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三周後,《樂隊的夏天2》在豆瓣拿下8.1的高分。作為這個夏天最被期待的節目之一,它為觀眾呈現出了一檔製作精良的音樂綜藝節目。而作為一檔對聲音十分重視的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後期製作音頻通道突破180個。
無論是什麼節目,在音頻製作中,現場OB(Outside Broadcasting,即實況無線電廣播)的角色都是舉足輕重的。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現場OB錄音師是如何用三個「嚴」來完成的?
與錄製現場的喧譁環境不同,OB間是需要「與世隔絕」的。然而,往往因為演出錄製現場條件的限制,並不是每個OB間都能夠達到錄音師的理想標準。因此,對音響團隊來說,在錄製開始前最重要的任務就要選好一個最適合的環境。
「去年《樂隊的夏天》是我跟金少剛師父第一次合作,我們也希望能一次比一次更好,讓來不了現場的觀眾能儘可能地感受到現場的氣氛,能融入到音樂裡,這就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前期工作。」OB間錄音師楊旭告訴我們,如果第一季算是把節目完成了,第二季就是儘可能地完美。
「第一季因為場地的問題,我們只能選擇演出現場五樓的一個房間,那裡的隔音有很大的問題,對我們的工作也造成了困擾。所以今年我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在錄製節目之前先對OB間進行嚴格的挑選和打造。」對錄音師來說,OB間最重要的功能是對聲音進行辨別,要做到這一點,錄音師需要一個極度安靜的環境,因此隔音對於OB間格外重要。
OB間的選址也是聲音製作人金少剛老師實地考察過後親自選的。這個房間距離現場很遠,不受現場音響的幹擾,而且裝修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真整成了「房中房」,聲場做的非常好。
「為什麼今年的聲音收得這麼幹淨?就是因為楊旭在OB間裡不受幹擾。他聽準了,他就好掌控了。」金老師笑道。改造完成後,大家都十分滿意,也大大提升了OB間工作的便利。
「現場是無法進行聲音辨別的,所以只能在OB間進行。現場有觀眾,有其他嘈雜的聲音,如果在現場對聲音進行辨別,可能辨別得不是那麼準確。但OB間不一樣,凡有一點點雜音,在OB間都能聽得很清楚。」楊旭說道。
「改造完成後,這裡的安靜程度是和錄音棚差不多的。我們可以在很好的環境裡對每一個聲音進行辨別,就可以知道哪個音色有問題、哪個EQ需要調整、效果器是否動得太多。排查問題之後我們就知道如何解決,比如說要不要換話筒、要不要換位置,這些都是OB間可以解決的問題。」
由此看來,OB間的錄音師是「孤獨」的,因為足夠的孤獨,才能保持對聲音足夠的靈敏。然而,工作雖是孤獨的,環境卻可以是溫馨和整潔的——沒有想像中堆滿了線材與設備,甚至還有蔥鬱的植物作為點綴。
金老師笑著說:「我和楊旭談過這個問題。我們做的工作是和音樂相關,音樂是要讓大家愉悅的。只有愉悅的心情才能夠完成完美的作品。」
嚴肅又有趣,這也正是《樂夏2》表達出來的對音樂比賽的態度。
對於精緻聲音的打造,除了細密的聲學改造,也少不了精心的設備選擇。
「我們整個OB間的設備包括2隻Genelec 8351監聽音箱、Solid State Logic(SSL)的L550和L100數字調音臺,效果器部分是UA APOLLO,母帶是SSL FUSION等。傳新科技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他們給我們提供了這些設備以及聲場測試,讓我們最大程度地放鬆下來做好第二季《樂隊的夏天》現場OB的工作。」
楊旭特別提到了目前使用的SSL數字調音臺。「SSL對流行音樂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它大概從80年代流行音樂開始風靡,那時候至少有80%的音樂都是用SSL調音臺製作的。SSL的聲音確實是一個標杆,現在我們看到的Live系列數字調音臺非常難得地保留了SSL最經典的話放技術,這相當於我們把錄音棚搬到了現場。」
「這個調音臺有非常豐富的接口,有16組MADI接口,而且是主備的,另外還有Dante,這樣在錄音上非常方便。比如現在我們通過MADI錄192軌,而且是主備同時錄,這才佔用了不到一半的接口。另外它還有一個MADI的FX loop接口,搭配UA的Live Rack來掛插件非常方便。而新版本又增加了很多插件和圖示的參數,讓我的混音更加的快捷和方便。」
「我的效果器部分是UA APOLLO,母帶是SSL FUSION,這些周邊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和比較順手的設備,尤其是FUSION,會很直觀,操作簡單,很快就能擁有你喜歡的頻響和空間感。再往下就是把這些MIX好的信號送到樂隊的第二現場、轉播車以及各個休息室。」
楊旭對設備的精心選擇,也是OB間對聲音要求標準高的體現。
從房間的打造到設備的挑選,可以看得出《樂隊的夏天2》OB間裡都離不開一個「嚴」字,最重要的錄音和混音工作同樣如此。
通道數量特別巨大,目前已經達到了180個軌道。「為了能更快地鑑別聲音的質量,首先我會先分成幾個種類,比如打擊樂、彈撥樂、弦樂管樂、鋼琴合成器、PGM還有人聲等,然後我們會有一個Sound Check的時間,我會對自己收到的聲音進行辨別和修整。」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他們沒有放鬆對聲音的嚴謹,希望用合適方法來讓聲音做到最好。楊旭表示:「我會對自己收到的聲音進行辨別和修整,如果有問題馬上說出解決辦法。對於OB這邊來說最主要的是音色的問題,以前都是用EQ來修,但現在我們都是儘可能不動EQ,用合適的話筒來更改音色,這樣損失也就越小。」
「今年使用的話筒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合適的音色,這樣後期李軍老師也會用起來更方便,除了之前提到的人聲話筒,一些頭戴式話筒例如這支DPA 6066,它的中頻本身就非常豐滿,胸腔的感覺也很好,因此在播出的最終效果上,人聲的質感非常結實,也沒有別的聲音混入。下一步就是經過SSL L550的調音臺進行混音。每一首歌錄完之後,馬上要解決這首歌存在的問題,包括地板箱、鼓罩這些方面,如果需要調整,會再來一遍,達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為止。這樣嚴格地反覆,最後才能獲得優秀乾淨的聲音。」
嚴格的反覆,源於OB間在整個音頻製作中的重要作用。
金少剛作為把控全場的「聲音製作人」,十分強調OB間工作的重要性:「錄製現場觀看的最多就是250人,但是網絡上收看的有上億的人。所以我們在外場一定要無條件地服從於OB間。」要完成這樣精細而重要的工作,金老師表示,OB間這個房間裡除了音樂聲音,基本上很少有人說話的。
「這個房間是一個特別嚴謹、特別周密的房間,精準到幾分幾秒要做什麼。雖然他們只是作為一個轉播車的參考聲,但是你的聲音代表了整個節目的節奏,如果送不到給導播,導播就沒有反應,他就切不出這個鏡頭。所以我要求這個房間閒雜人等絕對不能進入,也不能在這聊天。OB間的人已經是脫離了現場,精神都集中在這裡了,所以他們不會有特別有趣的事情。」金老師解釋道。
精確到分秒的工作,卻要和樂隊這樣的「個性」代言詞相碰撞,是否讓OB間的工作出現了困難?
對於這個問題,楊旭表示聲音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但會給出一些專業的建議。
「這些東西都需要跟樂隊溝通。前期要聽他們的歌的小樣,要理解他們的歌想表達什麼意思,他音色是怎樣的,我們心裡都要有數。到了現場之後,他演奏出來的東西比想像的誇張,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跟他們溝通哪裡需要調整。」
金少剛則表示,其實樂隊對聲音製作都非常地配合。他舉例說道:「有些樂手聽慣了地板箱,為了過癮,他們會一直要求把聲壓級加大。但是我會作為一個聲音製作人會和他們解釋,如果地板音箱聲音太大,話筒裡的聲音就會太多了。如果你們不接受我們的意見,你的Vocal在後期就可能無法做修飾,最後呈現的東西就不好。我一說到這個問題,他們都很自覺地配合我們。他們也清楚了我們提的這些要求都是為他們好。」
嚴格的準備工作,嚴密的設備挑選,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是筆者對於《樂隊的夏天2》OB間的印象。這三個「嚴」既是音頻工作者對做好一檔音樂節目的熱情,也是他們對於聲音的尊重。
楊旭表示錄製開始前三個月工作組就開始每周3-4次的會議,對接大量的樂隊信息與特殊要求,各個音響工位都對第二季樂夏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希望把這個節目打造得比第一季更好。
「最後我們只要放鬆心態,把工作做好,也為中國的樂隊做出一份貢獻吧。」
了解更多訊息,敬請垂詢傳新科技有限公司
香港:852-27210343
北京:010-85806317
廣州:020-81068112
上海:021-80185110
www.dmtpro.com
www.dmtpro.com.cn
歡迎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