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他46歲,還是個圖書館的基層工作人員,初中學歷。一次,單位要接待一個大來賓, 全體上下都很重視卻沒有一個好的方案,領導就隨口問了他一句話,竟讓他的人生從此一路開掛,不僅破格提拔為副教授,還成了暢銷書作家。
這個人就是《苦難輝煌》的作者,赫赫有名的金一南將軍。
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第一次到中國國防大學訪問,中國國防大學對此非常重視,還專門開了籌備會,但是那時候大家都沒見過也不了解切爾克特校長,要注意什麼要準備什麼更無從得知。
一籌莫展的刑世忠校長看到一直在低頭記錄的金一南,就問他: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金一南起身拿出靠在椅背上的文件夾,拿出了三份文件:切爾克特近期發表的作品,生平履歷,還有畫像。
看到這三份文件的時候,刑世忠非常的激動,說道:下午2點之前,把你所掌握的材料都送到我的辦公室。
要知道,在當時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金一南能掌握到這樣的「情報」,可見他的好學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正是因為這樣的精神,明明可以在國防大學「混吃等死」,他卻選擇了吃苦當吃補,一有時間就啃歷史書、哲學書,國內的、西方的,現代的、近代的,愣是足足記了150萬的筆記,最終匯集而成了52萬字的《苦難輝煌》。
這本書帶給我們最大的思考是:
到底是什麼讓一個民族能從一窮二白的艱難困苦中崛起?而這種崛起又依靠的是什麼?
金一南給了我們答案,一個民族的崛起首先是應該是精神的崛起!而崛起靠的是什麼?就是信仰。
是信仰,讓我們的先輩們可以在艱苦的環境中,仍然懷揣著救國救民的信念;是信仰,讓我們的戰士們在缺衣少食的困境中依然敢打敢拼,帶著全國人民從苦難走向輝煌。
國防大學政委說:」這本書,看似講過去,實則講今天,看似問現在,實則問未來。「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匆忙、因為物慾、因為不信、因為走得太快太遠,而忘記了初衷。
《苦難輝煌》不僅高度還原了中國人民歷經的種種苦難,更突出了紅色革命與不怕失敗的精神,書中披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真實案例。每次拿起翻閱,都會給人以振奮人心的感覺。
這本書雖然書寫的是我黨早期的歷史,卻蘊含了一個國家和政黨的發展智慧,也蘊藏著個人的成長智慧,因為它從人們當下普遍關心的問題切入,回答了我們從哪裡來,未來要向哪裡去的問題。
現推薦這本大字版的《苦難輝煌》,閱讀體驗更佳,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獲得。
只有透徹讀懂那段歷史,才能讀懂中國的當下和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