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06:01 |讀嘉·秀洲
近日,記者在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食堂看到,按照每頓一葷兩素餐標配備的午餐在上午10點15分剛剛出鍋,當天的菜單是紅燒肉、豆腐和青菜。工作人員熟練地將飯菜裝入餐盒配上保溫箱,在10點30分完成配餐。
自今年9月以來,這種「中央廚房」配送模式在新塍鎮試點實施。由鎮一級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食堂負責採購和烹飪,統一送到潘家浜等附近幾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再由村裡的社工接力送到高齡獨居老人家中,確保老人們在11點前能吃上熱飯。
不僅要讓在機構集中託養的老人們三餐無憂,也要設法解決居家養老的吃飯問題,這是新塍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馮傑海的心願。在前期走訪中,他了解到部分村裡的高齡獨居老人由於經濟條件拮据,或行動不便,吃飯一向是個大問題。於是,他萌生了「中央廚房」統一配餐的想法。
「我們中心的食堂具備衛生許可資質,每天都要燒飯菜,以同樣的標準配送給附近村裡的老人,這件事很有意義。」馮傑海告訴記者,「中央廚房」模式試點實施以來,深受老人們的好評,特別是在冬天,能準點吃上熱飯菜讓老人覺得暖胃又暖心。
截至目前,新塍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共為20多位老人提供助餐和配送餐服務。如果老人身體狀況允許,他們也會自行到各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用餐。助餐標準和在機構集中託養的老人一樣,每餐15元。按照相特惠補貼政策,老人實際交的費用是每餐5元。
據了解,為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助餐是秀洲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十助」內容之一。全區各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借力社會組織,為有需要的高齡老人提供服務。例如,王店鎮四喜社區早在2010年就為本社區和周邊3個社區的老人提供助餐和配送餐服務。最初由老黨員和熱心居民負責送飯,從2014年起,由社會組織接手統籌安排。
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在新塍鎮試點實施的「中央廚房」模式,是過去傳統助餐模式的2.0升級版。既專業又貼心值得推廣。負責烹飪和配送餐的工作人員全部來自專業養老服務公司,經培訓後上崗,每天身穿統一的橙色工作服。專業力量的加入,讓秀洲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更精準。
(原標題《暖胃更暖心,秀洲養老助餐服務開啟「中央廚房」模式》,編輯王雨紅)
1607292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