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架山之戰:馬家軍兇狠剛猛,最終被我軍殲滅,贏得勝利

2020-12-19 一夜知歷史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期,盤踞在蘭州城的馬架山是由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師」的馬家軍把持著,關係到新中國成立國土完整,以及保衛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當時的解放軍華東軍區的第八縱隊改改編後的65軍派遣第193,194,195師共同合圍馬家軍,時任軍長的秋蔚和參謀長蕭應棠主持大西北作戰任務。

據報導,馬架山是以古城為依據,依山建造的一座城堡,東西兩側都是懸崖峭壁,地理位置易守難攻。

而且地理位置又是直接通達蘭州的,地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要想解放大西北,馬家堡是不得不拔除的地方。

為了對付我軍大規模進攻,敵人是早有準備,在周邊布置碉堡,地洞,大量鐵絲網。每個地堡之間又有大量的深溝。

這些錯綜複雜的溝渠又是放置很多的陷阱,企圖阻止解放軍進攻。敵人自認為天衣無縫的天險,企圖依託有利地勢讓解放軍知難而退。

為應對這些重重險關,在事先當地嚮導的帶領下進行了細緻的勘查,大致了解了機關部署情況。

於是在8月21日,隨著一聲衝鋒號解放軍發起了衝鋒,原先大家是清楚馬家軍的勇猛,然而直到現在他們才知道他們要面對的敵人是多麼兇狠的。

據後來戰士們回憶,他們在炮火掩護下,進行了有組織的衝鋒,剛繞過第一道外壕時,向他們進攻的是手持大刀揮舞的馬家軍。

要知道以往大規模衝鋒中,敵人都是很容易就被打退的,然而他們的敵人沒有後退的意願,拿著大刀就向他們砍過來,即使解放軍用手中的子彈招呼他們,他們前赴後繼地一直向前衝。

他們像是一群餓狼,嘴裡發出激烈的怒吼,被打倒了有繼續爬起來。與之相對的我們的解放軍也不甘示弱,全部上刺刀,與敵人展開肉搏戰。

戰場上隨處可以見到戰士們跟敵人扭打在一起,刺刀衝擊的聲音,呼喊聲,炮彈聲,都夾雜在一起,分不清楚什麼跟什麼了。

但是幾個小時過去了,戰士們奇怪地發現,他們的進攻步伐沒有因為前面的努力而前進多少,解放軍到現在才意識到他們面對的敵人是多麼兇狠的。

面對敵人的頑強抵抗,解放軍能做的就是增兵以及加大炮火掩護,於是又是一波新一輪的攻勢開始了,直到下午4時,戰士們終於攻入了第一道防線裡面,然而意外又開始到來了。

馬家軍也增加兵力,於是戰地又是幾次易手,解放軍進攻速度被敵人無情地拖慢了,知道黃昏時候才突破第二道防線裡面,這時我們的解放軍咬緊牙關硬是扛住了敵人的增援守住了陣地。

司令員彭老總審時度勢,下令嚴守陣地以逸待勞,補充彈藥,同時增派大量兵力時間一直到8月25日凌晨,我軍發起了總攻,戰士們高喊:「衝呀,絕不後退。」

面對解放軍的強勢進攻,馬家軍又是妄圖利用敢死隊做無謂的抵抗,戰士們作戰更加勇猛,其中湧現了很多英雄人物,排長趙山率隊通過連續爆破給部隊打開前進的口子。

戰士們堅持攻下一地守住一地,當打到第三條防線時候,戰士們作戰更加勇猛,抱著寸土不讓的決心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最終守住陣地。

接下來等待敵人的就是最終的失敗了,通過佔據有利高地,敵人的情況暴露在解放軍面前。

待主力部隊到達後,解放軍對古城展開全面的進攻,在解放軍強有力的進攻下,原先氣焰囂張的敵人,變得不堪一擊,死傷慘重。

有部分敵人向蘭州方向逃跑。解放軍乘勝追擊,終於把紅旗插在古城上面。鬥一直到午夜,馬架山的各陣地被全部收復,到了26號,敵人在大西北的殘餘部隊被基本掃除。

此次戰役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據後來的統計,我解放軍在此次戰鬥中傷亡8700人左右,敵人被打死2.7萬多人。至此標誌著馬家軍集團被徹底消滅。

一夜知歷史總結:

馬架山殲敵的歷史,是反映為新中國保衛國家和人民財產安全,維護國土完整進行的全國範圍內的有力行動。

同時在此次行動中,我們也看到馬家軍的頑抗的行動,以及冥頑不化的態度,大大超出戰士們的想像。

要知道這種以弱打強的防禦手段,在解放戰爭戰場上是很少見的。但是解放軍用比敵人更加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仰去同敵人戰鬥,為守護祖國大西北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我軍炮兵連遭馬家軍突襲,4門山炮齊射,打得上千騎兵掉頭逃跑
    在解放寧夏的戰鬥中,馬家軍騎兵利用其寧夏平原的有利地形,多次對我軍發起攻擊,企圖消耗和遲滯我軍的推進,達到其以拖待變的目的。這其中就發生了一次我軍炮兵連擊退敵騎兵團的戰鬥。▲我19兵團的炮兵部隊1949年9月,我軍在固原和黑城鎮擊破了馬家軍的防禦後,即向寧夏腹地實施挺進,以追擊逃敵。
  • 紅四方面軍最大的敗仗來自於西北馬家軍,馬家軍殘忍程度令人髮指
    此時的徐帥應該是很希望來一次復仇之戰的。可惜徐帥病重,未能成行。徐帥這一輩子,罕有敗績,西北應該是徐帥的最大的痛。西北馬家軍何許人也?西北馬家軍主要分兩部分,分為青馬、寧馬。也就是青海的馬步芳,和寧夏的馬鴻逵。這兩部分人馬的發跡史是一樣的。清朝同治年間,繼太平軍和捻軍之後,西北回民作亂。甘肅靈州、肅州、河州、西寧相繼發生叛亂。
  • 「青馬」戰力強悍,一向是我軍死敵!為何49年被一野徹底打敗?
    這股地方勢力就是著名的「青海馬家軍」。為什麼這樣一個長年令我軍頗為頭痛的死敵,在49年卻突然遭到了第一野戰軍的無懸念吊打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西北地區盤踞著兩支馬家軍,一支青馬一支寧馬,青馬(馬步芳馬繼援集團)的軍事實力遠遠強於寧馬,兩股勢力既有密切聯繫也互相提防。
  • 人民解放軍為何偏愛打殲滅戰?
    而殲滅戰則不然,敵軍的武器裝備及彈藥、補給往往會被我軍全部奪得,可充分補充我軍,並且有利於發展新的部隊。除了獲得武器彈藥外,殲滅戰更容易俘虜敵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殲滅戰俘虜的國軍士兵經過動員後還會加入人民解放軍,還會充實我軍力量。
  • 長勺之戰,齊魯兩大霸主之戰,最終以魯國的勝利告終;是繼幹時之戰後...
    長勺之戰,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公元前684年的長勺。此次戰役,是繼幹時之戰後齊、魯另一次重要戰役。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 全師戰至只剩一政委,13年後政委讓你明白,何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6000多名主力部隊,加上20000多名後勤和機關幹部等,為了開闢西北通道而渡過黃河,結果在甘肅幾乎所有的軍隊都被馬家軍打敗了,很少有軍隊完好無損或返回陝北,一些部隊甚至整建制的消失了。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沒有那樣糟糕,至少其中一些倖存了下來,今天的主角是紅四方面軍第30軍第88師政委鄭維山。在西徵的途中,第八十八師遭遇了馬家軍的圍剿。從八壩到倪家營子,第八十八師一路奮戰。
  • 三年解放戰爭,敵軍自損807萬人,我軍一個師都消滅不了,為何?
    從1946年,蔣介石突然翻臉,企圖否定我軍在抗日戰場上取得的突出功績,謀奪勝利果實,拉開3年解放戰爭以來,敵軍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累計損兵折將高達807萬餘人,最終在1950年,韓先楚上將將個人生死,和名利榮辱置之度外,率部乘坐木船出海,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在海南島上與敵戰區司令長官薛嶽血戰56
  • 馬家軍碰到西北軍吉鴻昌,打一次輸一次,逃命都不行,一路被追殺
    戰鬥打了整整72天,最後是用了坑道爆破技術才攻入城內,殲滅了晉綏軍66師,整編30旅千餘人突圍逃回了太原,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30旅戰鬥力的不凡。那麼這個三十旅究竟有什麼來路呢?為何戰鬥力如此頑強的部隊卻被排擠到臨汾協助作戰呢?
  • 突襲大陳島,我軍官兵求勝心切,未請示就出擊,11名同志壯烈犧牲
    突襲大陳島,求戰心切出師不利 為了打擊敵人氣焰,保障台州地區的安全,剷除國民黨在我沿海的殘餘勢力,我21軍62師於6月底奉命南下,配合剛成立的華東海軍炮艇大隊、大隊長陳雪江率8艘炮艇奔襲大陳之敵。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志願軍入朝第一仗:這一仗打出來一個紀念日
    23日傍晚,彭德懷司令員遇到第40軍第118師師長鄧嶽、政委張玉華時指示:「現在敵人正跟蹤追擊,到處亂竄,情況很危急,你師趕快去溫井以北佔領有利地形,埋伏起來,形成一個口袋,大膽把敵人放進來,然後猛衝猛打,狠狠地煞一下敵人的氣焰,掩護我軍主力集結展開,這是志願軍出國後的第一仗,你們師是打頭陣的,看看你們行不行。」
  • 志願軍殲滅美軍最多的一仗,美國上將終生不願提起,這是為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表現一直都很勇猛,那麼你知道在這場戰爭中,志願軍殲滅美軍最多的一仗,是哪一仗嗎?這一仗打得雙方屍橫遍野,美國上將可以說是終生不願意提起。這場戰爭爆發於1951年2月,當時我軍進行橫城反擊戰,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爆發的第4次戰役,我們的志願軍在朝鮮軍民的緊密配合下,對美國等國際聯軍進行了一系列反擊。
  • 膠東保衛戰——許世友力挽狂瀾,獲得全面勝利
    許世友司令員決定先拿下三戶山。命令2縱抽調兩個師協同9縱攻三戶山。10月4日夜間,華野東兵團9縱向三戶山發起攻擊。9縱25師75團打得勇敢頑強,於5日凌晨佔領三戶山東山,然後協助73團掃蕩山凹間的殘敵,殲敵2個營。2縱6師也攻佔了西山,殲敵一部,殘存的敵人向範家集潰逃。攻下三戶山,使我軍控制了有利的制高點,可以組織火力居高臨下地打擊範家集的敵人。
  • 馬家軍騎兵,戰鬥力很強,雙方對拼,解放軍如何大獲全勝?
    今天,我們聊聊馬家軍騎兵的作戰特點。認真地說,由於自身以騎兵為主,利用騎兵的衝擊力和機動性,馬家軍騎兵的戰鬥力很強。與之相比,解放軍部隊則存在彈藥不足、武器不夠先進等問題。那麼,在第一野戰軍解放大西北的過程中,解放軍如何擊敗狂妄的馬家軍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新四軍悍將周純麟的復仇之戰, 鐵騎奔襲240裡斬殺馬家軍2000餘眾
    「自由者,權利之表徵也。……故自由者,亦精神界之生命也。」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道路崎嶇坎坷,山河破碎,日月無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今天的太平盛世,離不開那些直面戰爭嚴酷的革命烈士的勇於犧牲和奉獻精神。
  • 上黨戰役解放軍以少敵多,殲滅國軍11個師35700多人
    為保衛解放區,配合重慶談判,軍委指示晉冀魯豫軍區劉鄧首長,堅決自衛反擊,殲滅侵入上黨地區之敵,要打得乾淨利落,務求首戰必勝,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接到軍委命令後,劉鄧首長認真分析了敵情我情和戰區地形,決心集中太行、太嶽和冀南三個二級軍區的野戰部隊,以及地方武裝,共計31000餘人,全力打好這一仗。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到底是什麼,讓志願軍贏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
    圖|新華社這就註定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只能以遭遇戰開始。遭遇戰的特點是,作戰雙方對敵情均不明了,指揮員只能自己去分析、判斷敵情以做出最佳決策,十分考驗指揮水平。 當時,志願軍知道美韓軍在進攻,但對敵人的兵力、火力、戰役展開、作戰特點、作戰能力、各部作戰意圖都不清楚。而美韓軍則不知道志願軍已經入朝。到底是什麼,讓志願軍贏得了第一次戰役?
  •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密碼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經過兩年零9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之所以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至少離不開五大「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