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10月11日消息 (記者鄧曦光 袁萌婷 邵龍飛 匡小文 王佳音)作為改革強軍大潮中應運而生的科研單位,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為部隊戰鬥力生成發揮著重要作用。2018年5月16日,習主席視察軍事科學院並作重要講話,強調要加快發展現代軍事科學,努力建設高水平軍事科研機構。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有力激發了軍事科研人員進行科研創新創造的動力和熱情。兩年多以來,系統工程研究院全體科研工作者始終牢記統帥殷切囑託,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著力破解調整改革面臨的現實難題,逐步趟出一條新時代軍事科研工作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近日,陸軍某特戰旅組織的一場實戰拉動演練在西北高原打響,特戰隊員們在複雜電磁環境中使用新型通信裝備,實現了與空軍、火箭軍作戰單元的快速聯通、協同作戰。軍科院系統工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汪李峰告訴記者,在研發這套新型通信裝備系統時,他們始終以習主席視察軍科院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以科研創新牽引和支撐強軍實踐為最終目的。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汪李峰:這套系統打通了跨軍種之間互聯互通的鏈路,比原來更精簡了,能力更強了,有力支撐了部隊在實戰條件下的訓練和拉動。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文華(左三)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基層部隊現場調研極寒保暖靴、摺疊水桶等實驗試用情況(資料圖)
據介紹,這套新型通信裝備系統是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聯合各軍種研究院科研力量,聚焦實戰、服務部隊的最新科研成果。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文華:軍種主建以後,與之協同必然面臨一些實際困難。在研究院組建之初,我們與各軍種研究院之間的協作並不順暢。面對困難,我們系統工程研究院與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研究院建立了協作機制。
實際上,作為改革大潮中應運而生的科研單位,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不僅要與四個軍種研究院加強協作,研究院內部也面臨著如何適應新體制新要求的「陣痛」。
系統工程研究院於2017年9月新調整組建,整合了7家科研單位。隨之而來的一系列現實難題,一是要重新思考如何定位,怎樣擔當新使命任務,二是如何克服人才流失帶來的衝擊,著實考驗著研究院黨委「一班人」。
針對這些制約全院建設發展的「瓶頸」,系統工程研究院黨委直面挑戰,帶領大家深入學習思考習主席視察軍事科學院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院開展新時代建設發展大討論,有效破解改革中遇到的現實難題,盡最大程度使科研工作適應新體制新要求。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文華:通過大討論,全院科研工作者認識到,擔當新的使命任務,要統一思路、統一方向、統一制定規劃,所有科研項目全部看跟打仗有多大關係,沒有關係一律不立。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右三)現場討論系統應用問題(資料圖)
經過反覆論證,系統工程研究院逐步建立了跨領域學科、跨專業聯合的創新攻關團隊。2018年5月,習主席視察軍事科學院時,特意看望了在這裡工作的「兩院」院士,並對他們提出殷切希望。
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當時,主席跟我們握手、合影,對我的觸動很大。主席讓我們保重身體,在專業領域方面再做新的貢獻,希望我們把團隊帶好,儘快把年輕人培養出來。
在科研創新實踐過程中,系統工程研究院始終注重發揮「兩院」院士「領頭雁」作用,下大氣力進行軍事科研工作組織模式創新。有一次,在某個重點項目起步階段,受多種因素制約,各研究所很難形成合力。這時,院領導不約而同想到了尹浩院士。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文華:尹浩院士負責該項目總體推進後,後勤和網信兩大領域結合起來,整個項目都提升了,其實質就是創新組織模式。
帳篷式移動實驗室(資料圖)
科研創新,人才是關鍵。系統工程研究院黨委在調整組建系統總體研究所時,首先想到並任命尹浩院士為首任所長。接過重擔後,尹浩院士立即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推出多項舉措,專門設立博士研究基金,鼓勵年輕人原始創新。助理研究員韓君妹博士畢業僅1年,就成了重要課題負責人。
助理研究員韓君妹:我現在參與下一代網絡構想的課題,子課題是我們各自在負責,就相當於統籌一個領域的發展脈絡。
習主席在視察軍事科學院時強調指出,要堅持開門搞科研,加強協同創新,推動形成軍事科研工作大聯合、大協作的生動局面。
這兩年,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科研工作者牢記統帥囑託、篤定前行,在建強高素質軍事科研人才方陣的同時,充分激發創新活力,探索走開了軍種聯合、軍工合作、國際交流的協同創新科研路徑。
在推進士兵綜合系統研製項目的過程中,匯聚全院多領域專家共同實施論證,在產品研發階段,則更多地藉助地方頂級科研力量的協同創新。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文華:建立「小核心、大外圍」的協同創新模式,軍事科研機構重在設計體系,明確項目建設、創新的方向和功能、性能、指標要求,外圍的地方科研機構,進行迭代科研創新。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院長王慶宗(資料圖)
春風化雨,春華秋實。目前,研究院已經初步具備了軍事系統工程體系科研能力,出色完成了現代軍事物流體系等各類軍事理論研究課題50多項,同時,新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新一代高原氧艙車、帳篷式移動實驗室等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陸續在部隊任務一線發揮效能。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院長王慶宗:這兩年,我們按照習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在人工智慧、人因材料、智能網絡,以及指揮控制等方面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在醫療、試驗鑑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努力為部隊備戰打贏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強軍思想,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提升體系化新質科研創新能力,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徵程中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