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軍碰到西北軍吉鴻昌,打一次輸一次,逃命都不行,一路被追殺

2020-12-28 騰訊網

最致命的就是沒有帶著必勝的信念去戰鬥。--道格拉斯·邁克阿瑟將軍

解放以前,中國這片歷史悠久的大地上經歷了數百年的水深火熱。在這期間也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無論其出生還不同,還是陣營各異。在一場場殘酷的戰鬥中,很多人都表現出了其慷慨悲歌的一面。

1948年春,元帥徐向前帶領部隊打了一場經典的坑道爆破戰役——臨汾戰役,並向全軍推廣使用。臨汾守將是閻錫山部的梁培璜,他率領著晉綏軍66師和整編30旅,依託堅固的城牆,外壕以及碉堡組織了頑強的防守。

戰鬥打了整整72天,最後是用了坑道爆破技術才攻入城內,殲滅了晉綏軍66師,整編30旅千餘人突圍逃回了太原,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30旅戰鬥力的不凡。那麼這個三十旅究竟有什麼來路呢?為何戰鬥力如此頑強的部隊卻被排擠到臨汾協助作戰呢?

西北軍30師

原來這個整三十旅就是原來的三十師,屬於老西北軍的30軍建制。這個部隊也就是臺兒莊大捷之戰的主力部隊,但在解放戰爭中卻被扔到了西北戰場,協助閻軍守一座孤城,臨汾。

30軍主力有兩個師,一個是守臨汾的30師,一個是後來被蔣委員長調到太原協助閻錫山守太原的27師。

蔣委員長一向看不起地方部隊,稱其為雜牌軍,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將其分離,分化這些部隊的主力,防止其對他的嫡系部隊產生威脅。因此解放戰爭中,西北軍的27師和30師一直被分離作戰,長時間的消耗使得他們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實力。

軍長黃樵松曾在太原計劃起義,但被手下背叛最終失敗。西北軍從津浦線,娘子關,臺兒莊,一直打到武漢會戰,有效的阻止了日軍的侵略步伐,其中30師的前身,就是由西北軍著名將領吉鴻昌所帶領的11師改編而來的。

馬家軍的宿敵

不過世人的關注點一般都在抗戰和解放戰爭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吉鴻昌,孫連仲等西北軍將領曾經在甘肅用兵,把當時不可一世的西涼鐵騎馬家軍打的節節敗退。平息了河州事變,解決了"五馬"當中以兇悍著稱的尕司令——馬仲英。

甘肅作為西北的大省,當時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甘肅的八個鎮守使手中。1925年西北軍2師進駐甘肅,當時馬家軍首領還不是馬步芳,而是他的父親馬麒。由於當時馬家軍實力還不能一手遮天,因此馬麟見風使舵,表面上對西北軍畢恭畢敬,實則暗地裡支持馬仲英起兵造反。

1929年青海、寧夏建省,孫連仲任青海省主席。馬麟想方設法的取得了孫連仲的信任,待其將部隊全部調往中原作戰時,接替了孫連仲的青海主席,也因如此,其子馬步芳才能一步步成為西北霸主。

回過頭來我們再說馬仲英,馬仲英17歲起事,人稱"尕司令",後因其手中的青海馬家軍作戰悍不畏死,以命相搏,馬仲英迅速成為了西北五馬中最兇悍的一匹。而吉鴻昌當時在西北軍中也以勇猛著稱,他帶領的部隊軍紀嚴明,作戰勇猛,並且每次戰鬥吉鴻昌都要身先士卒,光著膀子揮刀砍殺,帶隊衝鋒。

他第一次入甘就帶領著部隊一路打到了隴東。後又參加西安解圍戰,將軍閥劉鎮華的8萬鎮嵩軍打得落花流水,替城中的楊虎城、李虎臣解了八月之圍。

吉鴻昌第二次入甘,適逢馬仲英三圍河州。吉鴻昌接手了佟麟閣手中的國民軍11師,迅速解決了這次的河州之圍。這還並不算完,吉鴻昌追著馬仲英從隴南到了河西,一路上每逢必戰,每戰必勝,打的馬仲英毫無還手之力。

西北五馬中最兇悍的一匹,如今卻成了引頸受戮的羔羊。最終馬仲英被打敗流亡北平,南京等地,使西北地區獲得了很長一段安寧。

天水之戰

河州之圍解除後,馬仲英並不死心,他看準了步兵的移動速度慢,想要以他見長的騎兵拖垮吉鴻昌的步兵。他誘敵深入,把吉鴻昌的部隊引出後再快馬加鞭,甩掉追兵,直取天水。

天水是馬仲英必爭之地,此地屯著大量軍糧,是馬家軍的補給站。但吉鴻昌一眼就識破了馬仲英的計策,他一方面派一部分人佯裝追擊,另一方面早早的派兵潛入天水。是時,馬仲英果然殺了個回馬槍,騎兵浩浩蕩蕩衝著天水而來。

吉鴻昌先讓守城民團上城迎戰,以麻痺馬家軍。在馬仲英以為計策馬上要得逞,率軍直奔城下時,重機槍,迫擊炮等等重型武器一齊亮相,殺了馬家軍一個措手不及。馬家軍瞬間被打懵了,暈頭轉向之際,吉鴻昌光著膀子率軍衝出了城,如同趙子龍在世。馬家軍膽寒,急忙撤退,吉鴻昌乘勝追擊,大敗尕司令馬仲英。

寧夏之圍

而後在寧夏之戰中,兩人再次交手。馬仲英率軍奔襲寧夏,當時的寧夏主席因手中無兵故棄城而逃,寧夏不攻自破。吉鴻昌一路追來時,士兵微疲,而馬家軍士氣正盛,兩軍短兵相接,西北軍有些力不從心,敗退下來。

很快吉鴻昌又光著膀子衝進了戰場,拼命砍殺,眾將士看到了他,有了主心骨,奮勇反擊,穩住了陣腳。經過殘酷的肉搏,吉鴻昌再次讓馬家軍心裡的陰影又蒙上了一層。馬仲英不敢守城,敗退而去,吉鴻昌奪回了寧夏。

馬仲英並不死心,他集結了更多的人馬捲土重來,再次圍攻寧夏城。吉鴻昌絲毫不懼,一方面讓城上守軍火力猛攻,一方面主動出擊以攻為守,打開城門,派大刀隊出城迎戰。西北軍主動出擊整整四次,到最後連馬家軍都分不清到底誰才是守軍。連馬仲英引以為豪的登城敢死隊幾百號精銳全被吉鴻昌砍光了。

但吉鴻昌並不是愣頭青,相反他很有智謀,開城主動出擊一方面可以不被馬家軍的氣勢所壓,防止城內有人叛變和馬家軍裡應外合,另一方面可以趁亂把通訊兵送出去聯繫其他地方的西北軍趕來馳援。

最終馬仲英攻城不下,在吉鴻昌的援軍趕來之前敗退而去。吉鴻昌再次率軍追殺,一直到綏遠,馬仲英心態崩潰,部隊潰散不知去向,隻身投蔣委員長去了。

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因為吉鴻昌不願意打內戰,因此被特務用槍擊傷,在法租界被捕,後被引渡槍斃。可惜一代愛國將領,一生為國,最終卻死於非命,只留下了歷史的悲鳴:"恨不抗戰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文/羽昕

相關焦點

  • 紅四方面軍最大的敗仗來自於西北馬家軍,馬家軍殘忍程度令人髮指
    此時的徐帥應該是很希望來一次復仇之戰的。可惜徐帥病重,未能成行。徐帥這一輩子,罕有敗績,西北應該是徐帥的最大的痛。西北馬家軍何許人也?西北馬家軍主要分兩部分,分為青馬、寧馬。也就是青海的馬步芳,和寧夏的馬鴻逵。這兩部分人馬的發跡史是一樣的。清朝同治年間,繼太平軍和捻軍之後,西北回民作亂。甘肅靈州、肅州、河州、西寧相繼發生叛亂。
  • 徐大將與馬家軍的一次惡戰,差點被俘,最後死裡逃生
    二、戴季英訓話超時,被馬家軍追上一直追擊著紅二十五軍馬鴻賓第35師騎兵團也來到西峰鎮上,鎮上還駐紮有第209團馬奮英部。馬鴻賓打電話給騎兵團長馬培清(解放後在甘肅省政協工作),要他帶這兩個團去和紅軍好好打一仗。馬奮英考慮到第35師是徐海東的手下敗將,曾在1933年4月的郭家河戰役中被紅二十五軍殲滅過兩個團,便以自己不好指揮騎步六個營為理由,要馬鴻賓另派個旅長來指揮。
  • 新四軍悍將周純麟的復仇之戰, 鐵騎奔襲240裡斬殺馬家軍2000餘眾
    戰爭是殘酷的,它遠沒有影視劇中那麼簡單或壯美,每一場戰爭的背後都是權力的意志對於生命的一次次凌駕。
  • 馬家軍騎兵,戰鬥力很強,雙方對拼,解放軍如何大獲全勝?
    首先,我們聊聊西北軍閥的特殊性。認真地說,舊時代的各路軍閥,基本上都是清朝滅亡以後,在各地新軍的基礎上形成的。在清朝統治的末期,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各省督撫們組建了新軍。不過,由於清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對於各省的控制力都在下降。在清朝統治的末期,甘肅、青海等地的割據勢力,已經基本形成。清朝滅亡以後,各路大軍閥忙於混戰,爭奪地盤。根本無力染指西北地區,同時,也看不上貧瘠的西北地區。
  • 郭晨冬批餘昌華:除了打贏一個女孩,碰到男人都輸了
    ,碰到所有男人都輸了。這個紀錄可以說非常有意思了,餘昌華曾經和獨臂拳手熊呈呈、李小龍模仿者打過比賽,可惜每次都被擊倒讀秒,慘遭KO,郭晨冬正是利用這一點,對餘昌華進行了冷嘲熱諷,可惜餘昌華基本上沒有反駁的理由。
  • 殘害西路軍的馬家軍眾將得到了什麼樣的報應?
    蘭州一戰,馬家軍精銳盡失。馬步芳自知大勢已去,帶領家眷細軟經廣州逃亡香港。在香港期間,蔣介石電召馬步芳去臺灣。馬步芳不敢違命,來到了臺灣。蔣介石問及西北戰事的情況,馬步芳惶恐不已。他把西北戰場失敗的全部責任完全推到了馬鴻逵的身上。
  • 1947年馬家軍一團長被俘,司令親自下令釋放,還送他一匹馬,為何
    引言 在近代中國社會中,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鬥爭始終都沒有停歇,而在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之下,很多受到先進思潮影響的革命志士紛紛都自願地參與到了共產黨的隊伍中。
  • 一次黑八,終身追殺!又是30分屠殺,又是灰熊,馬刺也太狠了吧
    一次黑八,終身追殺。面對灰熊,已經頗為落魄的馬刺,又一次重現巔峰風採,單場轟出145分,以30分的巨大優勢屠殺灰熊,展現了底蘊豪門的硬實力。此役馬刺打出了非常高效的進攻,全隊89投69中,三分球24投15中,單場投籃命中率刷新了本賽季的新高。
  • 西路軍僅剩政委一人,一路乞討回延安,13年後將敵軍夷為平地
    他便是戰績累累的鄭維山,但是曾在馬家軍那場戰爭中,不慎失利。幾乎是全軍覆沒。西路軍裡僅僅剩下師政委一人,一路乞討才回到了延安。在13年後擔任軍長,調來了一萬多發炮彈,打得馬家軍無處藏身。
  • 悍將周純麟臥薪嘗膽,解決新四軍與馬家軍的「世仇」,一雪前恥
    引言戰爭從來都沒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只有殘酷和更殘忍的程度區分。但是西路軍面臨了一個重大威脅——馬步芳的馬家軍。馬家軍在當地的非常強悍,因為馬家軍其實是蔣介石的一支軍隊,主要由馬步芳任命首領,這支軍隊因為處在西北地區缺少管轄,而且因為軍隊實力強大,久而久之這支馬家軍才成為了當地人的唯一威脅,他們魚肉百姓作威作福,百姓們叫苦連天。
  • 英雄無敵3馬家軍痛失西北,曹老闆獨守孤城
    姜維的首戰,原本考慮是對陣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惇,雖然他一直在張飛面前打遊擊,但是對於姜維來說,好像有點太勉強了,先儘可能牽制一下,守城什麼的應該問題不大。說好大興西北的關羽則來攻打西北方向的關卡。廖化和姜維比起來差太多了,一波集火,炮灰永遠都是大丟丟。曹操的樊城被丁奉圍攻,不得已降了東吳,趁著曹吳兩家人腦子打成狗腦子,姜維不妨利用機動性迅速加些屬性,提升一下自身實力。
  • 我軍炮兵連遭馬家軍突襲,4門山炮齊射,打得上千騎兵掉頭逃跑
    在解放寧夏的戰鬥中,馬家軍騎兵利用其寧夏平原的有利地形,多次對我軍發起攻擊,企圖消耗和遲滯我軍的推進,達到其以拖待變的目的。這其中就發生了一次我軍炮兵連擊退敵騎兵團的戰鬥。▲我19兵團的炮兵部隊1949年9月,我軍在固原和黑城鎮擊破了馬家軍的防禦後,即向寧夏腹地實施挺進,以追擊逃敵。
  • 馬家軍內部有什麼仇恨,馬鴻逵為何蔑視其他馬家軍為造反的回回
    說到寧夏的馬家軍,用馬鴻逵自己的話說:「我們不是造反的回回」。造反的回回主要是「甘馬」和「青馬」,他們都是跟著回民義軍領袖馬佔鰲一起歸降清廷的。為了佔壓太平天軍以及捻軍等,陝甘地區各提鎮的所有主力部隊盡數南下,西北的回民因不堪苛捐雜稅之苦,趁機起義作亂,馬佔鰲作為河州地區的大阿訇也組織起了義軍。馬佔鰲與其他義軍不同,他對形勢和自身實力都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西北地形複雜,難以迅速平定,但回民起義又絕對不會成功,所以他在重挫清軍後,立刻投降左宗棠。
  • 馬季徒弟二十一位,並不都算相聲馬家軍,最喜歡徒弟是誰
    偶然刷到當年《曲苑雜壇》的一個節目,馬季創作的群口相聲《風格贊》,這個節目從立意和內容上並沒有太多亮點,但讓人更感興趣的是這段相聲裡演員們的身份——相聲馬家軍。這可能是馬季第一次在正式場合提到「相聲馬家軍」這個概念,也讓筆者對馬季徒弟的名單產生了興趣。到底誰算相聲馬家軍成員,誰又是馬季最喜歡的徒弟?
  • 諾亞奧特曼兩次重傷都是誰打的?一次眼角打裂,還有一次打消失!
    大家都知道諾亞奧特曼是神秘四奧中最為神秘的一個,很多人也傳說他是奧特之神,是所有奧特曼中戰鬥力最強,但是你知道嗎?其實諾亞奧特曼也在戰鬥中吃過虧,一次眼角裂開,還有一次直接被打的消失。在奧特曼的設定歷史中,諾亞跟黑暗扎基打過兩架,而且結果完全不同。在電視劇《奈克瑟斯奧特曼》中,黑暗扎基通過西條隊長內心的黑暗面復活,結果卻被諾亞奧特曼打得完全沒有還手的機會,然後一道史上最遠距離的對波就將他殺死。其實這一次戰鬥中的黑暗扎基實力已經縮水了很多,或者說他還沒有完全從上一次戰鬥中恢復。說到這裡我們就要說說在此之前他跟諾亞的第一次戰鬥。
  • 馬架山之戰:馬家軍兇狠剛猛,最終被我軍殲滅,贏得勝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期,盤踞在蘭州城的馬架山是由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師」的馬家軍把持著,關係到新中國成立國土完整,以及保衛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當時的解放軍華東軍區的第八縱隊改改編後的65軍派遣第193,194,195師共同合圍馬家軍,時任軍長的秋蔚和參謀長蕭應棠主持大西北作戰任務。
  • 香港麥理浩徑——一次特別的體驗
    得知香港有一條著名的徒步線路——麥理浩徑,而且身邊的學生、同事都有去挑戰過,不免蠢蠢欲動。呼朋引伴,終於召齊某三隻在本周六出發了!經考慮,這次徒步先嘗試難度較低的麥理浩徑第二段,而且據經驗人士所談,這段路徑只有十幾公裡,4小時可走完。可現實永遠比理想殘酷,沒想到我們居然走了快翻倍的時間,也沒走完這計劃的十幾公裡!現實感人!
  • 《家園防線》:救女逃追殺,一次幹到夠
    隱居小鎮前國際刑警,意外暴露了身份,引來了毒販和仇人的追殺。藏在暗處的敵人偷襲,小女兒被劫為人質,都讓男主角時刻身處危機。大概是史泰龍編劇緣由,導致如此似曾相識的劇情,很像八九十年好萊塢大片風格。但《家園防線》能把反追殺故事講得夠流暢,肉搏、槍戰、追車等動作元素俱全,滿足了一部爆米花商業片的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