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國人去了火人節,也看到了很多歸來的小夥伴寫的文章。七萬人的心中,有七萬種火人節。每一種都是獨特的,不分高低。但仍然希望還沒去過的朋友們多了解,不要片面的去理解和定論。而是站在相對客觀的角度去觀看和體驗,想要真正的了解火人節,只有真正去一次,別無他法。
在去之前,我對火人節的了解和認知,也是停留在獵奇和藝術狂歡上。但是身臨其境之後,才發現想要真正體會火人節的精髓,只參加一次是不可能的。
因為體量太大,內容太太太豐富,玩法太太太太多。更重要的是,每次的參與程度和方式,以及個人的心境,會直接決定你最重的參與體驗感受。火人節是立體的,多層次的,and多維度的。
有人說,在火人節每個人都展示了真我;有人說,在火人每個人都展示了最假的一面;也有人說,火人節是人類愛與創意的無限體驗;還有人說,火人節就是一個光(yin)怪(luan)陸(luo)離(ti)爬梯。
7萬個人,對火人節就有7萬種理解。心裡有什麼,看見的就是什麼。所有的妄測,都只會讓自己更加狹隘。
很多小夥伴讓我分享一下我的故事,我覺得自己只是個virgin burner,第一次去更多的是扮演一個遊客的角色,還沒有資格去很好的傳達。最多算一個遊記。
不過發現好像鮮有人對於火人節的十大原則,做出一些理解,所以在這裡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小看法。
視頻時長約25Min,歡迎大家在WIFI環境下觀看
(最好是收藏這篇文章慢慢看)
可能很少有人留意其實門票也是一份協議。每張門票的背面,除了叮囑大家要帶齊必須得生活和急救物之外,也告訴大家當你使用這張門票的時候,就表示默認你會遵守火人節的十項原則。
光怪陸離的背後,其實是嚴謹的契約精神。你想玩這個遊戲,就必須遵守遊戲規則。你準備好了嗎?
火人節的十大原則
是這個存在了33年的文化的基石
無條件給予 Gifting
無條件包容 Radical Inclusion
去商品化 Decommodification
自力更生 RadicalSelf-Reliance
自我表現 Radical Self-Expression
社區精神 Communal Effort
公民責任 Civic Responsibility
不留痕跡 Leaving no trace
積極參與 Participation
立即性 Immediacy
給與的可以是物質上的東西,很多人會送自己國家的紀念品,更多的則是吃的喝的。
在路上突然被叫住去吃 Lobster Pizza (左)
每天準時召開的熱狗趴 (右)
3:00 & J 的 Organic Fruit & Viggie Camp營地的owner,在附近有個自己的農場,每天都將新鮮水果運進營地免費派發。
路上遇到一個帶著cold drinks標識的老爺爺
馬上停車給我們送冷飲
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是一個建議,可以是一段舞蹈,可以是一首即興創作的詩,甚至可以是一個簡單的擁抱。
火人節很多地方只要你get naked 就可以skip the line(一位小夥伴為了幫我拿點吃的也是拼了 LOL)
如果要帶禮物來給大家記得儘量不要包裝的,包裝製造的垃圾真的很驚人!
包容並不是僅僅的一句 I don't care,而是嘗試去理解,並承認不同思想的合理性。如果你只是不同意他人的想法,出於禮貌和禮儀沒有表達,或是不在乎,這不是包容。
舉個例子,有人覺得去了火人節,不喝酒不來點大媽或者抓格,就好像不會玩,放不開。但朋友參加了一個關於「What is burning man"的討論活動,有一位發言者關於這一點的觀點非常棒。
他說 ,火人節是一個可以有酒精/抓格的地方,也是一個完全不需要酒精/抓格的地方。
有的話,你的確是可以將感官放大,進入更迷幻的世界;沒有的話,其實火人節裡已經有太多,你在平時世界裡不可能看到的景象。
例如沙塵暴裡巨型的藝術裝置,光怪陸離的藝術車,天馬行空的穿著打扮。
Radical更確切的翻譯應該是,絕對的。絕對的包容,是非常難以實現的,有可能只是在火人節的某個moment,才有可能做到。但勇於嘗試總是好的,被完全理解和包容的感覺是極好的。
火人節的八天,應該是我近十幾年來最長一段時間完全沒有使用過任何形式的金錢。在這個最接近烏託邦的地方,感受什麼是真正的去商品化。
一個來了火人節13年的老burner,三年前開始為大家做磚窯紀念品。大家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填色繪製,老爺爺會在火人節結束後回家燒制,然後按我們留下的地址,將成品寄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問他,你平時是賣燒窯製品的嗎?他說不是,只是在火人節送給大家,平時不做,也沒有品牌,也沒有店面。
火人節杜絕品牌的露出,以及任何企圖利用火人節做商業宣傳的行為,這是33年來主辦方一直堅持的事情。當然,這裡甚至有人帶著各自的agenda來到這裡。宣傳個人品牌、融資等等。完全排除這些行為是不太可能的。但不得不說火人節是商業化的影子最模糊的地方,可能未來會加一個之一,但現在不敢說。
自力更生 Radical Self-Reliance
DIY這件事情,近些年在國內興起。而對於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早已習以為常。因為人力成本太貴
一般美國人家裡裝個燈,修個廁所,甚至搭個房子,都是信手拈來。
如同自由行,做攻略和準備的過程也是另外一種幸福。因為美好的期待總是令人興奮。自己親自動手做成一件物品,或一段旅程,本身就是一件富有成就感的事情。
在火人節,大到營地的搭建,藝術品的設計和組裝,都不可以外包給工程公司,需要召集志願者完成。
而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自己準備和安排,有些人習慣了日常有人幫自己打點好一切,可能會覺得有點辛苦。但是大家齊心協力做好一件事情,則是另一種滿足感。
自我表現Radical Self-Expression
最簡單的自我表現就是穿著。你可以穿的不可思議,你也可以什麼都不穿。你也可以穿的跟平時一模一樣。
這裡最重要的是自我表達,告訴大家你是誰,你的故事。沒有人會 judge你的穿著。就算有人投來注目的眼光,那也是羨慕你為何那麼有創意。
👆credit to Venus Liu
(ins: sunevliu)
除了穿著,你想做任何事情都可以 (當然違法的事情還是不行)。包括任何看起來怪誕的事情。
你可以在playa中間冥想,在central camp席地而睡,在街上無伴奏起舞,在open mic向陌生人訴說心底的故事,在宇宙中心呼喚愛,在世界盡頭感受孤獨!
👆credit to Venus Liu (ins: sunevliu)
雖然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想得開,也是可以做一樣的事情。並不是非得去火人節去表現自己。但的確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不得不重視別人的看法和評價。TA需要一個出口去毫無保留的展現真正的自己。火人節是一個相對更好的契機。
看過對火人節一句話的概括相對較為完整,火人節是一個基於包容、創造與平等理念,輔之以充滿想像力的藝術實踐,嘗試開拓反消費主義和社區協作的另類空間。
社區精神是指:
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一定的社區成員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在正確的價值觀念體系的支配和滋養下逐步形成和優化出來的一種社區意識。
我們附近的一個營地Square One (3:00 & E)是洛杉磯的一些藝術家音樂家一起集資而建。每天中午都會免費為大家提供 BBQ & Beats。每周三還有冰淇淋,周五有Veggie Burrito。整個營地的人一早開始齊心合力,為幾百人提供新鮮現制的午餐。沒有人在指揮,沒有人在督促。一切都井井有條,每個人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跟著音樂一邊舞動一邊煎牛排,一邊製造快樂。
公民責任 Civic Responsibility
公共責任的範圍應為:
公領域的、公民的、社會的共同責任
公民是以社會成員的身份存在,在面對國家政治和社會利益的問題時,會超越私民的身份,而以社會人、公民的身份來考量各種利益以解決問題。
原本以為的會出現很多瘋人瘋事,很多醉酒後的過激行為。但一切都是那麼peace,完全沒有出現讓人不適的畫面。
火人節7萬人都在使用的流動廁所,基本沒有排過隊 裡面都有紙。即使在燒人後,稍微排了一下隊的那次,每個如廁迅速的人,出來都會賦予掌聲,並享受被叫hero的「榮譽」。
火人節裡的垃圾叫做 MOOP (matter out of place)就是 只要原本不屬於這裡的東西都叫做 「垃圾」。因為這一片鹽鹼地,是火人節跟國家公園租借的。雖然荒無人煙寸草不生,但租借期過後,就要不留下任何痕跡的,還原它本身的面貌。
火人節沒有垃圾桶,每個人都靠自覺不留下任MOOP。即便是不小心撒了點酒,都要連溼掉的土一起帶走。
住在一個20年的明星營地的小夥伴說,最後一天所有人不是抓緊最後的機會玩,而是從早上8點開始 全員蹲在地上撿垃圾。
不但如此,所有營地全部撤離之後的三個月裡。還會有很多志願者,專門開車來到這裡,蹲在地上地毯式搜索MOOP。任何衣服上掉下來的亮片,甚至液體
都要全部帶走,就像這裡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只因為要履行曾許下的LEAVE NO TRACE 的諾言。
第一次去的Virgin Burner 可能會更像一個遊客的身份,因為在有限的8天時間內要去消化如此龐大的光怪陸離,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當然,很多人抱著只來一次要夠本的心態,在參與度上面肯定會打一些折扣。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愛上了火人節,那就不妨多來幾次,每次以不同的身份去參與,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理解。
可以自己做一次營地的發起人,一起提供吃的喝的,或是某種服務。哪怕是給人免費塗防曬霜都可以。我們這次5個女生10隻手為路人塗防曬霜,反響就很不錯。
可以做一次 Ranger(就是火人節的警察)。一開始我以為是官方花錢請來的,聊起來才知道700多個ranger都是志願者。也需要買票,只是票價便宜點, 不用搶票。每天值班6小時,然後就是自由的時間,我們因為被藝術車帶到了很遠的地方,半夜坐ranger的車回到營地的經歷也是很開心的。
活在當下 這句話並不陌生,但事實上,我們總是一點點地浪費光陰。去回憶 or悔恨再也追不回來的過去。
去擔憂 or 焦慮無法掌控的未來。捫心自問,你是否真的能體會到 「當下」的重要性。
珍惜眼前人說起來容易,但又有多少人能放下手機跟眼前人聊聊天。當然這不是給你一個不管不顧沒有責任感的藉口,而是respect眼前所發生的的一切。
在playa上騎著騎著,沙塵暴突然就來了。完全沒有能見度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敢再騎行,只好停車等風暴過去。結果看到一個小哥在廁所旁邊,索性坐下掏出餅乾開始吃,「走不了 又有點餓 那就吃點吧!」
騎車經過附近正在派蜂蜜酒的帳篷,小哥用喇叭召喚我過去喝酒,我正趕著回去上廁所。說我就住在對面,一會再來。
小哥說:火人節就是即刻體驗,沒有等一會。NOW OR NEVER.
在火人節還有「立刻原地結婚」選項,在這裡,要的就是立刻現在馬上做。
NOW OR NEVER
不得不說一個關於大家都關心的事情,就是有關裸露。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臨行之前跟朋友一起吃飯,問我接下來要去哪裡。一位朋友得知我要去火人節。問那是什麼活動,另一位朋友很訝異的說:你不知道嗎?就是一個大家都不穿衣服的活動!
火人節進城之前的聚會上,問及大家為什麼要去火人節。也有小夥伴直言不諱就是想來看看不穿衣服的好看的小姐姐們。
不得不承認,很多人提及火人節 ,第一反應就是與裸露 性 抓格做等號。
我認為這只是火人節的一部分,是構成並滲透在這個文化中的點滴,不是全部,也不可缺少。
就像《色戒》中 ,床戲這是表現情緒和戲劇張力的一部分,但大部分人會只去看這一部分。那《色戒》跟其他的愛情動作片的區別,就只是演員不同而已了。
如果想要知道二者間是否有等號的關係,最好的辦法 就是親自來看一看。
人生的旅途,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一輩子裡,陪伴最久的那個人,是自己。最重要的是。如果跟自己做朋友,與自己相處,想要相處的好,就需要通過認識世界。從而認識自我。
在火人節,經常會突然之間有這樣的頓悟:
wow 原來我是這樣想的
wow 原來我是這樣的人
wow 原來我是喜歡這樣的事情的
我從小一直非常羨慕男生,籃球打一打就可以光膀子。但又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睡覺都要穿襪子。
這次號召了幾個姐妹一起「光膀子」騎行,那一瞬間發現自己真的非常的喜歡這種感覺。非常的涼爽!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感!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的感覺真好!
有小夥伴,騎了一會就感到不是很comfortable,覺得沒有安全感。多一些探索和嘗試,你會更了解自己一些。
平日的生活中我們總是要問自己 WHY。
為什麼要去一個新的地方,為什麼要愛這個人,為什麼要做這個決定。因為現實生活中成本得失,都必須納入考量的範圍。
很少有人會問 WHY NOT?為什麼不這麼做呢?為什麼不能愛上他?為什麼不能不去做個新的嘗試呢?在這個只存在8天的世界裡,
Nothing To Lose.
WHY NOT?
傳說Burning Man,是因為一位離婚的丈夫想要用燒木頭人的方式去祭奠逝去的愛情,也是為了逃離那段感情而產生。
要燒掉一個自己木質藝術品的想法無從拷證,卻讓這個節日更蒙上了神秘色彩。
火人節創始人Larry Harvey 說起火人節的由來,是因為當時女朋友的一位雕塑師朋友,相約幾個好友在河邊焚燒雕塑,無心的焚燒竟然招來了一群人的圍觀。
Larry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有意思,就拉上自己的朋友把這個活動固定下來每年一次,從1986年開始在舊金山的Baker Beach舉行。直到1990年被當地警察取締。
此時圍觀的群眾已達800人,後來火人節轉移到了內華達州荒蕪的黑石城沙漠上,從最初3天80人的活動,變為今天8天近8萬人的聚會。
小的時候很喜歡燒東西,也說不上為什麼,就是看著一個東西被燒掉的感覺特別爽。
燒人的時候像一個巨大的儀式,有志願者的各種表演,所有的藝術車都開到playa,7萬人一起燒東西。
如果說燒人是一個巨型的狂歡夜
那麼燒temple則是一個巨型的集體默哀夜
Temple是我見過的最大的,逝者集體遺容和悼念聚集地。步入的一瞬間,很多人就已淚流不止。身邊很多人在抱頭痛哭,也有很多人默默的留下淚水。
每個人將自己希望紀念的家人,摯友,貓狗寵物。甚至可以是一段戀情,一段回憶寫在/貼在/陳列在其中。
在最後的一晚裡付之一炬,熊熊燃燒過的火焰,像揮動的雙手,和心中所有的不舍告別。這一天之後,我們才能徹底move on。成年人常說,要好好告別,才能和自己和解。
前年在燒人的時候,有人衝了進去與火同去了。所以今年的ranger加派了人手。面對觀眾,謹防有人闖入,在燃燒的時候,我問面前的ranger:你頭也不回一眼不看,不會覺得很可惜嗎?
他說 大家臉上的反應,比背後的場景更真實動人。
朋友問了很多Burner,關於今年火人節自己的 Key Word。有人說這是她第21年來火人節,每20年就重生一次.所以今年她跟我們一樣,都是virgin。
我想我的關鍵詞是---放縱與救贖。
這讓我聯想起《西部世界》,在一個無拘束無網絡轉瞬即逝的平行宇宙,在一個極度包容極度自我表達的社區社會。
一會覺得大家都是在無度的自我的放縱,下一秒有會看到每個人身上正在進行的是無限的自我的救贖。二者同時出現的戲劇衝突感,即使是在陌生人身上,我都能深刻的感受到。
也有人說火人節就是一種巨大的社會資源浪費,是一種為了建立一個虛擬的烏託邦理想國,而花費巨資人力物力堆砌而成,本身就是一場巨大的放縱遊戲。
但反對者認為這是人類過度商業化網絡化的一種自我救贖。在這裡將一切歸原,回歸本初。我本著絕對包容的原則,同意兩種邏輯存在的合理性。
但
或者說
放縱本身
就是一種救贖
?
此時此刻 距離下一次燒人
還剩361天
希望2020年我們有緣一起燃燒
DiveHardest 已經開始籌備2020年火人節的營地
如欲知詳情
請添加客服微信
由客服邀請入群參與討論
DiveHardest 的火人節營地
不接受任何商業化植入或品牌露出
希望參與的小夥伴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們不會宣揚自己是「最」什麼的營地
我只希望大家通過這個文化更好的發現自我
不強求 不強加
PEACE & LOVE
Life is too short, let's work hard, play harder, Dive Hard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