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太太太太火了!
作為暑假爆款擔當,這兩個月,你的朋友圈已經被《延禧攻略》刷屏了吧?
微博熱搜上更是持續霸屏:
爾晴領盒飯、皇后便當、傅恆去世……
隨隨便便一個情節一個人物,都能輕而易舉上熱搜成為爆點,即使完結了,餘熱未散,熱搜榜上仍佔一席之地。
不僅僅是在國內火,在海外新媒體平臺上《延禧攻略》單集點擊量超百萬,創今年華語劇最好成績。
歪歪記得,上一次這種現象級的宮廷劇,還是六年前的《甄嬛傳》和十四年前的《金枝欲孽》,再往前,就是二十年前的《還珠格格》了。
為什麼中國宮廷劇這麼容易成為爆款呢?
本期街採,我們問了一群看過中國宮廷劇的歪果仁後發現,嗯……他們看待宮廷劇的角度真是刁鑽又新奇。
那些沉迷中國宮廷劇的歪果仁,究竟在看什麼?
宮廷裡的美食精緻誘人,每道都讓人慾罷不能。
舉個例子,《延禧攻略》裡顏值最高的點心——荷花酥。
這道點心產自杭州,含苞待放的荷花狀點心盛在荷葉綠的盤子裡,不論味道如何,空是外貌就足以賞心悅目了。
劇中設定是裕太后清早採摘鮮荷所制,酥鬆甜軟,清香怡人。
當然,宮廷劇裡的美食雖讓人垂涎三尺,但也有例外,
比如《還珠格格》裡出遊野餐這段,簡直是尬吹尬吃翻車現場……
據說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童年陰影……
雖然宮鬥劇實質上還是有偶像劇的底色,但精緻考究的妝容衣物還是有一定可看性的。
這裡還是拿最近的《延禧攻略》舉例:
第一集就出現了滿族婦女習俗的「一耳三鉗」
清宮選秀,首要便是看這「一耳三鉗」到不到位。
兩隻耳朵共佩六隻耳飾,十分講究,清代從宮廷女子到民間姑娘皆如此,以此銘記傳統不忘老祖宗。
還有先前微博上爭議很大的「咬唇妝」,實則是清宮流行的「絳唇妝」
有研究者表示:「乾隆時確實有類似咬唇妝或者加重下唇的唇妝。」
被吐槽為多肉植物的頭飾,實則察皇后所言「捨棄珠翠,改以通草絨花為飾」中的草絨花。
這裡的絨花也是有講究的,以蠶絲和銅絲為主要原料,最初是鮮花的替代品。
絨花絨花,諧音榮華,圖個吉利。
而歷史上的富察皇后,日常也喜以草絨花為飾
說起來,宮廷劇裡的表情包一直是表情包界最魔幻、最經久不息的流派之一。
《還珠格格》中的爾康(鼻孔)深入人心
《甄嬛傳》中的白眼翻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延禧攻略》又為表情包大軍貢獻了新鮮的血液
對於中國宮廷戲,
歪果仁也有許多理解不了的地方。
為什麼中國古代皇帝有這麼多老婆,還能把她們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皇帝都是大豬蹄子嗎?
滴血認親是中國古代的什麼黑科技嗎?
血滴在杯子裡怎麼能鑑定出誰是親生的呢,不是應該滴到杯子裡就散開了麼?
妃子們為什麼要互相毒害對方?並想辦法解決掉對方的孩子?
他們都瘋了嗎?
還有一眼看破真相的歪果仁。
說白了,宮鬥都是套路,撕開宮廷的外衣還是偶像劇的內裡,
看點主要落在了「爽」上。
無論是機關算盡玩弄權謀的刺激,還是你爭我鬥步步為營的酣暢淋漓,甚至後期打臉復仇等喜聞樂見的橋段,都是在為觀眾營造一種精神上的「爽」感。
角色設定上通常是女主初期身份都比較低微,隨著劇情的推移一路打怪升級,將曾經欺負自己的狠角色踩在腳下,這種成長感會讓觀眾覺得很過癮很燃。
所以,即使許多宮廷劇被吐槽太過現代感,被質疑不尊重史實,主角金手指開得太大人設過於瑪麗蘇等等問題,但從不妨礙它的受歡迎程度。
現實生活已經夠苦逼了,看個劇讓自己過癮一下有何不可呢?
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宮廷劇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