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篇幅很長知識點很多,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懶得讀全文的可以直接拉到底看結論但會錯過精彩內容#
出道於日本頂尖旅館加賀屋,修業於舉世聞名的京都嵐山吉兆,再任Kurogi副廚的由水正信正用瓦斯爐加熱的火鍋涮著兩片澳洲和牛,大概他也已經記不起上一次這樣做菜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從去年年底開始,也不知道是哪裡牽起的繁榮,在魔都開業高級餐廳的步伐忽然加快起來,2018年已有或將有眾多名店落戶上海,從三星法餐到人氣壽司,從名工粵菜到融合料理,其中打頭陣的,便是來自東京的懷石料理名店,用超級網紅形容也並不為過的Kurogi(黑木)在蘇寧寶麗嘉開業的「Kurogi上海」。在試營業時預約了位子前去拜訪,將就餐體驗記錄,以供各位參考:
「黑木純」
在世界美食之都東京,從來不缺廣受矚目的人氣廚師,但剛入不惑之年的九州宮崎人黑木純一定是其中最火的之一。黑木從小跟隨開飯店的父親學習料理,在18歲那年來到東京,進入名匠西健一郎的「京味」工作,黑木在這家日本頂尖餐廳一做就是十年,積累了大多數廚師終其一生恐怕都無法掌握的知識和經驗。
2006年,28歲的黑木從京味獨立,在北千住一家私密的割烹店「1503」擔任料理長。2007年,黑木在東京文京區湯島開業了懷石料理店「湯島 一二一」,在京味工作的背景,以及黑木高超的技藝使餐廳迅速竄紅。「湯島 一二一」雖然位子並不少,但預訂很困難。2010年,黑木將「湯島 一二一」改名為「くろぎ(Kurogi,黑木)」。
2012年,黑木受邀參加了富士電視臺的廚師比賽節目《料理鐵人》,榮獲和食鐵人的稱號。其中,在當年12月7日第六回節目中,黑木純拿到了99分,為該節目歷史空前絕後的高分。
《料理鐵人》是什麼?
《料理鐵人》雖是一檔娛樂節目,但具有相當高的嚴肅性,參加的名廚數不勝數。黑木獲得和食鐵人的同時,節目組還評出了中華菜鐵人和西洋菜鐵人。如果說中華菜鐵人脇屋友詞還不為外國人所知的話,那西洋菜鐵人須賀洋介則是大名鼎鼎了。須賀年輕時便受到法餐名廚Jol Robuchon的賞識,從六本木的L'ATELIER de Jol Robuchon的主廚開始,須賀在全球的Robuchon餐廳擔任要職。2015年,須賀回到東京開業了一家法餐廳,這家完全熟客預約制的法餐是現在東京最難預訂的餐廳之一,名字相信熱愛Fine Dining的小夥伴都如雷貫耳了——SUGALABO。
有了和食鐵人的加持,在日本這樣一個從眾心理特別重的地方,Kurogi的熱門程度可想而知了。本身就難預約的餐廳對普通食客變得幾乎沒法預約,即使肯等待半年一年,如果不是熟客引薦還是難以拿到位子,黑木純似乎達到了事業的巔峰。2017年,黑木將Kurogi搬到港區芝公園邊上的大門,新店比老店的位子更少,自此,Kurogi的晚餐只對熟客開放,生客只能打打電話,試試自己有沒有在午餐時候弄到個空位的運氣。
自搬家開始,黑木純的經營策略發生了變化,坊間他謀求海外發展的傳聞越來越多,紐約、上海都成了他的選項。整個商業項目的醞釀過程我們普通人無從得知,但知道的結果是,背後有蘇寧這個大金主的Laox與黑木純進行合作,在業主為蘇寧的上海寶麗嘉酒店外裙房啟動了「Kurogi上海」的餐飲項目。經過幾個月的準備,Kurogi上海開始試營業。
「Kurogi上海」
與來自香港的L先生似乎在外灘的銀座Onodera就曾謀面過,一進店坐下,現任Kurogi客服經理的他便來打招呼。
「這裡現在只有一種菜單,可以選擇配酒。」
在看了看酒單後,選擇配酒,網上盛傳的價格原來是配酒價。不過,這裡餐費在上海僅僅低於空蟬的最高級菜單,就基本套餐看,Kurogi上海為上海日料最貴,即使在消費高企的東京,也只有極個別高價餐廳才會達到這樣的消費水平。
吧檯不過四個位子,右邊,兩位貴婦正吃的不亦樂乎。包間裡,應該是一群日本客人在聚餐,從門口望去,他們個個正裝,大概是來慶祝新店開業的業內者。這裡年輕的主廚,曾是Kurogi東京副廚的由水正信先來打招呼,隨後,氣質很好的日本人女將也來「歡迎光臨」,還沒有喝一口水,得到的關懷就已很多了。
L先生先來侍酒,耳熟能詳的Delamotte香檳。邊喝酒邊對店裡進行觀察,這裡的布置並不像一家傳統日本料理店。餐廳的裝修由大師隈研吾設計,這不是隈研吾與黑木純的第一次合作,黑木在東京大學裡超有設計感的和果子店「和果子黑木」就是隈研吾設計的。
餐廳的副廚是一個中國小夥,說是副廚,更像板前由水的翻譯。在我喝了好幾口酒後,副廚得意在拿出了一個大蒸籠,由水笑嘻嘻的走到我面前。
「可以拍照的。」
經提醒,不明所以然的我一臉疑惑的拿起手機。由水掀開蒸籠蓋,第一道菜就出現在我面前。
溫物
香箱蟹茶碗蒸 百合根鱗莖
在套餐的第一道菜便呈上茶碗蒸是日本料理裡不多見的手法,Kurogi東京店有這樣做過,但也不是天天如此。
這道菜的做法簡單,用料卻時令和豪華:香箱蟹,即我們一般說的雌松葉蟹,是日料裡冬季的高價食材。百合根在冬春季的日本料理裡也很多見,京都產的百合根甚至位列京野菜名列。
「我們的蟹是北海道活蟹進口的。」副廚得意的說。
「將蟹黃做成茶碗蒸,味道真的很好,請嘗嘗。」
其實我並不確定上海是否可以合法進口活的北海道魚生,不過日本海那麼大,即使是遠洋漁船在那塊的漁獲,也可以稱為「日本產」吧。
這道豪華的茶碗蒸味道非常濃鬱,配了百合根恐怕也是為了平衡整道菜的風味。如果單就菜而言,這道茶碗蒸緊緊扣住客人來訪的時間現做,味道沒有問題,但在套餐的第一道就呈上,是否口味過重?還是想給客人一個「哇哦」的起始印象呢?
隔壁,貴婦忽然一陣讚嘆,往右望去,原來由水正為她們呈上八寸。那份八寸自帶燭燈,店員特地把燈調暗,隨著火苗搖曳,有種夢幻感受,自然深得貴婦們的喜愛。
還沒等我喵到她們的八寸是什麼,在這昏暗的燈光裡,我的菜也呈上了。
先付
魚子醬 金槍魚塔塔 細葉芹
一份金槍魚塔塔,上堆魚子醬。如果說魚子醬在現代日料裡,還是越來越多被廚師選用,那這金槍魚塔塔則是日本料理套餐裡非常罕見的菜式了。
塔塔做的工整,和一般西洋做法的塔塔不同,整道塔塔裡沒有用任何油,油脂完全靠金槍魚腩肉的油花供給。塔塔的味道也不錯,用小勺舀起魚肉和魚子,放入海苔,送入口中的風味酸甜鹹鮮相宜。不過,我應該是在一家以做傳統日本料理出名的高級餐廳就餐,呈上一份在滬上稍微夠格的西餐廳便能吃到的西洋料理,這樣的菜式設計,真的合適嗎?
配這道菜的是「名聞遐邇」的獺祭二割三,侍酒的L先生如數家珍的介紹獺祭的特點和配這道菜的考慮,而我的思緒卻回到很多年前。那時玩日料剛入門,對日本酒一知半解,不過處於唯精米步合為上的階段。2012年秋天在西日本旅行時,專門前往獺祭生產商旭酒造所在的山口縣巖國,看到地酒賣店裡豐富的獺祭產品線目瞪口呆,而「傳說」中的二割三賣價不過5000日元,簡直像淘到寶一樣背了回來。六年過去,對日本酒的認識雖無多大長進,但也知道獺祭不過是眾多日本名酒之一,並不算最出色,就和這道塔塔一樣,放在其他場合應該是道好菜,但無論金槍魚腩肉和魚子醬是多麼豪華,放在這裡,設計卻並非出色。
椀物
金目鯛煮麵 炸土豆 蕪菁 松葉柚子 紅白櫻 蔬菜
最期待的椀物上場了,我曾在多篇文章裡指出,不少「高級」日料店做不好椀物是上海日料水平的一個縮影,看似簡單的椀物綜合了日本料理從高湯、主輔料、搭配、吸口等多個元素,非常能反映一家店的總體水平。
椀物盛放在被稱為日月椀的器皿裡呈上,日月椀最著名的製作者是日本美食家、藝術家北大路魯山人,Kurogi的日月椀和魯山人的作品長的一模一樣,到底是A貨,還是貨真價實的名家作品,我沒有問,就待其他食客去求證了。
這道椀物的主料是燒霜後再蒸的金目鯛,配素麵、蕪菁、油菜花,上面蓋了油炸的土豆絲,並用松葉切法的柚子皮和櫻花點綴。對這道菜有以下個人看法:
1
一定的季節性和食材處理水平
從食材和做法上體現季節性,是正統日本料理的椀物必須展現的主題。由於這道椀物的主料——金目鯛並不具有特別強的季節性,體現季節性的任務自然落在配料(椀妻)的身上。這道菜所用的蕪菁、油菜花、黃柚子和櫻花,是冬末春初的時令食材。同時,油炸土豆絲和松葉切法的黃柚子皮看上去稀疏平常,但從成菜賣相考慮,這兩種食材都要處理的與素麵一樣細,那對廚師的調理要求就不低了。技能和季節性是值得表揚之處,但是否優秀,則並不是有了這兩條就足夠了。
一般松葉切法的柚子,Kurogi處理的比之細很多
2
複雜的設計和模糊的主題
個人尤愛主題鮮明,設計幹練的椀物,包括Kurogi東京店在內,優秀的傳統日餐廳的椀物設計大多並不複雜。日本料理是一種「簡單」的菜系,和西洋料理主料配料繁雜,醬汁運用到極致的做法有很大不同,但正是這種「簡單」,要求廚師更注重發揮每種食材本身的味道來進行搭配,避免食材堆砌使主題和風味不明。然而,就我來看,由水的這道椀物顯得過於複雜,就一堆食材往椀裡一放,主配料的外觀、風味的協調性有待商榷。比如在已有素麵的情況下,再選用炸土豆絲是否真有必要?
同時,主配料的繁複影響了出汁的賣相和味道,而椀物的兩大要素主料和出汁其實是同等重要的。副廚向我強調出汁是由水自己製作和把關嘗味的,但析出的出汁味道應該可以做的更好,或許在設計菜式時,店裡對形和量的考慮在風味之上吧。
名物
陶板燒芝麻豆腐 煎鵝肝 針蔥 山葵
陶板燒芝麻豆腐是Kurogi東京店的名菜,一年四季的套餐裡幾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東京版僅用山葵調味,被認為是口感、溫度和調味的完美結合。而上海版似乎並不甘拷貝東京菜譜,由水在東京版的基礎上,,,添加了,,,鵝肝ORZ。
「日本料理裡應該不太會有肥肝這樣的東西吧。」
「這裡用的是鵝肝哦,由水先生想在上海店創造了一道無論四季都能品嘗的料理,所以想到了鵝肝。」
L先生邊說邊侍酒,所選的是佐賀縣天山酒造的代表產品七田純米大吟釀。他遞給我一把小勺,笑笑的說這樣用起餐來會方便點。嘗了一口,這道菜並不難吃,尤其是豆腐和鵝肝一素一葷的搭配,從口味上來看似乎也並不違和。當代人尤其是中國當代食客,對甜而高脂肪的肥肝有普遍的喜好,在料理裡用肥肝在味道上不太會出錯。不過問題在於:
1)芝麻豆腐是一種精進料理(素齋),考究的餐廳在製作芝麻豆腐時,甚至連做菜用的高湯都會避免使用柴魚片(葷腥),這裡反而用上禽類內臟的肥肝,作為一名長期接受正統日本料理訓練的廚師,由水的心該是有多大啊。
2)印象中中國大陸不允許進口禽類內臟,售賣肥肝只可能是中國本地產。同樣由於中國食品安全規定,肥肝在國內必須以冷凍方式流通。比如佔中國肥肝市場主要份額的,由法國露傑公司在中國投資生產的露傑牌肥肝,其銷售方式就是冷凍肝。日本料理的食材選擇應以鮮度為上,用一種「天生」就冷凍的食材,真的是一家高級日本料理店的選擇嗎?
隔壁的貴婦們已經用到了強餚,今天的強餚似乎是牛肉,聽到她們讚嘆:「終於有肉吃了。」並討論起上海的燒肉店,見我一直在和L先生和副廚談菜,貴婦忽然問我上海的燒肉店有何推薦。
「兩大燒肉店,鐵屋和老乾杯啊,其他諸如「AJIYA」和「Sora宙」之類的性價比也還可以。」
沒等我說完,其中一位高興的和同伴說,「我就說鐵屋吧!」,然後得意的看著我,「我發現了,你是個吃貨!」
得到貴婦的表揚讓我受寵若驚:)於是,我決定繼續認真地吃下去。
刺身
河魨薄造 河魨皮 燻金槍魚 鮟鱇魚肝
由水拿起砧板切分起魚生,手腳十分麻利,不一會兒就片好魚,然後與河魨魚皮一起拿了上來。
我準備夾起河魨,由水忽然要我等等。店員從廚房裡拿上一個蓋著罩子的盤子,由水示意我可以拍視頻,不明所以的我再次拿起手機,由水掀起罩子,瞬間煙霧繚繞。
「該不會是用乾冰了吧。」
當煙霧散去,兩片金槍魚展現在我面前。
」是燻制的金槍魚,帶著煙火氣。「
「是不是和鰹魚一樣,用麥稈燻的吧?」
「正是。」副廚的說菜和回答都十分爽氣。
我並不知道原來麥稈燻的金槍魚那麼有儀式感,捉摸著可以吃河魨了吧,由水又要我等等,從我面前拿起一枚金槍魚,捏出了一枚壽司放在我手上,示意我馬上吃掉。
並不是壽司師傅出身,由水的這枚壽司賣相確實難看,但味道卻不賴。在我吞下壽司時,店員呈上一份醋漬鮟鱇魚肝,終於將這份刺身的菜式湊齊了。
河魨刺身的彈性迷人,我告訴由水,就在不久以前,在中國是不允許售賣河魨魚刺身的,就是現在,嚴格按照官方的要求辦,也是不允許活魚銷售的。
「我們店裡用的也確實是供貨商那裡處理好的。」
「不過上海還是一直有店賣活魚現殺,只不過低調進行罷了。」
「不會吧,這怎麼可能。」副廚表示難以置信。
於是我打開手機,把這篇文章推給了他。
擴展閱讀
魔都|應是全城最佳日式河豚料理店
河魨刺身和河魨魚皮都是河魨料理的常見菜式,有意無意的「不敢」用活魚,由水的河魨與滬上其他日料餐廳相比也無優勢。唯一的變化是鮟鱇魚肝,本以為只是道小菜,其實是Kurogi東京店的特色做法,他們將鮟鱇魚肝作為「蘸料」,搭配刺身食用,做法雖然新奇,竊以為掩蓋了本就清淡的河魨魚味,並不能算是成功的做法。
店裡配的酒是來自奈良縣的春鹿,在滬上其他店裡也曾看到。店裡的老闆F先生前來打招呼,他中年、皮膚黝黑卻十分幹練,一口流利的日語,F先生在貴婦那裡鞠躬致意,貴婦開心的開了酒,嗯,是一瓶1.8的十四代。
F先生也到我身邊問好,大概是看我面善,他大方地送了我一合十四代,店裡洋溢著富豪的氣息。
八寸
天婦羅 小缽 拌山葵葉 醋漬海參 煮蝦 等等
忽然,店員調暗了燈光,抬頭望去,原來後廚拿出了八寸。八寸的左上,用蘿蔔削成的燭燈搖搖曳曳,然而,我很煞風景的對店員說:
「把燈開的亮點吧,我想把食物看的更清楚點~」
;)
由水的這份八寸十分豐盛,小缽裡是蓮藕、夾著味噌的小蘿蔔、烤河魨和蒸海膽,小缽的右邊,則是一份拌山葵葉,小缽往下,則是醋漬海參,左邊是時令天婦羅,右邊則是煮蝦、火腿包蘆筍,整道八寸用花瓣進行點綴,凸顯出春天的氣息。此外,由水還捏了一個鯖魚壽司,作為整道八寸的補充。把這道八寸的幾品小菜分開來看,設計和料理均較為得當,但組合在一起後卻存在兩個我覺得很值得商榷的地方:
1
在八寸裡添加季節天婦羅並不合適
熟悉日本料理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一套完整的套餐裡,間八寸的主要作用是下酒菜。雖然,現代割烹/懷石套餐裡的八寸菜品遠比茶懷石來的豐富(茶懷石一般只有兩品,山珍和海味),但對精緻性的要求並未降低。由水的這品季節天婦羅用了蕨菜、楤木芽等春季時令蔬菜,還配了紫蘇包櫻鯛等季節魚品,料理得當,但菜量過大,油炸物也容易給人飽腹感,精緻度更是不高,與其進入八寸,似乎作為主菜更合適。至於為何要在八寸裡添加天婦羅,猜想是由水想在一份套餐裡展現日料的各種菜式,想給的太多,也就不管是否傳統合適了。
2
鯖魚壽司有失水準
首先並不明白為何在八寸邊做一份鯖魚壽司,是因為一般京料理裡多見傳統鯖棒壽司嗎?但無論原因,這份由水親自捏制,做成江戶前壽司樣式的鯖壽司魚米嚴重分離,實在不如做成棒壽司或者押壽司來的更好。
L先生繼續認真的為我倒酒,隔著廚簾,依稀看到廚房的熱火朝天,好幾位頭髮花白的廚師在認真地做菜、擺盤。
「L先生,廚房一共多少位廚師?」
「店裡最多可以容納30多個人用餐,所以廚房配備了10多個廚師。」
就一個割烹/懷石料理店,這樣的廚師配備實屬強大,人力成本會非常高。不一會兒,出來了一位老廚師,他看看吧檯的菜,朝我點頭致意,看樣子,他應該是日本人。
強餚
和牛壽喜燒
「不好意思現在才來向你問好,歡迎您的光臨。」
標準的英語傳到我耳邊,抬頭一看,一位身穿洋裝,頭髮梳的一絲不苟的日本人前來打招呼,這位Y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東京人,現任餐廳經理。和Y先生聊了幾句,見由水拿出一個瓦斯爐,一份和牛,若干蔬菜和一塊黑松露。
「由水先生將為你做今天的主菜。」
「這是澳洲的和牛?」
「正是,我們選了最好的。」
和牛的色澤很美,油花分布如大理石紋一般,如果放在其他店,我大概會認為這是手提入境的日本和牛,但就現在的Kurogi,他們大概還沒有完全掌握在上海聚食材的門道。
由水在調試主菜的湯汁,而我和Y先生繼續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忽然,Y問我最喜歡日本的哪個城市,作為江戶子的他大概很希望我說東京,然而:
「我最喜歡金澤,日本各地我基本都跑遍了,最讓我喜歡的,便是金澤。」
Y先生啊了一聲,和正在低頭準備菜的由水笑著說起來。
「由水先生就是金澤人啊。」
被人稱讚自己的家鄉總是很開心的,不苟言笑的由水打開了話匣,說起自己的職業經歷。他不到20歲時進入距金澤不到一小時車程的旅館加賀屋修業,在這座日本首屈一指的溫泉旅館,他學到了作為料理人的基本功。隨後,他遠赴京都,進入舉世聞名的料亭嵐山吉兆(米其林三星)工作。最後,他來到東京,跟隨黑木一直做到Kurogi東京的副廚,這次上海店開業,黑木將他派到上海,執掌全店運作。
讓由水這樣一位經歷過多家傳統日料名店訓練的廚師,來做關東牛鍋做法的壽喜燒實在是大材小用。記得六本木龍吟(米其林三星)在上一季的套餐中也將壽喜燒作為主菜引起美食屆批評,原因就在於壽喜燒料理方式過於簡單,實在不該作為堂堂名店的強餚。看著由水認真的用瓦斯爐涮肉,我想他大概也想不起來上一次在客人面前做這樣的菜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
不過這道壽喜燒也不是沒有變化,由水使用了黑松露,他手法熟練的刨了好多片在牛肉上,然後請副廚遞上一個溫泉蛋。
「一般壽喜燒配的是生雞蛋吧?」
「是的,但由水先生覺得溫泉蛋和這道菜更配,請把溫泉蛋拌開,澆在牛肉上。」
我照做,夾起牛肉和松露,確實,很好吃。
由水見我滿意的向他點頭,他和Y先生也會心的笑了起來。
不知不覺夜已深,店裡還是十分熱鬧,兩個剛用完餐的日本人帶著兩位網紅臉的中國姑娘從吧檯前走過,她們從餐廳的後門直接走入寶麗嘉酒店,由水放下手中的活前去送客,距離很遠,好像還是聽見由水在說「路上小心,多謝光臨」之類的客套話。
醋物
醋拌螺貝
「請問,我沒有預約,今晚還有位子嗎?」
大概也是從餐廳的後門,從酒店裡直接走進來一位花白頭髮的老者,他服裝體面,精神抖擻,說著一口英語。服務生不敢答應,等送完客的由水回來問由水的意思。由水走進廚房,出來的時候滿臉微笑,示意老者請坐後和L先生叮囑了一會兒。隨後,L先生走到老者身邊,告訴他今晚套餐的食材已經沒有了,主廚將為他做幾道菜。
「原來,居然是可以walk in的。。。」此時我的表情應該是的吧。
在接連的大菜後,由水呈上了一份醋物,富貴的kurogi自然連清口菜都做的十分豪華,貝類盛合裡有北寄貝、鮑魚、象拔蚌,添加了當季的春筍和山藥,整道菜用八方醬汁製作的醋凍調味。
終於上了一道「很日本」的日本料理了,由水做的無可挑剔。邊上,由水為老者做了一份金槍魚和河魨的刺身。
「河魨不會有毒吧。」老者擔心的問。
L先生和他解釋了養殖的河魨理論上無毒後,我笑笑對老者說,「沒事的,我剛也吃了,我還活著。」
老者聽了哈哈大笑,伸手和我握手,他常住紐約,喜愛日本料理,上周在紐約得知Kurogi上海即將開業,自己又正好來上海公幹,於是入住寶麗嘉來試試運氣,他也沒想到,居然沒有預約就有了位子。
「我很有運氣。」說完,和我幹了一杯。
御飯
鮭魚腩肉炊飯 鮭魚子 香物 味噌汁
「您好,為您換熱茶。」
幾乎每半小時,店員就為我換一杯熱茶,換熱毛巾也從來沒停過。
不知不覺中,貴婦們已經離店,和老者、由水談起在日本的就餐經歷,由水對東京的名店非常熟悉,對他家鄉的餐廳也是如數家珍。
「今晚的炊飯,鮭魚飯。」
後廚把煮好的飯送到由水手裡,打開炊具,香氣四溢。
這道鮭魚腩肉飯是Kurogi的名菜,鮭魚的味道溫順,油脂豐厚適當,很適合做炊飯。由水拿出一盆鮭魚子,為我盛飯,遞到我手上。
這個季節已經沒有冰鮮的生筋子(直接從鮭魚體內取出的帶膜鮭魚子),上海市面上的鮭魚子都是冷凍解凍貨。不過,在日本料理店因為季節原因使用解凍鮭魚子是普遍現象,餐廳的解凍設備、解凍水平和廚師的調味方式,是考驗餐廳的重要指標。
到底是餐廳的名物,由水套餐的最後兩道和食很日本且很強大,前面的菜式量已很大,一鍋飯當然是吃不下的,由水將飯收了下去,做成便當讓客人帶回。
果物 果子
水果拼盤 蕨餅
除了我和老者外,店裡已經沒有其他客人,店員幾乎是圍著服務,就服務的細節來看,Kurogi非常的熱情,也非常的專業。
在我用果物的時候,由水又攤開了瓦斯爐,他將為我現場製作蕨餅。
蕨餅是日本太常見的和果子,是傳統日本高級料理店屢見不鮮。黑木工作過的「京味」,最拿手的果子就是蕨餅。由水製作的過程一絲不苟,做好蕨餅,點綴黑蜜,為這道並不和式的帶來了一個真正日本的收尾。
「我的評價」
1)如果不是掛著Kurogi東京的名頭,如果不是如此高的餐費,沒有一道菜是難吃的kurogi上海,將會是一家非常不錯的餐廳。
2)然而,對想要體驗正統高級日本料理的食客來說,Kurogi上海的一些菜式安排顯得不怎麼日本,同時,又有一些菜式安排不像高級和食店的做派。並且比較遺憾的是,那些很不日本的菜式,在餐飲水平並不低的上海,在其他餐廳也能吃到,所付的餐費卻會少很多,這些無關技能,完全是立店的思路所致。
3)在日本之外,尤其在中國大陸開業對標日本本土水平的高級割烹/懷石料理店是非常難的事情,這點我在以前專門撰文分析過(戳嚴肅馬後炮|從魔都日料在米其林指南中的「慘敗」說起),Kurogi對上海店非常重視,金主蘇寧和Laox也非常捨得投入,然而受制於食材獲得渠道的狹窄,市場對高級日本料理的理解,讓這個起步熱鬧卻顯得很有可商榷之處。比如,大量使用日本籍店員,複製日式服務是好的,但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成本,這些成本最終將分攤到食客身上,必然會減少對於料理的資源投入。這樣做,真的是食客的期待嗎?
4)相信在開業前,Kurogi對上海的餐飲市場進行了調研,但給我的感覺,這些調研並未完全充分,一方面對上海的高消費能力有信心,另一方面卻對上海消費者的鑑賞能力沒有信心。建議並沒有太多餐飲項目運營經驗的蘇寧,充分聽取試營業各方面的意見,在定位、菜式風格和菜量,尤其是定價方面作調整,給上海真正帶來物有所值的優秀高級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