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滅》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2021-02-15 Roy的電影圈

推送歌單在網易雲音樂《Roy的電影圈公眾號BGM》

昨天微博上「Roy的一鍋燉」不知道你們看了沒有呢?

沒看的給你們放兩個花絮吧,然後還可以去微博參加轉發抽獎哦~

(今天晚上十二點開獎)

今天我們繼續講電影,昨天看的第二部電影

湮滅
Annihilation


《湮滅》可以說是今年最為令人期待的一部科幻電影。

導演嘉蘭本身憑藉《機械姬》就已經名聲大噪。

劇本的原著小說《遺落的南境:湮滅》又曾經擊敗了《三體》拿下了星雲獎。

再配合上娜塔莉波特曼等一票頗為不錯的演員。這部電影早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但是這部電影我看了一下在豆瓣上的評分,其實並不是很高。

連7.5都沒有。

我昨天看完之後,大概想了一下原因。

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期待值得落差。

不是說《湮滅》不好,而是大多數觀眾可能抱著看《頭號玩家》《星球大戰》這樣的心情去看這部電影。

但是看過《機械姬》的朋友都知道,嘉蘭的風格就是偏人文的科幻片形式。在視覺風格和敘事節奏上都和那種大片還是不一樣的。

如果非要弄一個不貼切的比喻的話。我覺得可能更像是一部小格局的《銀翼殺手》

那麼,既然沒有那麼多商業化的元素。

這部電影的看點究竟在哪裡呢?

我們先說說簡介(輕微劇透),給沒有看過電影的朋友們大致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主體故事。

電影一開始,由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女生物學家,她的丈夫在失蹤一年之後又忽然回來了。

得知,原來丈夫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去執行了一個秘密任務。

這個任務並不是常規的打打恐怖分子什麼的。而是在海邊的一個燈塔,受到了外星生物的入侵。

於是就以燈塔為中心產生了一圈由泡泡水包裹的幻境。

科學家們成為「The Shimmer」

科學家團隊派了很多人去探究這個裡面到底有什麼,但是都是有去無回。除了娜塔莉波特曼的老公,是唯一一個倖存者。

但是她的老公回來之後,整個人都性情大變,而且也得了重病被放在醫院裡進行治療。

於是女生物學家為了弄明白怎麼救丈夫,就自願的進入了這個泡泡水裡面,去看看裡面到底有些啥。

電影有點偏向懸疑傾向,我上面說的那一大段話電影其實一開始就告訴你了。

於是觀眾就得帶著「裡面到底有啥呢?」這樣一個受限視角進入觀影狀態。

電影也多用閃回的方式來給觀眾完善之前的遺漏信息,於是在不斷地補充和劇情的發展下,新的問題不斷產生。

這樣的節奏,其實蛋仙還是挺滿足的。

但是我更喜歡的是,《湮滅》在一些概念上的創新。

例如它關於創造亦或是毀滅的探討。

說句好玩的,其實我前幾天還跟室友們一起討論了有關外星人的話題。

就說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什麼的。

但是看完《湮滅》之後,我發現我們就還是都挺局限的。

之前大多數電影都在說,可能會有外星生命。這些生命可能大腦袋,大觸角什麼的。然後可能有著比人類更加高等的文明形式。

我們不要招惹外星人,因為很有可能他們會需要地球上的資源,然後外星生物入侵,我們就完犢子了。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思路,也是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接受的我們對於外星人的想法。

(接下來開始劇透)

但是《湮滅》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並沒有採取這種常規性的思維。

而是試圖在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局限,外星人就一定需要有機的生命形式嗎?

他們可以沒有固定的外形。

到了一個地方,根本不用去進攻,而是去尋找當地生命的各種可能性。

於是乎就開始了各種各樣的複製和變異,最終確定到了人類,這種在當地最高級的生命形式。

於是開始了他們對於地球的湮滅。

這部電影在看完之後,其實觀眾的第一反應不會是這部電影到底好看還是不好看,而是會進入某種思考的狀態。

例如一個很明顯的點就是,最後的男女主,還是他們嗎?

我覺得從我的觀察來看,最後兩位主角已經不再是一開始的他們。

這些東西其實從很多細節上的展示都能看得出來。

1.很明顯的杯子折射。電影裡面說了,在「Shimmer」裡面,很多東西都會被折射。包括人類的DNA。於是電影在很多鏡頭裡面都透過杯子的折射來給我們了一些判斷。電影在男主回來和女主回來之後都給了杯子喝水的鏡頭,並且給予了特寫。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是告訴我們,他們已經透過了折射。

2.女主手上的紋身。

銜尾蛇是古希臘的一個符號,在克蘇魯神話故事裡面其實是經常出現的。

它有點像我們數學中的無限符號。

在《湮滅》中這個符號的出現,就是意味著重生。每一個進入了泡泡水幻境裡面的人,手上最後都出現了這個。

活著的形式有很多種,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

這都是活著。

所以儘管生物學家回去了,但是回去的她很有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形式的她了。

《湮滅》可以說的點有很多,而我只看了一遍,很難給你們說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湮滅不僅有創新的思維,也有關於人性的思考。

就像我看完了,也會想想....

我是誰?

這樣的哲學問題。

電影給7.5吧。你們有啥問題就留言區留言,我看看能不能給你們一點解答。

神盾局第五季第十七集更新。發關鍵詞自取吧。

點點點別忘了。

狂暴巨獸中獎名單:荔枝Angel,本公子鬼畜過頭,誠實善良女青年,橙子與小鹿ฅ●ω●ฅ(黑幕獎)

好了,加微信號:RoySxixi,領獎吧~

沒中獎的不要灰心,微博還有機會呢!快去轉發吧。

普通青年

懶得想自我介紹

公眾號是亂搞的

壞點子非常的多

電影旅行吃東西

聊天吹逼睡覺覺




公眾號/頭條號/淘寶店鋪:Roy的電影圈

微博:@宋若曦Roy

微信號:RoySxixi

QQ群:131658894

打賞戳右邊二維碼→_→

原創不易,點點廣告,打賞一下,

給Roy充點電話費。

想轉載可以私信我,但是一旦被我發現抄襲...你自己注意點。

讓每天看Roy的推送成為一種習慣~

最後是感謝廣告金主環節,點點點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湮滅,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科幻片
    電影《湮滅》改編自美國作家傑夫.範德米爾的著名科幻小說《遺落的南境》,《遺落的南境》曾擊敗劉慈欣的《三體》,奪得美國星雲獎2014年度最佳長篇小說獎。而影版《湮滅》則由《機械姬》的導演亞力克斯.嘉蘭執導,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小蘿莉瑪蒂爾達的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擔任女主角。此片目前豆瓣評分為7.3分,不是很樂觀。
  • 學生作品展示No.278 | 電影《湮滅》到底湮滅了什麼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科幻片,還是一部驚悚片。它給人的恐懼是一點一滴滲入骨髓的。會哀號的熊,融入牆中的人,人形的植物,一點點變成人的樣子並模仿著人的動作的複製人,遠比燈塔前的枯骨、鱷魚可怕。看到後面越來越壓抑,有種逃不掉的宿命感。但除了這些詭異的畫面,影片還展示了一些別樣的美景,長著不同種類鮮花的枝條、角長著梅花的梅花鹿,這些美妙的畫面與詭異的景象結合在一起,反而讓人感到別樣的窒息。
  • 聲色 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上周在家看了一部小成本驚悚電影,沒有大牌明星,沒有特效支撐,沒有炒作宣傳,甚至連劇本也寫的很不嚴謹,簡直平淡的就像這操蛋的生活,要麼死寂,要麼死宅。但就是這樣一部小成本電影,卻給人營造了一種細思極恐的觀後感,在春寒料峭的夜晚令人夜不能寐,脊背發涼,腦海裡不斷翻騰著電影裡的鏡頭,嘗試著在現實裡腦補電影裡的橋段,這是筆者打發蛋疼時光多年來,頭回疼的如此後怕。故事是這樣的...▼艾瑪是個剛跟前男友分手的白富美研究生,獨居紐約,租著一套瞰景小公寓。
  • 電影《湮滅》觀影提示!!
    2018北美開年口碑力作,由亞歷克斯·嘉蘭執導,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驚悚大片《湮滅》即將於4月13日全國上映。今日,電影曝光了一張「身份版」海報,在宣示了其獨特身份的同時,也與觀眾約定4月13日影院相見。 《湮滅》改編自傑夫·范德米爾所著、曾獲「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遺落的南境:湮滅》。
  • 《湮滅》:一部被吹上天的神棍電影
    昨天,科幻電影《湮滅》在全國首映。作為2018年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宣發火力全開,國內影評幾乎把它捧上天。
  • 《湮滅》:又一部神片,還是神經片?
    可以說,在《降臨》之後,這是中國內地觀眾有幸能夠在影院裡欣賞到的又一部科幻「神片」。這裡所說的「神片」,通常有兩種解釋——一,是指「神作」,就是通常所說的劃時代傑作,大牛X貨。目前來看,《湮滅》似乎還到不了「神作」這個程度,但口碑整體還不錯。
  • 《湮滅》讓世界又多了一部科幻神片!
    ▲ 《湮滅》和《機械姬》編劇導演亞歷克斯·加蘭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湮沒》2月23日在北美上映後,口碑一路走高,爛番茄新鮮度86%,豆瓣電影8分以上,大有讓科幻片揚眉吐氣的勢頭。《湮滅》的原創性在於,它完全不「套路」,不像你看過的任何一部其他科幻電影。觀眾從一個簡單的故事開頭,逐漸「沉浸」進導演設置好的圈套裡,獲得從未體驗過的震撼感受。
  • 為什麼說《鐵達尼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細思極恐的含義電影《鐵達尼號》按照淺、中、深一共有三層意義——最淺層,這是一部商業電影獲得11項奧斯卡大獎,是一部成功的主流電影。第二層面上,這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話題電影觀看這部電影,是一次靈魂的升華。
  • 一部美國的科幻片《湮滅》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最新的科幻電影,這部電影是由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出演的《湮滅》。《湮滅》講述了一個小姐姐的丈夫從一個被輻射汙染的災區回來後神志不清,為了探究真相,她和幾位小夥伴一起前往事發地點調查的故事。
  • 《湮滅》也是壓抑人心的一部電影
    昨天看的冷戰,今天看的湮滅。什麼人不怕死?都是對生活失去希望的。生生死死,人類太難了。我們所處這個時代沒有戰爭,科技發展迅速,能生在這個時代,是幸運的!要積極面對生活,多想些美好的事情。外星文明對地球的介入一定是場悲劇,可怕。所以對於太空的探索,慢一點也無妨。娜塔莉波曼年齡和我差不多,等到老了以後,她一定能獲得終身成就獎。從她拍黑天鵝開始,看她的電影🎬都有些壓抑,希望快樂起來。
  • 為什麼說《鐵達尼號》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最淺層,這是一部商業電影獲得11項奧斯卡大獎,是一部成功的主流電影。第二層面上,這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話題電影觀看這部電影,是一次靈魂的升華。卡梅隆通過電影來表達自己對於現實問題的不滿。
  • 《一齣好戲》: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難道我們看了一部假電影?
    《一齣好戲》是黃渤在作為導演的處女座;也是中國電影在荒野類電影的首次嘗試。因為整部電影的隱喻非常多。有很多影評人和觀眾對影片產生了別樣的解讀。很多人認為這不是喜劇片,而是讓人細思極恐的恐怖片。現在讓樂楓帶你看看《一齣好戲》中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情節。
  • 為什麼說《遺落的南境:湮滅》是一部爛片?
    2018 年 2 月末,由派拉蒙影業出品,《機械姬》(Ex Machina)的導演亞歷克斯•嘉蘭(Alex Garland)執導的同名電影《湮滅》正式上線,前不久登陸 Netflix 後,國內觀眾也終於有幸一睹它的風採。
  • 周末檔電影強勢來襲!《狂暴巨獸》、《尋找羅麥》、《湮滅》......你想看哪一部?
    相信《狂暴巨獸》又會是一部受觀眾青睞的怪獸題材電影。《尋找羅麥》的上映可謂是「好事多磨」,一等就是5年,這部沉寂了 5 年的同性電影,終於即將浮出水面,這也是中國電影史上一次裡程碑式的突破。《湮滅》上映時間:2018年4月13日
  • 內有福利 | 電影版《湮滅》就是「小說《湮滅》所做的夢」
    2018北美開年口碑力作,由亞歷克斯·嘉蘭執導,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驚悚大片《湮滅》已於昨天登陸全國院線。《湮滅》改編自傑夫·范德米爾所著、曾獲「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遺落的南境:湮滅》。
  • 擊敗《三體》媲美《降臨》,《湮滅》電影原著有多神?
    與我們熟知的充斥著飛船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不同,這部電影主打神秘區域的概念,種種奇珍異獸配上懸念叢生的劇情,燒腦程度不亞於《降臨》。一場電影看下來,就好像經歷了一次詭異的神遊。電影原著《遺落的南境·湮滅》同樣大有來頭,其作者是「新怪譚」文學領軍人物傑夫·范德米爾。2014年,《湮滅》摘得美國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而它擊敗的對手正是劉慈欣的《三體》。
  • 科幻電影《湮滅》都快被捧上天了,原著曾擊敗《三體》
    亞歷克斯·加蘭的上一部電影《Ex Machina》在國內簡單粗暴地譯為《機械姬》,日漫味十足的片名可能會讓觀眾第一時間聯想到二次元有著無機質美貌的三無少女們
  • 吃人爸媽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你愛這種主題嗎!
    吃人爸媽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你愛這種主題嗎! 《吃人爸媽》顧名思義,就是會吃人的家庭,今天講的這部電影就是一個會吃人的家庭,在這個家庭出生的這個小男孩並不知道這一切。但是他卻每天在家裡面都可以看見新鮮的肉,就是從小生活在這樣一種恐懼之下的孩子,長大以後將會怎樣呢。他又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 《湮滅》湮滅的絕不僅僅是個體
    這是一部堪稱佳作的科幻電影,如果你是盧卡斯的粉絲,請不要看這部電影,如果你是卡梅隆的粉絲,也請不要觀看這電影,如果你是沃卓斯基姐妹的粉絲,更是請離開屏幕前,因為這部電影和你們想看到的根本不同,完全不同。這部電影和它們唯一共同的都是再說——人,只有奄野秀明的「人類補完計劃」和這部電影的主旨相似。它們都是在用一個完美的新我去代替有缺陷的舊我,至於那些無論身體還是精神上徹底殘缺的個體,就是根本性的捨棄。
  • 電影《湮滅》這部被狂暴巨獸「吊打」的科幻文藝片大家會去看麼?
    湮滅(Annihilation)電影《湮滅》海報 截止今天17點的票房所示《狂暴巨獸》1.7億,《湮滅》2千萬,妥妥的像片名一樣湮滅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黑天鵝》 作為一部科幻文藝片選擇和典型的好萊塢怪獸片《狂暴巨獸》同一天上映,並且《湮滅》2月份在北美上映網上早有高清資源,雖然在國內上線前期全網資源已經下線,感覺真是勇氣可嘉,但是對這一類型片感興趣的觀眾可能大多數在網上都看過了誰還會再去電影院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