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記者從江蘇省蘇州市溼地保護管理站了解到,10年來,蘇州地區發現的鳥種數量增加了100種,溼地公園的鳥種數量增加了40%。
眾所周知,溼地野生鳥類多樣性是國際公認的評估溼地生態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蘇州溼地公園發展迅速,建設水平全國領先,全市先後建成21個市級以上溼地公園,讓天堂蘇州又多了一個「鳥類天堂」的美譽。
溼地好不好,鳥兒說了算
溼地是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國際溼地公約」的全稱為《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溼地與鳥類的密切關係可見一斑。蘇州市溼地保護管理站站長馮育青介紹說,鳥類處於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中上層,它的多樣性可以表徵整個生態系統食物鏈網絡的完整狀況,因而,溼地野生鳥類多樣性是國際公認的評估溼地生態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我們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生物評價指標,提出『溼地好不好,鳥兒說了算』,用鳥類多樣性、水環境質量和宣教工作三項指標作為考評依據。」馮育青說,用這三項考評指標,對全市溼地公園在同樣的標準下進行綜合評估排名、評定星級,並通過每年發布的《蘇州市溼地保護情況年報》向社會公布。2019年,全市調查記錄到的溼地鳥類11目38科215種,佔蘇州地區鳥類種數的62.14%,佔全省鳥類種數的48.1%,創歷年監測調查最高紀錄,反映了蘇州溼地保護的良好狀況。十年來,蘇州地區發現的鳥種數量增加了100種,溼地公園的鳥種數量增加了40%。
是「鳥類天堂」,也是「綠意空間」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鳥類的家園」。溼地公園是溼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溼地公園好不好,體現了一個地方溼地保護的理念和溼地修復的能力強不強。馮育青介紹說,溼地公園是全市溼地保護工作的重點,一面生態開發一面強化監管,蘇州市逐步形成了多類型、多層次、多功能的溼地公園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蘇州特色的溼地公園管理創新之路。目前,全市已建設市級以上溼地公園21個,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8個、市級7個。崑山天福、常熟沙家浜、吳江同裡、吳中區太湖湖濱、太湖三山島、高新區太湖6個國家級溼地公園全部通過試點驗收,蘇州市溼地公園建設發展水平全國領先。
科普教育、人才建設,獲國家林業部門點讚
2012年,蘇州以「感悟自然規律,學習守護溼地」為宗旨,以「一個部門、一支隊伍、一套課程」為基礎條件,在全國範圍內首創了蘇州溼地自然學校,打響了溼地科普教育的品牌。目前,蘇州市已成立崑山天福國家溼地公園、常熟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等10所溼地自然學校。2019年,常熟沙家浜、崑山天福和太湖湖濱國家溼地公園被中國林學會授予全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稱號,吳江同裡國家溼地公園入選13家全國精品自然教育基地。2019年,全市溼地公園共開展了585次自然教育和主題宣傳活動,超過6萬人受益。
在科普教育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2017年,「蘇州崑山天福實訓基地」——一個面向全國溼地人才的培訓基地也在蘇州建成。基地建立以來,已承辦各類培訓班20餘期,其中國家林草局溼地司8期、江蘇省林業局1期、湖南省林業局1期等等,為全國近400家溼地公園提供專業人才培訓服務,獲得國家林業部門和業界的廣泛讚譽。(供圖:蘇州市溼地保護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