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我的王后》陪讀女眼中法國大革命的4天4夜 【電影學堂】影展進行中

2021-03-02 上海師大世界電影

《再見,我的王后》

Les adieux à la reine (2012)

導演: 伯努瓦·雅各

原小說作者:尚塔爾·託馬

編劇: 伯努瓦·雅各、吉爾·託蘭

主演: 蕾阿·賽杜、戴安·克魯格、維吉妮·勒杜瓦楊

國家:法國、西班牙

時長:100 min

類別: 故事片-歷史

★ 影展入圍與提名

   2012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2013法國凱撒獎:最佳攝影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美術獎

   2013法國路易·德呂克獎:最佳影片獎

法國當代實力派導演伯努瓦·雅各用一部《再見,我的王后》將鏡頭對向了法國大革命前期的凡爾賽宮。影片改編自歷史學家Chantal Thomas的同名小說,通過一名「陪讀女」的視角講述法國第一個被送上斷頭臺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故事。影片的用意並不在於再現歷史,而是以現代的視角去解讀歷史,通過描寫帝王身邊的不同女人以及那曖昧隱晦的情愫,以小見大來反映波旁王朝在土崩瓦解前的眾生相。


黛安·克魯格演繹的瑪麗皇后中正地完成了角色的層次,屬於王者的端莊,偶露的孩子氣和膽小。通過影片中伴讀女的敘事視角,我們走進了這位歷史上著名的瑪麗王后的隱秘生活和她的內心世界,我們真實地感受到她對戲劇和時尚的熱愛,她的驕傲,她的喜怒無常,她的無助,她的冷漠她的愛,還有她日日加劇的恐懼與絕望。在革命到來之際,面對如此困境,身為王后她放不下自己的王室驕傲和高貴的自尊,但卻策劃著讓與她有曖昧關係的波利內公爵夫人變裝逃跑,一心只希望保護自己心愛的人。


蕾亞·塞杜在這裡將伴讀女西朵妮的單純與高傲、痴情與憎恨表現得層次分明。因為王后為她蚊蟲叮咬的手臂噴了點玫瑰水,就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對方。然而錯只錯在,她生在飄渺的年代,活在將傾的大廈,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在整個凡爾賽宮私奔的、順手牽羊的、偽裝潛逃的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做著各自打算,她用食物賄賂知識淵博的先生了解動亂原委,用金鐘交換革命現場的一眼,用刺繡換取一線皇室消息... 她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了解王后的現在的處境和安危。卻不知道自己已被王后選為波利內公爵夫人的替罪羔羊。


時長100分鐘的影片,導演並沒有用直接的鏡頭表現法國大革命,更沒有突出歷史片應有的氣勢恢宏的視覺效果。影片淡化了法國大革命,三個女人的命運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擊垮。伯努瓦·雅各另闢蹊蹺,以皇后陪讀少女西朵妮的所見所聞為切入點,小人物視角看法國凡爾賽宮4天4夜的雲譎波詭。影片中許多細節暗示著窮極奢欲的王朝即將傾覆。狹窄的甬道,貴族手裡的搖晃的燭火,晃動的鏡頭,暗黃色的光影營造出了波旁王朝搖搖欲墜的末日感。


(單擊圖片放大)

文章 | 王天藝

編輯 | 慄子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16837/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dianyingxuetang

上海師範大學 世界電影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World Film, SHNU

版權所有,引用或轉發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楊靖︱法國大革命的「厭女症」
    處決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從個人生活方面看,王后生性輕佻,曾在小特裡亞農宮舉辦士民混雜的田園遊嬉,並在凡爾賽行宮舉行文藝復興式的假面舞會,藉機與陌生男子暗通款曲(傳說王后慾壑難填,每晚至少六個男人陪侍,第二天殺掉在沸水中毀屍滅跡),「穢亂宮廷」(與一百年後中國謠傳的慈禧太后的罪名相似)。
  • 法國末代王后拖鞋拍賣34萬成交!她奢侈無度,大革命遭斬首
    法國奧塞納拍賣行當地時間11月15日表示,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最後一位王后、路易十六國王的妻子瑪麗·安託瓦內特(Marie-Antoinette)穿過的一雙拖鞋拍賣被追捧,最終以4.375萬歐元(約合34.2萬元人民幣)成交。
  • 電影歷史上的「法國大革命」
    電影歷史上的「法國大革命」2001年05月16日15:20:08 網易社區   即使過了快半個世紀,但只要一提起法國「新浪潮電影」,相信絕大部分的影迷,眼中又會綻現興奮的光彩,為何法國「新浪潮電影」會如此令人神迷呢?
  • 法國大革命
    上集導演為法國Enrico,下集美國Heffron。演員陣容集各國一流,群眾演員數萬,包括法國前總統(網上有影片一分鐘視頻:Nicolas Sarkozy Figurant 薩科齊跑龍套)。十多年前看過一遍,本地Télé-Québec播放。這家電視臺獨特,無新聞,但有政論,科教文節目多,電影從不插廣告,而且定期播一部原版中國電影,配法文字幕。
  • 電影學堂 | 法國紀錄片經典展
    由上海師範大學世界電影研究中心主辦、法國駐滬總領事館文化處協辦、由上海師大電影學碩士點-外國電影研究學科方向的教學團隊策劃執行的【電影學堂·SH 7ème Art】,將於2020年11月15-29日,舉辦《法國紀錄片經典展》和相關大師班系列。
  •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摘自《自由與毀滅:法國大革命,1789-1799》)
    她後來回想起大革命的影響時,首先想到的是1789年8月4日至11日關於封建制度的法令,這些法令「打垮了我的嶽父,我們家族的財產從那晚會議後就再也沒恢復。這的確是一場邪惡的狂歡」。在失去了4處地產的收入後,她估計她丈夫的家庭年收入從8萬法郎下降到了2.2萬法郎。
  • 法國版「何不食肉糜」,真相是被流言纏上的法國斷頭王后?
    一千四百多年後的法國,也流傳著一則法國版的「何不食肉糜」的故事。不同的是,法國版故事中,主人公是王后。法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託瓦內特。在人生最後階段,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雙手被縛,忍受著圍觀人群對她的羞辱。
  • 都爆發過大革命,為何英國王室得到保留,而法國波旁王室被推翻
    ,甚至帶有點宗教色彩的特點形成鮮明對比,法國大革命的指導思想就極其明確——啟蒙思想。由於有啟蒙思想作為指導,法國的資產階級根本不能容忍王室的倒行逆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全面爆發。此後,法國人民又進行了多次起義,不僅推翻了國王的統治,還沉重打擊了國內的封建復闢勢力。雅各賓派專政更是將法國國內推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革命政權的反動勢力鎮壓下去。
  • 第十五屆法國電影展火熱來襲 | 法國電影聯盟代表伊莎女士出席開幕式
    由法國電影聯盟和法國駐華大使館聯合舉辦的本次影展繼續往年精彩影片的巡迴。7日起,七部精彩的法國影片將會陸續開放向觀眾展映。中法建交54周年,電影作為全世界人都喜愛的藝術形式,成為兩國交流、合作的重要媒介。
  • 【電影學堂·SH 7ème Art】法國紀錄片經典展
    電影學堂·SH 7ème Art】,將於2020年11月15-29日,舉辦《法國紀錄片經典展》和相關大師班系列。本次活動以法國現當代紀錄片史為背景與基礎,觀照自「二戰」後延續至今的世界走向、社會命題、文化地理、思想體系以及個人事件等紛紜脈絡,聚焦於1947年至2019年跨越七十多年來的法國重要紀錄片作者和作品,選取了包括《巴黎1900》、《夜與霧》、《我,一個黑人》、《遠離越南》、《日月無光》、《羅浮宮城》、《拾穗者》、《電影人》、《四姐妹》和《尋找吉爾·卡隆》等十部紀錄片在內的具有影史價值的作品
  • 法國大革命和美國小革命
    之所以在《舊制度與大革命》裡,託克維爾說大革命到他寫書時還沒有結束,因為還有比恩格斯更長的劃分。即使到拿破崙被徹底流放,王黨歸來,波旁王朝復闢,法國並未長治久安。在動蕩中,大革命時活躍過的各大派別重新奮起。比如說1830年的「七月革命」,也就是《悲慘世界》中冉阿讓義女的男朋友拿起槍桿子到街壘裡幹的那場革命。「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後,建立政權的是路易十六家族的旁支。
  • 乾隆皇帝是否知道法國大革命的發生,他對此有什麼反應?
    法國國內的舊勢力也發不斷地發生暴動。被奪去權利的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后暗中勾結反法聯軍被發現,代表中下層利益的雅各賓派發起了反君主運動,1793年1月和10月,國王和王后先後被送上了斷頭臺,波旁王朝就此覆滅。
  • 楊靖︱「病夫」當國:路易十六與法國大革命
    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林·亨特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一書中斷言:法王路易十六之「肉體」疾病在法國人心目中也是「國體」有疾的隱喻或影射。與乃祖路易十四「朕即國家」、以及路易十五「朕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豪邁氣度不同,法王路易十六自幼年起一直循規蹈矩,寬厚仁慈,堪稱數百年來好大喜功而風流成性的波旁王朝之另類。
  • 盤點14個,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發生的最黑暗時刻
    法國大革命是現代歷史上,最血腥的事件之一。1789年至1799年,法國人的社會和政治制度經歷了巨大改變:他們推翻了建立在貴族和教會特權基礎上的君主制度,並試圖用一種更民主的社會願景來取代。不過都為這些付出了慘痛的生命代價。儘管大多數人將法國大革命與斷頭臺聯繫在一起,但在整個革命的過程中,流血事件是以不同的方式發生的。
  • 謠言、恐慌與法國大革命
    首先,是把法國大革命前的農民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如此重視社會底層的農民,分析農民與法國大革命的關係,前所未有。此前提起法國大革命,人們想到的就是巴黎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第三等級」,法國農民不說被忽視,也是被嚴重輕視。此書出版後,法國革命中的底層、鄉村和農民作用漸為史學界重視,成果甚豐。
  • 法國大革命時期人們衛生的有多差
    到1780年代,洗澡有益在法國仍然是一個新概念,即便有人認可,洗澡也只是有錢人的選項。當時還沒有自來水,取水需要到附近的水源,裡面的水也可能是髒水,取到水還要把水運回家加熱。關於洗澡權力的問題爭議太多以至於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一個推動力。1793年法國國民大會健康委員會宣布保持良好衛生是所有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 【法國影展】第13屆法國影展濟南站盛大啟航,開幕影片《艾薇兒與虛構世界》勁吹懷舊風
    中法影人齊聚一堂,共享這場文化盛世。現場,濟南法語聯盟校長白思傑先生、法國電影聯盟電影展映項目負責人張紫怡女士、濟南市文廣新局莊巖先生、電影《艾薇爾與虛構世界》導演克裡斯丁•德斯馬爾斯先生、電影的藝術總監呂西阿諾•勒皮耐先生、濟南百麗宮影城經理董文欣女士分別發表開幕致辭。到場外賓紛紛表示:「濟南是一個很美麗的城市,有很深厚的歷史和文化。」
  • 法國電影《天上再見》走進中國院線 將於4月30日全國上映
    &nbsp&nbsp&nbsp&nbsp由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明日世界(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推廣,法國著名演員、編劇及導演阿爾貝·杜邦泰爾執導並主演的年度口碑佳片《天上再見》將於4月30日全國上映。
  • 《再見瓦城》入選坎城影展 趙德胤人氣持續旺盛
    趙德胤仍不到33歲,但這已是過去一年來繼法國拉羅歇爾影展以及香港獨立電影節後第三個舉辦他的專題回顧展的國家,確實徵服了歐亞美三大洲。趙德胤特別感謝紐約這個城市,首先,去年李安導演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首映,替趙德胤加油打氣,並給予諸多寶貴的意見。
  • 《法國大革命之謎》吸血鬼題材的起源故事
    法國大革命時1789年,第一集片頭給出的年份是1787年。第一季故事結尾大革命都還沒開始。  2,然而你說它不是大革命吧,這還真是大革命,或者準確的說這部劇實際上是拍的「大恐慌」時期。《1789年的大恐慌:法國大革命前夜的謠言、恐慌和反叛》(喬治·勒菲弗爾著,有中譯本)一書比較細緻地描寫了法國大革命之前在法國境內發生的一系列全國性的騷動和恐慌,以及最終這些事情是如何釀成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造成大恐慌的原因各種各樣:有真實的,比如糧食歉收糧價上漲,貴族特權與民權的長久積怨;也有後來被證實是完全虛構的,比如神秘匪幫橫行,英國強盜搞破壞,貴族陰謀報復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