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分流那麼多學生讀職高?真實的原因,來自於殘酷的現實

2020-12-24 阿蒙聊教育

文/阿蒙聊教育

你多學一樣本事,以後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現在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是為了將來不求任何人,實力才是最強的底氣,你就是自己的靠山。

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上半學期即將結束,每天測驗,三天兩天的小考,一月一次大考,早已是家常便飯,他們的壓力也不比高三的學姐學長們小,成績不穩定的時候,也會迷茫,而且,中學生還迎來了「壞消息」,近一半的學生將無學可上。

近50%中學生將被強制分離到職高

每年中考失利的學生有很多,大多數學生不願上職高,家庭經濟條件好的,或者有能力的學生,會選擇上私立高中復讀,爭取下一年考上高中,但是最近幾年,有些省市,將復讀這條出路堵死了。

據相關報導,湖南省懷化,清退了高四新生近800名,強行劃入職高,因為,這些學生的中考成績沒有達到普通高中的錄取線,私立高中違規招收,最重要的是,這類學生即使高中畢業,也沒有學籍,也就是沒辦法參加高考

最近又有權威消息發布:中考後,職高和普高的招生比例要達到5:5,也就意味著近一半的中學生將無緣高中,被分流到了職高或者技校。

家長心中有疑問,為何要分流出這麼多學生讀職高?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為何不給他們再一次努力的機會?強行劃入職高有點不合理。

真實原因來自於殘酷的現實

之所以這麼做,和我國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近些年,我國對於藍領人員需求急切,然而經常遭遇「招工荒」,雖然人數有所增長,但依舊難以滿足需求,網上還曾大火一段視頻,三萬能招來一個農民工,卻招不來一個大學生。

大學生找工作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況,辛苦拼搏十多年,就為了高人一等,不再靠體力掙錢,有一份在高檔寫字間的體面工作,住樓房開好車,衣錦還鄉。

基層的工作,通常是又苦又累,比如工廠,日復一日地重複一樣簡單的工作,難以施展抱負,時間久了,還會覺得大腦反應慢了半拍,就這樣過完下半輩子,又有什麼意思。所以,很多大學生寧可失業,也不願從事基層工作。

如果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對於社會的發展並不利,國家近些年,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希望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

學生和家長要接受這樣的現實,有很多人覺得有些太殘酷,可殘酷的現實背後,和自身也有著莫大的關係,正所謂有果必有因。

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都知道升入高中考上大學,才有機會過上更好的生活,改變命運,可是,很多學生以為高中很好考,看看書,刷刷題就行了,不用太努力,累了就安慰自己,還有的是時間,就在你輕鬆的時候,別人還在努力。

一天中一分一秒的差距,三年後,就會形成難以跨越的鴻溝,難以彌補回來,也有的人總說自己很努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也寫完了,筆記也寫了。

在你卻沒看見深夜的時候,別人多寫了一套題,多看了一個小時的筆記,一點一滴的差距就這樣形成了,這些人往往是每年中考時出現的黑馬。

世間哪有合理、公平,如果你努力,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將珍貴的時間都浪費掉了,終究要被社會淘汰,如今社會已經開啟了「懲罰模式」,你還敢說自己很努力嗎?

也許有的人會說,很多努力的人最後還不是沒有成功?確實,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是一定不會成功,奇蹟不是從天而降,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命運的齒輪在不停地轉動,生命永無止休,努力也不該停止,誰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不要總是抱怨不公,反省自身的問題才最重要,想要打破不公,就拿出真正的實力。

你吃不了的學習的苦,有人吃得了,你以為努力就足夠了,有的人還在拼,你覺得現實太殘酷,有的人卻覺得是動力。

寫在後面:

初中生們加油吧,成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即使被分流去了職高或者技校,也不要氣餒,繼續努力,在現實的打磨中,沙子也會成為鑽石,只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認為近一半中學生被強制分流到職高合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教育#

在這裡,你能看到更多有觀點,積極向上,有趣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老師為什麼會勸學生讀職高?除了關心之外,對老師還有啥好處?
    老師為什麼會勸學生讀職高?除了關心之外,對老師還有啥好處? 比如說學校要求每個班級至少出幾個優等生,一等生,老師是一定要達到這個比例的。這個時候老師為了可以達到任務,會直接勸學生放棄中考,直接讀職高。
  • 泡吧、霸凌、荒廢:千萬別讓孩子去職高,那會毀了孩子的
    也就是說將近有一半的學生會因為中考被強制分流到職高,這也是大部分人印象中職高的孩子學習都很差的原因。有些家長會安慰自己,職高也有很多努力學習的孩子,職高也可以考大學,將來還能夠考研。當然有這樣的想法是好的,甚至是無奈之下自我安慰的話。但真實情況是,很多孩子即便有心,但進入職高之後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把自己毀掉。
  • 嚴格執行普高職高招生大體相當,私立高中成香餑餑?
    在2020年12月8日,教育部職成司陳子季司長表示,教育部要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任何職業院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職教高考制度進入任何一個職業院校的任何專業學習。俗稱『』職教高考『』!無論有多少初中畢業生,終歸有一半的學生走進社會或進入職高,另一半進入普通高中!而進入普通高中,升入大學則是絕大多數學生及家長的習慣思想和觀念。如果未被普通高中錄取,仿佛距大學愈來愈遠!拼命督促孩子如唐僧般『』碎碎念『』,『』你再不好好讀書就讓你去讀職業學校『』!私立高中這時則成了普高落榜生的『』香餑餑『』。
  • 你聽說過工讀學校嗎?——門頭溝工讀學校僅剩倆學生
    歷史最輝煌時期,學生規模曾達到300多人。去年學校遷址,由城區遷往丁家灘村,一夜間學校校舍由30畝地縮減為不到3畝之地,學生也僅剩2名,中考過後學校將徹底沒了學生,隨時面臨關停。何以走向如此尷尬境地?門頭溝工讀學校的校長將窘境追溯到了2010年,學校從那年開始取消了職高部,遭受巨大衝擊。
  • 學習很差的初三學生,上職高3+2大專是不錯的選擇,就業有保障
    孩子初三馬上畢業,學習成績不好,想讀3+2大專,有前途嗎?一個很好的問題,遺憾的是此前的有些回答不夠合理。我是一名高中班主任,教重點班,也教過普通班,從我的角度看,這個選擇是可行的,具體分析如下——1、中考成績比較差,考高中無望。
  • 普高or職高?上完高一再決定!江蘇將試點綜合高中班
    與現有的綜合高中班不同,即將試點的綜合高中班,將原本在中考時進行的普職分流,推遲到了高一,給了學生第二次選擇的機會。目前江蘇各設區市中,泰州已從2018年開始在中職學校探索舉辦綜合高中試點,學生可自主選擇普高或中職。   在高中階段進行普職分流,國內已有多個省市進行過試點。
  • 讀職高、大專的孩子,註定沒有未來?
    如果說期待自己的孩子將來能讀985、211是「夢想」或者「幻想」的話,那麼按照現實數據來看,普通本科院校也可以稱的上是「理想」了。大多數孩子無法完成由普高到本科這一條我們長期以來覺得理所應當的期望體系,然而這才是現實,才是多數人要走的人。
  • 教育部:不適合讀研的學生要及時「分流退出」,研究生:該長心了
    所以很多大學生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選擇了「考研」,考研是好事畢業後找工作能多了一份保障,就業後的工資也要比大學生高出一個段位,但是考研也並非易事,並且考上了也要努力完成學業,
  • 50%左右的學生要被強制送職高,如果不好好學習,連選擇權都沒有
    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教育一直是家長和學生關注的重點,我國從古至今都非常重視教育,不然就不會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的名言流傳下來。而且教育部還表示要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讓普高和職高的比例達到5:5,這也就是說未來將會有50%左右的學生要被強制送進普高,如果不好好學習你連自己去哪個學校的選擇權都沒有。
  • 初三學生不要氣餒,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初三學生不要氣餒,蛇有蛇路,鼠有鼠道談及中考,有人說:中考比高考難很多,不是考試題目上的難,而是考上高中,就可以升大學,高考失敗一次,還可以選擇復讀。本科沒有考上,還可以選擇專科。可是中考不行,百分之五十的分流率。確實是中考不同於高考,中考失敗意味著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結束。
  • 「我不想跟職高生做朋友」「職高怎麼了?」
    那麼門第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這個問題具有爭議性,因為有一份人會認為門第是必須守的規則,假想一下如果兩個人之中,有一個人家庭什麼都很幸福,而另外一個屬於貧寒家庭,那麼兩個人一同生活其實會有諸多的不便利,性格上面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 高中無望,上職高還是3+2,如何選擇
    職高是職業高中的簡稱,並不是所有城市都有職高,他多是早期的一些初高中改制後建立起來的。所以本質上來說,職高是帶著職業影子的高中。其管理模式,學習模式都無限接近高中。在這樣的學校,專業技能實訓並不是他的強項,他的側重點還是在升學。那麼什麼樣的孩子適合職高呢?第一,高分數。以今年為例,基本上分數在350以上的都可以考慮職高。
  • 高職(專科)教育的大「實話」,你願意讓孩子讀高職或者職高嗎?
    、……等等,反映了一個現實,就是我國職業教育的尷尬現實,看看下面15條社會各界對高職教育的觀點。1、 這所學校在我們那錄取分數線很高的,我還以為是所好學校,沒有想到,進來以後才發現,本科學生300分就能進。2、 課堂上老師都是「念書、讀理論」為主,課下很少指導學生。老師們專業能力上都很厲害,但就是不會教學生。
  • 很多人因為中考而走向人生低谷,最後悔恨的是學生,受益的是誰?
    每年的初中生中,不知道有多少名學生因為中考而被莫名「分流」。最後當我們醒悟時,悔恨的只能是學生自己,而當時受益的是誰?卻是無從說起。  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本就學習差,老師提前把這些學習差的學生進行分流,也是為了學生考慮。但是,還是有很多中等左右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忽高忽低,不太穩定。而一些老師或許、可能為了學校的升學率,就把這些有一些機會的人給分流了出去。因此,很多人也因為進入職高,最後再次進入了大專,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走向了人生低谷。
  • 現實遠比電影殘酷:7大韓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雖然有句話叫「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事實上生活的厲害之處在於,你永遠也想不到它到底會發生些什麼。
  • 央視最「真實」紀錄片揭露殘酷現實:父母在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作用
    央視最「真實」記錄片揭露殘酷現實:父母在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作用現在離今年的高考,僅剩20天,現在高三學子們面對著改變自己人生的第一關。之前在央視頻道,播出了一部名叫「高考」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裡面的內容非常的「真實」。把高三學生面對高考,那種奮不顧身,背水一戰的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
  • 中考沒過普高線,選擇「職高」還是「3+2大專」?聰明人都懂
    中考已經落下了帷幕,全國各省的普通高中也基本上都已經錄取完畢了,有的學生甚至都已經拿到通知書了,所以於這類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離大學又近了一步,那麼至於那些中考沒過普高線的學生,他們該怎麼辦呢?
  • 除參加正常分流考試,新加坡學生如何還能考上大學?
    新加坡每年都約有5萬名小六生參加會考,對於學生們來說,小六會考是一個關鍵的分水嶺。這是新加坡的孩子們面臨的第1次分流。 十幾年前,新加坡就實行了教育分流制度。小學六年級畢業後,根據小六會考成績總分決定學生的去向和能夠就讀的中學。
  • 自殺遊戲傳入彝良,多名實驗中學、職高學生已經參加!請阻止「藍鯨遊戲」的暴行!
    自殺遊戲傳入彝良,多名實驗中學、職高學生已經參加!請阻止「藍鯨遊戲」的暴行!記者電話聯繫了@彝良圈,經證實,文中所述屬實,參與學生為彝良縣實驗中學及彝良縣職高學生。這不是傳聞,一款來自俄羅斯的死亡遊戲近期流入彝良,並且吸引無數青少年參加這個死亡遊戲,這款遊戲要求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今天中午小編接到來自實驗中學一名的學生爆料,他身邊多名同學、朋友都參與到該遊戲,他不希望同學朋友和朋友越陷越深。
  • 為什麼宮鬥劇《延禧攻略》下架了,歷史上真實宮鬥真那麼殘酷嗎?
    實際上魏瓔珞使用的那些治病治傷的藥材、野草在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那麼神奇,稍微有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情節雷同。宮鬥劇的大致情節相似,都是敘述女主人公的成長經歷,都是曲折離奇,受盡千般折磨,萬般苦楚。《如懿傳》和《延禧攻略》中都有「步步生蓮」,前者是殘酷的刑罰,後者是迷惑皇帝的手段。倡導權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