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批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被集中託養

2020-12-22 周口日報

記者 劉偉

「俺身患殘疾,他母親還有精神病,小河患嚴重精神病多年了,經常打人破壞東西。以前沒辦法只能把他鎖在家裡,現在黨的政策好了,政府幫助我們治療託養,生活也有盼頭了。」周小河的父親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周小河(化名)是商水縣張莊鄉人。十七八歲時,在外打工與人發生衝突後出現精神異常,已經發病八年。他母親患有精神病,父親視力低下喪失勞動能力,妹妹在外上學,收入全靠家中的五畝地。因為家庭困難,周小河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療,病情不斷加重。無奈,他被父親用鐵鏈鎖在一間小屋裡。

10月20日下午,記者在周口精神康復醫院一病區見到了周小河,他身著乾淨的病號服,看上去情緒很穩定,在活動大廳走動。據該病區主任陳飛告訴記者,周小河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是9月11日來到醫院的,來時蓬頭垢面,不與人交談,時常有衝動行為。現在通過一個多月的抗精神藥物治療和輔助心理幹預,現在可以正常交流,情緒穩定很多,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如果能長期堅持治療,有望回歸家庭。

周小河是我市首批集中託養的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其中之一。

今年上半年,我市通盤謀劃,在全市範圍內對精神智力貧困殘疾人進行摸底排查。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協調和安排下,市扶貧辦、市民政局、市殘聯等多部門聯動,進行調研考察,出臺了《周口市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實施方案(試行)》。方案明確指出: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工作堅持政府主導和個人自願的原則,真正做到「應治盡治」「應養盡養」,實現「救治一人,解放一家」的工作目標,從而築牢了脫貧路上的「最後一道防線」,確保小康路上「不漏一人、不少一人」。

據了解,我市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工作,經過綜合考量,市扶貧助殘行動指揮部選定周口精神康復醫院作為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先期試點機構。該機構自9月10日開始收治託養第一位病人,截至目前,已收治託養268人,符合條件的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還在陸續收治中。

他們在定點託養機構,不但得到了系統有效的藥物治療和心理幹預,還會得到生活照料。

據周口康復醫院院長李振斌介紹:他們來到我們醫院後,首先給他們洗澡、理髮、剪指甲,然後進行病情評估,分區、分類、分級進行管理。生活上,我們按照制定的食譜,定時送餐到病區,每周都不重樣。有進食困難的,醫護人員幫忙進餐。一周兩次洗澡,確保服務對象身體清潔、無異味。選擇身體條件好的,有認知能力的病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療活動,比如插花、做泥泥狗等。這樣通過勞動,不但能幫助其鍛鍊大腦、協調手眼,還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而且也有一定的經濟收入,以補貼家用。整個病區無死角監控,醫護和安保人員每半個小時進行交叉巡視,確保他們的安全。

2020年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的攻堅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指示精神,我市決定開展「精神智力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工作」,以確保我市如期完成扶貧助殘工作目標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相關焦點

  • 我市紮實做好貧困重度失能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
    我市高度重視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託養工作,目前,全市符合照護和託養條件的對象總人數為279人,其中享受居家照護的有258人,綜合託養機構託養的有21人,全年應發補助資金210.96萬元。出臺方案,建立長效機制。
  • ...山東細化16至59周歲智力殘疾人及重度肢體殘疾人託養國家標準
    閃電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此次發布的兩項標準將服務對象的範圍確定為「處於16至59周歲的智力殘疾人及重度肢體殘疾人」,主要就是為了解決其他基本公共服務不能覆蓋的困難成年殘疾人群體得到基本的照料服務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訓練。
  • 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集中託養模式有效破解重度殘疾人脫貧難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駐馬店報導「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這曾是眾多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生活的寫照,同樣是我國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大難題。如今,這一難題終被破解,其中,「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託養的駐馬店模式」功不可沒,成為全國的標杆。
  • 武宣縣真抓實幹,堅決不讓一個貧困殘疾人掉隊!
    >這是武宣與達康社工家政服務公司合作,為肢體1-2級,精神、智力1-4級(男16-59周歲、女16-54周歲)的無自理能力的貧困殘疾人實施的居家託養上門服務,為他們上門開展健康監測目前,該縣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困難殘疾人為17324人次,基本實現應享盡享和全覆蓋。同時,該縣強化推動把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或成年重度殘疾人納入城鄉低保兜底保障範圍,剩餘118戶153名未脫貧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保障,實現應納盡納,並將符合條件的全部提高到A類標準。同時,該縣加強對貧困疑似殘疾人的評殘辦證工作。
  • 陝西:5年間36.7萬殘疾人告別貧困
    這稍顯幼稚的對話出現在西安市秋蘭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工作人員在模擬超市購物場景,配合智力障礙者進行日常訓練。託養中心前身是三橋老年公寓,隨著因殘致貧脫貧攻堅項目的開展,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託養中心招聘人才、改造園區、更新房間設施、加裝安全電梯,設立模擬超市、書畫室、康復訓練室等,努力為重度精神殘疾人打造一個舒適的生活家園。
  • 全省殘疾人託養照護服務機構有序復工復產
    4月29日,記者從省殘聯獲悉,為做好託養照護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省殘聯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總體部署和中國殘聯有關要求,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精準施策,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全省殘疾人託養照護服務機構安全有序,平穩運行。
  • 【巡禮"十三五"·殘疾人事業這五年】織密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的...
    山西、內蒙古、遼寧、上海、陝西等地將納入低保的殘疾人補貼標準提高5%-20%;浙江將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擴展至低收入和中輕度智力、精神殘疾人;廣西將單獨施保範圍擴展至中輕度智力、精神殘疾人,並對重度和精神、智力殘疾人按照最高檔次計發補貼標準;福建出臺支出型貧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意見,進一步放寬殘疾人單人入保的條件,取消成年、無業、重度的限制,對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介於當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
  • 膠州心康醫院託養中心做精神殘疾人的「守護者」
    膠州市心理康復醫院精神殘疾人託養中心護士長杜安平介紹說,這是疫情期間上班前必須做的準備工作,將病毒隔離在病房之外,全力做好精神殘疾人的『守護者』。」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 張家界市桐花樹殘疾人託養中心的故事感動網友
    在張家界市殘疾人聯合會、張家界市永定區殘疾人聯合會的指導下,桐花樹共服務了150人次,為處於就業年齡段內(16-59周歲)的智力、輕度精神、重度肢體殘疾人士,提供託養、教育、康療和就業四位一體的服務。自託養中心成立以來,劉娟和同事們就不斷探索著如何讓託養的學員得到更好的呵護和成長。這些學員大多是智力障礙,也就是常人眼中的「智障」、「憨寶」。智力上的殘疾是先天的,愛的陪伴是後天的。但在社會上,甚至在大多數家庭裡,智力障礙殘疾人一無是處。在生活中,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都會吸引別人「異樣」的目光。也正是這樣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讓一些原本智力障礙的他們愈加內向和抬不起頭來,愈加一無是處。
  • 安陽市召開特困暨精神重度殘疾人員醫療機構集中託養現場會
    4月30日,安陽市特困暨精神重度殘疾人員醫療機構集中託養現場會在滑縣召開。安陽市副市長劉建發出席現場會並在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實地觀摩了醫療機構集中託養工作推進情況。滑縣、湯陰縣進行了經驗介紹,安陽市民政局、市扶貧辦主要負責人就相關工作進行了安排。
  • 新蔡縣棠村鎮殘聯多舉措做好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鄭玉鋒)2020年以來,新蔡縣棠村鎮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做好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工作,建立健全殘疾人工作綜合服務平臺,實現貧困重度精神病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工作需求與服務供給的對接
  • 「媒體走基層」中青網:重殘託養如何解?平頂山為重度殘疾人「安家」
    這曾是重度殘疾人家庭的真實寫照。小康路上如何不落一人?重度殘疾人託養之困如何解?為保證貧困殘疾人家庭順利脫貧,河南平頂山市葉縣嘗試採用集中託養的方式,幫助重度殘疾人家庭解放勞動力,從而實現脫貧。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入住託養中心,可享受一日三餐、定期洗澡和體檢;還優先聘任殘疾人親屬做護工,讓他們做到以勞養老,活出尊嚴。
  • 桐花樹下,以愛為家——張家界市桐花樹殘疾人託養中心的感人愛心故事
    在張家界市殘疾人聯合會、張家界市永定區殘疾人聯合會的指導下,桐花樹共服務了150人次,為處於就業年齡段內(16-59周歲)的智力、輕度精神、重度肢體殘疾人士,提供託養、教育、康療和就業四位一體的服務 在這裡,愛如種子一般,播撒在眾多殘疾人的心間,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發芽的喜悅;在這裡,愛如陽光一樣,普照著殘疾人的成長,讓他們感受到愛的溫暖;在這裡,愛是一種相處和陪伴,讓殘疾人找到了一個真正的家園
  • 我國貧困殘疾人數量逐年減少 更多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生產生活狀況...
    據中國殘聯介紹,截至2018年,全國貧困殘疾人數量已由281萬減少到169.8萬。家住寧夏南部山區隆德縣的殘疾青年辛寶同,去年在當地殘聯的幫助下,辦起了網店,一年來,辛寶同自己通過線上線下雙向銷售,實現了創業。最近他又幫助其他殘疾人朋友一起開網店創業。寧夏隆德縣殘疾人 辛寶同:殘疾人能夠通過這樣一平臺, 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 關於下達2020年中央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
    2020年中央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皖財社〔2019〕1287號)文件精神,下撥我市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預算指標622.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資金312.8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309.7萬元。
  • 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 杭州發布託養機構傳染病預防控制規範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當天,杭州市發布《殘疾人託養服務機構傳染病預防控制規範》地方標準,對託養機構傳染病預防控制管理流程進行了規範,進一步明確疫情期間各項防控要求,提升機構公共衛生安全管理水平。
  • 中國殘聯調研我市殘疾人工作
    中國殘聯調研我市殘疾人工作 2020-12-21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凝心聚力 開創東營市殘疾人事業發展新局面
    針對今年疫情特殊情況,指導各託養服務機構做好防疫物質準備、場所消毒、通勤保障、個體防護等疫情防控和復工準備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動託養機構規範化建設,通過採取特殊教育、康復訓練、工療農療等方式,開展集中託養和居家託養服務,截止目前共有1175名殘疾人享受託養服務。積極開展助學救助活動。全面實行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兒童、青少年從學前到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有效保障殘疾學生受教育權利。
  • 2020年,殘疾人福利政策包括這9個方面
    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2.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為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提供生活補貼,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
  • 曾文明:早日補齊康復服務短板 深入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
    曾文明在市殘聯工作調度會上強調早日補齊康復服務短板深入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12月10日,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曾文明主持召開市殘聯工作調度會,聽取市殘疾人康復託養中心項目建設和殘疾人就業等情況匯報曾文明說,近年來我市殘疾人事業取得很大進步,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謝大家的辛勤付出。希望大家加強協調調度,按照時間節點加快推進項目各項工作,爭取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用,早日補齊康復服務短板。曾文明強調,殘疾人事業需要大家共同幫助推進。殘聯要更好地發揮作用,對有需要的人,要盡全力服務,寧願自己辛苦一點,也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