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條狗的使命》,其實我更喜歡《重返狼群》

2021-02-08 木暖月

最近,各地電影院復工,2017年曾經在國內拿下6億票房的寵物主題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也再次重映,在眾多重映老片裡面票房成績還不錯。

關於寵物題材的電影,這些年來拍了不少。從最經典的《忠犬八公》,到這個《一條狗的使命》,然後去年年底還有個國產片《寵愛》

本質上來說,這些寵物題材的電影,都是打著溫情牌來圈錢。目標很明確,就是專門針對養寵物的中產階級,他們有錢又有閒,拍點寵物題材的電影,表現一下寵物多麼可愛,票房就賺到了。

其實這些電影裡面的寵物,都是表演,都有專門的訓寵師,通過各種訓練,誘導這些寵物做出某些動作,說白了,都是擺拍。

相比起這些以寵物為題材的電影,我覺得曾經有一個國產電影《重返狼群》要更加真誠一些,對,我說的是真誠。

這部電影其實有著很明顯的缺陷。甚至可以說,它很難被說成是一部典型的電影。如果對比《一條狗的使命》一片,可以很容易看出,其作為電影,在製作上的缺陷之處。

就是基本的呈現出的效果,比如說畫面質量,就說整體給人的觀感,《狼群》就帶有,那麼一種稍顯幼稚,很明顯是玩票性質的票友鼓搗出的一個長視頻,而很難說是電影。

當然,這部紀錄片電影,其實我覺得也很難算是紀錄片。因為它其實是把倆人這大半年給格林拍的各種視頻素材,據說有1000多小時,用心剪輯出來,形成了一個略微有點散的故事,不過線性敘事的時間性是清晰的。

而為了拍攝到這1000多個小時的視頻資料,電影中的這2個人真的是花了一番心血,尤其是放歸格林到野外之後,他們在旁邊搭了帳篷,日夜守候觀察,這真的不是一般人幹得出來的事兒啊。

這些素材有很多畫面非常,還有很多可能根本不能用。我猜後期製作他們倆剪輯的時候,肯定有少量的補拍鏡頭,為了把故事剪輯清楚,肯定也花了不少心思。

能夠把這些鼓搗圓了,形成一個像樣的電影或者說長視頻故事吧,也是不容易。

當然,在電影製作中,往往這種素人感更能讓人感到真實。比方說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這樣的,讓大家看了就覺得這不像電影,它就像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偶然讓人拍到來了。

《狼群》的這種感,恰巧有種大巧不工的氣質在裡面。所以在真實感方面,有很多加分。這也給電影追求的真情流露,真實的感動奠定了基礎。

我想重點說說擺拍。電影中有幾處可以很明顯看出是擺拍,或者說是事後加工,用以突出戲劇性和故事性。特別是格林兩次咬住女主的褲腳,想阻止她去哪裡,之後都發生了一點事故。一次是下冰雹生病,一次是踩在冰河崴腳,這很明顯是一種為了凸顯格林神奇的擺拍,我很難相信事前發生過這樣的細節,或者說,這樣的細節可能有,但不一定是如此對應。這就是很明顯的剪輯形成的故事性和戲劇性,以塑造格林的形象。

當然,這一點其實無可厚非。在剪輯上它確實有著刻意性,但也很難說現實中格林沒有這樣由於關心女主發生的一些神奇的細節。

最能體現2部關於動物題材電影擺拍的細節,是這2部電影都用了一個招牌動作。

《一條狗的使命》裡面,是狗跳上主人的背接飛盤

這個動作,也成了最後主人再次認出轉世幾次狗的標誌。《一條狗的使命》為了突出狗輪轉幾世還記著主人,這很明顯是擺拍,而且是費了不知道多少心思的擺拍。

而在《重返狼群》之中,格林也有幾次把前爪搭在女主人肩上,兩個人一起長嘯的場景。

通過這2個擺拍動作的對比,你可以看出這2部電影的區別。那就是《一條狗的使命》更加精緻,更加用心,但也更加假;而《重返狼群》則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真實感。

說老實話,我能接受《狼群》的這種擺拍,無法接受《使命》,它為了塑造狗狗的溫情和神奇,實在是太過於假。而格林,我相信現實中有那樣的神奇之處。只不過現實當中的神奇很難處處都拍到,畢竟不可能24小時對著它。所以一些加工可以理解。正如我們的簡歷也會加工一樣,是一種可以接受範圍內的誇張。

其實說到擺拍,就和前面提到的通過剪輯以構造出一種故事性和戲劇性,通過巧妙剪輯以帶來一些比較神奇好玩的鏡頭,是一致的。但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不這樣做,無法做到吸引更多關注。你光是和別人說我養了一條狼,後來我千辛萬苦把它放歸自然,就這樣一個簡單故事,兩句話說清楚了,誰要看呢?

所以我說這很難說是一部電影,也很難說是一部紀錄片。

但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陷,這部電影所蘊含的那種人與狼的真實情感的光芒,無法掩蓋。這部電影最打動人心的地方,也就是這種真實的情感。不知道該說創作者到底是有著巧妙的手法,還是沒有。反正這種情感通過整個敘事畫面的展開,逐步讓觀眾感受到。而且故事性很完整,放歸自然不僅僅是一次放歸,有前面的不順利(遇到獨狼被咬傷回來),有後面遇到狼群多次試探終於融入,接著又接了一次反轉,試圖反悔,又接了一次返場(再次看到格林),一波三折,餘音繞梁,在手法上這種敘事的感染力非常感人。

最終經過努力,2個人把這條從小撿回來的野狼養大,然後再次放歸野外,讓這條狼再次融入自然。

不管怎麼說,衝著這2個人的這些努力,我被感動到了。他們是真的對這個動物,懷有一種尊重,希望它像狼那樣生活,而不是作為一個圈養的寵物,成為人類的附庸。

他們給了這條狼自由。

相比之下,這麼多的寵物電影,那麼多人類圈養的寵物,不過是人類的玩物而已。如果你站在動物的立場,你是想要天天能吃飽飯但是圈在牢籠的感覺,還是想要能在野外馳騁的感覺呢?

可能還真說不好,嗨。

所以《重返狼群》才是給我們看到了關於動物題材電影另一種可能,而不是像《一條狗的使命》這樣

以及更加低級的《寵愛》這樣

刻意營造一種虛假的人和寵物的溫情故事,那太假。

相關焦點

  • 比起《一條狗的使命》,其實我更喜歡《重返狼群》
    最近,各地電影院復工,2017年曾經在國內拿下6億票房的寵物主題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也再次重映,在眾多重映老片裡面票房成績還不錯。其實這些電影裡面的寵物,都是表演,都有專門的訓寵師,通過各種訓練,誘導這些寵物做出某些動作,說白了,都是擺拍。相比起這些以寵物為題材的電影,我覺得曾經有一個國產電影《重返狼群》要更加真誠一些,對,我說的是真誠。
  • 重返狼群•重返人群
    然而,直到燈光完全亮開,工作人員已經進來準備整理場地時,整個影廳卻依然鴉雀無聲,大廳座無虛席,觀眾無一起身離開。很多人仍然唏噓不已。走出影廳的門,夫人問我,「好看嗎?」聲音有些異樣,我看見了她眼角的淚痕。我眼眶一熱,儘量控制著情緒,喃喃的嘟噥著:我還要看一遍。這是6月17日的夜晚,《重返·狼群》上映的第二天晚上,在放映廳的情景。
  • 《重返狼群》:活出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夏天時,女兒在書店發現了一套書《重返狼群》,磨著我給她買,結果,我比她還愛看。之前寫過一篇:《重返狼群》:任何生命都有權利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次又看了《重返狼群》的最新版,裡面有更多精彩的細節,實在太愛了。
  • 《一條狗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3月3日掀治癒系暖流  七大看點解讀春季檔最萬眾矚目影片春季檔唯一一部萌寵治癒系電影《一條狗的使命》
  • 「三無產品」《重返狼群》呈現真實版狼神話
    「《重返狼群》有劇情和完整的故事,不能粗略劃歸於紀錄片,更準確的歸類應該是『真實電影』。」接受《綜藝報》採訪時,李微漪強調。去年,《我們誕生在中國》收穫6600萬元票房成績,讓業界看到優質動物題材紀實電影在中國市場的潛力。《重返狼群》自6月16日上映以來,亦收穫良好口碑,截至6月22日,豆瓣評分7.9分,貓眼評分9.3分,累計票房突破2100萬元。
  • 《重返狼群》:人比狼更可怕?
    沒有預期之下看的《重返狼群》。
  • 《重返·狼群》:好看的意義
    李微漪與亦風草原救狼、成都養狼、重回草原訓狼到「兒子」格林重返野生狼群的過程,富於傳奇性又不可複製,成片大量的素材只能取用手機、DV留存的「人狼共生」家庭生活影像,與之後補拍的畫面之間質感差異明顯。畫面的粗糙其實並不一定是瑕疵,它吻合影片故事的私人性和家庭生活的隨意輕鬆,反倒真實可信。
  • 重返狼群
    ,驚懼無助地躲在草叢裡悲泣,我為格林前路迷茫艱險而哭;李微漪終於下定決心要帶格林重返若爾蓋草原尋找他真正的歸宿,格林在獒舍裡被藏獒欺負、在獒舍外被領地狗欺負、天天帶傷日日受苦,我哭;李微漪和格林挨餓受凍堅守在冬季的草原,好不容易遇到一條成年大狼,格林極盡臣服、示好之能事,卻還是被咬傷驅逐,委屈的他整夜對著月亮嗚咽哀歌,我哭;為了得到狼群的認可,格林單槍匹狼在犛牛群裡左衝右突拼盡全力孤軍奮戰,我哭;最後
  • 重返狼群(第二部)
  • 《重返·狼群》:自由比活著更重要
    「我一直以為是我們改變了格林,其實它從未改變,變了的是我們。」 格林終究成為了真正的狼王,李薇漪和亦風再也放不下那片草原和那之上的一切生靈。黑底白字的介紹出現在紀實電影《重返·狼群》的熒幕上。 失焦、晃動的鏡頭、粗糙的畫質並沒有折損電影在北京、深圳等19個城市點映的口碑,看過的提醒沒看過的,「哭慘了,記得帶紙巾。」 一名忠粉了解這部電影的出爐,亦風和李薇漪原本打算找演員重現他們的經歷,但最終放棄了。 「沒有誰比我們更了解這個故事,更懂得格林。」
  • 《一條狗的使命》:比人類背負著更深厚的情感
    作為愛狗人士,這部片子真是戳到淚點,一條狗先是陪伴著一個長成長,然後在死去之後轉世跟隨了另外的主人,輾轉反側,最後重新遇到當初的主人。與其說是導演編劇們的刻意安排,還不如說這是某種情感的歸宿感。《一條狗的使命》主要劇情是,一個溫順可愛的狗狗貝利與主人意外的相遇開始了主人和汪星人的四世寵物情緣。
  • 《重返狼群2 (第二部)》
    《重返狼群2 (第二部)》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作者:李微漪定價:39.8書城二層文學新書展桌
  • 格林重返狼群的象徵意義
    最近讀的一本書,是成都作家李微漪的紀實小說《重返狼群》。《重返狼群》2012年7月10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前我知道有這本書,但從未在意,沒有找來閱讀。讀過姜戎的《狼圖騰》,對狼有些初步的認識,但以為小說畢竟有藝術誇張成分,作品有作者主觀的情感傾向。2016年某一天,在當當網上閒逛,看到《重返狼群》,就順手當了下來,書收到後沒讀,擱在書架上。
  • 《重返狼群》第二部
    《重返狼群》獲《狼圖騰》作者姜戎激賞,高度評價為《狼圖騰》的神奇延續,並傾情推薦,含淚作序。 眾多讀者心系格林命運,期待能從作者李微漪那裡獲知格林返回狼群後的近況。李微漪離別草原兩年後,為了格林再返狼山,經過九死一生,幾次遭遇盜獵者,險些亡命,終於找到格林。然而狼群、野生動物群,乃至整個草原,都已「人是物非」。
  • 一條狗的使命
    只是當足以有生生世世的記憶可以做選擇時,我是否還能,愛你如初?電影《一條狗的使命》有一個很浪漫的臺譯名:《為了與你相遇》。狗狗和人一樣,也在思索狗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活著,活著有什麼使命嗎?我每天都很開心,開心就是意義嗎,全部的意義?不,不可能這麼簡單。
  • 一條狗的票房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的經典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翻拍自日本電影《忠犬八公物語》,講述了秋田犬八公在主人去世後,每天堅持在車站等待主人歸來,直至終老的故事。劇情平實動人,卻把狗狗的忠誠品格展現得淋漓盡致。改編自暢銷小說的《一條狗的使命》,同樣展現了狗狗忠誠陪伴人類的情感。
  • 一條狗的使命2豆瓣評分評價 一條狗的使命2票房統計
    一條狗的使命2豆瓣評分評價 一條狗的使命2票房統計  延續了《一條狗的使命》第一部,《一條狗的使命2》講述了小狗貝利執著守護孫女的故事,那麼第二部的評價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下一條狗的使命2豆瓣評分吧。
  • 《一條狗的使命2》驚喜Boy,大華告訴你一條狗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2》該片改編自W. Bruce Cameron的同名小說,講述貝利在經歷了一系列歷練後,認為已經找到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當它看到好奇嬰兒CJ陷入惡作劇後,它非常清楚這個小女孩需要一條自己的狗。
  • 《重返·狼群》: 一縷裸露在外的靈魂
    電影的劇情其實並不複雜,從收養狼到撫養狼,再到將狼放歸狼群便足以囊括其所呈現的全部,可也正是因為這種劇情的帶入和電影本身濃厚的主觀情感,使其近乎無法被稱之為一部常規的紀錄片,而當我們用劇情片的視角來審視這部電影,不管是那粗糙的畫面,還是欠缺鋪墊的旁白,又都讓人真的很難去為這樣一部如同學生作業般的作品去稱道,可以說這種似是而非的搖擺是電影最大的問題。
  • 《重返狼群》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見面會
    臨近片尾的時候亦風說:「有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的呢?帶走他吧。」李微漪說:「自由」。 瞬間淚目。正像光線影業副總裁劉同說的:看完電影的我,早已忽略了它的音樂,忽略了不像「電影」標準的拍攝,完全沉浸在這種全情投入的震撼當中。狼作為我國的保護動物,而在草原上,卻還有偷盜者為了利益去屠殺它們。狼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利益踐踏道德底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