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香港苦「毒媒」久矣

2020-12-24 濟寧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日前,來自香港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九成受訪者表示曾於過去一年受網絡假新聞所困擾,約七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的網絡假新聞情況十分嚴重。有香港立法會議員到特區政府總部外請願,促請特區政府以立法形式防止虛假信息散播。可以說,炮製虛假新聞散播仇恨,扭曲事實真相撕裂社會,煽暴派、攬炒派的常用套路正在為越來越多人所警惕。

香港社會苦假新聞久矣。去年修例風波期間,從惡意造謠的「太子站打死人」事件,到無中生有的「新屋嶺性侵」風波,網絡和社交媒體充斥大量假新聞和謠言,抹黑警隊,煽動市民對警方和香港特區政府的仇恨。今年疫情暴發以來,一些「毒媒」聲稱普及社區檢測會「流鼻血」,核酸檢測DNA將被「送中」,處心積慮離間內地與香港攜手抗疫大局,把市民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針對香港被謠言和假新聞「淹沒」的情況,就連美國彭博社也說了句大實話:「假新聞和謠言正煽動香港暴力與憤怒」。

身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唾手可得卻也真假難辨。一張假圖片、一個假消息、一則假新聞,侵蝕的是人的認知,撕裂的是社會共識。尤其是在煽暴派、攬炒派有組織、有預謀的運作下,真相被扭曲,輿論被操弄,情緒被煽動,市民被裹挾,其目的就是要刺激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神經,蠱惑他們「殉道送死」,方便自己趁機渾水摸魚。還記得,在香港警方例行記者會上,有自稱「記者」的人士突然大聲叫嚷,手持電筒向警方照射強光,令記者會被迫暫停;還記得,在止暴制亂的街頭,有人「身穿反光衣是記者,除下反光衣是暴徒」,將鏡頭「懟」到警察臉上阻擋執法行動,為暴徒通風報信。由此不難理解,為何魯迅先生把造謠言視作「殺人不見血的武器」,為什麼特區政府反覆強調希望市民「保持冷靜、看清事實」。

說起香港傳媒界撒謊成性、造假上癮的慣犯,又怎麼能少了臭名昭著的《蘋果日報》?這可是它的拿手好戲。香港修例風波以來,這枚「毒蘋果」口口聲聲「追蹤真相,守護公義」,幹的卻是反中亂港的勾當,打著新聞自由的旗號胡編亂造。凡是香港特區政府和警方採取的行動,它一律攻擊、抹黑;凡是與內地有關的事情,它一律污衊、中傷。在今年5月,《蘋果日報》竟公然號召讀者請求美國制裁香港,一副不折不扣的漢奸模樣。曾幾何時,這家以大肆製造「煽色腥」內容起家的無良媒體,因為一起假新聞事件在頭版公開道歉:「《蘋果日報》為做好新聞,求勝心切,造成譁眾取寵之後果,犯此大錯,實在罪過。《蘋果日報》承諾今後必定吸取此次事件之教訓,不斷改進。」這番說辭在今天聽來,更覺諷刺。

真相不是一塊橡皮泥,可以隨意揉捏;事實不是一張空白紙,可以自由裁剪。奉勸那些反對派的「政治傳單」、亂港勢力的「文宣機器」,多一些實事求是,少一些張口就來,把香港市民的知情權完完整整還回來。

相關焦點

  • 香港苦「毒媒」久矣
    日前,來自香港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九成受訪者表示曾於過去一年受網絡假新聞所困擾,約七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的網絡假新聞情況十分嚴重。有香港立法會議員到特區政府總部外請願,促請特區政府以立法形式防止虛假信息散播。
  • 天下苦「糖」久矣
    當代都市白領們的自我修養,奶茶點少糖、三分糖已是基礎操作,殊不知連所謂的少糖、三分糖的糖分都已遠超每日建議攝糖量,一點點糖,讓你吃的不比人多,胖的比誰都快,天下苦「糖」久矣。 經常會有人說,「生活太苦,我們需要吃點甜的來安慰自己」。吃糖的確能使人的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感到愉快。
  • 發瘋不是兩三天,內娛苦鄭爽久矣,很多明星都當面內涵過她不正常
    發瘋不是兩三天,內娛苦鄭爽久矣,很多明星都當面內涵過她不正常陳曉:一個精神病似的人。炸裂!發瘋不是兩三天,內娛苦鄭爽久矣,很多明星都當面內涵過她不正常她不正常前男友胡彥斌 :也許是一個糞坑,這一刻求助110是否有用。
  • 毒媒攻擊歷史課本論證「香港自古是中國領土」是「洗腦」
    [環球網報導]香港「毒媒」《蘋果日報》17日「獨家報導」稱,香港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大綱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由初中一年級起逐級推行,該報宣稱獲得多本尚未推出市面的新版中國歷史教科書樣書,其中初中一年級課本新增兩整頁「主題探究」,要求學生從資料印證或解釋「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這家毒媒攻擊此為「滲透式洗腦」,稱新課本「滲(透)政治任務」。
  • 丁真走紅啟示錄:大眾苦飯圈審美久矣!
    作者 | 劉冰倩 天下苦飯圈審美久矣! 大眾苦飯圈審美久矣,觀眾需要像丁真這樣全新面孔的出現。但這一次,希望他走得更遠更久一些。
  • 「天下苦美團久矣!」又是被割韭菜的一天,美團的解釋無法接受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美團第一次被全網「批鬥」了,早在今年年初疫情期間,美團就因為殺熟和利用行業壟斷地位脅迫商家「二選一」,被央視公開點名稱「天下苦美團久矣」。從共享單車,到外賣,再到現在火熱的社區團購,套路都是一樣的,先用各種驚掉人下巴的補貼捆綁用戶,幹掉對手,等「敵人」都幹掉了,韭菜也肥了,收割起來就容易了,壟斷地位也鞏固了。
  • 「性暗示、擦邊球」,家族群苦「土味視頻」久矣
    家族群苦「土味視頻」久矣。對那些集齊了性暗示、爛雞湯、偽養生帖與誘導式點擊、割韭菜等問題的土味視頻,我們沒理由視若無睹。□餘寒(媒體人)編輯 胡博陽 校對 盧茜
  • 「亂港分子」黎智英再放狂言 香港政界痛斥「漢奸」
    綜合香港文匯報、大公報10月15日消息,「煽暴派」的亂港後臺、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日前揚言「支持香港示威者符合美國利益」,黎智英則趕緊跳出來「響應」。對此,香港多名立法會議員昨日(14日)痛斥,黎智英為其「美國主子」說話,以各種手段破壞香港社會秩序,其賣港行為令人髮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表示,香港擁有美國搞政治鬥爭的土壤,成為虎視眈眈的地方。
  • 人民日報評論娛樂圈偶像應援,簡直一針見血,肖戰轉發評論
    5月13日晚,人民日報在「畫裡有話」話題之下,評論了娛樂圈偶像應援現象,其一針見血地指出:文明理性追星,才能激蕩起粉絲群體的正能量。
  •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為何爭相評論?
    不久前,電視劇《灣區兒女》在CCTV-1黃金檔圓滿收官,7月8日、13日、15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接連發布了三篇《灣區兒女》重磅評論!是什麼讓這部劇吸引了主流媒體的目光,並爭相評論?一起來看 7月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07版)
  • 微信廣告憑什麼不能關閉 人民日報評論:必須能
    人民日報評論:必須能!對此,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測試的 600 款 App 中 58% 含有廣告,其中 69.7% 的廣告沒有 「關閉鍵」,《App 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日前發布的這一數據,戳中了許多人的痛點。當注意力成為資源,植入廣告、流量變現成為許多應用程式盈利的重要手段。
  • 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
    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改革通識科,醫治教育頑疾,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之舉。作為香港中學生必修必考的科目,通識科原本意在強化學生獨立思考、慎思明辨能力,但卻因長期缺乏教學規範和管理而淪為無統一教材、無統一教學標準、無專職教師的「三無」科目。
  • 苦「婚姻登記必須到戶籍所在地辦理」久矣 全國通辦何時能行?
    時至今日,有些人苦於「婚姻登記必須到戶籍所在地辦理」久矣。那麼,「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離我們還有多遠?折返兩地登記結婚增加時間經濟成本異地婚姻登記阻塞不暢,是不少新人喜結連理路上的一大堵點。按照《婚姻登記條例》規定,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 劉德華上熱搜背後,觀眾苦明星「假敬業」久矣!
    而熱搜背後,更是觀眾們苦「假敬業」現象久矣。劉德華談起,過去拍戲不能遲到,戲服要自己負責,比如有塊地方是白色的,下場之後還要是白色的,但現在,這種態度甚至成了一種跟不上時代的錯誤。那現在的標準長啥樣?每每有大型晚會開始,「明星+全開麥」的組合都能被誇上熱搜,有網友評論道,沒準再過幾年,可能真唱都會變成新聞。來源:微博截圖。也許一些人忘了,職業和專業性並不能畫上等號,觀眾只是想看到品質紮實的作品,如果演員和歌手連對工作的尊重都沒能做到,何談讓觀眾寬鬆包容?
  • 人民日報評論部:改革一定要抓徹底抓深入
    本報今起推出系列評論「今天我們怎樣抓改革落實」,共同思考改革的知與行。   ——編  者        4月16日,北京市教委再放大招。擴大多校劃片比例,取消小升初推優,加大對實際居住的審核力度……被網友稱為「王炸」的舉措,既確保機會公平,又為學區房降溫。
  • 經紀人|劉德華上熱搜背後,觀眾苦明星「假敬業」久矣!
    而熱搜背後,更是觀眾們苦「假敬業」現象久矣。 劉德華談起,過去拍戲不能遲到,戲服要自己負責,比如有塊地方是白色的,下場之後還要是白色的,但現在,這種態度甚至成了一種跟不上時代的錯誤。 那現在的標準長啥樣?
  • 中華男兒,苦壯陽藥久矣
  • 人民日報評論: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應用廣告須能關
    打開APP 人民日報評論: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應用廣告須能關 光明網、IT之家 發表於 2020-12-21 09:31:37
  • 飛機修理工自學倫敦腔走紅抖音,人民日報點讚評論「開口脆」
    人民日報點讚評論:開口脆!  張建海今年32歲,在上海從事機務工作,多年來一直定居在國內。據張建海自述,自己平時愛好英語,在閒暇之餘他會看英語電視、聽英語廣播,邊聽邊模仿電視廣播中的口音。經過多年來的積累與練習,張建海的口語有了巨大的提升,就好比在倫敦生活了很多年一樣,地道純正。
  • 觀眾苦中國男演員的肚腩久矣
    觀眾苦某些男演員身材久矣。在女愛豆女演員從頭髮絲到腳指甲都被放大檢閱的環境下,男演員的身材管理到底該不該提上日程?來看三個問題——01 身材會影響角色表現嗎?最近因為身材被吐槽的男演員,其實還有一位——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