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波旁王朝末代王后,她說百姓吃不起麵包,為何不吃奶油蛋糕?

2020-12-24 騰訊網

法國歷史上的波旁王朝,曾經是歐洲歷史上最富強的封建朝代,尤其是第三代國王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但是波旁王朝的結局非常悲劇,被資產階級革命推翻。縱觀歐洲歷史,被革命推翻的朝代只有極少數,所以說波旁王朝也是歐洲歷史上結局非常悲劇的朝代之一。

波旁王朝究竟為什麼會滅亡?後世對此一直爭論不休,可以肯定的是,波旁王朝第五代兼末代國王路易十六要負上一定的責任,但是其實波旁王朝末代王后要負上的責任更大。

波旁王朝末代王后名叫瑪麗·安託瓦內特·哈布斯堡,後世一般稱呼她為瑪麗王后。

從瑪麗王后的姓就知道,她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而且她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員,父親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母親是奧地利公國大公瑪麗婭一世,所以她從小就享盡了榮華富貴,絕對吃不了任何苦頭。

瑪麗王后生於公元1755年,她出生和長大的時候,歐洲仍然戰事不斷,由於法國波旁王朝在第四代國王路易十五統治下已經衰落,因此在跟其它歐洲國家的戰事中總是敗多勝少。路易十五為了挽回劣勢,他主動要求跟神聖羅馬帝國聯姻,因此在公元1770年,瑪麗王后踏上了法國國土,與已經被立為王儲的長孫路易十六結婚,成為法國波旁王朝的王儲妃,當時她年僅15歲。

公元1774年,路易十五駕崩,路易十六繼承王位,成為波旁王朝第五代國王,瑪麗王后隨之成為萬人豔羨的法國王后。

但是,瑪麗王后絲毫沒有一位王后應有的責任和品德,她自從成為王后,終日沉迷在宴會玩樂、美酒佳餚當中,而且花錢絲毫沒有節制,好像恨不得要把法國國庫揮霍殆盡一樣,法國百姓私下稱她為赤字夫人。而作為她丈夫的國王路易十六,根本不理朝政,也加入到她的揮霍當中。

當時的法國波旁王朝,由於戰事負擔,國庫早已虧空,很多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困苦,但是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根本不關心百姓的死活,帶頭帶著王室和貴族過著奢華生活。久而久之,法國已經是民怨四起,埋下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禍根。

眾所周知,中國大明王朝有個木匠皇帝朱由校,在木工活方面是個專家,而路易十六仿佛就是法國版的朱由校,他最出名的就是製造鎖和機械,如果他不是國王,可能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鎖匠,所以他被法國百姓稱為鎖匠國王,可惜他製造鎖再厲害,不會給他治理國家帶來任何積極意義。

曾經有大臣向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匯報過法國的民生情況,匯報中說到法國有些百姓的生活困苦到連麵包都吃不起,已經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但是瑪麗王后居然說了這樣一句話:「百姓吃不起麵包,為何不吃奶油蛋糕?」

其實沒有證據和史料能證明瑪麗王后說過這句話,也許是她臭名昭著,後世強加給她的一個罪名。但可以肯定的是,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都不管百姓死活,任由波旁王朝不斷衰落、法國階級矛盾不斷升級、百姓生活持續困苦,而且沒有做任何事情去補救。

終於,在公元1789年,法國爆發了反對波旁王朝封建專制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史稱「法國大革命」。在法國大革命中,路易十六、瑪麗王后、路易王儲、特蕾莎公主一家四口被革命者囚禁。隨後兩年,瑪麗王后企圖藉助娘家神聖羅馬帝國幫助自己鎮壓革命者,但因此徹底激怒了革命者。

到了公元1792年,革命者不再寄望路易十六會接受君主立憲制度,宣布廢掉路易十六的王位,延續了203年的波旁王朝至此滅亡,路易十六淪為了波旁王朝末代國王,瑪麗王后淪為了波旁王朝末代王后。

第二年,革命者以斷頭臺的方式處死了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據說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在臨死前,依舊錶現了自己作為國王和王后應有的尊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波旁王朝後來在法國復闢了兩次,但是最終在公元1830年被新的資產階級革命「七月革命」徹底推翻,波旁王朝徹底滅亡,退出了歷史舞臺。

相關焦點

  • 都爆發過大革命,為何英國王室得到保留,而法國波旁王室被推翻
    這個英吉利共和國是英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制政權,但由於缺少類似於法國啟蒙運動思想的先進思想作為指導,英吉利共和國領導人克倫威爾認為:只要共和國成立,革命就萬事大吉了。克倫威爾上臺後還搞起了獨裁,英吉利共和國名存實亡。等到斯圖亞特王朝復闢和光榮革命後,英國資產階級和王室達成了妥協,英國君主制被保留下來。
  •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她是法國末代公主,父母先後被送上斷頭臺,金枝玉葉被迫淪落風塵 十八世紀的歐洲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革命,首先起源於英國,之後在整個世界蔓延開來。公元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法國王室隨之覆滅。
  • 波旁王朝的崛起
    英國在伊莉莎白一世的帶領下快速發展,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也在攪動時局,隔著英吉利海峽有來自美第奇家族的法國王后-太后凱薩琳,幾乎獨攬大權30年,兒女中有3個國王2個王后,卻沒能延續瓦盧瓦王朝的統治,繼承權最終落到波旁家族手裡開啟了全盛的法國。
  • 上斷頭臺前,被法國末代王后秘密送回老家的小盒子裡有什麼?
    瑪麗·安託瓦內特,她是路易十六的王后,當時法國大革命的浪潮席捲全城,巴黎不再是瑪麗的容身之所。一天,蘇富比拍賣行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聲稱有一批王室珠寶想要拍賣,其中就包括末代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從未面世的首飾。在看到它們以後整個蘇富比都震驚了它們絕對會是改變拍賣史的一批藏品。
  • 法國斷頭王后瑪麗:揮霍無度瘋狂斂財,一份禮物價值76萬6千法郎
    《晉書》中記載一個有名故事:昔日晉惠帝聽聞百姓多因災荒餓死,問自己的隨從 ''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而在千餘年後的歐洲大陸上,同樣有一位王后,眨著天真眼眸問侍女,為什麼饑民窮到買不起麵包時,不改吃蛋糕?她便是法國有名的'' ''瑪麗·安託瓦內特。 從一國公主,到和親太子妃,再到王后殿下,瑪麗·安託瓦內特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
  • 法國朝代的滅亡巧合:所有朝代最後三位國王,都是同父同母三兄弟
    其實法國超過一千年君主制歷史,肯定不止卡佩王朝、瓦盧瓦王朝、波旁王朝三個朝代,在卡佩王朝之前還有加洛林王朝,波旁王朝之後還有波拿巴王朝和奧爾良王朝。 不過波拿巴王朝只有兩位君主拿破崙一世、拿破崙三世,奧爾良王朝只有一位君主路易·腓力一世,就不存在什麼三兄弟的說法,加洛林王朝最後三位國王路易四世、洛泰爾一世、路易五世是祖父、父親、兒子的關係。
  • 法國人疑惑:我們人人愛吃的法棍麵包,為何中國人一點也不喜歡
    對於這些吃貨們來講,如果去其他國家旅遊的情況下沒有吃到當地的美食,那可能就白去了。然而在這麼多國家當中,似乎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去法國巴黎,就是由於到了這個地方,不僅能夠讓我們大家品嘗到什麼叫做法式大餐,而且還可以吃到當地非常有名的蝸牛,就連這個地方的麵包甜品都特別出名。在法國這個地方最出名的甜品就是拿破崙蛋糕了,如今這樣的美食都已經成為一種網紅甜品。
  • 法國版「何不食肉糜」,真相是被流言纏上的法國斷頭王后?
    晉惠帝完全不能理解為何饑荒。他只是對大臣說:「沒有飯吃,為何百姓不吃肉粥呢?」這句話讓前來匯報的大臣目瞪口呆,三觀盡碎。這就是令百姓痛恨的「何不食肉糜」的歷史典故。後世帝王家常常用它來教育子孫,務必要了解民生疾苦。起碼不要做一個白痴帝王。
  • 歐洲五個最強朝代:波旁、哈布斯堡、羅曼諾夫、霍亨索倫、漢諾瓦
    在歐洲歷史上,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俄羅斯是古代和近代歐洲最強大的五個國家,這些國家都有朝代和改朝換代,筆者將會交叉介紹這五個國家最強大的朝代:漢諾瓦、波旁、霍亨索倫、哈布斯堡、羅曼諾夫,排名不分先後。
  • 錢幣上的波旁王室 建歐洲最強王朝
    對於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歐洲錢幣向來充滿了歷史及文藝氣息,近日首席會員shzln在論壇就從法國卡佩王朝說起,並介紹了相關錢幣,以下為《錢幣上的歷史:法蘭西百合-卡佩王朝之波旁王室》全文:卡佩王朝無疑是歐洲史上最強大的第一王朝。它從公元888年出現第一個國王開始,至今王統不斷。
  • 法國末代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本是奧地利的美貌公主,被送上斷頭臺
    瑪麗·安託瓦內特,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原奧地利公主,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兼奧地利大公、波西米亞及匈牙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第十五個孩子,即最小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弟弟。瑪麗·安託瓦內特14歲時,來到法國,成為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後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多麼漂亮的王后,路易十六即位後,成為法國王后,母儀法蘭西。傾倒巴黎的絕代佳麗,卻不知道浮華與奢侈是女子的甜蜜陷阱。花錢如流水、追求享受、輕浮的王后,那時她還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 法國國王吃完一頓飯要多麻煩?
    瑪麗·安託瓦內特是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后,她的窮奢極欲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成為了所有人的談資。在法國百姓飢不果腹的時候,瑪麗王后一句「讓他們吃蛋糕」為日後最終被送上斷頭臺埋下了伏筆。 在反映其生平的電影《絕代艷后》,中瑪麗王后幾乎蛋糕不離口,而且香檳也是一口一口地喝。
  • 波斯帝國末代王室:國王被殺,王后難產,公主淪為亞歷山大的王后
    儘管亞歷山大大帝家喻戶曉,但是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亞歷山大大帝的正式王號,甚至不知道他是什麼國家和什麼朝代的第幾代君主。亞歷山大大帝,其正式王號是亞歷山大三世,是歐洲歷史的馬其頓王國的阿吉德王朝的第26代國王。 亞歷山大大帝戎馬一生,其最出彩的戰績之一是在公元前330年滅掉了波斯帝國。
  • 老照片:各國末代皇后有多美?個個氣質非凡,中國的很像一個明星
    亞歷山德拉最後的命運是隨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起被殺,4個女兒和患血友病的唯一兒子也被處決,她只活了短短46歲。 瑪麗·安託瓦內特,法蘭西波旁王朝復闢前最後一任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1755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有「最美麗的奧地利公主」之稱,她嫁到法國時受到了王族和民眾的熱烈歡迎,婚禮非常盛大奢華。
  • 14歲少女遠嫁法國,38歲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奢華短暫的一生
    未出嫁前,她是奧匈帝國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從嫁給法國王儲,到成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可惜她38歲時就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臺。她的一生為何短暫如曇花一現?她之所以年紀輕輕就殞命,和她奢華放縱的生活有沒有關係呢?
  • 伊朗玫瑰——末代王后法拉赫
    PS:開了廣(打)告(賞)求送溫暖前面寫了伊朗末代國王巴列維前兩任妻子的推文,這篇講述的是巴列維的第三任妻子法拉赫·巴列維。從萬眾矚目的伊朗王后到王室倒臺後的流亡生活,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和悲歡離合。法拉赫·迪巴,1938年人,出生於德黑蘭一個貴族家庭,她是父母的獨生女,一開始日子過的還不錯。
  • 《再見,我的王后》陪讀女眼中法國大革命的4天4夜 【電影學堂】影展進行中
    、最佳美術獎   2013法國路易·德呂克獎:最佳影片獎法國當代實力派導演伯努瓦·雅各用一部《再見,我的王后》將鏡頭對向了法國大革命前期的凡爾賽宮。影片改編自歷史學家Chantal Thomas的同名小說,通過一名「陪讀女」的視角講述法國第一個被送上斷頭臺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故事。影片的用意並不在於再現歷史,而是以現代的視角去解讀歷史,通過描寫帝王身邊的不同女人以及那曖昧隱晦的情愫,以小見大來反映波旁王朝在土崩瓦解前的眾生相。
  • 法國末代王后拖鞋拍賣34萬成交!她奢侈無度,大革命遭斬首
    法國奧塞納拍賣行當地時間11月15日表示,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最後一位王后、路易十六國王的妻子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穿過的一雙拖鞋拍賣被追捧,最終以4.375萬歐元(約合34.2萬元人民幣)成交。
  • 法國歷史唯一被國民處死的君主——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的畫像路易十六生於1754年,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前任國王路易十五的孫子。本來底層國民已經不滿,現在還導致了資產階級不滿,按照法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波旁王朝的統治已經導致了非常嚴重的社會矛盾,一場大的社會動亂絕對是不可避免的。1789年7月14日,在種種因素的促使下,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國大革命」終於爆發了,極度憤怒的法國國民要求路易十六下臺,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的親信部下建議他們外逃,等王宮衛隊鎮壓了國民衛隊後再返回。
  • 末代渣男國王和三位傾世王后,璀璨珠寶也不如完美愛情……
    前些天你們特別喜歡的新坑「周家傳奇」第一集裡,有張尊龍和陳衝的劇照圖注我標錯了,應該是《末代皇帝》,於是我又順便重溫了一下這部電影。末代王朝餘輝的掩映下,溥儀與皇后婉容、淑妃文秀之間的糾葛,顯得格外哀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