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縣真抓實幹,堅決不讓一個貧困殘疾人掉隊!

2020-11-24 澎湃新聞

武宣縣真抓實幹,堅決不讓一個貧困殘疾人掉隊!

2020-11-23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武宣縣各單位、各部門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針對貧困殘疾人的實際需求,靶向治療、精準施策,讓貧困殘疾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有力地推動全縣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用真抓實幹兌現「決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的莊嚴承諾。

抓服務 讓關愛更貼心

「你們想得太貼心、周到了,不但經常主動上門為我們服務,還幫我家解決了不少困難。」9月29日,知道工作人員要來,桐嶺鎮和律村貧困殘疾人李幫之的家人早早就在家裡等候,看到工作人員就樂呵呵地說,「感謝黨、感謝政府對我們的關心,每次都麻煩你們了!」

這是武宣與達康社工家政服務公司合作,為肢體1-2級,精神、智力1-4級(男16-59周歲、女16-54周歲)的無自理能力的貧困殘疾人實施的居家託養上門服務,為他們上門開展健康監測、基本生活護理、生活自理能力訓練、運動功能訓練、社會適應能力輔導等服務。通過第三方服務機構為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不僅增強他們的獲得感,為他們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還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樹立起樂觀的生活態度。近年來,武宣縣多次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貧困殘疾人家中,篩查了解貧困殘疾人的康復、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根據他們的實際狀況,有針對性地實施上門送康復、無障礙改造、勞動技能培訓等各類扶殘助殘服務項目,優先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需求。

抓項目 讓幫扶更精準

扶殘脫貧,如何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武宣縣從致貧原因入手,一改扶貧常見的「大水漫灌」模式,有針對性地實施精準「滴灌」,通過發動基層農村黨員開展「黨員扶殘·溫暖同行」項目,就近結對幫扶本村就業年齡段貧困殘疾人,並指導幫扶對象分析致貧原因,為他們選好生產經營項目。同時,該縣及時啟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基地,並依託縣殘疾人「陽光助殘扶貧基地」,讓貧困殘疾人通過輔助性就業、發展養殖業等方式增加收入,進一步緩解殘疾人家庭的經濟壓力,從而推進增收脫貧。今年以來,該縣在為11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開展技術培訓服務的同時,還給他們發放脫溫土雞苗7700羽及飼料22噸。

「政府給家裡做了無障礙改造,發了低保和兩項補貼,還幫我發展養殖項目,以前欠帳也還清了。」家住黃茆鎮大浪村的貧困殘疾人梁志發在2017年順利摘掉窮帽,心裡充滿了對黨和政府的感激。

抓政策 讓保障更有力

武宣縣紮實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審查工作和發放工作,並出臺提高低保補助的標準,確保無勞動力的貧困殘疾人能通過「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兜底政策實現「一超」的脫貧目標。目前,該縣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困難殘疾人為17324人次,基本實現應享盡享和全覆蓋。同時,該縣強化推動把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或成年重度殘疾人納入城鄉低保兜底保障範圍,剩餘118戶153名未脫貧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保障,實現應納盡納,並將符合條件的全部提高到A類標準。

同時,該縣加強對貧困疑似殘疾人的評殘辦證工作。今年3月份以來,全縣各有關單位主動作為,積極開展為貧困殘疾人辦理殘疾證工作,根據《武宣縣脫貧攻堅研判小組2020第二次會議紀要》,由縣財政資金兜底解決智力精神類無證貧困殘疾人和癱瘓在床的肢體類無證殘疾人的全部評定費用。

該縣把辦證窗口搬到貧困殘疾人「家門口」,切實解決他們多年來的辦證難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該縣為殘疾人及其家庭開展的集中評殘和上門評殘服務已覆蓋全縣10個鄉鎮。2017年以來,先後多次邀請廣西腦科醫院專家為1300多名貧困智力精神類殘疾人開展集中評殘辦證活動,為129名癱瘓在床、行動不便的重度肢體殘疾人開展上門評殘活動,為他們節省交通費、殘鑑費等約130萬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的話,也是武宣廣大殘疾人工作者矢志不移的奮鬥目標。截至目前,該縣共為246名有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提供居家託養上門服務,為399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1139名(次)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殘疾人通過實用技術培訓掌握1門以上的勞動技能,856名農村貧困殘疾人通過發展種植養殖項目實現增收。如今,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4582戶5470人已全部脫貧。

圖文:張桂芬

原標題:《武宣縣真抓實幹,堅決不讓一個貧困殘疾人掉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國貧困殘疾人數量逐年減少 更多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生產生活狀況...
    據中國殘聯介紹,截至2018年,全國貧困殘疾人數量已由281萬減少到169.8萬。家住寧夏南部山區隆德縣的殘疾青年辛寶同,去年在當地殘聯的幫助下,辦起了網店,一年來,辛寶同自己通過線上線下雙向銷售,實現了創業。最近他又幫助其他殘疾人朋友一起開網店創業。寧夏隆德縣殘疾人 辛寶同:殘疾人能夠通過這樣一平臺, 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漢陰縣: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2017年,我在建築工地打工時不小心摔落導致高位截癱,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因身邊無人照料,我來到了敬老院。在護理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我的吃穿住有了保障,大病小病都能得到及時治。現在,我覺得活得很有尊嚴。」10月13日,提起民政兜底政策,陝西省安康市漢陰縣蒲雙敬老院特困供養戶吳興勝很是感激。
  • 漢中市紀委監委:真情關愛讓殘疾群眾脫貧路上不掉隊
    31歲的裴章華是三灣村眾多殘疾貧困群眾的一個縮影,從殘疾人補助落實、公益崗位開發、合作社入股帶動、產業項目扶持到個體經營的扶持,一步一個腳印,昔日自卑、冷漠、落魄窮困的「裴瘸子」,短短幾年時間,已成為村幹部隊伍的骨幹,村裡有名的裝修隊小老闆和脫貧明星。
  • 陝西:5年間36.7萬殘疾人告別貧困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據陝西省殘聯統計,2014年,陝西省貧困殘疾人為37.7萬戶、43.3萬人,2019年底,該數據降至5.7萬戶、6.6萬人。5年間,陝西省36.7萬貧困殘疾人實現脫貧。為幫助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陝西省各級殘聯與當地合作社、企業合作,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每年投入80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助殘脫貧,幫助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
  • 我市首批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被集中託養
    據該病區主任陳飛告訴記者,周小河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是9月11日來到醫院的,來時蓬頭垢面,不與人交談,時常有衝動行為。現在通過一個多月的抗精神藥物治療和輔助心理幹預,現在可以正常交流,情緒穩定很多,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如果能長期堅持治療,有望回歸家庭。 周小河是我市首批集中託養的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其中之一。
  • 「閱動仙城•書香武宣」——2020年武宣縣「朗讀者」活動武宣縣...
    7月30日晚,武宣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含縣重大辦)在縣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了「閱動仙城·書香武宣」——2020年武宣縣「朗讀者」活動。此次活動以「我參與 我分享 我成長」為主旨,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據統計,本次活動共計30餘人參加。在一曲《歌唱祖國》的悠揚歌聲中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
  • 關於印發《龍子湖區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實施方案...
    為規範開展我區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進一步改善殘疾人生活環境,根據市殘聯《關於印發《蚌埠市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蚌殘聯,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實效、統籌規劃、注重質量」的工作原則,著力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確保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現狀和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和提高。
  • 我市紮實做好貧困重度失能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
    我市高度重視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目前,全市符合照護和託養條件的對象總人數為279人,其中享受居家照護的有258人,綜合託養機構託養的有21人,全年應發補助資金210.96萬元。出臺方案,建立長效機制。
  •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 他的一個點子帶富一個村子
    喻朝陽並不氣餒,他迎難而上,通過走村入戶、宣講政策,了解貧困戶家中實際情況,把各家各戶的情況製作成詳細表格,每一個貧困戶的耕地、勞動能力、致貧原因、生活狀況、子女上學情況、收入補貼情況都進行了詳細登記。
  • 新蔡縣棠村鎮殘聯多舉措做好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鄭玉鋒)2020年以來,新蔡縣棠村鎮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做好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工作,建立健全殘疾人工作綜合服務平臺,實現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工作需求與服務供給的對接
  • 「我的扶貧故事」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是我的職責|省委統戰部幹部...
    無論作為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還是聯合定點督戰隊隊長,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是我的職責。2016年4月,我作為省委統戰部黨建扶貧暨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進駐赫章縣鐵匠鄉開展扶貧工作。
  • 【部門解讀】《滁州市2019年貧困殘疾人康復實施辦法》政策解讀
    為全市5280名貧困精神殘疾人提供藥費補助。(二)補助標準是多少?貧困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項目實行動態管理。補助對象基礎信息和補助情況應及時錄入《安徽省殘聯民生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殘疾人精準康復系統》,縣(市、區)殘聯負責基礎信息資料庫的日常管理及有關報送工作。
  • 堅決治理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當不作為現象
    區委常委同志深入學習市委關於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整治工作要求,以警示教育案例為戒為訓,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查擺差距和不足,深挖問題根源,明確下一步努力方向。  會議指出,要持續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按照市委「三個堅決處理」「三個堅決不等了」要求,堅決治理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當不作為現象。
  • 張店區貧困殘疾人脫貧典型仇玉玲:蔬菜種植孕育希望的「種子」靠...
    「今年是脫貧攻堅年,俺們也不能掉隊,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多虧了政府的幫助。」淄博市張店區房鎮鎮東孫村的仇玉玲激動地說。 今年44歲的仇玉玲屬於肢體二級殘疾,由於兒時顱內出血導致嬰兒癱,喪失了勞動能力。為解決仇玉玲行動不方便難題,殘聯為其送去輪椅、沐浴椅、單拐等輔助器具,並將其門口臺階進行了坡化處理,坡道兩側安裝了扶手…… 這一系列幫扶舉措切實為仇玉玲解決了燃眉之急,仇玉玲在充滿感激的同時更燃起了鬥志:「我身殘志不殘,我想多幹點兒事,不給家庭也不給政府添麻煩。」
  • 保持攻堅狀態、發揚優良作風,咬緊牙關不放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保持攻堅狀態、發揚優良作風,咬緊牙關不放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11-16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年超100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
    今年超100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鍋底」  2017年底以來,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持續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後,能穩定地實現「吃不愁、穿不愁」。
  • 2020年武宣縣紅色教育活動攻略
    (五)緬懷革命先烈,學習《怎樣做一個好的共產黨員》。縣委舊址繼續發揚黨的光輝使命。(一)大門外介紹:武宣最早的縣委書記潘業俊的故居。(二)廳裡介紹:介紹潘業俊前期事跡,擔任中共武宣縣第一任縣委書記。(三)武宣縣委員會成立:中共武宣縣委員會成立,組織開展農民運動和兵運工作。聆聽韋天強故居及其家族革命事跡(一)韋廷獻家族為了革命一門三烈士:長子韋世剛烈士(即韋天強)、三子韋世常烈士、侄子韋世光烈士。
  • 關愛殘疾人,讓殘疾人共享全面小康的豐碩成果
    一張張助殘脫貧成績單顯示我市殘疾人正在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碩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緊盯殘疾人脫貧解困目標,全面落實殘疾人各項惠殘政策,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工作,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全市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 @2021·我的新期待|重慶市殘聯張青莉:大力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這樣的畫面數不勝數,通過紮實舉措推動貧困殘疾人脫貧奔小康,殘疾人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書寫出人生新篇章。2020年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張青莉介紹,「十三五」期間,重慶強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打贏殘疾人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
  • 2020年來賓市武宣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招聘人員4人公告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武宣縣人民政府發布:2020年來賓市武宣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招聘人員4人公告,更多關於來賓事業單位招聘,武宣縣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