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湮滅》都快被捧上天了,原著曾擊敗《三體》

2021-02-08 虹膜

亞歷克斯·加蘭的上一部電影《Ex Machina》在國內簡單粗暴地譯為《機械姬》,日漫味十足的片名可能會讓觀眾第一時間聯想到二次元有著無機質美貌的三無少女們。

《機械姬》(2015)

這些冰冷機械體事事以主人為先,不惜犧牲自己拯救人類,反觀《機械姬》中步步為營的心機婊女主角,電影結局不啻於在人類(特別是雄性)傲慢自大的臉上狠抽一記耳光。

其實,Ex Machina本沒有性別之分,這個片名取自拉丁文的「Deus Ex Machina」,古希臘戲劇裡稱為「機械降神」,這裡去掉Deus(god),更強調from machine,走出實驗室的艾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女性外表的「她」來自機械,但歸宿為何,連加蘭自己也無法給出答案。以人類不到萬年的文明史,關於物種進化和演變的漫長過程,我們所知甚少。

儘管加蘭此前稱新片《湮滅》與《機械姬》毫無相似之處,他指的是電影風格和拍攝方式,結構精巧近似室內劇的《機械姬》在場景搭建和特效渲染上無法與投資5500萬美元的《湮滅》相提並論。

《湮滅》(2018)

但是,凡科幻愛好者都知道,一切科幻片要麼是神話片,要麼是哲學片,同一套母題將在一個導演的作品裡重複出現,比如說,無神論者的雷德利·斯科特總是能把科幻電影拍成「創世紀」。

《機械姬》是加蘭的原創劇本,題材是人工智慧,《湮滅》的原著是《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首作,一部接近於《寂靜嶺》和《迷霧》式的冒險怪譚,兩部電影的內容和主題卻形成了顯而易見的互文關係。

從三年前的隕石墜落事件開始,這個色彩瑰麗變異生物叢生的怪誕世界就成為另一組探索人性的測試系統。就面積而言,被命名為X區域的神秘空間也許是《機械姬》裡深山別墅的一萬倍,它還在不斷擴張,但被光膜覆蓋的這片區域同樣與世隔絕,既讓探索者有去無回,也讓離開者重獲「新生」。

《機械姬》裡人類與人工智慧的複雜關係被移植到《湮滅》中,這一次,加蘭的野心更大,他要解構的不是人類與外星生物的關係,而是人性(human nature)與自然(nature)。

《湮滅》的核心設定並不複雜,甚至稱得上套路,熟悉科幻作品的觀眾大概能在影片過半時猜到結局。原作沼澤般粘稠的質感和密不透風的心理恐懼在電影裡蕩然無存,因為改編後的劇本更注重如何引入更多象徵和隱喻,僅僅一個燈塔的意象就可以用伍爾夫的《到燈塔去》去解讀。

那是人類渴望而永難到達的黑夜明燈,它在電影開頭被隕石擊中,又在電影片尾被徹底燒毀,伍爾夫在她最著名的小說裡吟誦:「我們各自滅亡/孤獨地/但我曾捲入更加洶湧的海浪/被更深的深淵所吞沒」。

電影版的女主角莉娜看似深愛丈夫,背地裡早已出軌,考察隊的其他四位女性成員也有各自深埋心底的傷痛和絕症,這樣的改動,也是為了呼應《湮滅》的片名。

原作書粉肯定不會滿意這一版離題萬裡的電影,概念模糊充滿歧義的電影能否獲得商業片市場的認可,派拉蒙將國際發行版權賣給Netflix的決定也說明了一切。不過,倨傲的伍爾夫這樣形容過她的作品:「我寫《到燈塔去》並無特別意義,一本小說非得要有一條線貫穿全書,才能使其構成一個整體」。

和《寂靜嶺》一樣,《湮滅》也可以解讀為反映個體心理的懸疑作品,在莉娜和複製體打鬥後的場景中,她們一起倒地,又一起起身,動作整齊如雙人舞蹈,複製體的面孔慢慢具現成莉娜的模樣,兩者之中只能有一人離開,選擇被痛苦吞噬,或者面對自己。

但這樣就浪費了X區域內精心設計的異境和異形,以及片中設置的折射細節。《湮滅》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基因學的神話故事,眾所周知,神話和教典都是心靈的產物。

從數千年前起,人類就試圖將解決自身恐懼的希望寄託於超自然的力量,我們創造與自己相似的諸神來投射人類的面貌,在諸神之戰和神與人的爭鬥中揭示人類的衝突。當觀看如今的科幻作品時,我們也不是真的在意人工智慧或外星來客,我們只關心人類正在面臨和即將面臨的問題。

在《機械姬》和《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裡,尚存在著妄圖成神的創造者,《湮滅》則更進一步把毀滅和重新建構的任務拋給了自然,創造生命不再成為人類的最高追求,複製變異淘汰的進化三重奏卻仍然要借人類之手譜寫。

片中提到了海拉細胞的無限分裂,細胞固然通過不停分裂創造生命,細胞也包含致人衰老死亡的基因,文崔斯博士將人類的自毀傾向歸咎於細胞編碼,達爾文主義者一定會為這一觀點拍手叫好。力比多和死本能從不存在於演化論中,基因才是物種延續的唯一驅動力。

《機械姬》裡形容艾娃的大腦「易變、衝動、不完美、模式化、混亂」,再加上複製和突變,正好可以用來概括X區域中的奇妙景象。人類憂懼於人工智慧的發展,對自然的選擇更是感到束手無策,但只要基因的繁殖策略不變,它們照樣控制著舊物種的滅亡和新物種的誕生。

可是,萬能的基因論也無法解釋《湮滅》的結局,業已痊癒的丈夫和神情悲傷的莉娜擁抱,這種親密是屬於人類的感情,莉娜眼中一閃而過的微光只是留給屏幕外的觀眾更多疑問,比起機械和自然界,在人類眼中,只有人性才是真正的不解之謎。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張藝謀在《有話好好說》之前,已經拍過一部傑出喜劇

《黑豹》提供了三種視角,票房證明「新王萬歲」

韓劇了不起啊!身邊所有人都被這部9.2分的劇迷得神魂顛倒


動畫電影原著漫畫《壞狐狸》

《大壞狐狸的故事》導演親筆繪製

治癒暖萌,妙趣「狐」生

不容錯過的法國浪漫主義風格水彩繪本

相關焦點

  • 擊敗《三體》媲美《降臨》,《湮滅》電影原著有多神?
    與我們熟知的充斥著飛船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不同,這部電影主打神秘區域的概念,種種奇珍異獸配上懸念叢生的劇情,燒腦程度不亞於《降臨》。一場電影看下來,就好像經歷了一次詭異的神遊。電影原著《遺落的南境·湮滅》同樣大有來頭,其作者是「新怪譚」文學領軍人物傑夫·范德米爾。2014年,《湮滅》摘得美國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而它擊敗的對手正是劉慈欣的《三體》。
  • 這部電影號稱年度最佳科幻片,原著小說一舉擊敗《三體》奪得星雲獎
    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北徒影視,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2020年最佳科幻電影《湮滅》,說到科幻電影,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精湛的特效和激烈的戰鬥,以及超出腦洞的未來世界,但是今天這部《湮滅》並沒有比較精彩的打鬥場面,這是一部可以讓你看了以後就無法自拔的電影,整個故事情節娓娓道來,帶領你進入探索解謎的世界,聽起來著實無聊,但是保證你看完後大有重生般的感覺
  • 《湮滅》:一部被吹上天的神棍電影
    昨天,科幻電影《湮滅》在全國首映。作為2018年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宣發火力全開,國內影評幾乎把它捧上天。
  • 這部良心科幻大片終於來了!改編自「星雲獎」最佳長篇,原著曾打敗大火的《三體》
    ▲劉慈欣與他的《三體》其實大劉的《三體》也曾同時提名這兩個獎項,不過在2014年「星雲獎」評選上惜敗給了美國作家傑夫·范德米爾創作的小說《遺落的南境:湮滅》,並於次年獲得了「雨果獎▽改編自「星雲獎」最佳長篇的電影《湮滅》30秒終極預告, 「新科幻經典」顛覆想像很多人知道這兩個獎項都是科幻界的頂級大獎,含金量不相上下,但對於它們的區別卻不是很清楚。
  • 《湮滅》丨文藝青年眼中的科幻世界
    年度科幻巨製卻票房不不佳,是你看不懂還是ta太難懂早在2014年,一本克蘇魯風格的科幻小說《遺落的南境:湮滅》悄無聲息打敗了獲獎呼聲很高的《三體》關於《三體》好還是《湮滅》好的討論持續到了現在,不過影爺覺得,雖然《湮滅》不如《三體》那麼硬核,不過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故事情節,處處透露這一種宗教的神秘感,讓整個小說充滿了夢幻感
  • 《湮滅》:又一部神片,還是神經片?
    讀過《湮滅》和《三體》的朋友大多會認為從各個方面來講,《三體》都遠遠強過《湮滅》,頗有為國人不平之氣。我也讀過這兩部科幻小說,也基本同意這個觀點。從兵器譜來講,《三體》是霸王槍,縱橫捭闔;《湮滅》是峨眉刺,鬼魅飄渺。誰贏誰輸另講,但的確不是一個量級。
  • 《湮滅》有一說一,不如三體!
    看完湮滅,沒有什麼震撼感,感覺不如我讀完三體的那種上癮,三體就像毒品,會會上癮然後讓你的三觀一次一次走向毀滅,湮滅中我看到的就是不停的克隆,各種克隆然後人類發現自己被克隆了崩潰自殺 ,最後回去的不是Lena,是她的複製人,很多細節已經告訴我們了,可能本體看到Lena2號也自己把自己燒死了,反正回來都是這個Lena2口述的,皆有可能吧,加上一些科幻色彩和未知恐懼,一些細胞分裂和變異 ,其實就多了點藝術而已
  • 《湮滅》是一部細思極恐的電影
    沒看的給你們放兩個花絮吧,然後還可以去微博參加轉發抽獎哦~(今天晚上十二點開獎)今天我們繼續講電影,昨天看的第二部電影湮滅Annihilation《湮滅》可以說是今年最為令人期待的一部科幻電影。導演嘉蘭本身憑藉《機械姬》就已經名聲大噪。
  • 《湮滅》丨是毀滅還是重生?
    《三體》系列的科幻小說相信大家一點也不陌生吧,如果說《三體》系列的科幻小說讓你對未來和宇宙展開了無盡的遐想,那麼這部科幻影片可以說能夠讓我們對未知的事物展開更豐富的想像。這部影片改編自傑夫·范德米爾的科幻小說《遺落的南境:湮滅》,也是《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首作,這本科幻小說曾獲得2014的星雲獎,當年的對手也正是《三體》。
  • 內有福利 | 電影版《湮滅》就是「小說《湮滅》所做的夢」
    2018北美開年口碑力作,由亞歷克斯·嘉蘭執導,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驚悚大片《湮滅》已於昨天登陸全國院線。《湮滅》改編自傑夫·范德米爾所著、曾獲「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遺落的南境:湮滅》。
  • 《湮滅》看了電影特別把原著讀了一遍
    電影也不能說更好看,電影理解上升到了一個具象的地方,自我毀滅,外星人尋找客體的故事。不一樣的觀影體驗。但小說裡並沒有,導演如果不是對小說理解很深做不到。《降臨》《湮滅》堪稱滿足了我對外星文明的所有幻想。《降臨》原著更是只有71頁的內容。感嘆好萊塢導演們的腦洞,賦予甚至超越原著的理解,從語言學和外星人可能沒有實體的角度探討的科幻題材。很贊!
  • 這部科幻巨作曾經擊敗過《三體》!到底厲害在哪??
    它力挫《三體》獲得有著幻想小說界奧斯卡之稱的星雲獎它獲得史蒂芬·金,劉慈欣,王侃瑜等高度評價它被派拉蒙投拍科幻大片,娜塔莉·波特曼主演電影它就是由傑夫·范德米爾創作的《湮滅》,《當權者》,《接納》遺落的南境三部曲。
  • 《機械姬》之後,最高級的科幻電影!
    目前《湮滅》的豆瓣評分為7.6,由挑劇本一直很在線的娜塔莉·波特曼領銜主演。據說該部電影的原著故事曾打敗過大劉的《三體》,是科幻屆有名的巨星。 曾執導過《機械姬》的導演亞歷克斯·加蘭改編的也很有新意。
  • 《湮滅》:自毀,重生,以及兩種趨勢
    譬如,都由「星雲獎」的獲獎小說改編而來,《降臨》改編自美籍華裔作家姜峰楠筆下的《你一生的故事》,而《湮滅》則改編自《遺落的南境》,作者傑夫·范德米爾憑藉該三部曲拿下了2014年的星雲獎,被他擊敗的正是劉慈欣的《三體》;又如,兩部影片都偏向於細膩舒緩、哀婉陰惻的節奏與氣質,幾乎沒有出現血腥激烈的打鬥場面;再如,兩者都帶有明顯的克蘇魯元素,也許正是這一點更能博得了西方評審的好感,才讓《遺落的南境》勝過《
  • 三體被拍成電影?齊天大聖導演接手,科幻電影大門又要被打開了?
    那就是繼《三體》電視劇的開拍,《大聖歸來》的導演田曉鵬即將指導《三體》電影,都說將小說影視化是毀掉一部小說最快的辦法,畢竟小說中的宏大場景對特效的要求是相當高,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執意要將它們搬上大熒幕呢?說實話,一聽到這個消息的小編內心是十分忐忑地,但又懷著一絲期待,畢竟現在的特效團隊已經十分厲害了,說不定就能將我們大家心目中的那個世界給還原出來。
  • 《三體》電視劇殺青!這註定是毀原著,然而答案卻會讓你意外
    自從《三體》獲得「雨果獎」以來,這個科幻系列在國內已經被捧上了神壇,毫無疑問中國第一科幻ip。這樣一來,流行文化的開發就全面開花了。電影、網劇、電視劇和動漫等等,幾乎什麼都來了。但因為當初大劉賣掉影視版權不知道後來會火,賣得太過草率了,導致《三體》電影黃了過後。民間無論是粉絲還是普通觀眾,普遍對於《三體》影視開發不看好。反正哪兒哪兒都是嫌棄,覺得肯定是會毀原著的。
  • 曾擊敗過《三體》的科幻懸疑電影,全程張著嘴看完.
    這部電影正是改編自改編自《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湮滅》。這個科幻巨著和劉慈欣的《三體》可以說是難分伯仲,作者傑夫.範德米爾憑藉該小說,成功拿下2014年星雲獎,打敗了同年入圍該獎項的《三體》。這已經是對該地區的第12次考察,前11次全都失敗,比如第二次考察終結於去的考察隊員集體自殺,第三次考察隊拔槍互相殘殺,第11次隊員全體失去神志,回來後不久都死於癌症…《湮滅》的觀感與去年的年度科幻佳作《降臨》十分相近。
  • 免費電影 | 科幻片《湮滅》:視覺盛宴+R級燒腦,約嗎?
    《湮滅》
  • 中國科幻電影十年之痛,背後是《三體》填不完的巨坑
    夾雜著歡呼和質疑,很多人難免有些心酸,為什麼中國團隊沒能夠把《三體》搬上大銀幕? 2015年,劉慈欣憑藉《三體》斬獲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獎」的雨果獎,同年,遊族影業宣布《三體》電影立項,後擱淺。至今已近5年。 「大劉自己很擔心,會不會因為最初電影項目擱置了,大家都不敢再來改編《三體》。」
  • 寧惜敗《湮滅》也不寫愛情,《三體》劉慈欣究竟想表達什麼!
    三體2014年,在科幻小說最高的獎項之一的「星雲獎」評選上,《三體》惜敗美國作家傑夫·范德米爾創作的長篇小說《湮滅》,與星雲獎失之交臂。而落選的原因也很奇葩,評委們竟然感覺感覺《三體》的故事性不強,而所謂故事性不強最明顯的就是《三體》竟然沒有一段愛情描寫。這話也沒有錯,畢竟《三體》太過黑暗,太過現實,太過宏偉。人家美國的科幻小說一般都是外星人開著星際戰艦和地球人幹仗,地球人好歹打打遊擊放兩槍,有一段兒女情長什麼的,而《三體》可好,人類被外星人碾壓將近400年,最後還被外星人直接給拍成二維的了,想一想都讓人覺得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