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俠們——評韓影《社交恐懼症》

2021-02-21 煮婦在旅行

《社交恐懼症》,這裡的「社交」一詞,實際上是指社交網絡。我個人覺得,片名譯為《鍵盤俠們》更為準確。

這是一部講述網絡暴力的獨立電影。一個女生對一個自殺的軍人予以刻薄的評論,引發網民不滿,進而形成網絡暴力,一群活躍在網絡上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的正義人肉了這個女生,並追到她的住處進行「現殺」,未曾想,他們到達時女生已經上吊自殺。警察說,從法律上來講年輕人沒有責任,但事實上是他們的行為導致的結果。


年輕人裡有兩個警察志願生,也就是正在準備警察考試的人。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會導致女生的自殺,相信這是一起謀殺事件,因此開始了追查。

女生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並非電影的主線,電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思考的,正是他們在追查過程中不斷陷入和重新產生的網絡暴力。最後警察志願生中的一人成為網絡暴力受害人,直至連他也走上了自殺之路。


這讓我想到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一個盲人摸到的地方都是他的真實感受,而他所做出的判斷,也都是來自於他的親身經歷所帶給他的經驗,每一個盲人摸出來的象都完全不同,他們沒有一個是完全錯了,但也沒有一個人是對的。

這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我們對於虛擬的網絡世界的判斷,都是親身經歷,但你所摸到的那一部分,並非就是「真象」的全部,而我們卻深信不疑自己看到的那部分即是真相。


既然我們看到的就是真相,那麼我們對自己因此而生出的「正義」便也深信不疑。而很多時候,人只要認定自己」政治正確「,便可以隨心所欲做出瘋狂的事情,比如對自己所認定的過錯一方當事人的謾罵攻擊,進而形成網絡暴力。

這部電影雖然是韓國拍的,但整部電影講述的故事都讓人十分熟悉,那同樣是中國的網絡生態,我甚至認為中國的網絡生態更甚一些。那些人也有自己的影子,即便不參與圍攻謾罵,多數時候我也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其實仔細一想,失誤不少,但很少去反思和承認。

其實很多時候陷入的爭執和糾纏,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將自己天然劃為」正義「一方以後,即便錯了,也會給自己找數不清的理由,因為是為了」正義「,即便手段有些偏差,也可以原諒。


人為什麼總是站在」正義「的高板凳上,認為自己左手握真理、右手握真相呢?

我一直認為,韓國是與中國國民性最相通的國家,但韓國的影視作品並不避諱本國國民的人性,也因此,我們可以從韓國人的電影裡看到我們自己身上深深的劣根性。這部電影也是如此。

(本文圖片為《社交恐懼症》官方海報)

相關焦點

  • 「鍵盤俠」用英語怎麼說?
    因為這正是「鍵盤俠」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一切。「鍵盤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10年的一條微博,並無特殊含義。2014年,人民日報的一篇時評一篇題為《激勵見義勇為不能靠「鍵盤俠」》帶火了這個詞。當年的「招遠事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鍵盤俠」是「俠」嗎?
    一說到鍵盤俠,我第一印象就是「噴子」,而噴子又怎麼可能和「俠」字掛鈎呢!前段時間,馬思純和彭于晏被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因為他倆出演了一部電影——《第一香爐》。怪就怪在他們引來了一堆「鍵盤俠」。而這些鍵盤俠已經不滿足於劇本與角色的評判,把矛頭對準了演員。他們開始對演員進行人身攻擊和外貌侮辱,更過分的是還題名道姓的罵,讓其滾出娛樂圈,簡直瘋狂到了極致。
  • 「鍵盤俠、噴子、槓精」英語怎麼說?
    「鍵盤俠」一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只要網海遨遊,就能看到這一群體的身影。這裡的「俠」並非褒義,而是指躲在屏幕背後的一群人,他們通常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卻在網絡上佔據道德制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躲在網絡背後抨擊事實、盲目跟風,抒發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壓抑。類似的還有「網絡暴力、噴子、槓精」等表述。這些常見的表述如何用英語表達呢?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愈
    生活中人人都是離不開社交。社交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美好,但是社交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樣有不少人就會懼怕社交,那麼社交恐懼症的表現,這是需要大概有個了解,不然當你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自己都不會知道。會對你的生活大大折扣,讓身邊的朋友和親戚都遠離你。
  • 拒絕「鍵盤俠」
    有的人,拿起鍵盤他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神!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網絡世界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用戶的另個集合點,這億萬分之一的網際網路用戶中有這樣一個群體,當下人稱之他們為「鍵盤俠」。
  • 論當今鍵盤俠的厲害
    「鍵盤俠」一詞也因此得來。「鍵盤俠」們大多是現實中膽小怕事,在虛擬網絡卻佔據道德制高點來抨擊他人。容易跟風,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所以,他們沒有好壞之分,可度拿不準,有時反而好心辦壞事。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在「鍵盤俠」們的操控一下,都會宣起譁然大波。只不過雞毛蒜皮,卻引發各種紛爭。
  • 噴子鍵盤俠都有哪些特徵?看看你符合嗎?
    2014年6月4日,人民日報一篇題為《激勵見義勇為不能靠「鍵盤俠」》的時評,各路媒體紛紛轉載後,鍵盤俠這個詞在網絡上迅速火爆起來,其實鍵盤俠們平日光鮮亮麗待人友好,可在虛擬的世界中網絡,他們對著狹小的顯示屏面前不甘在雲淡風輕的生活中低調,反而活躍起來。
  • 外網鍵盤俠網暴漫威演員,緋紅女巫、黑寡婦、鋼鐵俠女兒都中招
    鍵盤俠的不分國度的。昨天,黑豹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去世,轟動世界。全球各大媒體、漫威DC的官方帳號,各大漫威演員都先後發布了悼文。>緋紅女巫的演員伊莉莎白·奧爾森因為沒有及時發布悼念而被大量網友道德綁架,被鍵盤俠們狂噴
  • 鍵盤俠網暴生事,現實中被獵殺
    相信鍵盤俠一詞大家都不陌生、在現實中鍵盤俠幾乎是貶義詞,甚至更多的人在厭惡,鍵盤俠的網絡暴力可以摧毀一個生命,一個家庭,在現實中我們看到太多因為網絡暴力而家破人亡的、身敗名裂的、甚至更多,但往往讓那些鍵盤俠的過錯不了了之。那麼電影中那些鍵盤俠的下場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對這部被川普點名批評過的影片進行深入探討。
  • 林俊傑評價鄧紫棋高音被當成鍵盤俠鬧笑話,網友怒懟他有鍵盤就行
    近日歌手鄧紫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段自己「七段badromance挑戰」的視頻,鄧紫棋還表示唱7段不過癮,來個十段吧。鄧紫棋也無愧於專業女歌手的實力,即便是十段高音也是輕輕鬆鬆拿下,網友們不由得稱讚鄧紫棋的唱功跟高音實在厲害。
  • 從心理學看待「鍵盤俠」的內心世界,李佳航的回懟,對還是不對?
    說到起因,原來是因為網友的冷言冷語徹底激怒了李佳航,說他表達能力差,油膩,沒有社交能力,不配當演員。文字雖少,但字字誅心,李佳航也不示弱的回應了一些網友。分析這背後前因後果,果真發現了端倪,原因歸納為一個詞語——壓力,而表現的形式,則是現代網絡媒體中的一個龐大的群體——「鍵盤俠」。如不通過現象看本質,一起來分析這件事心理學含義。
  • 《狩獵》2020版,既對現實無情的諷刺,也是「鍵盤俠」的最終歸宿
    有一部影片曾多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上,美國某總統多次地在社交平臺上抵制這部影片。為此影片製作公司環球影業,選擇了撤檔。因為疫情的原因,影片最終在流媒體上放映卻引起熱議,《狩獵》這部影片這才被眾人所熟知。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電影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呢?
  • 患有社交恐懼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實,對星星的這種體驗,我都能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有過在公共場合過於緊張,以至於對社交關係感到恐懼的時候。 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無論在網絡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聽到有人在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 那麼社交恐懼症到底是什麼呢?
  • 聽說當代年輕人人均社交恐懼症?
    聽說當代年輕人人均社交恐懼症?熟悉是因為當代年輕人總喜歡將「社交恐懼症」掛在嘴邊,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有社交恐懼症。陌生是因為很多人沒有真正了解社交恐懼症,也並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患者,甚至將內向當成了社交恐懼症。內向≠社交恐懼症
  • 《狩獵》獵殺鍵盤俠
    社會精鷹VS鍵盤俠? 女主的面癱臉有點意思,酷酷的有點嚇人。 變態精英階層享受殺戮的樂趣是假,被鍵盤俠禍害是真,各種政治隱喻看得出來,雖然要慢慢回味才明白,但是還算能懂。 反轉措不及防,腦洞奇大, 最後三十分鐘: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為女主打5星原來被獵殺者都是網絡噴子,鍵盤俠,種族主義者,現實唯唯諾諾網絡重拳出擊,人肉別人的生活,萬事陰謀論。
  • 大明星被誤認為「鍵盤俠」?林俊傑「我唱高音真的easy」
    #林俊傑被網友認成鍵盤俠#昨天,歌手鄧紫棋在某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自己挑戰十段高音演唱的《bad romance》。鄧紫棋演唱視頻截圖同為歌手的林俊傑在視頻下面評論:「Easy」,本來是很正常的明星間的互動,卻引發了誤會——林俊傑被一個網友當成鍵盤俠,並嘲諷「有鍵盤就行」。
  • 網友攻擊ITZY李彩鈴長得醜,母親現身懇求鍵盤俠們高抬貴手!
    繼BLACKPINK泰國成員LISA之後,ITZY李彩鈴也受到鍵盤俠的攻擊!韓國人對待愛豆歌手的網絡輿論向來都不太和諧。特別是針對男團女團成員們的惡性攻擊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了。這一點從韓國網友對待BLACKPINK泰國成員LISA的態度上也能得到驗證。
  • 鍵盤俠「獨領風騷」
    演員張韶涵曾發文斥鍵盤俠,我憑什麼忍你!她表示"現在網絡太方便,想罵誰、看誰不爽,就能不分青紅皂的攻擊別人"更有意思的是下方評論:"沒有網絡你能這麼紅?"鍵盤俠怎配得起一個俠字,俠的核心是勇,鍵盤俠的核心是怯。鍵盤不是鍵盤俠的工具,是鍵盤俠的牆壁。他要躲在那個鍵盤躲在那個屏幕後面,他害怕大家看到自己。他害怕大家知道到底是誰在說,誰在罵。為的只是爽快一時,卻不知道對當事人的傷害有多大!
  • 網絡「鍵盤俠」圖鑑
    不知起於何時,「鍵盤俠」開始橫行網絡。筆者對「俠」一字最早的認識,來源於金庸老爺子,從《射鵰英雄傳》的東西南北中,到《天龍八部》的丐幫王室少林寺,亦或是《倚天屠龍記》的「光明頂戰役」,俠客們或是以掌為刃,亦是仗器生花,為了自己心中的追求而瀝血亮劍。而傍身的武器則是「信仰」道路上最忠誠的夥伴。
  • 從認知學派角度看社交恐懼症
    我對朋友說,你弟弟有可能是社交恐懼症吧。 很少有人關注社交焦慮障礙(又稱社交恐懼症),甚至患上社交恐懼症的人也很少作為主要病因去求治,因而在診斷和治療中常被忽視。但是,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交往障礙對成人和青少年的影響已日趨嚴重。此外,成人期的社交恐懼症也會給家庭帶來壓力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