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自由比活著更重要

2021-02-12 剝洋蔥people

重回草原的公狼格林撲向李薇漪時,她把鐵鏈搭在格林的脖子上,它不躲。


「外面太危險了,咱們帶他回去,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對講機裡傳來亦風的聲音。


「自由。」


李薇漪抽走了鐵鏈,衝格林擺了擺手。

身著藏袍的李薇漪和格林偎依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文|新京報記者劉珍妮 編輯|胡杰

校對|陸愛英

本文全文共5785字,閱讀全文約需11分

臺下觀眾用狼嗥聲代替掌聲。

臺上的李薇漪把兩手捂在嘴上,下巴輕揚,喉嚨裡輕「嗚」一秒後,爆發出一聲長嗥來回應,此起彼伏的狼嗥聲把觀影現場的氣氛推到極致。

 

7年前,她也是用一聲狼嗥喚醒了奄奄一息的狼崽兒格林。

 

這匹來自四川若爾蓋草原上的「孤兒狼」,被畫家李薇漪從牧民家中救起。

 

她與朋友亦風在成都撫養了格林三個月,又用7個月的時間,冒死將它送歸草原,帶它重返狼群。

 

小說《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曾說,此前世界上還沒有一條由人養大的狼放歸荒野後能存活下來,「李薇漪打破了這項零的紀錄。」

 

亦風用一部紀實電影記錄了這段經歷。

 

從草原到城市,又從城市回歸草原,這是一個讓獨狼格林從「活下去」到「自由地活著」的故事。

 

李薇漪像母狼一樣養活了格林,縱容著狼子身上的野性。而格林在她面臨疾病與飢餓時,一次又一次回報給她人性。

 

「我一直以為是我們改變了格林,其實它從未改變,變了的是我們。」

 

格林終究成為了真正的狼王,李薇漪和亦風再也放不下那片草原和那之上的一切生靈。

此前,還沒有由人養大的狼放歸荒野後能存活下來,李薇漪打破了這項零的紀錄。

遺孤

 

「故事親歷者自拍的電影。」黑底白字的介紹出現在紀實電影《重返·狼群》的熒幕上。

 

失焦、晃動的鏡頭、粗糙的畫質並沒有折損電影在北京、深圳等19個城市點映的口碑,看過的提醒沒看過的,「哭慘了,記得帶紙巾。」

 

一名忠粉了解這部電影的出爐,亦風和李薇漪原本打算找演員重現他們的經歷,但最終放棄了。

 

「沒有誰比我們更了解這個故事,更懂得格林。」導演亦風說。

 

與格林生活的一年裡,他們拍攝了2700個小時的素材,最終化成1小時38分鐘的電影,「剪片子大部分是在草原上完成的。」

《重返·狼群》:一個美女畫家養狼放狼的真實經歷。

格林回歸狼群的半年裡,被牧民賜名「狼女」的李薇漪從若爾蓋草原回到成都。沒怎麼見朋友,也很少出門,「在人群裡生活反而覺得孤獨。」

 

她常翻看自己的日記,裡面是他們與格林的點滴。打開視頻時,李薇漪又哭又笑,亦風有點擔心她,「如果忘不了,乾脆就狠狠地記住。」

 

她把和格林的故事寫成了書,書名就叫《重返·狼群》。

 

後來索性每隔一段時間就重回若爾蓋草原,那是格林的家,也是李薇漪第一次見到格林的地方。

 

2010年4月,草原上太陽炙烤大地,來寫生的李薇漪聽牧民說起一對狼夫妻的慘烈故事。

 

經歷了一個冬天的公狼需要養活狼崽,鑽進羊圈偷走了一隻羊。獵人圍堵狼洞,馬棒子綁上藏刀插進狼嘴。獵人們得到了一張幾乎完整的狼皮。

 

母狼為了報復獨闖牧場,咬死了三四隻羊,也吃下了草場上投放的毒肉。

 

中毒的母狼自己用牙撕爛背皮,死都沒讓人得到那張狼皮。

 

「我當時也不太相信。殉情,現在的人類當中都很少發生吧。」當時還沒談戀愛的李薇漪生出對狼的敬畏,後來她聽說,狼夫妻留下了一窩小狼崽。

 

她帶著愧疚踏上尋訪小狼的旅途,她在書中寫道,「哪怕我尋回的只有大狼的殘骸、斷爪,小狼崽的屍體,也想把這一家狼安葬在一起,這是一個人對它們的歉疚。」

 

找了三天,見到了狼崽,在一戶牧民家中,一窩狼崽死得只剩一隻,唯一的遺孤耷拉著腦袋在等待死亡。

 

可能是疲倦裡摻著悲傷,李薇漪突然學起狼叫,狼崽耳朵突然一跳,顫顫微微站起來,走向她。

 

「個頭兒像一坨牛糞大,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在牧民家五天未進食的格林一半是在裝死;被她救起帶回城市時,則是完全裝死,「一動不動,沒一點聲響。」

 

後來才知道,沒有自衛能力的小狼崽會本能地裝死,減少能耗。

 

從此,她和這匹狼孤兒的緣分再沒斷開。

體型較小時,格林看起來像一隻小土狗。

 

狼性

 

生在川西小鎮上的李薇漪身高1米73,是川妹子裡少見的大高個。

 

用一根淡紫色的絲帶綁住長發,發梢在過膝長裙的裙擺邊一晃一搖,一副淑女模樣;電影裡,她裹著藏袍,頭髮絲粘在臉上,帶著格林奔走在草原。如果不是有影像記錄,你很難將這樣一位女子和一匹狼聯繫在一起。

 

回憶格林時,這姑娘的大眼睛總會望著遠處。有時突然刷地一下站起來,開始邊走邊講。

 

遇到格林前她就是個動物迷,外出寫生時,鶴、馬、牛、羊都是描摹的對象,畫景、畫動物,畫自然界中的生靈。

 

把狼崽當成寵物養,她有這個自信,但亦風心裡打鼓,「那可是一匹狼。」

 

「狼狽為奸,狼心狗肺…….」中國古語關於狼的描述都是貶義的。亦風想到的詞是「狼子野心」:「『狠』字頭上加一點就是『狼』,你就不怕哪天它朝你脖子上咬一口?」他跟李薇漪爭辯。

 

李薇漪搬出了《說文解字》,大聲對著亦風讀:「狼,良獸也,從犬良聲。」

 

小狼崽沒有咬李薇漪的脖子,但和家裡名叫「狐狸」的寵物狗一比較,她發現「狼與狗完全不同」。

 

連吃飯的動作都不一樣。「狼的字典裡沒有品嘗,不會『狼舔』。吞、搶、撕、咬是狼標準的取食方式。」

 

家裡的電線、牆角、電視遙控器、洗衣機水管全都成了格林的磨牙工具,無一完好,「它愛咬就由著它,天性使然。」

 

會叼拖鞋、握手、能聽懂主人指令的博美犬「狐狸」,在五年的馴化中已經變得足夠聰明;但在電視上看過狼捕魚的格林,沒幾天就學會叼走小區池塘裡的魚。

 

更讓李薇漪驚奇的是,格林可以自己用爪子打開電視開關,「我從沒教過它。」

 

體型較小時,格林看起來像一隻小土狗,李薇漪還敢帶著它出門。格林對電梯表現出絕對的抗拒,狼對封閉的空間和金屬會本能地遠離。

 

後來,狼媽搭電梯,狼崽跑樓梯,娘兒倆習慣在樓道口碰頭。

 

作為狼,格林的報復心昭然若揭。在路上,騎電瓶車的小夥差點撞到它。它緊跟著人家到了超市門口,對著電瓶車胎一口咬下去。

 

李薇漪試圖給它套上繩索,怕它傷人。第一次牽著它,格林肚子貼地反抗,肚皮都磨出了血,也不挪動半步,最後硬是咬斷了繩索。

 

斷了好幾條繩子,才換來格林的妥協。但它必須走在前面,路線也任由它挑選。

 

於是人們經常看見,李薇漪被格林牽著鑽灌木叢,跨綠化帶,「狼不會被馴服,能讓你拴住,全出於它對你的信任。」

 

亦風在第二次見到格林後,體會到這種信任。他驚奇格林記住了他,衝過來聞東嗅西,突然躺在地上,露出肚子和脖子,「那是狼最脆弱的地方,它願意把最柔軟的地方展現給你。」

亦風。他用一部紀實電影記錄了李薇漪這段經歷。

 

城市孤狼

 

撫養格林,李薇漪儘量不抑制它的天性。但格林的筒子嘴越來越長,小時候柔軟的狼絨上開始覆蓋狼鬃,眼睛裡的淡藍褪去,夜裡冒出綠光。

 

帶著格林遛彎時,李薇漪越怕鄰居認出它的真身,它越是不斷地惹麻煩。

 

跟在一個買菜回家的女鄰居身後,趁人家看樓門口通告時,咬破了手裡的塑膠袋,叼走一塊裡脊肉。小區池塘裡被格林叼走的魚,李薇漪不知道花錢補進去多少批。

 

賠錢道歉成了李薇漪的家常便飯。

 

亦風和她商量過格林的去處,動物園曾是一個提議,但李薇漪覺得那是「野生動物集中營」。

 

他們考察過城裡的動物園,玻璃籠子裡的老狼眼神渙散,遊客「啪啪」地拍打著玻璃,老狼焦躁地在走來走去,「那最多算是不死,根本不是活著。」

 

「送回草原」的念頭不斷出現在李薇漪的腦海裡,但從國內外的經驗看,由人養大的狼放生後還未有一例成功,「所謂成功,就是放生後活下來。」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在上世紀60年代的內蒙古草原上也養過狼,「沒有獨立尋食、捕食和防衛能力的孤狼,在荒野根本無法生存。要想生存,就必須加入野生狼群。但更危險的是,它完全不懂得狼群的族法家規。不僅不會被接納,甚至還會被狼群咬殺。」

 

格林父母的慘死讓李薇漪下不了把它送回草原的決心。總和「狐狸」混在一起的格林,偶然會從嗓子眼裡發出「花花」的狗叫聲,更讓李薇漪著急。

 

她找來狼嚎的音頻,甚至比對不同的聲音分析表達的意思和情感。格林在天台上第一次學會了狼嚎。

《重返·狼群》宣傳海報。

 

李薇漪發覺自己越來越像一隻母狼。格林叼住她的腳背不放,她兇狠地一把掰開狼嘴,沒想到格林瞪圓了綠瑩瑩的眼睛和她對視,「想挑戰權威。」

 

她撲倒格林,一口咬在格林的筒子嘴上,直到它翻身露出肚皮示好,「想奪權,你還嫩了點。」

城市的鋼筋水泥終究無法禁錮一匹草原狼。格林夜裡看著樓下川流而過的車輛嗥叫時,亦風聽著瘮人,「但聲音裡又很孤單。」

 

狼嗥招來了業主的投訴和物業的問詢,甚至有人在家門口扔垃圾、抹狗屎表達不滿。

那之後,李薇漪很少白天帶格林去樓下。從撒野的小區和玩耍的馬路邊,退回到樓頂硬邦邦的天台。

 

它成了城市裡的「宅狼」,李薇漪在書中寫下,「此刻,沉默等於生存,沉默才能換來有限的自由。」

迫使她下決心把格林送回草原是出於一次意外——格林走丟了。

 

下樓時電梯故障,李薇漪被困在裡面,得到消息的亦風趕來時,格林早不見了。

 

調取監控後發現它走出了大門外,兩人急瘋了。5個小時後,他們在一處供人休息的長椅下找到了格林,它滿身泥漿草屑,縮著腦袋,雙腿打顫,眼裡盛滿了驚恐。但沒等好生撫慰,它又被一輛轟鳴而過的汽車嚇得衝上了二環主幹道。

 

倆人衝進車流,司機的謾罵、路人的評論鑽進李薇漪的耳朵。鋼鐵的車流激怒了格林,它嚎叫起來。

 

「城裡待不住了。」

李薇漪和格林。

 

狼不怕人,死定了

 

李薇漪帶著格林回到了若爾蓋草原,她不打算一放了之,她想陪著格林重新成為一匹野狼。

格林會捕魚,但草原上拱土打洞的鼠兔才是食物鏈上的美食。

 

李薇漪爬在獒場邊草叢裡,「格林,看,鼠兔,抓,抓住它。」她追著鼠兔跑,像一隻母狼一樣,將獵物趕到幼狼的嘴下。

 

朋友在草原上開的獒場是他們進入草原最早的安身之所,格林也在李薇漪的眼前第一次經歷了藏獒的圍攻。一頭藏獒撲上去掀翻了格林壓在身下,眼瞅著要咬住格林的脖子,好在另一頭公獒撞翻了它的同類,解救了格林。

 

在與藏獒的一次次戰鬥中,格林從未贏過,但李薇漪說,傷痛和天天被撲咬的經驗,使格林的奔跑速度一天比一天快。

格林一條腿踏在李薇漪肩膀上,對著藍天狼嚎。

 

第一次真正見識格林的兇悍,是在它與一群草原野狗的戰鬥中。格林瞪著藍眼睛衝破圍攻,撕咬掉一隻狗的頭皮,「養了它這麼久,我第一次意識到,它是有能力殺掉我的。」

 

但格林回報的不是兇殘。李薇漪被一場大雨淋出了肺水腫,格林爬在窗口,衝著她低聲「嗷嗷」地哀吟,又跑開了。沒多久,窗口被塞進一團東西,她下地一看,是死兔子,「格林把它的食物給了我。」

 

草原的一個夏天讓格林學會捕獵、禦敵。入冬前,李薇漪和亦風的終極目標到來了。他們帶著格林深入若爾蓋的核心區,尋找狼群,送格林回歸。

 

能躲過藏獒、野狗的圍攻,這不算危險,格林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

 

從小在城市長大,格林對人從不畏懼,有時還會表現出親暱。李薇漪的擔心應驗了,牧民手裡的狗棒上栓著的金屬錘朝格林砸來,它還以為這是個遊戲,不躲反倒迎上去。

 

「跑!格林,快跑!」李薇漪衝著它大喊。

 

受驚的格林扭頭跑一會兒又停下來,「眼睛裡全是不解,狼不怕人,死定了。」

 

李薇漪甚至帶著它闖入過獵人布的陷阱裡,挑出一個「咔啪」咬住相機支架的狼夾,她拎著狼夾在格林眼前使勁搖晃,「記住這東西,這會要了你的命。」

 

入冬後,大雪覆蓋的若爾蓋草原荒蕪人煙,兩人一狼,相依為命。

 

食物只剩下壓縮餅乾時,李薇漪第一次偷了格林藏的鼠兔。本以為格林發現後再也不會在原地匿藏,結果第二天又在那洞裡找到了食物。

 

李薇漪說,人比狼高級,但狼比人高貴。

入冬後,大雪覆蓋的若爾蓋草原荒蕪人煙。

 

深冬逼近時,他們連狼毛都沒找到一根,寒冷和飢餓曾讓亦風動搖。「這到底有沒有意義?」他和李薇漪吵了一架,從駐地摔門而去。

 

走了一公裡,亦風累得躺倒在雪地裡,大雪快覆蓋全身時,一個溫熱的嘴巴湊在他臉上不停地舔,睜眼看見了格林的臉。亦風爬起來抱著格林就哭,「不管多難,我肯定陪你到底。」

 

2011年2月,李薇漪和亦風的望遠鏡裡總算出現了狼群,七八隻草原狼正在穿越山谷。他們一邊追趕,一邊鼓動格林嗥叫,好喊住同類。

 

格林一急又「花花」起來,李薇漪乾脆先「嗷嗚」了一聲,格林這才跟著嗥起來,「我緊張死了,就像我的孩子在高考,生怕他落選。」

 

格林一步三回頭地跟上了狼群,這次,他真的回歸了。

 

李薇漪倒放不下了,夜裡躺在亦風的背後哭,「你要想它,咱就把它找回來。」

 

沒幾天,格林果然又出現在他們的住地附近。李薇漪飛奔過去,兜裡揣著鐵鏈。

 

格林撲向她時,她把鐵鏈搭在格林的脖子上,它不躲。

 

「外面太危險了,咱們帶他回去,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對講機裡傳來亦風的聲音。

 

「自由。」

李薇漪抽走了鐵鏈,衝格林擺了擺手。

狼王格林。

 

狼王格林

 

與格林的分別,是電影《重返·狼群》的結尾,但這並不是他們故事的結局。

 

2014年冬天,她與亦風再次見到了格林。

 

那天清晨,李薇漪到河邊打水,一抬頭,熟悉的身影站在河溝對面。

 

「格林,格林……」她高興地衝它大喊。

 

回歸狼群的格林挺身望向她,朝著她跑了兩步。但很快,格林停下來了。

 

李薇漪清楚地看見格林背脊上的剛豎起的狼鬃毛貼服下去。她朝它走一步,它就後退一步。僵持了一會,格林轉頭跑了。

回歸狼群的格林成為了狼王,並有了四隻小崽。

李薇漪沒再喊它,「我心裡難過,但我能理解它。」

 

回歸狼群的格林成為了狼王,它有了自己的妻子,生了四隻小崽。草原上的牧民們看見過它們一家,每次見到李薇漪,都會向這個來自城市的「狼女」匯報。

 

「但它僅有一個『女兒』活了下來,其餘三個『兒子』都直接、間接死在了人類的手上。」

沒有對錯,只有關於生存的爭奪。

 

格林的一個兒子被人用狗棒子暴了頭,另一隻掙脫了鐵絲網,但一根鐵絲圈套在脖子上,終究沒有擺脫圈套的勒絞,「死在了幾十公裡外的草地上。」

 

格林的女兒也差點死在牛角下。在留守草原尋找格林時,一匹母狼曾拖著一隻小狼踏足他們的住地範圍,母狼從不靠近房屋,哀嗥過後走遠。

 

他們發現小狼肚子被牛角頂破,亦風邊幫著處理傷口邊流眼淚。

 

後來他們才知道,被救活的這隻小狼正是格林的女兒。

 

再次見到格林沒幾天,兩人在屋子附近的草坪上發現了兔子和羊羔的屍體,「格林還是用他的方式報答著我們。」

 

不只是狼,在草原上生活時,李薇漪一次次看到動物的善和人類的惡。

 

「遊客為了拍照轟趕黑頸鶴,他們掏走鶴蛋,鶴補了兩顆蛋後又遭遇了暴雨。」李薇漪描述,水漲之時,雌鶴和雄鶴交叉鳥喙,只能救起一個蛋藏在翅膀下,鳴叫著看著另一顆來不及救下的蛋被淹沒在水中。

 

每一次重回草原,景象都與先前的不同,李薇漪說,最明顯的就是鳥蛋越來越少。

 

公路像一把把利劍直插若爾蓋的心臟,割斷了草原核心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它們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孤島化,直接影響交配繁殖。」

 

亦風期待電影6月16日公映時,人們能在《重返·狼群》的結尾的字幕上看到他們的初衷,「建立中國第一個野生狼保護區。」

 

他不是專業的導演,對電影的票房沒有太多擔心。在北京大學的觀影見面會上,主持人建議合影的觀眾大喊「祝電影大賣」,亦風擺了擺手,「就喊願格林平安吧。」

洋蔥話題

人與狼相比,誰更險惡?

點擊/回復以下 關鍵詞 查看往期內容

獄警|盲人大院|太極村|蘋果代工廠|消防隊長|22年殺人逃犯|自閉症|鄭州尬舞|蛐蛐江湖|肖全|鄉村毒品|池子|楊德武|綠皮火車|西單女孩|郭文貴|長沙老偷|最後一代火柴人|地鐵探傷員|視頻尋親|緬甸老兵2|緬甸老兵1|吉他少年|家暴死刑犯|村醫楊全鴻|文藝專列|聶母張煥枝|程青松|投海老人|高利貸|地鐵故事|大齡自閉症|少年沉江|雀聖|自閉症少年|託養中心|尖子生之死|研修生|陳滿|李利娟|法官遇刺|留學生|強制結紮男子|沒有性慾的人|劉金|李春平|生門|節育環|偷渡客|賣槍小販|種樹老人|家庭施暴者|愛滋男童|空鼻症患者

相關焦點

  • 《重返狼群》:人比狼更可怕?
    沒有預期之下看的《重返狼群》。
  • 《重返·狼群》:人與狼的格林童話
    是的,格林是狼中之人,善良、孝順、可愛······是的,人類是人中之狼,貪婪、自私、可怕······人類該從「狼群」重返「人群」了!為了鍛鍊格林在草原生存的能力,她甘心遠離城市生活,就地住在草原,親自教格林捕獵;為了格林能重返狼群,她在高原上得了肺氣腫卻遲遲捨不得回城治病;為了能讓格林找到狼群,她抵住嚴寒酷冬,徒手挺入茫茫雪原;為了能讓格林躲避殺害狼群的人類,她哭攆著心愛的「兒子」,無數次喊著格林快跑,教格林警惕人類;為了能讓格林成功與狼群接頭,她學會模仿狼的嚎叫,一次次不顧安危接近狼群
  • 在狼的世界裡,「自由」比「活著」更珍貴
    「格林,快跑」,這是李薇漪在《重返狼群》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狗不怕人,可以活命,狼不怕人,活下去的機率幾乎為零。茫茫的若爾蓋草原上,一匹失去父母的小狼,被姑娘李薇漪收養了。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照顧,小狼「格林」也長成了一匹健壯的大狼。長大以後的格林何去何從?
  • 《重返狼群》:愛與自由的傳奇故事,人與自然的共存法則
    喜歡《重返狼群》這本書是從一段小故事開始的:「高中時曾有過一個男生喜歡我,悄悄看我畫畫,聽我彈琴,看過我的個人畫展以後,更認定我是他心目中的淑女。結果有一天,他看見我飛身跳牆進學校,最倒黴的是我跳進去的時候正好面對面落在他眼前。
  • 重返狼群
    《重返狼群》,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狼性,也看到了真正的人性。 狼  性狼是智慧的。李微漪剛剛找到小狼崽格林的時候以為他死了。他一動不動軟綿綿地趴在地上,連呼吸都沒有,直到他聽見她那一聲像極了母親呼喚的哭聲,才激靈一下子「活」了過來。
  • 《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愛是放手
    但我最近看了《重返狼群》這本書,對動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或許當初的我如果在看到大狼狗的時候,沒有慌裡慌張地奔跑,而是安靜地站著,或許那個大狼狗並不會追著我跑。  一、《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   《重返狼群》這本書講述的是80後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和她救助的一隻小狼崽「格林」的真實故事。而李微漪也因為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重返狼群》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見面會
    臨近片尾的時候亦風說:「有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的呢?帶走他吧。」李微漪說:「自由」。 瞬間淚目。正像光線影業副總裁劉同說的:看完電影的我,早已忽略了它的音樂,忽略了不像「電影」標準的拍攝,完全沉浸在這種全情投入的震撼當中。狼作為我國的保護動物,而在草原上,卻還有偷盜者為了利益去屠殺它們。狼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利益踐踏道德底線的人。
  • 重返狼群(第二部)
  • 《重返·狼群》| 帶你看見不一樣的狼
    5月20號(星期六)14:00,由天津大學青年文化促進會主辦的《重返·狼群》超前點映會暨主創交流會在天南樓C4報告廳準時開始。
  • 《重返·狼群》:噩夢與童話的距離
    幾個月後二人重返若爾蓋,甚至潛入荒蕪的草原核心區,直至將格林放歸。格林成為世界首例由人類養大並成功重返狼群的狼。 《重返·狼群》正是這對情侶根據一年以來的經歷,歷時6年,從他們的手機、卡片機、行車記錄儀、單眼相機和攝像機等各種器材裡,集中了1700個小時的紀實影像剪輯成一段98分鐘私人錄影式的紀錄片,哪怕是它明裡的粗糙、煽情、經意和閃躲,都能令人觸動。
  • 紀錄電影《重返·狼群》:中國版的「格林童話」
    《重返·狼群》做到了情感上與動物的平等,片中的兩個人是「人中之狼」,而小狼格林則是「狼中之人」,這樣的跨物種的情感構建了奇妙又唯一的故事架構,不可複製。《重返·狼群》格林幼時格林第一次重返狼群之後,帶著重傷回來了,李微漪哭了,亦風說,要麼算了,我們接著養。「還有什麼比活命更重要的嗎?」他說。
  • 《重返·狼群》: 一縷裸露在外的靈魂
    文/夢裡詩書  嚴格上來看《重返·狼群》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的紀錄片,它有著太過刻意的人工雕琢,而如果將其看作是一部劇情片,那拙劣生硬的製作
  • 《重返狼群》第二部
    《重返狼群》獲《狼圖騰》作者姜戎激賞,高度評價為《狼圖騰》的神奇延續,並傾情推薦,含淚作序。 眾多讀者心系格林命運,期待能從作者李微漪那裡獲知格林返回狼群後的近況。李微漪離別草原兩年後,為了格林再返狼山,經過九死一生,幾次遭遇盜獵者,險些亡命,終於找到格林。然而狼群、野生動物群,乃至整個草原,都已「人是物非」。
  • 《重返狼群》:淚崩無數次的電影
    很遺憾,因為一直在為實習奔波,沒有能在《重返狼群》一上映就去電影院觀看。直到上個禮拜天,我才拖著汪同學,去到了電影院。欣慰的是,當我走進電影院,電影院並不是空空無人,雖然排片量很低很低,但還是來了不少人來支持《重返狼群》,支持格林和李微漪。
  • 《重返·狼群》發布「陸川推薦版」預告 曝光野狼現狀
    動物題材電影《重返·狼群》即將於6月16日全國上映,片方今日發布了一支「陸川推薦版」預告片。著名導演陸川親自出鏡解說,他評價《重返·狼群》的故事曲折動人且令人尊敬,影片所展現的野生動物嚴酷的生存現狀深深地刺痛了他,希望人們能通過這部電影看到生命真實的力量,尊重地球上的每一種生靈。
  • 《重返狼群2 (第二部)》
    《重返狼群2 (第二部)》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作者:李微漪定價:39.8書城二層文學新書展桌
  • 重返狼群•重返人群
    我質問:為何《重返·狼群》這樣一部優秀的影片,在各大院線的排片卻如此少?為什麼各大院線在全天午後到晚間的時段,幾乎很少排片,或者很多影院只象徵性的排了一場?為什麼各大院線的排片表上幾乎都是滿滿當當的《新木乃伊》和《異形•契約》?難道《重返·狼群》這樣直擊人類心靈的現實主義優秀影片,還不如這些好萊塢瞎編的打怪片值得放映推廣?我有點悲哀的發問:院線經理的眼中,除了金錢,還有藝術嗎?
  • 重返狼群 · 格林是一條狼也是童話
    可能這次的故事不太一樣,一個叫格林的狼,像童話一樣的從城市重返故鄉。故事就這樣開始。臨近片尾的時候「亦風說:有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的呢?帶走他吧」李微漪說「自由」。瞬間淚目。自由與愛,站在宇宙的中心呼喚不出特別酸澀的言語,但卻能在「自由」二字說出的一瞬間知道格林需要回到等待它的狼群中。電影充斥著一種單純的味道,很單純的想著幫助格林回歸狼群,很單純的想用自己的方式把格林放回屬於他的草原。
  • 《重返狼群》美女畫家引狼入室又放手:愛不是佔有
    但是繁華的都市生活無法容忍一匹充滿野性的草原之狼,為了格林以後的生存,李微漪帶著小格林重返草原,去追尋狼群的蹤跡。其中歷經艱難險阻,嚴寒酷雪,甚至差點喪命,最終目送它成功地重返狼群。《重返狼群》這本書就是李微漪採用紀實手法記錄了自己和格林的相識、相知、相守、相惜的過程。
  • 豆瓣9.2高分的紀實小說《重返狼群》:一人、一狼、一情、一傳奇
    這就是書籍《重返狼群》所呈現給大家不一樣的狼。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地道的川妹子,集野生動物畫家和作家等多標籤於一身的美女李微漪,四川成都人。她筆下的《重返狼群》是一場愛與自由的博弈,是一次美女與野獸的愛戀,更是一場喚醒人性的真情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