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從軍部小卒到國防學者的蛻變!
【引言】
《苦難輝煌》一版成名,其作者金一南成為美談。他在革命家庭成長,深受祖輩薰陶,自幼砥礪成為部隊一員。只是前方路途坎坷,但他並沒有忘卻初衷,在工作中屢創紀錄,屢當先進。以20歲大齡入伍,並不自卑自棄,而是暗下功夫,和他人比拼實力。從"不被需要"到"被需要",他的人生既充滿曲折,也充滿精彩。
1、金一南的華麗轉身
金如柏是金一南的父親,堪稱老紅軍,被授予少將軍銜。鄭織文是金一南的母親,一位典型的抗戰幹部。金一南本人被分配到北京軍區當通信兵。因父親於1984年去世,組織上考慮對他表示照顧、調回北京,並分配到國防大學圖書館工作。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首次到訪中國國防大學,金一南的表現驚呆眾人。
此次接待受到國防大學校長邢世忠的重視並親為召集,大家群力群策研究接待具體事宜。金一南以圖書館情報室主任的身份出席會議。除了金一南沒有發言,大家無一例外表達中美關係原則以及國際問題立場。邢校長此時將問題拋給一直沒有發表高見的金一南。他淡然地回覆說,需要補充一些對方在美方期刊上發表的材料文章。
校長一聽頓時來了興趣,也深為驚訝。隨後,金一南與會分享了切爾克特的軍旅經歷:他曾任職美軍陸軍參謀長發言人、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參聯會主席鮑威爾作戰處長、海灣戰爭期間最先了解下達戰爭命令的4人小組成員之一。金一南還網上下載切爾克特本人照片。校長此刻開始對他另眼相待。切爾克特的背景資料出現在幻燈片上,令這位到訪的美國將軍頗為感慨校方對他的了解程度。
2、金一南成為被爭搶的人才
金一南的個人價值終獲賞識。他從不與同志們爭鋒,只是默默用知識積攢力量,將自己貧乏的頭腦武裝起來。他的起點只是初中學歷,但靠自學彌補學業上的不足,他始終堅信執著給予人前行的動力。幾個教研室對他一度爭搶,並向上級領導層層匯報。於是,46歲的他被破格提拔為國防大學副教授。
3《苦難輝煌》出版問世
金一南成為副教授之後,出版社與他協約出書,《苦難輝煌》出版後果然不負眾望,得到新聞出版總署的強烈推薦。該書火爆的源頭在於對信仰的推崇。中華民族歷經苦難,又在苦難中浴火涅槃。忘卻苦難,等於背叛歷史;背叛歷史,等於敷衍現在;敷衍現在,等於忽視百姓。現代中國亟需自下而上地尋根,當今社會問題折射出醜陋的人性,我們的精神世界還有救嗎?魯迅筆下麻木的看客早已隨風遠去,然而新的看客又在社會裂縫中照見,如何改造自身?又如何改造他者?該書的出現應猶如一聲驚雷,震顫沉淪於瑣碎平庸的靈魂。
【結語】
金一南從未停止過進取的腳步。他矢志於軍旅,忠誠於軍旅,服務於軍旅,奉獻於軍旅。在默默無聞之時,他沒有選擇怨天尤人,而是從現有業務出發,不斷用頑強拼搏的精神,努力在知識海洋中汲取營養。他人前人後一個樣,保持著謙遜、低調和內斂的務實作風,在需要體現自我價值和職業品格之時,又從未表現出絲毫地膽怯。
參考文獻:
《苦難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