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快跑」,這是李薇漪在《重返狼群》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狗不怕人,可以活命,狼不怕人,活下去的機率幾乎為零。
茫茫的若爾蓋草原上,一匹失去父母的小狼,被姑娘李薇漪收養了。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照顧,小狼「格林」也長成了一匹健壯的大狼。長大以後的格林何去何從?這是作為格林的「父母」必須該考慮的問題。
在動物園中李微漪看到了被圈養的狼,在圍牆內瘋狂地尋找著出口。作為格林的母親,意識到「自由」對狼來說才是最可貴的。一匹被人類養大的狼,想要回歸草原,又是談何容易。
1、狼回歸草原,生存是首要問題
一匹在城市中長大的小狼,對自己的認識都是迷茫的。因為它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是狼還是狗,作為「母親」的李薇漪通過電視,讓「格林」學會狼嚎。一匹不會狼嚎的狼,在草原上是不會被狼群接納的。
城市的條件有限,想要讓格林學會生存的本領,還是要帶著格林回歸草原。因為在遼闊的草原上,才能更好的讓格林適應草原的生活。草原上資源豐富,野兔、土撥鼠等都是格林獵殺的對象。通過捕獵這些小動物,可以讓格林得到更快地成長。
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作為格林的「母親」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子在草原上能夠生存下來。在陪伴格林的幾個月裡,李薇漪和格林共同經歷了飢餓,讓她明白草原上的狼,尋找的每一塊食物,來的都是十分的不容易。
狼在面對獵物的時候,「不是我想要殺你,而是我想要活著」,這是李薇漪目睹了格林捕獵時的最深刻的感悟。
2、對狼威脅最大的還是人類
當草原上的人知道了「格林」的存在,有的人便打起了格林的注意。隔三差五便過來「找茬」,想要帶走格林。「你的狼吃了我的羊,我必須把它帶走」,這些人總是以各種的理由過來找事,甚至直接拿著「武器」當著李薇漪的面,想要打死格林。
讓李薇漪更加痛苦的是,格林不怕人。一匹在人類身邊長大的狼,根本意識不到人類的危險性。狗不怕人,是可以存活的。但是狼不怕人,能活下去的機率更低。「格林,快跑」,這句話成了李薇漪喊得最多的一句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了解格林。在別人的眼中,格林就是一匹野性十足的餓狼,不除掉,對自己的羊群就是一種威脅。
草原上不光只有牧民,還有騎著摩託車到處轉悠的獵人。這些人拿著獵槍到處獵殺動物,雖然若爾蓋草原被列為生態保護區,但是對於這些膽大的獵人來說,根本阻擋不了他們手中的獵槍。縣城裡皮貨店的一件狼皮大衣上,竟然用了650隻狼的頭皮縫製而成。看著這些狼皮,著實的讓人心疼。
一匹狼想要在草原上生存下來,必須要害怕人。不害怕人,隨時都有被人獵殺的危險。
3、「活著」和「自由」,哪個才更適合格林
「把格林帶回去吧,我們養它一輩子,草原上太危險了」,同行的男友說道。聽了男友的話,李薇漪猶豫了,格林是個「好孩子」,作為母親肯定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在危險的環境中生存。
當李薇漪生病的時候,格林圍著「母親」焦急地叫著。跑到外面抓來野兔,丟在「母親」的床前,那種無助而又慌亂的樣子,讓人看了十分的心疼。
當李薇漪的腳崴了之後,格林跑到對面的山頭,咬著馬的韁繩,把馬牽到了「母親」面前。而且推著「母親」上馬。
看著眼前如此聽話懂事的「兒子」,作為母親更希望自己的兒子過它想過的生活。那就是還它「自由」,在狼的觀念中,「自由」比活著更重要。
4、狼是群居動物,回歸狼群這是必然
在草原上,獨狼是存活不了的,只有回歸狼群,格林才能更好地活著。而想讓狼群接納一個被人類養大的同伴,很顯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格林在草原上的狼嚎,引起了狼群的注意。讀過《狼圖騰》的人都應該明白,狼是不會輕易地拋棄自己的同伴的。聽到了格林的狼嚎,狼群開始向格林靠攏,一遍又一遍地試探格林。
第一次接觸狼群,格林回來的時候滿身傷痕累累。很顯然,格林被狼群的頭狼拒絕了。作為「母親」的李薇漪看到「兒子」傷痕累累,心疼。但是她依然不死心,待格林養好傷之後,繼續跟狼群接觸,終於趕在狼群的最後一次聚集中,讓格林成功的返回了狼群。
離去的格林不斷地回頭看著「母親」,李薇漪的心中雖然有萬千的不舍,但是格林畢竟是狼,狼群才是格林的歸宿,草原才是格林自由奔跑的獵場。
看完《重返狼群》這本書,我的內心是十分的感動。一是被作者李微漪感動,她心中的大愛和尊重自然規律的那顆心,讓我敬佩。二是被格林感動,格林雖然是一匹狼,但是它非常的懂得感恩。看到「母親」生病,著急和無助的模樣讓我心疼。看到「母親」腳受傷了,把一匹馬從另一個山頭牽過來,這份心可以跟人類相媲美了。
我們人類與動物的關係,都是緊密相連的。狼在草原上雖然是食肉動物,但是它們是維持草原生態系統平衡不可缺少的一環。人類過度的捕殺動物,勢必會破壞草原的生態平衡,最後損害的還是自己的利益。
狼現在被我們國家列為二級保護動物,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些法律法規,別再去捕殺這些動物。也希望大家能夠看一看《重返狼群》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我是閒雲逸說,如果覺得我說得有道理,請關注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