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2》現場OB:孤獨而嚴謹的「聲音把關者」

2021-02-22 傳新科技

開播三周後,《樂隊的夏天2》在豆瓣拿下8.1的高分。作為這個夏天最被期待的節目之一,它為觀眾呈現出了一檔製作精良的音樂綜藝節目。而作為一檔對聲音十分重視的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後期製作音頻通道突破180個。

無論是什麼節目,在音頻製作中,現場OB(Outside Broadcasting,即實況無線電廣播)的角色都是舉足輕重的。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現場OB錄音師是如何用三個「嚴」來完成的?

與錄製現場的喧譁環境不同,OB間是需要「與世隔絕」的。然而,往往因為演出錄製現場條件的限制,並不是每個OB間都能夠達到錄音師的理想標準。因此,對音響團隊來說,在錄製開始前最重要的任務就要選好一個最適合的環境。

「去年《樂隊的夏天》是我跟金少剛師父第一次合作,我們也希望能一次比一次更好,讓來不了現場的觀眾能儘可能地感受到現場的氣氛,能融入到音樂裡,這就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前期工作。」OB間錄音師楊旭告訴我們,如果第一季算是把節目完成了,第二季就是儘可能地完美。

「第一季因為場地的問題,我們只能選擇演出現場五樓的一個房間,那裡的隔音有很大的問題,對我們的工作也造成了困擾。所以今年我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在錄製節目之前先對OB間進行嚴格的挑選和打造。」對錄音師來說,OB間最重要的功能是對聲音進行辨別,要做到這一點,錄音師需要一個極度安靜的環境,因此隔音對於OB間格外重要。

OB間的選址也是聲音製作人金少剛老師實地考察過後親自選的。這個房間距離現場很遠,不受現場音響的幹擾,而且裝修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真整成了「房中房」,聲場做的非常好。

「為什麼今年的聲音收得這麼幹淨?就是因為楊旭在OB間裡不受幹擾。他聽準了,他就好掌控了。」金老師笑道。改造完成後,大家都十分滿意,也大大提升了OB間工作的便利。

「現場是無法進行聲音辨別的,所以只能在OB間進行。現場有觀眾,有其他嘈雜的聲音,如果在現場對聲音進行辨別,可能辨別得不是那麼準確。但OB間不一樣,凡有一點點雜音,在OB間都能聽得很清楚。」楊旭說道。

「改造完成後,這裡的安靜程度是和錄音棚差不多的。我們可以在很好的環境裡對每一個聲音進行辨別,就可以知道哪個音色有問題、哪個EQ需要調整、效果器是否動得太多。排查問題之後我們就知道如何解決,比如說要不要換話筒、要不要換位置,這些都是OB間可以解決的問題。」

由此看來,OB間的錄音師是「孤獨」的,因為足夠的孤獨,才能保持對聲音足夠的靈敏。然而,工作雖是孤獨的,環境卻可以是溫馨和整潔的——沒有想像中堆滿了線材與設備,甚至還有蔥鬱的植物作為點綴。 

金老師笑著說:「我和楊旭談過這個問題。我們做的工作是和音樂相關,音樂是要讓大家愉悅的。只有愉悅的心情才能夠完成完美的作品。」

嚴肅又有趣,這也正是《樂夏2》表達出來的對音樂比賽的態度。

對於精緻聲音的打造,除了細密的聲學改造,也少不了精心的設備選擇。

「我們整個OB間的設備包括2隻Genelec 8351監聽音箱、Solid State Logic(SSL)的L550和L100數字調音臺,效果器部分是UA APOLLO,母帶是SSL FUSION等。傳新科技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他們給我們提供了這些設備以及聲場測試,讓我們最大程度地放鬆下來做好第二季《樂隊的夏天》現場OB的工作。」

楊旭特別提到了目前使用的SSL數字調音臺。「SSL對流行音樂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它大概從80年代流行音樂開始風靡,那時候至少有80%的音樂都是用SSL調音臺製作的。SSL的聲音確實是一個標杆,現在我們看到的Live系列數字調音臺非常難得地保留了SSL最經典的話放技術,這相當於我們把錄音棚搬到了現場。」

「這個調音臺有非常豐富的接口,有16組MADI接口,而且是主備的,另外還有Dante,這樣在錄音上非常方便。比如現在我們通過MADI錄192軌,而且是主備同時錄,這才佔用了不到一半的接口。另外它還有一個MADI的FX loop接口,搭配UA的Live Rack來掛插件非常方便。而新版本又增加了很多插件和圖示的參數,讓我的混音更加的快捷和方便。」

「我的效果器部分是UA APOLLO,母帶是SSL FUSION,這些周邊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和比較順手的設備,尤其是FUSION,會很直觀,操作簡單,很快就能擁有你喜歡的頻響和空間感。再往下就是把這些MIX好的信號送到樂隊的第二現場、轉播車以及各個休息室。」

楊旭對設備的精心選擇,也是OB間對聲音要求標準高的體現。

從房間的打造到設備的挑選,可以看得出《樂隊的夏天2》OB間裡都離不開一個「嚴」字,最重要的錄音和混音工作同樣如此。

通道數量特別巨大,目前已經達到了180個軌道。「為了能更快地鑑別聲音的質量,首先我會先分成幾個種類,比如打擊樂、彈撥樂、弦樂管樂、鋼琴合成器、PGM還有人聲等,然後我們會有一個Sound Check的時間,我會對自己收到的聲音進行辨別和修整。」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他們沒有放鬆對聲音的嚴謹,希望用合適方法來讓聲音做到最好。楊旭表示:「我會對自己收到的聲音進行辨別和修整,如果有問題馬上說出解決辦法。對於OB這邊來說最主要的是音色的問題,以前都是用EQ來修,但現在我們都是儘可能不動EQ,用合適的話筒來更改音色,這樣損失也就越小。」

「今年使用的話筒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合適的音色,這樣後期李軍老師也會用起來更方便,除了之前提到的人聲話筒,一些頭戴式話筒例如這支DPA 6066,它的中頻本身就非常豐滿,胸腔的感覺也很好,因此在播出的最終效果上,人聲的質感非常結實,也沒有別的聲音混入。下一步就是經過SSL L550的調音臺進行混音。每一首歌錄完之後,馬上要解決這首歌存在的問題,包括地板箱、鼓罩這些方面,如果需要調整,會再來一遍,達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為止。這樣嚴格地反覆,最後才能獲得優秀乾淨的聲音。」

嚴格的反覆,源於OB間在整個音頻製作中的重要作用。

金少剛作為把控全場的「聲音製作人」,十分強調OB間工作的重要性:「錄製現場觀看的最多就是250人,但是網絡上收看的有上億的人。所以我們在外場一定要無條件地服從於OB間。」要完成這樣精細而重要的工作,金老師表示,OB間這個房間裡除了音樂聲音,基本上很少有人說話的。

「這個房間是一個特別嚴謹、特別周密的房間,精準到幾分幾秒要做什麼。雖然他們只是作為一個轉播車的參考聲,但是你的聲音代表了整個節目的節奏,如果送不到給導播,導播就沒有反應,他就切不出這個鏡頭。所以我要求這個房間閒雜人等絕對不能進入,也不能在這聊天。OB間的人已經是脫離了現場,精神都集中在這裡了,所以他們不會有特別有趣的事情。」金老師解釋道。

精確到分秒的工作,卻要和樂隊這樣的「個性」代言詞相碰撞,是否讓OB間的工作出現了困難?

對於這個問題,楊旭表示聲音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但會給出一些專業的建議。

「這些東西都需要跟樂隊溝通。前期要聽他們的歌的小樣,要理解他們的歌想表達什麼意思,他音色是怎樣的,我們心裡都要有數。到了現場之後,他演奏出來的東西比想像的誇張,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跟他們溝通哪裡需要調整。」

金少剛則表示,其實樂隊對聲音製作都非常地配合。他舉例說道:「有些樂手聽慣了地板箱,為了過癮,他們會一直要求把聲壓級加大。但是我會作為一個聲音製作人會和他們解釋,如果地板音箱聲音太大,話筒裡的聲音就會太多了。如果你們不接受我們的意見,你的Vocal在後期就可能無法做修飾,最後呈現的東西就不好。我一說到這個問題,他們都很自覺地配合我們。他們也清楚了我們提的這些要求都是為他們好。」

嚴格的準備工作,嚴密的設備挑選,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是筆者對於《樂隊的夏天2》OB間的印象。這三個「嚴」既是音頻工作者對做好一檔音樂節目的熱情,也是他們對於聲音的尊重。

楊旭表示錄製開始前三個月工作組就開始每周3-4次的會議,對接大量的樂隊信息與特殊要求,各個音響工位都對第二季樂夏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希望把這個節目打造得比第一季更好。

「最後我們只要放鬆心態,把工作做好,也為中國的樂隊做出一份貢獻吧。」

了解更多訊息,敬請垂詢傳新科技有限公司

香港:852-27210343

北京:010-85806317

廣州:020-81068112

上海:021‭-80185110‬‬

www.dmtpro.com

www.dmtpro.com.cn

歡迎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2》現場OB:孤獨而嚴謹的「聲音把關者」
    開播三周後,《樂隊的夏天2》在豆瓣拿下8.1的高分。作為這個夏天最被期待的節目之一,它為觀眾呈現出了一檔製作精良的音樂綜藝節目。而作為一檔對聲音十分重視的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後期製作音頻通道突破180個。無論是什麼節目,在音頻製作中,現場OB(Outside Broadcasting,即實況無線電廣播)的角色都是舉足輕重的。
  • 《樂隊的夏天2》現場OB:孤獨而嚴謹的「聲音把關者」
    開播三周後,《樂隊的夏天2》在豆瓣拿下8.1的高分。作為這個夏天最被期待的節目之一,它為觀眾呈現出了一檔製作精良的音樂綜藝節目。而作為一檔對聲音十分重視的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後期製作音頻通道突破180個。
  • 扒一扒qdc在《樂隊的夏天2》的出鏡率
    ​對於搖滾樂迷們來說,這個夏天最美味的音樂佳餚無疑是《樂隊的夏天2》。節目集結了33支風格各異的樂隊,既有Joyside、重塑雕像的權利等國內具有影響力的老牌樂隊,還有更多年輕聲音加入,風格屬性更為多元。在這些樂隊中,有幾支樂隊讓人印象尤為深刻。
  • 《樂隊的夏天2》聲音製作人金少剛:話筒是聲音保證的第一道關卡
    《樂隊的夏天2》用「不定義」給出了它關於「樂隊」的認知,也用「定義」帶動了大眾對「樂隊」甚至對聲音的探討。作為這檔節目的聲音製作人——金少剛老師及其團隊對聲音的精益求精和完美無暇也在節目中呈現得淋漓盡致!
  • 聽,靈魂碰撞的聲音|《樂隊的夏天2》以多元音樂開啟燥熱夏天
    大張偉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一期中一改往常嬉笑的風格,一席感慨贏得眾人掌聲。這個夏天可以說給了樂隊這麼一種機會——讓小眾音樂走向大眾,讓地下樂隊走向主流。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聯合出品並製作的原創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第一周就衝上貓眼全網熱度排名榜首,豆瓣評分達8.3分。不得不說,第二季是有驚喜的。
  • 《樂隊的夏天2》聲學改造者:對聲音的堅持是節目背後最酷的底色
    《樂隊的夏天2》節目已經播出到中後段,比賽是越來越殘酷,而播出的聲音也越來越出彩。在前面的報導中,大家已經從話筒、主擴系統、語言擴聲系統和現場OB等環節了解到整個聲音製作的流程,相信你們也發現了第二季的聲音比去年更加乾淨、好聽了。
  • 樂隊的夏天2:生動的樂隊 歸來的夏天
    ◎暝瞑7月25日,有著超高人氣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終於歸來。在上線的前一天,製作方才公布開播時間,可謂是吊足了樂迷的胃口。與上一季同樣的片頭音樂、同樣的雙舞臺設置、同樣的候場區……超級樂迷幾乎延續了上季的陣容,又請來了與樂隊圈有不少故事的大樂迷周迅,一切都讓人覺得熟悉又親切。
  • 《樂隊的夏天2》:大張偉和重塑,搖滾的「背叛者」和「堅守者」
    對不確定理想的孤獨堅持,讓他在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中涅槃重生。不得不說,這很「搖滾」!大張偉也是有天賦和才華的。他16歲就組建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搖滾樂隊「花兒樂隊」,19歲就獲得第2屆「華語流行音樂」傳媒大獎,37歲在搖滾元素滿點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和才子張亞東、女神周迅一起擔任超級大樂迷。
  • 《樂隊的夏天2》:大張偉和重塑,搖滾的「背叛者」和「堅守者」
    他16歲就組建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搖滾樂隊「花兒樂隊」,19歲就獲得第2屆「華語流行音樂」傳媒大獎,37歲在搖滾元素滿點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和才子張亞東、女神周迅一起擔任超級大樂迷。 懂了這些基本的概念(即使不懂也沒關係哈),你就可以調動所有感官,盡情享受《樂隊的夏天》。
  • 撈五條人的夏天——《樂隊的夏天2》
    我思考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季的大火影響到了參加樂夏2的樂隊,讓樂隊有了更多的雜念?好在樂夏2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過程,節目越往後就越順溜。特別意外的是這季有點被大張偉圈粉了(真實且豁得出去,還特逗)。此時我已經看完了半決賽9進7的比賽。賽事到了現在,剩下的樂隊基本上都還算不錯吧。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喜提無限復活,問鼎hot5不是夢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開播了,在本季節目當中,最讓人驚喜的應該就是仁科和茂濤他們的五條人樂隊。隨性而略帶塑料味的風格,加上臨場換歌還有加分的talking環節,數個記憶點讓觀眾認識並牢牢記住了​五條人。因為首場換歌,現場歌迷聽不懂海豐話,五條人被淘汰出局,但在《樂隊的夏天》最新一期節目當中,五條人還是回來了​。
  • 《樂隊的夏天》觀後感之一:包容
    知道樂隊的夏天(以下簡稱樂夏)這支由愛奇藝出品的網絡原創音樂綜藝節目,是在去年樂隊的夏天接近尾聲的時候,盡然是我的一個宅女閨蜜告訴我的。 甚至,在今年疫情還沒結束的時候,就開始盼望樂隊的夏天,今年夏天能否如期舉行?終於,得到官宣,如期觀看了第一、二期。 關於樂夏的專業樂評,超級樂迷已經在現場評論了很多,甚至汪峰老師也非常專業而嚴謹的態度認真點評了他說喜歡的五支樂隊,本人非常喜歡,但在這裡我不在贅述。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觀眾的角度,說一說,我對樂夏的感受之一包容,只是拋磚引玉......
  • 《樂隊的夏天2》:聲音是一門感官語言,是撥動心靈的最後那根琴弦
    樂手對音樂的完美追求,音響師對聲音的極致把握,他們對「專業」的執著精神本質上是一樣的。很少有一檔綜藝節目能夠像《樂隊的夏天2》一樣,將藝術與技術結合得淋漓盡致,播出過半依然保持著超高熱度,這與音響師的堅持不無關係!
  • 祈年文潭:《樂隊的夏天2》:音樂與綜藝的雙贏或兩難?
    作者:楊慧音樂類綜藝節目一直深受大眾喜愛,近年來先後出現的《中國好聲音》《歌手》等一些現象級節目,讓這個市場熱度得以持續,也大大豐富了中國觀眾的文化生活。去年,一檔新的分眾音樂類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面世,向觀眾展示和介紹了搖滾、民謠、電子等多元的樂隊音樂,也贏得了不少目光和掌聲。
  • 《樂隊的夏天2》:混子樂隊多,改詞很嚴重
    《樂隊的夏天2》算是趕著尾巴出鍋了,有意思的沒意思的、齜牙咧嘴的抄襲的、日暮晨昏的新氣澎湃的,一咕嚕好賴燉在一起了。因為賽制原因,33支樂隊有15支面臨淘汰。功利的說,很大一部分樂隊只有一次舞臺展現的機會。第一場的選歌和表現有著在認知窗口奠定基調的作用。很遺憾,搜刮中國最好的樂隊們,依然有著混子、抄襲,還要受限於文藝創作最為忌諱的改詞。以下按出場順序點評。
  • 樂隊的夏天:太過嚴謹的達聞西,輸給五條人並不冤枉
    今晚《樂隊的夏天》還挺好看的,沒有了樂評人奇奇怪怪的點評,然後還聽了達達樂隊的《南方》,當然,最重要的是,五條人回來了。爆笑出圈的五條人如果要說今年的《樂隊的夏天》流量擔當是誰,那我個人覺得必須是五條人了。
  • 《樂隊的夏天2》:重塑贏了比賽,五條人贏了夏天
    歷經3個月的角逐,《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落下帷幕。從第一期開始出海蹦迪的33支樂隊,最終只有7支樂隊闖入總決賽。在10月10日播出的《樂夏》總決賽中,「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憑藉一首聖歌《慶祝的聲音》,不出意料地拿下了全場NO.1;而縱觀兩季《樂夏》史,淘汰次數最多的「五條人」樂隊也在全場樂迷的一片歡呼聲中接過了HOT2的獎盃。
  • Mini-Q為樂隊的夏天2助陣!
    去年《樂隊的夏天》已經火爆全網,因為疫情的緣故樂迷們不知道第二季是否會錯過了夏天的尾巴。幸好,在這個7月的盛夏裡,它如約而至,刮來了一陣「樂隊浪潮」。《樂隊的夏天2》用「不定義」給出關於「樂隊」的認知,也用「定義」帶動了大眾對「樂隊」甚至對聲音的探討。這些個性十足的樂隊,沒有人設,天然成長,也是觀眾們喜愛的原因。
  • 樂夏中「難聽」重塑雕像的權利,嚴謹音樂樂隊重塑了什麼?
    但他們的音樂又像一層緊密的網,音樂編制和邏輯都相當嚴謹。在這麼嚴密的音樂技術之上就是創造出的無限幻想空間。他們也是在嘗試突破更多聲音和音樂碰撞的可能性,這樣的音樂試驗是有驚喜的,但他們比我更加的縝密,用數學邏輯來計算這一切。
  • 汪峰繼續追評《樂隊的夏天2》
    昨晚,樂隊的夏天2播出了樂隊合作賽,汪峰剛剛做出了追評,全文如下:昨晚的樂夏2開啟了更考驗想像力和改編能力的樂隊合作賽。 1.2. @Mandarin普通人 & @重塑雕像的權利《窗外》個人認為這是一次脫俗的審美和深入淺出的先鋒意識完美的結合。重塑再一次用他們不容侵犯的結構之美與深思熟慮的思維空間證明了即使是合作依然能夠具備呈現充滿想像力和儀式感的現場表演能力。他們從來就沒讓人失望過,神奇的是似乎每一次露出都會更多一些令人折服的統治力和來自聲音美學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