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小技巧!為啥發下旋球球卻不是很轉?學好這七點,想不轉都難

2021-01-12 體壇萬曉生

我是體壇萬曉生,我結合自己的體會來講解一下為什麼桌球發下旋球,卻不是很轉的問題。下面我們直奔問題和解決方案:

發下旋球發不轉的原因總結如下

第一,摩擦球的感覺不好,吃不住球;

第二,板形和用力方向控制的不夠理想,比如板形太立了導致撞擊太多;

第三,觸球的部位沒有找好,例如,你對著球體的中部發力,這個球同樣很難發轉;

第四,桌球在球拍上的接觸位置偏上導致摩擦距離太短,這樣也發不轉;

第五,只是單純的手臂勻速且僵硬發力,沒有借上身體重心力量和手腕手指的瞬間寸勁;

第六,引拍幅度太小導致發不上力;

第七,膠皮老化導致摩擦不住球。

找到了以上發球不轉的原因,問題解決一大半,下面小編一一進行分析和說明。

第一,摩擦球的感覺不好,這個說實話必須多練體會。

為了儘快找到摩擦球的感覺,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學習下面許昕的這種摩擦動作,

觸球的時候儘可能的讓球在球拍上多停留一會,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吃住球。

這種感覺說起來很神奇,有個小訣竅就是你的前臂和手腕跟著球拍多往前送一送,久而久之就會體會到摩擦球的感覺。找到了這種感覺,對於發下旋球還是很有幫助的。

第二,發下旋球的板形和用力方向控制非常關鍵。

具體來說,板形必須要平一些,用力向下、向前切一下。很多球迷發球時對板形控制太過隨意,例如,你立著拍子去發下旋,即使用上很大的力量,這個球也不會太轉,這個時候,試著將板形放平一些,橫向水平發力多一些,這樣才能將球發的死轉。

第三,發下旋球,一定要多接觸球的底部位置,這是比較理想的發力位置。

對於底部位置,觸球點不同,以同樣的力量發球,會得到不同的旋轉。以上圖為例,如果接觸A點,向下用力砍球,這個球就是一般意義上的下旋球;如果接觸B點,也就是正底部,用力橫向切球,這個球就是死轉的下旋球;如果接觸C點,由後下往前上發力摩擦,這個球就是超級迴旋球。

下方的動圖就是馬琳發的迴旋球,這種球下旋很強,二跳不僅不出臺,還往迴轉。

第四,桌球在球拍上的接觸位置不同,也會決定球的旋轉強度。

具體來說,以下圖為例,想發出強下旋球,就要用球拍的紅色區域摩擦球,這樣的好處是對球體有一個很好的摩擦空間和距離,如果用藍色區域摩擦球,這個球就是不轉球,因為這個位置根本吃不住球。用綠色區域發出的旋轉介於紅色和藍色之間。

第五,發球不止是上肢參與發力,其實跟攻球或者拉球類似,也非常講究藉助身體發力。

利用腰胯的轉動帶動手臂,然後手臂再帶動手腕手指參與發力,這個力量的傳導過程非常重要。尤其是手腕手指在接觸球的瞬間要有寸勁點那麼一下。換言之,在接觸球的時候,手腕手指粘球的爆發力要達到峰值,這才是發球的精髓所在。至於這個寸勁怎麼來體會,這裡有個小訣竅,你在觸球的時候,手腕要有一個瞬間抖動的感覺,這樣發過去的下旋兩個字:死轉!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找到那個寸勁,必須先學會放鬆,如果手臂手腕一直僵硬著,是不可能做出抖動動作的。有一種先松後緊的感覺,觸球的時候猛的抓一下球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緊急制動。

第六,想把球發轉,必須首先學會發力,力量小旋轉肯定出不來。發力的一個前提是加大引拍幅度,製造足夠的做功距離,這一點很好理解。

很多業餘球迷發球時幾乎不引拍,這種「零距離」的去碰球是不可能製造出旋轉的。

大家可以嘗試著加大引拍幅度,剛開始學發下旋球球的時候一定要敢於發力,不要擔心球出界,等著能發出力了,再慢慢的控制這種力道。

很多球迷認為國手們的引拍動作很小,於是紛紛效仿之,其實國手們的手腕手指力量很大,人家已經練到火候了,可以隨心所欲的發球了,咱們不能只是學皮毛啊。

第七,發球不轉跟膠皮老化有一定關係,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發球不轉,這個時候可以看看問題是不是出在膠皮上了,尤其是粘性膠皮,如果膠皮面看上去有些發光了,可以當鏡子照了,這說明膠皮已經失去粘性了,根本掛不住球,這種情況下,你就是手法再好也很難發轉。

如下圖,判斷粘性膠皮老化的一個方法就是將其放在燈光下,會有一些反光,用手摸一下,會感覺打滑。

總結

以上幾點是我給球迷們的一些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發球技術是桌球所有技術裡邊唯一不受對方限制的技術,而發下旋球又是我們業餘選手限制對方直接上手的手段之一。在每次練球的時候,拿出十多分鐘來練習下發球技術,久而久之,你就會掌握髮球的技巧,也會體會到發球的重要性,現在比賽是11分制,發球至關重要,好的發球可以讓對手苦不堪言,在這方面下下功夫,你會嘗到甜頭。

另外,小編認為我們在學習發球的時候,一定要把轉和不轉發球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起到迷惑對手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的求轉,對手時間長了就會適應你的旋轉節奏。最後,想發好球,一是善於琢磨,二是勤學苦練,沒有捷徑的。

關注國乒,關注體壇萬曉生,您的點讚與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桌球小技巧!如何避免拉上旋球下網率高?這些情況你是不是也常遇到
    具體點說:在看清旋轉的情況下,板型稍微前傾一些,右後往前多撞擊發力,最好選擇高點期和上升後期回擊來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上位置。下面,我們一一來尋找拉上旋球下網的原因及解決方案。一,對旋轉估計不足,導致拉球下網。上旋球也分強上旋和弱上旋。如果來球是個不太轉的上旋球,你把該球當成了強上旋,採用扣、摁的手法來接,這個球十有八九會下網。
  • 判斷不好來球、拉球時上下旋銜接不到位,聽聽專業教練如何解決
    具體來說:起下旋後的第二板球,已經變為上旋球,所以,擊球位置、擊球時機、身體距離球檯的遠近、引拍高低等環節都需要調整,如果還按拉下旋的動作回擊第二板球,就會出現你說的問題。需要調整的地方有,拉完第一板,身體向後有個小跳步,離臺稍遠一些,防止被回球頂住。球變成上旋後,擊球和引拍位置要比下旋球高,揮拍用力方向向前為主。
  • 反彈板練球要這樣調弧線,直拍防弧圈技巧多,甚至能防出下旋球
    反彈板練球要這樣調弧線,直拍防弧圈技巧多,甚至能防出下旋球 2020-04-21 06:37  桌球教學TB
  • 下旋如何處理?臺內球與出撞球處理技巧不同,要把握這個原則
    臺內球與出撞球處理技巧不同,要把握這個原則 2020-04-11 23:11  桌球教學TB
  • 真漲球!簡單實用的接發球3點技巧,業餘桌球選手都該練一練
    所以練好簡單實用的接發球技巧,會迅速提高自己的實戰能力,業餘桌球選手都該練一練 。下面就講一講簡單實用的接發球技巧:1、判斷準確的判斷是接好發球的基礎,所有的接發球技術都是建立在準確判斷的基礎上。對業餘桌球愛好者來說想準確地判斷對方發球的旋轉很困難,在這裡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只判斷對方發的是不是強烈下旋球即可。實戰中只盯住對手下旋的發球動作,看到對方確有向下、向前摩擦球底部的動作,就可以判斷對方是發得強烈下旋球,採取穩健搓過去的把握性更大。而對手其他變化動作的發球,統統當不轉或不太轉的球來處理,採取拉、攻等方式大膽攻回力爭主動。
  • 桌球教學:如何發好側旋球,很多人都忽視了這個要點
    練習發球以前可以多練拋球,保證球每次都能拋在同一個位置。發球最佳的觸球點在球距離身體15釐米左右的位置。很多人球發不好就是拋球的位置總是不固定。有時候在在前面有時候在後面。球拋到前面時候人要跟著身體過來了才能發好。好的發球要能保證每個球都拋在同一個位置。這樣只考慮手上的動作,通過改變拍型來更好控制球的落點。
  • 【桌球找教練】看視頻:直板突擊的5步訓練計劃!-國球匯
    不管是控制方向還是發力,中指的感覺慢慢要找,就是撞的感覺必須強烈,所以剛開始發那多球不用轉,但弧線要低。所以說,對於成年人,與其說練的是技術,不如說練的是膽。  第二,反手位的,都是1/2臺定點走位,連續突擊下旋,那多球還是剛才那要求。
  • 深度了解桌球側旋轉球(左旋轉往左接,右旋轉往右接!)
    桌球側旋轉球是我們業餘選手比較害怕的發球。很多業餘選手分不清楚側旋轉球到底是怎麼轉的,只知道會往左或往右出界,不知道怎麼去接,往往直接接球失誤。另外側旋轉球往往和上下旋結合形成側上、側下旋球,更是讓業餘選手頭疼不已。本文將詳細介紹側旋球的屬性,接側旋轉球的一些x'd'f建議。什麼是側旋轉?
  • 橫拍反手拉上旋球圖文講解+8個身體靈活性鍛鍊動作!
    本文轉自公眾號:人郵體育 桌球雖然不難上手,但想要打好也不容易,學好技法很關鍵。今天教大家一個攻擊性技法——橫拍反手拉上旋球,提高你的桌球技術。
  • 長膠有兩個致命弱點,怵長膠的、打長膠的都該看看!-桌球國球匯
    如果你是長膠打法,不難覓得長膠秘籍,拱搓推削樣樣練起;如果你不是長膠打法,總會碰上命定的那個「老大爺」,交手一回能鬱悶三天。第一個平快球,也是前面說過的原因,我發過去的旋轉不強,他回來的旋轉也不會太強,再加上我發球有足夠的速度,所以為我下一板的突擊製造出很好的機會。
  • 接不轉球的正確接法到底是什麼?
    不轉球的正確接法,近臺、遠臺、正手、反手各不同在桌球的實戰中,經常是轉與不轉球結合起來使用。所以兩種不同性質的球,要使用不同的技術方法去接。單純不轉的球,根椐其落點也應釆用不同的方法去接。一、接近臺不轉球的方法1、接正手位近臺不轉球。挑打:來球從球檯彈起後,右腳向右前插進臺下,右手持拍插向球下部,拍形後傾45度角左右,觸球的後中下部位。以肘為軸帶動小臂、手腕向上再向前,弧形挑打來球。
  • 【桌球秘籍】掌握桌球擊球的三種原力,你發現球原來可以如此之暴!
    第二種原力--人體的關節結構都是速度槓桿  桌球擊球瞬間的動作用力就是手指操控球拍的「槓、旋」用力。  橫拍正手進攻擊球瞬間的「槓、旋」調節用力1擊球瞬間球拍在持拍食指向前的「頂撥力」作用下呈現向前的(槓桿)運動頂住來球2隨即前臂帶動手腕、手指做內旋動作3其作用力傳遞集中到食指4操控球拍做「旋擦」動作,駕馭擊球弧線軌跡  直拍正手進攻擊球瞬間的「槓、旋」調節用力1.擊球瞬間球拍在持拍手中指向前的「頂撥力
  • 如何拉好半出撞球,國手都用這種技巧,業餘球友一學就會
    二、正確處理方法對於弧線低的半出撞球是根本沒有辦法去拉前衝的,就算國家隊的水平也很難去拉前衝,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叫拉小弧圈球或者小加轉,拉過去的上旋球不會像高吊那麼強,但是拉過去的球弧線也比較低,過去的球基本上也是半出臺,這種球有上旋並且拉過去的弧線也不高,對方是很難進行反拉的,所以一般是這樣處理的。
  • 【桌球裝備】鑽石5、北極木、黑檀5、黑檀7,這四支板怎麼選?
    本文轉自公眾號:桌球世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桌球,技術固然重要,有一把趁手的兵器亦不可或缺。球友們又發來問題了,這些選擇性難題是不是同樣也困擾著你呢?
  • 桌球技術貼:近網下旋球,破解方法之我見
    直奔主題,題目給出了兩個條件:近網短球和下旋球。下面小編說說自己的看法,也非常期待大家在評論區進行補充交流。近網下旋球如何接?(以右手為例)方法一:正手位的近網下旋球,可以採用擺短技術或劈長技術,也可採用挑打技術。
  • 桌球小技巧!如何打出高質量正手擊球?學好這五點,想不贏都難
    最近有球迷給小編留言,詢問業餘愛好者打桌球正手攻球的技巧問題,在這小編班門弄斧跟大家討論一下。小編覺得有必要重溫下正手攻球的技術動作要求,然後我們再來討論下怎麼算是高質量的正手攻球。重心從右到左的轉移過程會產生勢能,要想提升擊球質量,必須要學會運用這個勢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身體打球!第五,值得一提的是,收前臂這個動作時隨勢揮拍的慣性動作,不用太刻意。同時收前臂的過程中,要將瞬間的爆發力體現出來,有一個突然加速的感覺。這對於提高擊球質量大有裨益,如果勻速的收前臂,力量出不來,球會很軟。
  • 接發球時怎樣判斷來球的線路,落點與旋轉?
    如,自己發反手強烈右側上、下旋球,對方回球容易飛向自已的右方;發正手強烈左側上,下旋球,對方回球容易飛向自己的左方。4.看自己打出球的落點。例如:反手重壓對方反手斜線大角度,對手很難回擊直線球,一般回球多在自己左半臺或靠中間位置。二、判斷來球旋轉性質和旋轉強度1.看對方擊球時實際的揮拍發力方向和摩擦球的部位。
  • 「器材」4個人輪番試打優拉皇朝,結論:對抗上旋球的大殺器!
    整個套膠在上旋球的表現非常好,看似很滑的膠面卻能配合海綿將球牢牢的抓住,在搓球時,摩擦下側面都不是很轉,一跳過長,這款套膠又沒有D05那種很強的全面支撐,下旋球處理雖談不上完美,但也足夠應對大多數的業餘比賽。擰拉和挑打給人很驚豔的感覺,弧線很低,球的路線很準確,而且不需要很多刻意的發力去製造旋轉。
  • 加藤美優發球訓練,學習桌球如何發不同旋轉,怎樣做假動作
    桌球發球如何發不同旋轉,是很多業餘愛好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我們用日本桌球女隊加藤美優的發球訓練,談一下發急長上轉和急長下轉。急長上轉,俗稱「奔球」,平擊發球。下轉,發球較為常見。而相似動作發出上下兩種旋轉,需要學習。先看上轉發球。加藤美優發球時,拇指向上頂板,板形略斜。每個人發球動作不同,持板不同,只要能發出旋轉,力量用在球上就可以。
  • 桌球教學:蹬轉是攻球的基礎,如果你不會,請做這個練習
    點我觀看視頻版教學我們來看一下這位球友,他說溼父你好,我是一個新手,大臂和腰的夾角是不是還要再大一些,還存在哪些問題?他發了一個他打球的視頻,我們來看一下,你整個打球的動作是靠翻腕在擊球的,而且整個人非常的僵硬,就像棍子一樣的杵在那,然後打球整個腰和身體沒有去很好的帶動手臂去揮拍,而是把球給蓋過去的,你這個既不是在練正手攻,也不是在練快帶。你看腳下蹬轉也是,你的右腳沒有蹬轉到左腳來,而是左腳在那裡前後的轉,下壓,你腳下的動作也有點像拉球,所以問題還是很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