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馬家軍一團長被俘,司令親自下令釋放,還送他一匹馬,為何

2020-12-24 騰訊網

引言

在近代中國社會中,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鬥爭始終都沒有停歇,而在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之下,很多受到先進思潮影響的革命志士紛紛都自願地參與到了共產黨的隊伍中。

曾經,在1947年的時候,馬家軍的一位團長就被共軍俘虜了,然而,面對敵軍這樣一位等級較高的將領,我軍非但沒有對他有任何的威脅,反而是由司令親自出面,對他進行了釋放,不僅如此,釋放他的司令還送給了這位俘虜一匹馬,讓他能夠順利返鄉。那麼,這位被俘的團長究竟是誰?我軍又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正文

在解放戰爭期間,我國的西北地區有一位著名的國軍將領馬鴻賓,當時,他為國民黨牢牢駐守著西北地區,對於我軍主要負責解放西北地區的彭司令來說,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勁敵了。由於在那個時候,國軍的軍事實力是要比解放軍強上一些的,因此,馬鴻賓所帶領的馬家軍與解放軍之間也多次發生過激烈的戰爭。

而就在1947年的時候,當隴東戰役結束後,我軍卻意外將馬家軍中的一位團長馬奠邦俘虜了,當時,這一消息傳出後,整個西北地區的解放軍都感到非常興奮。畢竟除了團長的這一身份之外,馬奠邦還是馬鴻賓的女婿,如果說將他作為人質的話,那麼對馬鴻賓也是一個很好的牽制。

面對著這樣一位重要的俘虜,彭司令自然是非常重視的,當時,在馬奠邦被俘之後,彭司令就親自來到了戰俘營,看望這位特殊的俘虜。在最開始的時候,彭司令並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而由於他看起來十分樸實,因此,馬奠邦也並沒有將他放在心上。後來,在我軍政委的呵斥下,馬奠邦才知道,原來這位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人就是馬家軍的勁敵彭總司令。

在見到馬奠邦之後,彭司令卻向眾人表示,要將他放回馬家軍去,當時,在場的解放軍將士都感到非常震驚,而馬奠邦本人也並不相信彭司令的話,他認為,這樣的決定背後一定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陰謀。但是,在這個時候,彭司令卻解釋到,他之所以會決定將馬奠邦放回去,也不過是因為馬鴻賓的隊伍曾經擊退過兩次日軍,而這對於整個中國而言,也是不小的貢獻了。此時,馬奠邦雖然還是表示懷疑,但他仍然為彭總司令的胸懷所折服了。

在馬奠邦臨走的時候,彭司令還送給了他一匹馬,讓他順利返回自己的地盤。而當馬鴻賓知道這件事情後,也並未對自己的女婿有任何猜忌,可以看出,真正優秀的將領心胸都是非常寬廣的,後來,由於馬奠邦的戰鬥能力較強,因此,他在國軍內的官職也接連上升。

而就在1949年9月19日的時候,馬奠邦與彭司令又一次相見在了戰場之上,在這場戰爭中,馬奠邦並沒有堅持為國軍效力,而是率兵起義,加入到了共產黨的隊伍中,此後,馬奠邦也憑藉著自己的實力成為了彭司令麾下的一員猛將。

結語:

從彭司令放走馬奠邦的這件事情就能看出,在戰爭年代中,使用暴力的手段收服人心其實是沒有多大用處的,但是,如果說能夠以自己的親身行動獲得敵方的信任,那麼,最終敵我矛盾也將被成功化解。

其實,對於共產黨來說,雖然在最開始的時候,我黨的實力與國民黨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但是,由於我黨的信仰是有著一定的先進性的,而我黨的革命行動也是有利於中國及人民的發展的,因此,在解放戰爭的過程中,共產黨的民眾基礎也在不斷擴大,最終,我黨也憑藉著各方面的支持,成功解放了中國。從這一段革命經歷中就能認識到,在中國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這樣一來,中國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參考資料:《鐵血抗日軍》

相關焦點

  • 徐大將與馬家軍的一次惡戰,差點被俘,最後死裡逃生
    提起寧夏軍閥馬鴻賓的部隊,絕大多數紅軍將領都會持不屑態度:就是那個長徵路上總是送人頭,直接幫助中央紅軍建立了第一支騎兵部隊的那個寧夏馬家軍?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就這支在紅軍眼裡戰五渣的寧馬,在長徵途中曾差點活捉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
  • 1949年,我軍俘虜國軍軍長,為何被俘後沒有改造,還活到94歲高齡
    1949年1月9日,我軍發動淮海戰役,國軍七十四軍被華東野戰軍在陳官莊包圍,隨後七十四軍主動投降,並俘虜軍長邱維達等國軍高級軍官。為何在國軍擔任軍長的他,沒有去北京功德林勞改,並且建國後還出任了江西省政協委員,這是為何 ?
  • 敵軍飛機撒傳單懸賞彭德懷,彭下令收集,背面印紅軍紀律
    1935年5月,中共中央發表抗日通電,老蔣卻拒不接受,還調集重兵加緊對陝甘根據地進攻,當時,在陝甘蘇區的東面和北面,有老蔣嫡系湯恩伯部的兩個師,閻錫山晉綏軍的一個師又一個旅,它們準備渡河入陝,協同陝北的井嶽秀和高桂滋兩個師,採取堡壘戰術,向根據地腹地緊逼。在蘇區的西部,有寧夏馬鴻逵,馬鴻賓的馬家軍;南部則是東北軍和楊虎城的第17路軍。
  • 【催淚】紅軍女團長被俘做妾,50年後再遇前夫,他已是副國...
    「泉妹子,你還年輕,人生的路還很長,一定要振作起來。你的婚姻是封建制度給你的枷鎖,丈夫死了,這是你的不幸,可你有重新選擇的權利,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蔡暢大姐語重心長地開導她。「可我沒有什麼送你啊?我們老家有個習俗,新娘要給新郎送上一雙親手做的千層底的布鞋,穿上這雙鞋,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會回到親人的身邊來……」王泉媛表達了自己的心意。「就是不穿你做的千層底,我也不會離開你,即使暫時離開了,最終還是要回到你身邊來。」
  • 唯一被俘三次的國軍中將,釋放二次望迷途知返,執迷不悟牢底坐穿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從此後方南中境內保持安定,使他能專事北伐中原的故事。真可謂是一舉多得。然而,在近代的戰爭中,有一名國軍中將,在土地革命時期的國內革命戰爭年代,也被俘了三次,而且由於紅軍奉行優待俘虜的政策,出於統戰等目的,把他釋放了二次,主要是希望他迷途知返,不打內戰,不與人民軍隊為敵,結果他執迷不悟,最後一次牢底坐底病逝監獄中。
  • 背信棄義的國民黨將領郝鵬舉,最後兵敗被俘,在越獄時被射殺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鬱鬱寡歡的郝鵬舉終於找到了出路,他投靠了中央軍胡宗南,在其手下任高級參謀。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時任中央軍校西安七分校少將總隊長的郝鵬舉改任暫編第五軍副軍長,率部赴前線同日軍作戰。這郝鵬舉也比較有意思,放著日軍不打,竟然同手下一名團長的妻子通姦。這還了得,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你郝鵬舉還在別人背後捅刀子。蔣介石親自下令,羈押嚴懲。
  • 殘害西路軍的馬家軍眾將得到了什麼樣的報應?
    2.馬元海馬元海是和西路軍交戰的馬家軍前線總指揮。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揮軍直搗馬步芳的最後巢穴—青海。馬步芳早已帶著家屬和錢款逃之夭夭。要錢的數額不過是每人20大洋,這點錢對於馬元海來說還不算什麼,他爽快地就答應了。這一爽快不要緊,大頭兵們感覺價碼要低了,捨不得放掉馬元海這個大肥羊。馬元海騎虎難下。他左思右想,只有選擇投降一條路了。他利用手中掌握的電臺向人民政府發出了乞降電。
  • 西路軍女團長,兵敗馬家軍被俘受盡凌辱,50年後再見前夫是副國級
    原紅軍西路軍團長王泉媛度過96年的一生,不禁令人感慨、悲嘆,也為她的勇敢和堅毅所震撼。戰場上的生死離別、隊伍失散等等,都是那個槍林彈雨年代下的家常便飯。每個人的命運走向,不完全為自己掌控。瞬息萬變的環境,生死未卜的情報,王泉媛九死一生,衝出了一條血路,卻還是在感情上留下一個遺憾!
  • 農民聲稱自己曾當紅軍團長,無人相信,司令親自出面為他證明身份
    然而在和平年代,這些英雄們也都成為了普通人,有一位農民就曾聲稱自己是紅軍團長,但卻無人相信,最後司令親自出面為他證明了身份。那麼,這位農民到底說的是否屬實呢?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不少戰士們回到自己的故土,開始了嶄新的生活,以至於很多人變得平凡,沒人記得他們。
  • 紅四方面軍最大的敗仗來自於西北馬家軍,馬家軍殘忍程度令人髮指
    彭老總在看望徐帥的時候,讓他安心養病,並轉告了中央軍委的決定:太原解放後,徐帥和他的第十八兵團劃歸一野。一起進軍大西北。此時的徐帥應該是很希望來一次復仇之戰的。可惜徐帥病重,未能成行。徐帥這一輩子,罕有敗績,西北應該是徐帥的最大的痛。西北馬家軍何許人也?西北馬家軍主要分兩部分,分為青馬、寧馬。也就是青海的馬步芳,和寧夏的馬鴻逵。
  • 馬家軍碰到西北軍吉鴻昌,打一次輸一次,逃命都不行,一路被追殺
    平息了河州事變,解決了"五馬"當中以兇悍著稱的尕司令——馬仲英。 甘肅作為西北的大省,當時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甘肅的八個鎮守使手中。1925年西北軍2師進駐甘肅,當時馬家軍首領還不是馬步芳,而是他的父親馬麒。由於當時馬家軍實力還不能一手遮天,因此馬麟見風使舵,表面上對西北軍畢恭畢敬,實則暗地裡支持馬仲英起兵造反。
  • 此人被俘,寸步不離兩隻木箱,打開木箱后里面東西大有來頭
    1947年豫北戰役打響,時任國民黨暫編第三縱隊司令的孫殿英被俘,他手裡提著有兩隻木箱,寸步不離。第六縱隊司令員打開這兩隻木箱,發現裡面的東西大有來頭。這木箱裡究竟是何物呢?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號殿英,大家都叫他孫老殿。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割據為王者到處都是,孫殿英糾集了一批土匪、賭鬼、煙販等組成隊伍,駐紮薊縣馬伸橋。此地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而孫殿英早已垂涎清東陵的寶物已久。
  • 廖耀湘正式軍銜騎兵上校,卻已擔任兵團司令指揮15萬大軍,原因為何?
    廖耀湘確實擔任過中將司令這一職務,而且是在這一職務上結束軍事生涯的,你說他是中將也沒錯。下面我先給出廖耀湘擔任第9兵團司令時正式軍銜仍是騎兵上校的證據: 1947年8月15日,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致電蔣介石,提到將於8月20日取消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各部改由行轅指揮,並編組成4個兵團,由孫渡、陳明仁、周福成、廖耀湘分任司令官。即廖耀湘擔任兵團司令的時間為1947年8月20日左右。
  • 1958年,甘肅清算殘害西路軍的馬家軍幫兇,押赴昔日戰場槍決
    張掖民團第一團副團長韓紹華,在搜捕時親手殺害紅軍5人,命令下屬在梨園口集體殺害紅軍31人,還率領團丁協助馬家軍集體活埋紅軍5次,共370多人。第三團團長曹明、副團長張成仁,家裡都是當地的大地主。他們組織民團在張掖南鄉及祁連山北麓各山口抓捕紅軍500餘人,送交馬家軍處死,他們本人也都親手殺害過紅軍。
  • 抗日名將齊學啟:被俘後寧死不屈,日軍尊敬,卻被自己人6刀斃命
    這是文章頭部 1942年2月16日,中國遠徵軍第5、第6、第66軍共計10萬餘官兵,在遠徵軍第一路副司令兼第五軍軍長杜聿明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自雲南進入緬甸。時任第66軍新38師副師長的齊學啟亦在其列。
  • 悍將周純麟臥薪嘗膽,解決新四軍與馬家軍的「世仇」,一雪前恥
    紅軍向西行軍在1936年,紅軍長徵剛劃下句點,組織發布了向西行軍的任務,但是在橫渡黃河的時候,因為狀況發生意外,在黃河邊上接到這次任務的紅軍被分成了兩隊,一隊已經過了黃河的部隊改名為西路軍,繼續執行西進蘇聯的任務;另一隊留守原地等候通知。
  • 旋風司令韓先楚為什麼在抗日戰爭默默無聞
    韓先楚是聞名天下的旋風司令,解放戰爭時期從東北一路戰無不勝的打到海南島的百勝戰將。為何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顯得有點默默無聞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抗日戰爭時期的韓先楚。八路軍成立不久,由副團長升任團長,到1940年,韓先楚升任344旅副旅長。當時的徐海東旅長因病離開了部隊,韓先楚代理344旅旅長。兩個月後,韓先楚調任新編第三旅旅長,同時兼任軍區分區司令員。韓先楚由團長升任旅長軍區司令員也就僅僅二年。
  • 他用兩年時間從團長升任旅長,正準備大幹一場,為何戛然而止離開前線
    他是聞名天下的旋風司令,解放海南島的大功臣。用2年時間從團長升任旅長,正準備在前線大顯身手大幹一場時,他卻戛然而止離開前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就是韓先楚。
  • 秦基偉被俘前本想自殺,兩個戰士拉住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大家意見一致:無論如何咱們不能自殺,只要活著,還可以鬥爭,自殺就什麼都完了。同志們這樣一說,我也覺得有道理。首先是活著,然後才能談得上革命。這次被俘,未必就死。只要不死,總有辦法。當時,我的槍已經被他們下了,想死也死不成了。就在瞬間的功夫,敵人已經湧到跟前,幾十條槍對著我們。抓我們的時候要搜身,我反抗了一下,被抽了兩鞭子。
  • 抗戰八年,韓先楚升遷很快,卻為何戛然而止離開了前線
    為何讓韓先楚當新組建團的團長呢?一則韓先楚是猛將,會打仗,這個沒得說,二則呢,689團是以之前的紅78師為主體組建的,而韓先楚當過紅78師的師長,這是他的老部隊了。1938年,八路軍總部要344旅配合129師作戰,韓先楚統領的689團在馬莊和日軍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