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心中有很多千奇百怪的老遊戲,他們也許不華麗,但他們卻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我們的美好回憶。但當年有很多老遊戲都是出自歪果仁之手,大段的英文讓我們很難去看明白那些遊戲究竟講了什麼,甚至一些遠古遊戲,直接就沒有文字,一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樣子。
但如今當我們回頭看看那些遊戲時,時常會被他們奇葩的劇情所震撼,比如在一款打磚塊遊戲中,上下翻飛的小球之下,竟隱藏著一個星球大戰的故事背景。
這個遊戲就是當年在小霸王學習機中玩到的《Arkanoid》,作為一款打磚塊遊戲,他融入了道具要素,在消除磚塊的同時可能獲得掉落的道具,不但可以讓小球分裂成多個,把板子變長,甚至能把彈球板變成炮臺,主動打碎上方的磚塊。
這些要素在之後很多打磚塊遊戲中都能看到,和現在五花八門的打磚塊相比,這款《Arkanoid》已經算是很普通了,若不是很早出現在我們面前,可能並不會留下深刻印象,但就是這樣一款其貌不揚的遊戲卻在講著宇宙戰爭。
在這款遊戲的故事背景中,我們的小球擋板其實是一艘宇宙飛船,小球代表的是能量球,而我們打碎的那些磚塊所代表的就是敵軍艦隊護甲。而如果我們打到了最後一關,看到的並不是磚塊,而變成了一個象徵外星文明的復活節大頭。
由於是很老的遊戲,《Arkanoid》並沒有把所有設定寫進遊戲中,而是把故事背景都寫在了遊戲手冊裡,並用這種抽象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他們腦洞大開的世界。
其實,像這樣腦洞大開用抽象方式講述科幻題材故事的老遊戲並不在少數,在XP系統中,有一款我們很熟悉的彈珠檯遊戲,直譯過來就叫《太空軍校生》,雖然從名字和彈珠檯的設計來看都很太空,但這個彈珠檯的遊戲方式卻怎麼看都沒有太空科幻的感覺。
其實熟悉這個遊戲的玩家們都知道,這款遊戲雖然只是普通的彈珠檯遊戲,卻包含著完整的任務系統,人物經驗和等級。只不過由於任務提示比較晦澀,外加提示板都顯示英文,讓我們以前只能傻傻的享受彈球本身的樂趣而已。
不過除了生澀難懂的意識流科幻老遊戲以外,很多老遊戲並不吝惜用精緻的畫面表示出科幻感。比如經典的《沙羅曼蛇》就在用精緻的畫面向我們展現出一個詭異的世界,讓當時年輕的我們也可以單從畫面就判斷出這是一個抗擊外星人的故事。
《沙羅曼蛇》不僅是一款遊戲,他同時還有3集同名動畫片,雖然動畫片是由《宇宙巡航機》改編的,但也描述了《沙羅曼蛇》大致的故事背景。故事講述了主角星球挖掘出了一尊上古神像,但引來了一個巨大的要塞,而控制這個敵對要塞的就是被稱為"沙羅曼蛇"的生物。
於是他們就派出了三架宇宙飛船和主角一起進入沙羅曼蛇的要塞,平息自己星球的危機。之後就是遊戲所展現給我們的部分,這個要塞內部也並非普通結構,而是一個活著生物群落。剩下的秘密就要玩家自己去揭開了。
除了這些,其實還有很多以科技為背景的老遊戲,以至於讓人感覺,那時的遊戲對科技題材情有獨鍾。但實際上,是時代的背景影響著整個遊戲的基調,在上個世紀,科技的高速發展讓國外對超高科技有著超乎想像的自信,星球大戰既是一種暢想也是一種目標,將遊戲指向太空和拍攝星際大戰這樣的電影無異。
就像當年的掘金熱,電子遊戲暢想太空熱潮隨著家庭計算機的興起而騰飛,又以家庭計算機的普及而落幕,雖然之後依舊有很多對外太空的幻想,但那時的人們已經不再局限於飛船和炮彈,而是明白,我們的遊戲距離太空很近,但那些遊戲中的情節只是卻還離我們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