慣在逐漸變化,對事物的看法也在變化,每個職場人都是動態的自己。 現代人自我意識較強,那麼怎樣在錯綜複雜的大環境裡,處理好人際關係呢?
  • 職場溝通中的雷區有哪些
    職場上永遠離不開溝通與協作。那麼,在職場溝通中的雷區有哪些呢? 職場溝通中的雷區有哪些雷區一:說大話、誇海口 有些人為了顯示自己能力超群,在領導布置任務時喜歡放大能力,以此表現自己。但是在上交成果時,卻不能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一次次的消耗領導的熱情,在領導和同事中漸漸失去信任與口碑,留下不靠譜的印象。
  • 職場中犯小人,怎麼破解?
    工作開不開心也很重要的,如果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每天上班很煩躁,那就中了招了。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工作中,還是以工作能力為主,提升自己的能力,別人使絆子也不會得逞。如果你暫時被孤立了,也不要緊,如果他們無中生有捏造事實詆毀你,將來時間會證明你是對的。這個時候你解釋也會越描越黑。
  • 什麼樣的人會在職場中被排擠?
    第一:愛獨處不合群的人身處職場的你,如果還有這種習慣,可能需要注意了,因為企業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利益生產鏈條,如果因為你的不合群,不喜歡溝通,而產生的任何不利於企業效益的問題,都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所以,有這種習慣的人要注意了,即使你是一個習慣獨處的人,但是你的行為很容易被誤解為你不喜歡他們。
  • 職場中有沒有詩和遠方?寫給過去一年在職場中辛苦工作的自己
    生活中,我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既傷春悲秋,又多愁善感。因此,經常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更不喜歡被外界打擾。這種性格的人,適合居家,卻不適合職場。只是,我沒有條件居家,為了生活,還是要工作。但工作只是我謀生的方式,從來不是我人生中的主旋律。
  • 職場技巧:職場中,人際關係很重要
    Here’s how you can effectively create substantial professional connections:   想要培養有價值的職場人際關係,你的首要策略便是多花時間與當前共事或曾經共事的人們見面。很明顯,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替代真實的交談,坐在桌子旁面對面,一次堅定的握手以及良好典型的眼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