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我在哪,反正我正在桐城路大吃特吃

2021-02-22 美食合肥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六一節快樂

×3

話說現在的六一,熊孩子過的是兒童節,怪蜀黍怪阿姨過的是巨嬰節~過節自然是要吃點好的,今天,小編就帶你掃蕩美食多多的桐城路,走起!

小小的一家披薩店,可每次路過店裡顧客都不少。黑椒牛肉味感覺最好吃,剛出爐的時候黑椒香味瀰漫了整個屋子,披薩上的料不少,芝士很黏很香,就是底還是有點厚,建議剛出爐的時候抓緊吃哦。

人均:40元

地址:桐城路與長江路交口東10米

五河路的老字號某一巷砂鍋,在美遊城也有分店。來他家必點的就是牛肉砂鍋,還可以加上滷雞蛋和滷乾子,都非常鮮美入味。砂鍋的湯好喝,鹹鹹的辣辣的,就是吃得慢了粉絲會糊!

人均:10元

地址:桐城路與益民街交口美遊城3樓

一直覺得這家店有點像海底撈的趕腳,服務態度超級好,還可以免費做美甲。番茄鴛鴦鍋底點的人很多,湯底酸酸的很開胃,可以直接喝的,都不用再蘸調料了,就是吃多了嘴裡都是一個味。

人均:80元

地址:桐城路與益民街交口美遊城6樓

主打灌湯生煎。生煎底部很脆,表皮韌性好,裡面的湯汁也不少。一兩生煎再配上一碗沙湯就可以把早飯給解決了。不過他家不能堂食,只能外帶哦。

人均:10元

地址:桐城路老八中隔壁


環境非常日式,連放的電視都是日本新聞,經常有日本人會過來吃。食材很新鮮,尤其是刺身,賣相非常清爽,口味還算正宗。不過分量和別家比起來稍微少了點,而且上菜速度慢到無力吐槽啊!

人均:90元

地址:桐城路與紅星路交口南50米


從上學就吃他家包子了,以前在紅星路,最近幾次路過都沒開門,後來發現桐城路也有了家。包子個頭不大,離老遠就能聞到味道,一個人吃上一籠都沒問題,早上過來還可以配碗稀飯或者沙湯,價格也不算貴。

人均:5元

地址:桐城路與廬江路交口北50米

30年老味道,可以說是伴隨了合肥人的成長。他家的沙湯油茶豆腐腦,鍋貼蛋餅大米餃,吃過的人都知道,環境就是蒼蠅館子,講究的人估計罩不住。

人均:5元

地址:桐城路與環城南路交口

亂入一張今天中午吃的兒童套餐

厚臉皮的讓收銀阿姨送了我個小風車~

(明明年齡相仿,亂叫什麼阿姨


繼續往下吃~~


安慶的一家老字號點心店,他家的傳統糕點做的還是不錯的。綠豆糕色澤清亮,有股淡淡的香油味,覺得太甜可以選擇較清淡的木糖醇味。墨子酥口感細膩,吃起來香酥濃鬱。非常適合贈送親朋好友哦~

人均:20元

地址:桐城路與蕪湖路交口東50米

不大的門面,但早上來吃蒸餃和小籠包的人倒是真不少,蒸餃有葷素兩種,餃子皮很有韌勁,裡面的肉質緊實。薺菜韭菜餃子吃的人也很多,但是感覺油放的略少,吃起來好噎啊!

人均:10元

地址:桐城路與黃山路交口北50米

主打東南亞麗江風的小資咖啡吧,裝修比較有味道,老古董,老繡片,東南亞燈,泰國掛毯,分分鐘拿出手機各種自拍!店裡有各式各樣的咖啡、雞尾酒,還有下午茶,非常適合情侶約會。

人均:50元

地址:桐城路老廣電對面


讓人又愛又恨的紅太陽牛肉館。說愛,是因為他家的牛肉鍋仔確實好吃,牛肉一片一片煮的都非常入味,辣辣的,吃起來很有嚼勁。恨是因為,現在的價格簡直貴到肉疼,以前不分大小60一份,現在大鍋200,小鍋100,就這樣每天顧客還絡繹不絕!

人均:70元

地址:桐城路與望江路交口北300米

他家的牛肉麵感覺有點像寧國路的小梁。一碗拉麵分量非常實在,麵條勁道不說,牛肉也不少,湯頭清淨,不油,略鹹,很鮮,可以端起來直接喝。還可以加海帶、千張、鴨血等等。因為附近在修路的緣故,去一趟不太容易,但絕對不枉此行!

人均:10元

地址:桐城路與望江路交口南100米

老火骨頭湯,人氣確實老火了!屌絲價格還能吃到貨真價實的骨頭湯,這樣的店在市面上實在少見。骨頭個頭不小,上面的肉也很多,還可以吸到骨髓!湯裡還有筍片、蘑菇之類的。另外他家炒菜也不錯,老闆也很客氣!

人均:40元

地址:桐城路與望江路交口南300米


馬店羊肉在桐城路的一家分店,人氣與口味依然是槓槓的。羊排鍋仔分量非常足,湯的味道非常濃厚,不僅是羊肉的鮮味哦。另外香菜羊肚和羊肉水餃味道也都不錯。美中不足就是他家空間太小,等位太頭疼。

人均:50元

地址:桐城路與水陽江路交口

相關焦點

  • 合肥網第e時間:80餘桐城派名人浮雕「現身」合肥桐城路
    合肥網第e時間:80餘桐城派名人浮雕「現身」合肥桐城路 資訊標籤: 桐城派名人 合肥桐城路浮雕
  • 做夢也可以仙俠 陳奕天問王嘉爾我是誰我在哪
    陳奕天問王嘉爾我是誰我在哪?近日,陳奕天發布新的作品「這個作品有點長,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後,王嘉爾我是誰我在哪」。  作品原來用的是王嘉爾的100WAY歌曲,最近這首歌在DY很火爆,幾乎所有人都用了這首歌做瞬間轉移,而陳奕天也耍了一把,不過他跟別人不太一樣,他居然做起了仙俠夢。
  • 鄉土桐城 桐城年味:黃梅老調
    黃梅戲唱出濃濃年味來源|網絡 正趕上春運高峰,火車整整晚點了8個小時才到家,當周圍都充滿著「做麼事」、「搞麼個」這樣熟悉的方言時,我知道我回到了我的家鄉——安徽桐城。 現代桐城,城區沿河已建成嚴鳳英主題公園。嚴鳳英、琚光華、嚴雲高、彭小佬、江雲甫等桐城的黃梅戲先驅人物塑象安放在龍眠河西岸邊,靜靜地敘說著往日的輝煌。而廊橋兩邊,從早到晚琴笛悠揚,每天數以百計的黃梅戲愛好者在這裡吟唱。華燈初上,東作門成了戲迷的樂園,「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除農村外,城區現有十來個黃梅戲迷俱樂部正在爭奇鬥豔,每逄節假日猶如打擂臺一般。
  • 【桐城老照片】 我與啖椒堂的情緣
    照片上的伯母,自伯父參軍後,曾在桐城短暫任職小學教師,後來去了安慶娘家生活,同時參加了工作,在安慶高琦小學教書直至退休。 前不久,有左家大屋的後人來桐城看左家大屋。在我的陪同下,先來到桐城中學裡的左忠毅公祠。
  • 當打的仗我正在打,當跑的路我正在跑
    當打的仗我正在打,當跑的路我正在跑心路獨舞首先我要說明一件事情,微信文章能放出來的留言是有數量限制的,也就100個留言吧,到了這個數字就得撤下一個已經放出的才能放出一個新的,如果不是特別必要我極少這樣做。所以你的留言放不出來並不是我害怕你說的話而不敢放出來,也不是不同意你的觀點不想放出來,只是超過留言數目的限制而已。
  • 韋力︱尋墓「桐城三祖」:姚鼐、方苞、劉大櫆
    姚鼐故居位於安徽桐城市公園路10號桐城中學內,到今天桐城仍然是以文章名天下,而這裡的名人故居也確實是太多。桐城中學太有名了,今天依然是安徽的名校,據說其升學率始終排在全國前列。以我個人的建議經驗來說,能夠進入學校是個不容易的事情,而姚鼐的舊居也就是那著名的惜抱軒,恰恰就包裹在了桐城中學校園內,其實這個關係應該反過來講:桐城中學就是在姚鼐故居的遺址之上擴建而成者,我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說法,桐城中學的人怎麼看,但我的此趟尋訪卻對這個學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 "桐城四祖"將現桐城派文化牆
    老城區,桐城路,將出現一段翰墨飄香的桐城派文化百米石雕照壁,記者最新獲悉,該項設計方案已於近日通過了市政府相關會議研究審議,目前進入深入創作和實施階段。記者就此採訪了負責該項目設計創作的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長徐曉虹。
  • 桐城八中:有效溝通快樂你我
    近日,桐城八中在化成樓報告廳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活動內容為高中生人際溝通專題講座《有效溝通 快樂你我》,主講人為桐城八中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盛佳老師,活動由政教副主任徐五元主持。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也是特殊的階段。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水芹菜
    插田當然是大人們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效果,沒有種哪有收,哪有生活來源呢。而我們這些不懂亊的孩子們只知道吃和玩的快樂,哪想到大人們為家庭生計而忙碌的辛酸。,好了,這第一根夾出來總是讓我先嘗,還沒等到十分冷,我就急不得的咬了一口,母親問我鹹淡呀,我其實咬的一口滾燙的,還沒吃出味道呢,也只好隨口說好吃,還沒吃出鹹淡來呢。
  • 反正我是抽筋了~
    反正我是抽筋了~這應該是個連續劇~這個水龍頭相當魔幻~下面送你3個笑話,給大家樂一樂吧  1二郎神被追殺,求救沉香: 「沉香 ,你救救我好不好?」沉香說: 「挺好的,就是有點暴躁。」2一位婦女走在大街上,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傳來:「停下來!
  • 不要問我去青島哪裡比較好玩了,都在下面,拿走不謝
    不要問我去青島哪裡比較好玩了,都在下面,拿走不謝:住宿,選在市南區,五四廣場附近最好,位於交通樞紐,走哪一片都有地鐵和公交到。八大關出來後面就是海水浴場,走幾步路就到了,可以順路過去玩。中山公園:雖然過了櫻花季,但是還是茂密的哈,裡面還有個動物園,票價很便宜,幾塊錢叭,看起來很老很舊了,動物一般般多,主要是兩隻大熊貓。極地海洋公園或者海底世界(不是一個)可以去看看,兩個都挺有特色的,二選一就夠了。啤酒博物館 :可以進去參觀,送兩杯啤酒,過下癮。
  • 探訪安徽桐城文廟 尋找「桐城派」文風遺韻
    安徽桐城文廟正是在這一使命下,催生哺育了「桐城派」,而桐城也因「桐城派」三百年的悠久歷史吸引著中國讀書人問禮朝聖。桐城派師承關係圖 劉浩 攝  近日,記者來到桐城文廟,探尋「桐城派」的文風遺韻。  身臨文廟,映入眼帘的是面闊五間的大成殿。殿中央供奉著中國讀書人敬仰的至聖先賢——孔子。大殿上方拓印著康熙手書的「萬世師表」。
  • 「沒關係你也不用給我機會,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
    要寫林宥嘉,我正在聽浪費,250在樓下買薯條和雞翅了。
  • 中國桐城文學小鎮策劃方案——繼承「桐城派」文化傳統,打造「中國...
    遊客在決定去某個目的地之前,一定會先在大腦裡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去這個地方?這個「為什麼」,就是某個目的地對於遊客的核心價值。例如:賞黃山,就是看天下山之美豔。也就是說,黃山是中國山景的名片。朝九華,善男信女在此追尋信仰,祈福消災。也就是說,九華山是中國佛教文化的名片。登長城,就是看中華蒼遠文明。
  • 一條北大街,一部桐城文化史
    桐城市古稱「桐國」,別稱「文都」,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是「桐城派」的起源地,主盟文壇200多年,作家遍及全國,影響達於海外。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質的資源,桐城文廟,六尺巷等作為桐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載體而聞名於世。
  • 葉揚談古詩文教育的「桐城家法」
    我們都知道,您是桐城「七大家」葉家的後人,祖父是桐城古文大家,父親也是古典文學專家。您小時候學習古詩文,是否按照桐城派傳統來講授的呢?葉揚:小時候知道家裡原籍是桐城,因為戶口本上「籍貫」項寫著「安徽桐城」,但我其實是在上海出生長大。小時候在家裡念書,從沒有刻意地說是桐城派的家法。
  • 在舌尖,遇見久別的桐城
    皖之中,有桐城…… 我總覺得,我這一生,或許無大建樹。所寫文章,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也與吃有關。或許人這一生,為生計忙,為生活忙,為生存忙,終日繃緊著神經。唯獨這這口腹之快,大概是最解乏味生活的一劑良藥。
  • 《老有所依》為何花落桐城?
    《老有所依》為何花落桐城?  一  42集電視連續劇《老有所依》最近正在全國多家電視臺熱播,該劇劇情是:來自安徽桐城的江木蘭和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呂希是夫妻,在北京工作,上有老下有小。因為兩人都是第一代獨生子女,贍養老人的擔子比較沉重。木蘭在安徽桐城老家的父親江開國患白內障,還要照顧爺爺江多福。木蘭因老人的贍養問題跟呂希產生了矛盾。
  • 紀錄片《桐城派》籤約儀式在桐城舉行
    12月15日上午,紀錄片《桐城派》籤約儀式在桐城隆重舉行。安徽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海外中心)主任周學明,桐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洪長久,副市長張文芳,市政協副主席汪艾東、江山太等出席。他對安徽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海外中心)、桐城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和有關企業對紀錄片拍攝給予的大力支持和資金資助表示感謝。他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桐城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不斷推進資源整合和機制創新。他要求,製作方和創作團隊要樹立精品意識,注重創作質量,拍出一部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紀錄片,確保作品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 《桐城派》紀錄片籤約儀式在桐城舉行
    周學明洪長久張文芳汪艾東江山太等出席籤約儀式圖為籤約儀式現場為全面展示桐城派歷史發展軌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12月15日上午,我市舉行《桐城派》紀錄片拍攝籤約儀式。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洪長久在講話中對安徽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桐城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和7家企業在《桐城派》紀錄片前期籌備中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要求,製作團隊要樹立精品意識,注重創作質量,拍出一部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精品力作,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圖為籤約儀式現場周學明對《桐城派》紀錄片的如期籤約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