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愛與自由的傳奇故事,人與自然的共存法則

2020-12-23 梅三姑娘

喜歡《重返狼群》這本書是從一段小故事開始的:

「高中時曾有過一個男生喜歡我,悄悄看我畫畫,聽我彈琴,看過我的個人畫展以後,更認定我是他心目中的淑女。

結果有一天,他看見我飛身跳牆進學校,最倒黴的是我跳進去的時候正好面對面落在他眼前。那一瞬間,他的嘴張得可以塞下一個饅頭,眼睛裡寫滿了幻滅,從此他再也不喜歡我了。

不喜歡算了,我還是我,一個自由自在、膽大妄為、好強執著、堅決不喜歡受約束的人。」

當時覺得這段故事的主人公愛情觀好贊!

很多年輕女孩在面對愛情的時候往往會深陷其中,不惜為愛改變自己,甚至是迷失自我,失去自由自在的內心進而被愛束縛,最終適得其反,不歡而散。

很少有女孩子像這則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面對愛情保持清醒,認清自己想要什麼,正如她所說「不喜歡算了,我還是我,一個自由自在的我,一個不因別人的喜好而隨波逐流的我。」

出於對她的喜愛而了解到她名叫李微漪,80後野生動物畫家、作家,因其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她的紀實體小說《重返狼群》,講述了她與小狼崽「格林」相識、相知、相離的整個過程。小說內容豐富多彩,起初有人與小狼的相處充滿溫馨情意濃濃,之後有送小狼重返狼群的生死考驗驚險重重,《重返狼群2:再見格林》更是詳細講述了作者李微漪為格林變賣家產四處尋找蹤跡的驚險經歷,最終發現重返狼群的格林,在狼的自由不羈背後,是兇險萬分的生活,顛沛流離的命運,和消逝中的家園。

在《重返狼群》整套小說故事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作者對於愛和自由的認知與理解,以及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的共生之道。

一、親情、愛情與自由的碰撞,合適即是和諧

1、當親情與自由發生碰撞,只有合適才能和諧。

人破壞了狼的棲息地,狼侵犯了人的安寧,殺戮、詛咒、報復、遺孤……一切終究能怪誰?

懷抱這一出生就受人們詛咒的小小異類孩子,我踏上了回城市的路。

《重返狼群》的開篇講述的是一隻公狼為了饑寒交迫的母狼和小狼,不惜到草原居民家裡偷食被發現,結果被人類狠狠殺害,母狼殉情,留下可憐的小狼崽被販賣,後又被作者所救帶回城市撫養,取名「格林」,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一系列故事。

起初,我對狼的行為是表示痛恨的,對它們的悲慘遭遇也並不同情。因為它們破壞了和諧相處的規則,跑到居民家裡偷食獵物,損害了草原居民的利益,追捕它們也是自然。

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寒冷的冬季實在找不到獵物可食,母狼和剛出生的幼崽饑寒交迫,公狼迫不得已才鋌而走險跑到居民家裡。

當看到公狼死時的慘狀、母狼的無奈殉情、小狼的孤苦無依,猶如身臨其境親眼所見那般,在惡劣的生存環境面前又不禁開始同情它們,甚至有點痛恨人類的殘忍無情。

父母之愛子向來心切,竭盡全力甚至不惜生命,狼是如此,人更如是。

作者李微漪同情小狼的遭遇,幾經波折救回小狼並把它帶回家裡親自細心撫養,同宿同食愛狼如子。

但是,誰都不能為誰鋪一輩子的路,有些剩下的路總該自己走,當親情與自由發生碰撞,只有合適才能和諧。

如同老狼教會小狼自己捕獵,也如同作者李微漪不得不將小狼「格林」放回草原,讓它重返狼群,又如同作者違背父母讓她到機關單位工作的意願,執拗地選擇藝術道路成為一名畫家那樣。

人各有志,自己的命運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

2、當愛情與自由發生衝突,保持自由自在的本心才是王道

「不喜歡算了,我還是我,一個自由自在、膽大妄為、好強執著、堅決不喜歡受約束的人。」

作者高中時期遇到的愛情,是一個只愛她淑女表面的男生,在發現她真實的有些狼狽的另一面之後卻愛情幻滅,轉身離開。

她不但沒有因自己的狼狽失去一段美好的愛情而感到失望,反而更加堅定自己的內心,認清自己並勇敢做自己,保持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的初心,繼續前行。

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對的,後來她遇到了那個彼此合適的志同道合的人,喜歡她的獨立於好強,喜歡她的自在與執著,尊重她的選擇也陪她一起完成心中所願,甚至為了她的夢想一起變賣家產放棄事業去到荒蕪的大草原。

當愛情與自由發生衝突,保持自由自在的本心才是王道。生而為人,我們應當與心愛的另一半一起過自己想要的舒適的人生,享受生活,享受愛情的美好,共同見證人生的精彩紛呈,體會人生的意義,而不是為了所謂的表面的淺顯的愛情而委曲求全,最終只會落得兩敗俱傷。

二、人生苦短,走得太快,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

作者在《重返狼群》這本書中曾說:

我喜歡四處遊歷,畫我所愛的東西,這才是我所嚮往的生活。有些富有的朋友羨慕我擁有一份自由,而他們自己卻身不由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由,只是他們舍不下用自由換來的太多東西。有時間嘗試放鬆一下吧,如果自信這輩子都有能力掙到錢,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說實話,我也羨慕作者的這份豁達與通透。

很多時候,我們都走得太急了,急於事業有成,急於有房有車有存款,急於人際關係急於應酬,卻忘記了如何安撫自己躁動的靈魂,因此時常感到人生不易壓力重重。

一位哲人說:「我們走得太快,是該停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了。」這是對生命最初的審視。

什麼時候人們開始行色匆匆,忙到不再去理解與思索,忙到不再留意身邊的點滴真情…很多人嘆道:要讓現代人感動太難了,或許感動本身已經很難了。在這拜金主義浪潮的衝擊下很多 東西都變了味。人們開始麻木,開始懷疑,有了欺騙與利用,有了隔閡與交換,甚至感情與生命也不能在交換中倖免。

讀《重返狼群》和《重返狼群2:再見格林》這套書的時候,走進作者描繪的世界,你能靜下心來重新感受生活,在草原——遠離塵世的草原,蠻荒的大地,單純的草原居民,找回失落已久的東西,那就是生命中最單純的感動與真誠。

《重返狼群》這套紀實體小說,既可以作為探險故事進行休閒閱讀,跟著作者一起在書中見識草原的廣闊與美好,體驗草原居民的淳樸與熱情,感受與狼共存的驚險與刺激;也可以作為指導人生方向的書籍來淨化心靈,作者的人生經歷、草原居民的相處之道、狼群的生存法則等等都充滿人生哲理,富含指導意義,細細品味之後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明。

相關焦點

  • 《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愛是放手
    一、《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   《重返狼群》這本書講述的是80後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和她救助的一隻小狼崽「格林」的真實故事。而李微漪也因為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重返狼群》女人與狼的真實故事: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放手
    一、《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重返狼群》這本書講述的是80後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和她救助的一隻小狼崽「格林」的真實故事。而李微漪也因為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重返·狼群》:人與狼的格林童話
    一個女人和一隻狼,讓我們走進這個七年傳奇故事,走進這部2017年最震撼的電影!當小格林在大都市李微漪的家裡,猶如母子般的親情交融,我被這種人狼之間的溫情深深感動,這個時候,你會真正體會到狼性裡豐富的人性,體會到眾生平等的真正內涵。
  • 《重返狼群》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見面會
    電影《重返狼群》是一部講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電影。成都女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寫生時救活了一隻剛出生的小狼,經過短暫的都市生活後,李微漪決定帶小狼重返草原。從夏到冬,「狼媽」與小狼數次遭遇猛獸攻擊、天氣突變,甚至彈盡糧絕,但他們以命相愛,小狼終於重返狼群,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首次個人成功野化放歸的狼。
  • 豆瓣9.2高分的紀實小說《重返狼群》:一人、一狼、一情、一傳奇
    狼,一個讓人不寒而慄,潛意識自然躲避的最狡猾、最兇殘動物,「東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將狼的「忘恩負義」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人們日常玩的謀略型遊戲「狼人殺」都以「狼」命名,足矣體現了它的奸詐。然而有這麼一則催人淚下的故事,故事中,沒有貪婪,沒有狡詐,也沒有恩將仇報,只有一人,一狼,一情,一傳奇。這就是書籍《重返狼群》所呈現給大家不一樣的狼。
  • 《重返狼群》紀錄電影:一份歷時六年的感動
    ,同時受到了讀者的熱力追捧,人狼的傳奇故事從此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正如頒獎詞所說,《重返狼群》是由兩人一狼用生命譜寫而成的,它匯聚了難以想像的艱辛與努力,匯聚了濃厚的愛與心意!它向我們傳遞出博愛,自由,堅持,努力.
  • 《重返狼群》:人比狼更可怕?
    沒有預期之下看的《重返狼群》。
  • 催人淚下的人與狼的故事:因為愛,所以我願意陪你《重回狼群》
    雖然我很想讓你陪著我度過餘生,但我深知:繁華的都市雖然很大很大,卻沒有你的一席容身之地;雖然我特別特別愛著你,但是深知:草原才是你真正的家,那裡有最遼闊的自由!——《重返狼群》李薇漪這兩周,我的時間幾乎全部用在了看《重返狼群》+《 重返狼群2:再見格林》這一套書上了,甚至可以用廢寢忘食來形容我對此套書的如痴如醉之地步。看書的過程中,我的心情完全是隨著格林的命運起伏不定。
  • 《重返·狼群》發布「陸川推薦版」預告 曝光野狼現狀
    著名導演陸川親自出鏡解說,他評價《重返·狼群》的故事曲折動人且令人尊敬,影片所展現的野生動物嚴酷的生存現狀深深地刺痛了他,希望人們能通過這部電影看到生命真實的力量,尊重地球上的每一種生靈。陸川稱讚影片「令人尊敬」 傳奇情感直擊人心電影《重返·狼群》表現了世界首例個人成功放歸野狼的傳奇故事:女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救下狼王遺孤,為其取名格林並帶回成都撫養。兩個月後,為了給小狼格林真正的自由,李微漪帶著它重返草原,一步步重拾野性、回歸狼群。
  • 《重返·狼群》導演陸川親自出鏡解說 曝光野狼現狀
    ­  動物題材電影《重返·狼群》即將於6月16日全國上映,片方今日發布了一支「陸川推薦版」預告片。著名導演陸川親自出鏡解說,他評價《重返·狼群》的故事曲折動人且令人尊敬,影片所展現的野生動物嚴酷的生存現狀深深地刺痛了他,希望人們能通過這部電影看到生命真實的力量,尊重地球上的每一種生靈。
  • 重返狼群
    老牧民們常說:「人和人不一樣,狼和狼一個樣。」《重返狼群》,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狼性,也看到了真正的人性。 狼  性狼是智慧的。李微漪剛剛找到小狼崽格林的時候以為他死了。他一動不動軟綿綿地趴在地上,連呼吸都沒有,直到他聽見她那一聲像極了母親呼喚的哭聲,才激靈一下子「活」了過來。
  • 《重返·狼群》:噩夢與童話的距離
    幾個月後二人重返若爾蓋,甚至潛入荒蕪的草原核心區,直至將格林放歸。格林成為世界首例由人類養大並成功重返狼群的狼。 《重返·狼群》正是這對情侶根據一年以來的經歷,歷時6年,從他們的手機、卡片機、行車記錄儀、單眼相機和攝像機等各種器材裡,集中了1700個小時的紀實影像剪輯成一段98分鐘私人錄影式的紀錄片,哪怕是它明裡的粗糙、煽情、經意和閃躲,都能令人觸動。
  • 《重返·狼群》:自由比活著更重要
    她與朋友亦風在成都撫養了格林三個月,又用7個月的時間,冒死將它送歸草原,帶它重返狼群。 小說《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曾說,此前世界上還沒有一條由人養大的狼放歸荒野後能存活下來,「李薇漪打破了這項零的紀錄。」 亦風用一部紀實電影記錄了這段經歷。
  • 《重返·狼群》是一個人與狼的傳奇 更是一份不離不棄的生死守望
    李微漪每次哼《傳奇》,邊上的「格林」就會跟著一起「嗷嗚」,它會努力將自己的聲音向李微漪靠攏,讓人聽起來似《傳奇》又非《傳奇》。這是影片《重返·狼群》裡的一幕畫面。在大城市,暴露一隻野生狼,於人於狼,都難免會引起恐慌。李微漪必須要想辦法轉移「格林」,但轉去何處是一個問題。她曾為此去過動物園,可當她看見一隻原本屬於遼闊草原的狼只能在面積不過幾十平米的牢籠中來回遊蕩,安然終老時,感知到了被禁錮一生的可悲。「死亡並不可怕,在圈養當中死去卻是莫大的悲哀,所以比活命更重要的是自由。」
  • 成都青年女作家養狼的傳奇故事,「愛的放手」引發無數人共鳴
    但他們知道,他們沒有選擇,如果放棄養這隻叫格林的狼,那麼格林可能就無法正常的長大,即使是送去動物園,一隻失去了自由的狼也並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狼。於是他們決定漸漸地將這隻狼撫養長大,最後讓格林重返狼群,成為一隻真正的狼。養狗都能養出感情,更何況是養狼呢?那麼這隻狼對這位狼媽媽有沒有感情呢?在重返狼群之後的幾年後再次相見,還能不能保留住感情呢?
  • 格林重返狼群的象徵意義
    2016年某一天,在當當網上閒逛,看到《重返狼群》,就順手當了下來,書收到後沒讀,擱在書架上。大約一個月前,找尋一本書,無意中看到了被束之高閣的《重返狼群》,取下隨手一翻,隨便讀了其中的一個章節,未了卻被小狼格林所吸引。《重返狼群》雖然是一部文學作品,但作者寫實的敘說,讓這部作品更像是作者的「養狼日記」。小狼格林的懂事、可愛、憨厚,甚至有些呆萌,讓我拿起書之後欲罷不能。
  • 重返狼群(第二部)
  • 《重返狼群》狼的成長過程是艱難而殘酷的,成長環境更是一個戰場
    這個是《重返狼群》裡的真實故事,裡面的公狼和母狼就是格林的父母,而格林是5隻狼崽裡唯一的倖存者。當時的一個80後小姑娘李微漪在聽到這個故事後,因為對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所以她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5隻小狼崽。然而,在她出現時,只剩下了「裝死」的格林這一隻狼還活著。
  • 《重返·狼群》:好看的意義
    所幸這場始於2010年的旅程終有迴響,《重返·狼群》的觀影體驗在院線紀錄片領域可謂是罕見的,眼淚與笑聲齊飛,心緒起伏難定。良好的口碑和領跑同檔期國片的票房表現,標誌著他所追求的「好看」獲得了觀眾的認可和歡迎。 好看有著不同的維度,從視覺層面,這部由親歷者自拍的影片頗為獨特。《重返·狼群》的初衷並非針對市場的商業化製作,它源起於一場人與狼之間奇遇的私人紀錄。
  • 《重返狼群》《再見格林》格林是狼中間的人,我們是人中間的狼
    李微漪說:「人比狼高級,但是狼比人高貴。」這是她在講述自己和她的狼兒子的故事結尾時說的。就為了這句話,我買來她寫的書,《重返狼群》。厚厚的,快趕上兩本字典了,當剛拿到書時,心裡有點慌,這麼厚的兩本書,要看到什麼時候才能看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