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退休院長辦免費診所 看病不要錢還管午飯(圖)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65歲的周國平原是鄭州一家區級醫院院長,去年退休後,他組織幾位退休醫生與市紅十字會合作創辦了一家免費診所。為給困難患者用上便宜又管用的藥,他還調查了幾十家藥店,指導病人去買便宜藥。

  2013年11月11日,這家免費診所悄悄開張,至今已經有將近5個月了。這麼長時間的考驗,應該能證明這些醫生不是圖形式、走過場的「學雷鋒」。而問題是:被稱為「河南省第一家免費診所」的他們,維持運行的資金從哪兒來?醫護人員的從業資質都合格嗎?他們的愛心善舉,能堅持多長時間?

  帶著疑問,鄭州晚報記者來到位於緯五路與經一路的「國平義務診所」,進行了兩天的採訪,並與負責人周國平進行了深入對話。

  人數太多,只得限號問診

  2月27日,國平義務診所,門上有一張落款時間為21日的告示:由於接診能力有限,每日接診人數100人。上午60人(內科),下午40人。上午空腹測血糖20人。

  進入診所,一樓大廳內,有人在櫃檯前排隊諮詢,有人在長椅上坐著等候,這裡有一位外科大夫坐診,有10多個來問診的。上到二樓,有內科和中醫兩個大夫在應診,負責人周國平也在為患者做診斷。這裡排隊等候的病人有20多個。周國平聲音洪亮,看病就像拉家常:「你經常感覺胸悶?腸胃不舒服?中藥效果不太好,去藥店買點丹參滴丸、阿伐他汀,按時服藥應該會有效果。」

  「你這屬於慢性咽炎,包括你老是頭暈,跟咽炎也有關係,去開兩味中藥:二花、生地,衝著當茶喝,每次20克,試一段時間。」

  因為患者太多,記者與他只是打了個招呼,沒有時間多說話。但桌子上患者的號已經有30多張了。

  據一樓負責接待的志願者李迎介紹,當日他們一上午就接待了100多人,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來。

  這裡坐診的都是知名老專家

  周國平原來在一家鄉衛生院任院長,1987年調任金水區人民醫院院長,使這家當時收不到病人的醫院經營成全市效益最好的區醫院。1998年,他為金水區轄區居民辦理優診卡,讓老年人和家庭困難的人,看病少花錢。從2003年開始,金水區轄區村民可以到他的醫院免費體檢。2007年,他的醫院成為全國首家實行「先看病、後收錢」的醫院。

  65歲退休之後,他放棄民營醫院的高薪聘請,辦起了自己早就想做的「免費診所」。

  他這種在別人看起來很傻的行為,可能跟他童年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有關:他一個妹妹得了腦膜炎,當時正是寒冬,他去請醫生看病,在診所門前叫了一個多小時,醫生都不開門,只是因為天太冷,不想起床。當時周國平立下決心:長大了要當醫生。

  他說,自己開免費診所,主要是為病人解決4個問題:義務診斷疾病,指導正確就醫,提供保健諮詢,簡易康復治療。診所裡沒有藥房,只開藥方不抓藥,能做一些基本的如彩超、心電圖等檢查。除了他之外,在這裡坐診的大都是從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公立醫院退休的老專家,其中82歲的趙長水是省內知名的內科專家,80歲的任鳳鳴是河南省人民醫院退休的泌尿外科主任醫師,85歲的謝持鑑、52歲的李華芬、40多歲的王守禮等也分別是外科、中醫等專業的佼佼者,在這裡以志願者的身份為患者服務。

  不僅看病不要錢,還管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不僅看病不要錢,還提供免費午餐。2月28日中午臨近12點,兩名護士將兩個不鏽鋼的大桶抬出診所,裡面是快餐公司剛剛送來的熱騰騰的飯菜。門外,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概數數,有150人左右。

  為排隊人群打飯的李迎介紹說:幾乎在他們開始義診的同時,免費午餐就同步進行了。來吃飯的有患者、環衛工、乞討者。

  環衛工李師傅說:「我在這邊保潔,每個月工資也就是1000多,光房租就得五六百,所以,每天中午能吃到熱飯,味道還不錯,心裡確實挺感動的。」

  ■對話周國平

  免費診斷錢從何來?能堅持多久?

  診所處於繁華地段,房租、水電費每月開支都在兩三萬元。再加上免費午餐,那麼,診所靠什麼維持運行?趁中午周國平難得的休息間隙,記者問了幾個問題:

  記:您為什麼要開這個免費診所?

  周:1999年,我偶然在電視裡看到一個消息,說澳門一家名叫同善堂的民間慈善機構,做贈醫施藥等慈善工作,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我當時就想:等自己退休後,也要辦個能給人免費看病的地兒。去年6月,我正式從醫院退休,開始為自己的免費診所選地址。找了3個月找到了現在這個地方,旁邊有好幾個大醫院,患者無論是去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還是到附近藥房開藥,都很方便。

  記:開診所的資金從哪兒來?誰來監管?

  周:購買醫療器械、選址、裝修,共花了150多萬元,這些資金全部由一家不願透露名字的愛心企業贊助。還有我自己的存款,兩個兒子一個人給我拿了20萬,我愛人也給我拿了15萬,還有一些親戚朋友支持。每天的開支都很大,但目前還可以維持。我們的帳目要經過市紅十字會的審計,是公開的,符合條件的報銷,不能報銷的我自己出。除了那家愛心企業的贊助,目前社會上也有愛心人士的幾百幾千元一筆的捐款,我都上交給紅十字會統一管理。

  記:診所的大夫都有從業資質嗎?有報酬嗎?

  周:診所目前有9名固定志願者:4名退休的護士和5名專家。這些專家、護士要麼是我的熟人,要麼是我的老部下。不固定來幫忙的志願者還有好幾個。醫生們都有執業證書,不固定的志願者主要是來幫忙打下手,不坐診,所以有的沒有,但我正在努力爭取使診所裡所有人員都符合規範。我自己不拿一分錢。老專家們有3個都80多歲了,每月只有幾百元的交通費和午餐補助。

  記:免費診斷能堅持多久?

  周:資金鍊會不會斷,這個我真的無法保證,我只能說,只要診所能夠運轉一天,我就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一天。畢竟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切還處於嘗試階段。但我也知道,如果想讓它長期開辦下去,還得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依靠社會各界,大家都來獻出一份愛心。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是醫護人員太少的困難,如果能讓公立醫院的醫生、護士每個月都做幾個小時的志願者就好了。(記者 張翼飛 文/圖)

相關焦點

  • 世界頂級醫療水平,看病幾乎不要錢!為什麼他們卻逃離了
    世界頂級醫療水平,看病幾乎不要錢!只要你擁有香港身份證,去公立醫院和診所看病,普通病房每日收費100港幣,一切膳食、住院、化驗、藥物及手術費用均包括在內。100港幣包圓!  原來,「免費醫療」=耗命醫療。
  • 在農村為何去鄉鎮醫院看病的人很少,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農村,為什麼去鄉鎮衛生院看病的人很少,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呢」?老實說看到這個話題,宋安之感觸還是很深的,就以自己的家鄉山西來說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鄉鎮醫院的確很尷尬,大家都有默契的不去鄉鎮醫院看病,最多去輸輸液什麼的,因為鄉鎮醫院沒什麼好大夫,即使醫療設備上比私人診所齊全,但是看病技術真不如那些私人診所的醫生,於是乎就形成惡性循環,好的大夫都想辦法去了縣醫院,而鄉鎮醫院沒有好的大夫,大家越發不會去看病。
  • 農村鎮醫院看病的人少,然而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為什麼?
    前幾天,我和老婆去鎮醫院看病,門診大廳敞開著,掛號處有7、8個人在排隊,我在那裡排了一下隊,本來天氣就冷,冷風吹進門診廳,讓人冷的發抖,而掛號室,藥房,和醫生辦公室都有空調,他們為什麼不在門診大廳裝個空調呢?
  • 診所寒冬期,提前來了?|寒冬期|診所|提前|醫師|基層|公社|疫情|...
    同時,75%以上未複診的診所人表示,對今年營收期望不大,1%人群則認為形勢比較樂觀(見圖2)。一、接診量從反饋情況來看,五成以上診所接診量下滑40%以上,不到一成診所接診人數和平時相差無幾(見圖4)。 圖5( 數據來源:基層醫師公社、醫師服務平臺 )這次參與調查的診所,場地大多數為租用,除了負擔高額租金以外,還得支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其中有1/4的經營者表示,每日支出在500元以上,這對於個體診所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 農村怪象,醫院看病的人少,私人診所人卻很多,咋回事?這5點很現實
    第一、去醫院看病繁瑣,去小診所看病方便 生活在農村裡,幾乎每個村莊都會有一個醫療室或者私人小診所,現在除了看病拿藥,也能掛個水,一般農民有什麼毛病
  • 實地探訪國內首家網際網路線下診所解碼敗因:春雨診所「漁翁」構想或...
    她介紹道:「2018年我們加入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而且我們還是垂楊柳醫院醫聯體成員單位,你在這邊看病可以享受雙向轉診,我們的醫生都在上級醫院培訓過,特別有保障。一級醫院報銷比例又高,我幫你把醫保卡登記下就可以掛號了。」
  • 公立醫院兒科看病難?這類新型診所也許能幫你!
    全國有150家知名兒科診所  兒科看病難是全國各地都面臨的一大難題,隨著就醫需求的日益上升,越來越多新型兒科診所走進了公眾視野。  什麼是新型診所?『防』是預防,治療不僅是開藥治病,還教給孩子和家長們一些知識,讓孩子以後少生病、不得病。『新』是創新,注意知識、技術的更新,用人體制上的創新,突破目前民營診所、民營醫院的發展瓶頸,為醫生發展打造平臺。」相比傳統的兒科診所,新型兒科診所大都定位為中高端。
  • 嘉定這個老診所曾登上央視,如今後繼有人全因這句家訓
    今年8月,新民晚報記者回訪陳氏推拿診所,發現如今義診的「接力棒」已由陳紀文的兩個兒子陳維寧和陳維國接了下來。病人問:醫術這麼好為什麼不收錢?陳氏推拿診所下午1點不到,「陳氏推拿」還未到開門時間,門口就已經坐了十幾位候診的市民。
  • 實地探訪國內第一家網際網路線下診所敗因:春雨診所「漁翁」構想或是...
    她介紹道:「2018年我們加入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而且我們還是垂楊柳醫院醫聯體成員單位,你在這邊看病可以享受雙向轉診,我們的醫生都在上級醫院培訓過,特別有保障。一級醫院報銷比例又高,我幫你把醫保卡登記下就可以掛號了。」談話間,有零星附近居民掛號取藥,或是諮詢協和的專家哪天來出診,導診員便指著牆側醫生宣傳詳細告知。
  • 安本資管關愛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在行動。
    醫用耗材團購,安本資管關愛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在行動。  安本資管關愛老年人在行動,發現老百姓沒有錢的還是很多,他們在生活花銷上,就是節約再節約,一般連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許都會忍著不買,吃食方面也會選擇廉價的,不昂貴的。所以可能面臨身體方面出現了問題,需要求醫也是難上加難!他們不是不信任醫生,而是自己拿不出那麼多的錢來為自己看病...同樣,這也是國家正要解決的問題。
  • 農民每年都交新農合,為何看病愛去小診所?農民:原因太現實
    導讀:農民每年都交新農合,為何看病愛去小診所?在農村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雖然大家都購買了醫保新農合,但在有病的時候,往往卻會去村裡或者是鎮上的小診所,並不會去縣裡的大醫院,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在附近小診所看病花錢省事:如果不是真的有什麼大病,小毛病的話相信很多人還是愛去小診所的,一來是路途較近,走著方便,二來是不用掛號,不用繁瑣的檢查。小毛病很容易就能夠得到解決。所以自然就沒有必要去跑那麼遠的路,去往縣醫院,而且在縣醫院看病,如果不住院的話,又不會給報銷,即便是自己有新農合,也省不了錢的。
  • 在農村,為什麼多數人寧願到私人診所看病,也不去有報銷的醫院?
    在農村鎮上的醫院經常性的會看到空空蕩蕩的場景,但是同樣在附近的私人診所卻是人滿為患,就算在新農合報銷非常普及的今天,大多數的人都寧願去私人診所裡邊看病,都不願意去可以報銷的醫院,為什麼會這樣呢?1、看病便宜一般在在私人診所看病價格都比較便宜,一點感冒發燒什麼的去醫院裡太貴了。2、輕鬆省事就事論事,去醫院裡面又是掛號又是找醫生又是辦卡什麼亂七八糟的真的很麻煩,就醫的距離比較近,有個頭疼腦熱的不需要跑到鎮上或是縣城醫院,直接在私人診所裡抓掉藥打個點滴就行了。
  • 在韓國看病方便舒心
    很多小夥伴寧願花幾千塊錢買機票回國看病。直到5年前筆者搬到韓國,跟當地人一樣有了醫保以後,才終於克服了去醫院的恐懼。現在一感覺不舒服就毫不猶豫去醫院。在韓國看病是什麼樣的體驗呢?簡單的概括就是:方便,舒心,放心。首先,去韓國醫院不用排長隊。為了避免大家都擠著去大醫院,韓國的醫院實行分級制。一級醫院其實就像國內的小診所或社區醫院,在韓國也稱為「醫院」。
  • 蜜獾診所全國發布會在鄭舉行
    據悉,蜜獾診所計劃在河南主要地市布局15家旗艦店,在四川、湖南、陝西等省份布局新型診所。 蜜獾診所重大免費活動:全省招募1000名便秘患者免費管理一個月,價值3000元。要求年齡在45歲以上,便秘一年以上,必須做腸鏡檢查。 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很少有人知道第四高,即高尿酸。高尿酸在體內是游離的,沉積在關節就會形成痛風石,疼痛難忍。
  • 小診所蘊大愛 東營這位女大夫有顆濟世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欣 東營報導「我的父親是一名中醫,經常在家研製小藥丸,來找我父親看病的病人絡繹不絕。」在藥香中長大的朱玉傑,從小耳濡目染,特別羨慕穿白大褂的醫務人員。朱玉傑的父親退休以後也來到東營,2013年,朱玉傑下崗了,和父親一起開了玉傑診所,父女兩人在行醫的路上默默服務大眾,懷著一顆利他的心治病救人。良好的治療效果口碑相傳朱玉傑雖然學的是西醫臨床專業,但受父親的影響還是十分喜愛中醫。
  • 私人診所病人如潮,鄉鎮醫院卻冷冷清清,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文:基層集結號圖:配圖網絡侵刪(文字總關情……敬請關注基層集結號。)我的鄰居在鎮上開診所,到目前他已經在鄭州買了兩套房,縣城買了門面兩處,家裡蓋的三層小樓,兒子出入奧迪小轎車,連閨女出嫁都陪送了一套房。他開了二十幾年的診所,開始在村裡,後來搬到鎮上。現在一年收入至少四五十萬元。
  • 鏡相| 武漢疫期,一位八旬診所醫生的無聲殉職
    2015年,他在網文《一名基層醫生被逼開診所的18年風雨》(下稱《18年風雨》)寫道,以前在醫院上班時,還夢想著退休後,開一家診所,把幾十年積累的知識用上,診所裡有纖維胃鏡、心電圖、電離子導入儀、穴位注射……」 但蘇逵發沒有想到,他在56歲那年,以另外一種方式開始了診所生涯。
  • 繪本故事 | 玩具診所
    2019年的年底,有幸聽到了方素珍老師本人分享《玩具診所》創作故事,她說「繪本是靜態的電影,動物診所故事在郝洛玟老師的筆下,成為了具有鏡頭感的畫面。繪本裡要有時間,時間如何呈現?需要藉助繪本裡的角色讓繪本有時間感」。透過郝洛玟老師的巧妙設計,《玩具診所》的每一頁都是一組鏡頭感十足的插畫,繪本故事不只是圖上短短的幾句話,而是生動有趣的富有生命意義的故事。
  • 正規醫院可以報銷,為什麼很多農民卻選擇去私人診所看病?
    但是最近,我卻發現一件經常發生的事:很多農民生病了基本上就不去正規醫院你,都是選擇去村裡的、鎮上的私人診所。為什麼農民願意去私人診所看病呢?1、方便私人診所通常建在村子裡,就醫距離近,通常都是隨到隨看,不用像正規醫院那樣排隊、掛號。因此,大多數農民有個頭疼腦熱第一反應就是去私人診所。
  • 大咖雲集 共享口腔行業大會 河南日報網-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俊霞  近日,由河南紅太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鄭州思邁爾松柏實業有限公司主辦的25周年慶典活動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