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教學:蹬轉是攻球的基礎,如果你不會,請做這個練習

2021-01-12 桌球網

點我觀看視頻版教學

我們來看一下這位球友,他說溼父你好,我是一個新手,大臂和腰的夾角是不是還要再大一些,還存在哪些問題?他發了一個他打球的視頻,我們來看一下,你整個打球的動作是靠翻腕在擊球的,而且整個人非常的僵硬,就像棍子一樣的杵在那,然後打球整個腰和身體沒有去很好的帶動手臂去揮拍,而是把球給蓋過去的,你這個既不是在練正手攻,也不是在練快帶。

你看腳下蹬轉也是,你的右腳沒有蹬轉到左腳來,而是左腳在那裡前後的轉,下壓,你腳下的動作也有點像拉球,所以問題還是很嚴重的。

我建議現在不要這樣打發球機了,還不如徒手揮拍做動作,然後整個人打球的時候要放鬆,要注意打球不是靠你的手腕去把球打過去的,也不是靠你的手腕去控制球的弧線,不要想著去壓拍。

對於初學者而言,我們要運用的是你的前臂,要去收前臂,手腕儘量不要去亂動,身體放鬆,用腰帶動前臂揮拍,腰轉動的過程當中手臂自然會跟著往前轉動,然後你的前臂只用放鬆的向上前方收攏一點就可以了。

你越是想把動作打標準,越想把球控制上臺,你打球就會越僵硬,你看你的肩膀聳的也是很高的,所以問題還是很大的,建議是重新開始,重新開始糾正動作從頭來。

左側旋球到底線或者中間的位置怎麼接?那麼左側旋球它發過來的話就是往你的反手位轉彎的,那麼你要注意接發球的時候不要被頂死了,你如果用正手去接的話這個球轉彎以後你很難,如果說側拐的弧線比較大的話你要一定迎前去拉。

再一個把身體側開,如果說你側的不夠開,你很容易被追身,這個球頂住你了,所以你要往左側側開一點去拉,並且身體重心還要往前迎著拉。

如果是反手接的話,注意這個側拐過來的球去拉的時候不要去接觸球的左側面,那麼很容易吃球的側旋,導致向右側出界,那麼你接的時候儘量去接球的中部,或者是中部偏右的地方,這樣可以避開球的側拐弧線。

反手在去拉的時候也是注意重心往前,要往前揮拍,也是要迎著向前去,不然它側拐沒有往前的衝擊力,你就借不到球的反彈力,你總會感覺會拉漏,或者用不上力這種。

我們來看一下這位球友說我的正手一直不太穩定,爆發力也不夠!我們來看這個視頻,應該是用的發球機打的。我們可以看到拉球的時候還是肘關節甩的比較多一點,但整個動作可以看到問題不是很大,整個動作問題不太大,但是整個力臂打得不夠開,往上提的很多,所以那個力量沒有用到球上面,應該把手臂再打開一點,在引拍的時候手臂應該舒展一些,然後發力的時候你肘關節向右側晃動的比較大。

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然後腳下蹬轉重心稍微高了一點,身體重心有點高,腳要蹬轉還不是很夠。

桌球網劉寶生整理

相關焦點

  • 桌球教學:如何發好側旋球,很多人都忽視了這個要點
    點我觀看視頻版發球準備技術教學點我觀看視頻版側旋發球教學正手側身站位顧名思義是站在側身位發球。先側對球檯正對球,然後身體向右90度轉過來。身體站位好後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兩個腳尖的方向一樣的方向和白色底線基本平行。發球時身體重心壓低,這樣站位時隱蔽性會更好。
  • 撞球基礎教學——高杆走位練習
    當我們學會熟練使用高杆的時候就要開始接觸高杆的走位,當然需要高杆走位的球形有無數種,下面舉幾個例子,球友們應該自己多去體會練習。打進9號球叫黑八,因為白球與目標球的角度較小因此用蹬杆就需要發很大的力來叫位,這種球形用純高杆中小力去擊打就能順利完成叫位。這種球形由於白球的分離角向右用單純的高杆很難將白球叫到一個相對近一些的位置,此時可以用高杆加一些右側旋轉來增大母球吃庫後的角度從而順利叫到8號球。
  • 桌球的旋轉應該怎樣理解?這裡說得很清楚了,建議收藏
    桌球的入門階段並不是很容易能突破,如果是從小開始練,沒練上一兩年是很難突破的,這還是針對有天賦的小孩,如果需要以勤補拙的小孩那起碼都要練三四年才行,再加上中國的桌球群眾基礎雄厚,練桌球的小孩不計其數,能夠突出重圍亦是難上加難,這就是我說的付出的時間跟收穫不成比例的原因。
  • 滑板基礎教學:上下板與滑行(文末附完整教學視頻)
    凹凸滑板小課堂滑板教學基礎篇:上下板與滑行在學習上下板與滑行之前,我們需要做一個必不可少的測試:區分自己的正腳和反腳。如果忽略了這個步驟,你的滑板學習進程等於已經開始走彎路了!那麼,如何區分自己的正腳啊和反腳?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正腳和反腳」?所謂「正腳」,就是你的踩板慣用腳,直觀一點來說就是在滑行時,放在滑板前面的腳。顧名思義,反腳就是在滑行時踩在板尾處的後腳。
  • 桌球教學:掌握這項反手防弧圈球技術,高吊、加轉、前衝都不怕
    點我觀看視頻版教學在比賽中防守的作用同樣重要,我們業餘愛好者在比賽中對攻的機率並不太高,面對對方進攻,選擇防守也是一種比較穩妥的辦法,而且防弧圈的穩定性高,落點變化靈活,高質量的防弧圈讓對方拉到心累,調動之後跑到心碎。
  • 如何更好地練習空中蹬車
    空中蹬車是練習腹肌的一個很好的動作,但很多人練習時都會出現腰酸或大腿酸而腹部沒有感覺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非但無法練到腹肌,還會使其它肌肉代償出現問題。所以我們要找到正確練習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練習的效果。
  • 打桌球如何打好直板?有哪些竅門可以分享?
    首先,業餘打直拍,千萬別小看推擋技術,好學容易上手,穩定性高。其次,搓球一定要練熟練了,能加轉搓,也能搓成不轉球,這個需要勤學苦練,學好了,一樣可以搓倒一大片。君不見鐵搓黨是如何搓成業餘比賽冠軍的嘛?第三,如果要求再高點,練習下拉下旋球,可以嘗試著學學弧圈球技術。不用拉的多麼爆,前期先把球掛起來即可,找到摩擦球的感覺,千萬別小看高調弧圈球,只要拉出落點來,尤其是直線,業餘裡沒幾個能破解的。直拍橫打技術要不要學?
  • 桌球初學者如何接好發球,判斷來球旋轉的最簡單方法
    桌球的接發球技術可是說是桌球技術中最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一個好的接發球可以破壞對方的戰術意圖,甚至直接得分。可以說接發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桌球選手的水平高低,世界上一流的選手都有自己獨特的接發球技術。比如,樊振東的反手擰拉、馬龍的擺短、伊藤美誠的兜拐技術等等。
  • 小提琴教學的基礎
    1921年底成立了北平音樂傳習所,教師大部分是從慈禧太后樂隊訓練出來的人,這可以說是我國小提琴教育事業的萌芽。而我國真正的小提琴教育事業,應該說是1927年肖友梅在上海辦的國立上海音專開始的,但當時任教的主要都是一些外國人。
  • 太傻魔法書第三部 魔法基礎練習
    清空大腦,停止思想,大腦病毒不再嘰嘰喳喳吵個不停,太傻的聲音你就會慢慢地聽得更清晰。Taisha: 太傻練習冊其他所有的練習,都是在這個練習的基礎上,但是,你完全可以不作其他任何練習,而只作這一個練習。其他的練習可以作為你作這個練習太悶時的輔助的工具。
  • 陳氏太極拳「步形步法」的基礎練習建議
    步法作為傳統武術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太極拳也不例外,腳下的功夫就是基礎手上功夫分順逆纏絲,腳下也分陰陽虛實。步法撐與蹬為主,步法移動是非常重要的。實戰中要做到出其不意甚至一步三米怎麼去實現呢?到底是用蹬還是撐?「蹬」就是用腿蹬地。跨或跳動作幅度比較大。「撐」就是撐船的意思,用竹竿撐到河底,再給竹竿回撐力使船能夠往前移動。
  • 輪滑教學:前交叉老是做不6?林教練告訴你科學高效的練習方法
    各位小夥伴們在學這個動作的時候是不是老是覺得腳很彆扭不流暢,上身不平穩?出現這些情況的首要原因就是——缺練。(哈哈,皮一下很開心),大量練習固然重要,但是科學正確的方法比傻傻練更重要哦。一般出現腳彆扭的情況是因為腳的入樁順序不對造成的。正常人應該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左撇子則相反。如下圖
  • 簡單實用的接發球3點技巧,業餘桌球選手都該練一練
    下面就講一講簡單實用的接發球技巧:1、判斷準確的判斷是接好發球的基礎,所有的接發球技術都是建立在準確判斷的基礎上。對業餘桌球愛好者來說想準確地判斷對方發球的旋轉很困難,在這裡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只判斷對方發的是不是強烈下旋球即可。
  • 基礎撞球教學
    其實加塞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神秘那麼難學,知道了方法你也能打出漂亮的加塞球!在講加塞之前應該先明確一個問題,加塞就是擊打母球的左右偏點使母球發生旋轉來改變其吃庫後的反彈角度以達到走位的目的。加塞是為了彌補角度問題強行控母球的一種方法因此高水平選手在一般情況下較少加塞更多的是利用基礎杆法叫位,愛好者應該注意這個問題不要隨意打一些有旋轉的杆法。加塞球首先要解決的是準度問題。
  • 一個人如何提高桌球水平,正確使用發球機能讓你進步神速
    比較鬱悶的是家裡有正式桌球臺,但只有自己一個人會打桌球。受疫情影響還不能邀請球友來打球,望著球檯無法進行運動簡直是太難受了。其實球友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段空檔期,使用發球機來提高自己桌球技術,等到能出去打比賽時別人會驚嘆你進步神速。一個人利用發球機要提高自身水平,必須知道發球機都能幫助我們進行哪些訓練。
  • 零基礎教學中國音協吉他考級課程
    大家好,我是李質偉老師,歡迎大家來到《零基礎教學中國音協吉他考級課程》1947年我出生於天津的一個音樂家庭,從小就受到音樂薰陶,學習吉他演奏,從1947年開始從事吉他教學,現在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歷屆全國吉他大賽評委、嘉賓。天津吉他協會首屆主席。出版過多本教程,曲集。
  • 空中蹬車有什麼好處呢?你知道堅持空中蹬車多久可以練出腹肌嗎
    文/膩在21世紀的今天,所有人都渴望自己擁有完美的身材,所以也就出現了很多健身達人的視頻來教你塑造完美體形。平時我們聽過最多的動作就是深蹲、平板支撐以及伏地挺身了吧。這些動作不論男女都可以做,而且對於身材的塑造有著很好的效果,那你知道有一個動作叫空中蹬車嗎?
  • 孩子不會「繫鞋帶」,才是真正輸在了起跑線,這個育兒技巧學起來
    大家熱身完畢,摩拳擦掌準備衝刺的時候,可可後面小組的成員大喊:「可可,你的鞋帶開了!」可可一看,果然鞋帶鬆開了,平時都是爸爸給系好,直接一腳蹬的,這鞋帶要怎麼系啊,正當可可蹲下擺弄的時候,老師的哨聲已經吹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