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人民愛說的一句話叫「川渝是一家,兩地不分家」,一幅和諧美好、相親相愛的畫面。
但只要說到小吃誰家棒,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變臉比翻書還快」,從小吃歷史到小吃種類,再到小吃味型,都是波濤洶湧的「廝殺」。
4月9日至4月15日,川渝地區的抖音美食達人每晚兩場在線pk,等著我們圍觀!就在昨晚,直播區裡的熱鬧氛圍感染了眾多川渝好吃嘴兒,大家討論著當地經典特色小吃,在屏幕前口水直流。
既然要作比較,就先從絕大數人都喜歡的葷小吃說起。
第一輪就放大招,雙流的兔頭與璧山的兔肉,在當地人的心中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這句臺詞在成都人這兒完全不管用,他們的觀念是「兔兔那麼可愛,為什麼不連著腦殼一起吃?」
兩種經典味型,五香和麻辣,五香兔頭味道純正、回味醇香,肉很嫩,一抿就爛,滷香味十足,輕輕用力,骨脫肉滑就能掰開。
麻辣兔頭鮮香爽口、辣油刺激味蕾,勁辣風味更適合重口味愛好者。
雙流有兔頭,璧山有兔肉。重慶璧山人愛吃兔,有著無兔不成席的習俗。
在璧山人的宴席上,兔肉千變萬化,飄香兔、仔姜兔、尖椒兔.讓食客口舌生香,垂涎三尺。
璧山的香辣兔頭,又香又辣,微微焦的酥脆口感讓人一吃便停不下來。
宜賓黃粑又叫「富油黃粑」,糯米的軟糯配上紅糖的香甜,還會包一塊肥肉,中和了竹葉的清香,這種用葉子包著的小黃粑,吃了根本停不下來。
色澤金黃,軟糯香甜,味道獨特,一直以來,黃粑都是川南人民酒席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吃在嘴裡餈糯香甜、油而不膩、綿軟醇和、滋味悠長,直達人的肺腑。
江津米花糖,是重慶家喻戶曉的特產。據說,米花糖是重慶傳統小吃「炒米糖開水」的進化版本,在原有的製作工藝基礎之上,經過改良而製成。
第一口下去,米花的香氣瞬間充盈口腔,甜度剛好,粘牙的剛好。再一口,米花被咬鬆散開來,米花在舌尖的攪動下,跳動在牙齒之間。這一瞬間美味被釋放地恰到好處。
將米花糖捏碎和牛奶一起衝泡,香氣撲鼻、甘甜飽腹,是重慶人心中美妙的早餐。
討論小吃怎可以不提粉?川渝地區的粉也是相當有特色。
「10個成都娃,9個都愛吃火鍋粉」,可見火鍋粉在川人心中的地位。
黃豆芽配寬苕粉,豆芽香味發揮得淋漓盡致,融入到了湯頭,粉條入味勁道,吃起來香而不辣。
火鍋粉口感香甜軟糯,嚼勁恰到好處。味道也不是特別辣,是大多數人能接受的辣度。
火鍋粉油氣足到爆,紅亮亮的一大碗,牛油的香味濃鬱。粉條晶瑩剔透,吃起來很彈牙,再加點老陳醋又是另一種酸辣口感。
趕水米粉,是綦江人舌尖上的美味兒,米粉色白質柔,綿嫩細滑。
嗦一口米粉,瞬間感受到那種嫩滑和勁道完美結合的快感。
加上一律是腿子肉、夾子肉和三線肉做的臊子,在米粉上一淋,香味就瀰漫了鼻尖。
川渝兩地就像一對孿生兄弟,骨肉相連、密不可分,可小吃的確很不一樣、各具特色,那你更偏愛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