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大叔蘿莉戀,片段溫馨又甜蜜。作為「霸道總裁」的史達林,居然也不經意間演繹了一段這樣的愛情。只是很可惜,他雖然深愛自己的小蘿莉妻子,卻沒想到妻子竟然用自殺的方式來與自己訣別,從而為他的人生悲劇奠定了基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大家都知道,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是史達林的妻子,她比史達林足足小了23歲。這沒辦法,史達林在認識娜傑日達之前已經結過一次婚,那就是葉卡特琳娜,還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但後來葉卡特琳娜得了斑疹傷寒,最終去世。恢復單身後的史達林一直未婚,直到十多年後與自己同事的女兒娜傑日達相遇,這兩個年紀相差懸殊,身份地位差距極大的人,竟然一下相愛了。
說起來這裡面有著非常唯美的橋段,意思就是早在娜傑日達兩歲的時候,就曾受到史達林的救命之恩。雖然後來兩個人相識之後,娜傑日達的家人對此非常迴避與忌諱,可奈何人家「小蘿莉」娜傑日達不願意,畢竟以身相許救命恩人是她眼中非常美好的事。
至於史達林哪裡吸引了娜傑日達,外界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像,一個事業有成,對他們嚴肅、堅定的成功男人,可以與一個小姑娘談笑風生,溫存細膩,這本身就是一些女生不可拒絕的方面吧。
於是,娜傑日達憑著自己堅定的個性,最終說服了家人,於1919年成為史達林的妻子。事實上,這一年的娜傑日達還不足18歲,但婚後的二人相當恩愛,堪稱外界典範。同時,很快瓦西裡、斯維特蘭娜出生了,這讓史達林更加滿意。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對恩愛的夫妻,這樣一段美好的大叔蘿莉戀,竟然在1932年戛然而止。據說當時正值十月革命15周年慶,在克裡姆林宮的宴會上,史達林用極不好的態度對娜傑日達說:「你也喝一杯。」
但是,娜傑日達是對酒精過敏的,這讓她感覺自己非常不受尊重,於是直接站起來說:「我不是你的什麼。」於是當場不辭而別。這本就是娜傑日達的個性:剛直、固執。這雖然讓史達林很沒面子,可他當時選擇了無動於衷。
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人們便發現娜傑日達已經沒了呼吸。她開槍自殺了,那把小手槍是自己哥哥送她防身的,而她選擇了用這把手槍與世長辭。這一年,娜傑日達只有30歲,如此地年輕。
此事一出,史達林第一時間是想著封鎖外界的真相,所以,醫生對外的說法是:第一夫人因為闌尾炎不治去世。
這種說法誰會相信呢?所以,外面傳法很多。哪怕這些說法不是真實的,但當時有那麼多人在宴會上看到了娜傑日達與史達林的衝突,他們更願意相信是史達林因為沒面子,從而下令處決了娜傑日達。
顯然,這種說法並沒依據。後來在史達林的日記中,人們看到這樣的記錄:「你(娜傑日達)知道嗎?再好的家庭教師、保姆和僕人,也不能充當母親的角色,看看我們的兩個孩子,你都做了些什麼(指自殺事件)啊!」
由此可見,史達林對於妻子的死並沒有直接動手,至少他不希望娜傑日達死去。相反,後來人們對于娜傑日達越來越多的了解之後,慢慢發現她自身的問題更多一些。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時史達林與娜傑日達結婚之後,因為政治觀點以及個性的不和諧,所以經常發生衝突。這對于娜傑日達小小年紀的女孩子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據史達林女兒的保姆講,娜傑日達和朋友講的最多的話就是:一切都煩惱死了、沒有一點高興的事、煩惱極了。
而且,娜傑日達有著偏頭痛的毛病,據說就是抑鬱所導致的。事實上,娜傑日達長期處於精神亞健康狀態,就有人說她是焦躁症。可惜,這一切在大男子主義的史達林眼裡,根本都不是個事。
當年娜傑日達家人不同意她與史達林的結合,其中有一條就這樣認為:娜傑日達本身偏執,遇事衝動、剛直,而這與史達林幾乎如出一轍。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自然不會有寧靜的生活,只是當時娜傑日達完全聽不進去。
後來,娜傑日達的女兒維特蘭娜也表示,母親是自殺。之所以這樣說是有理由的,因為她母親在去世前一兩天就再三告訴她:如何做人,做什麼樣的人,而且有一點非常重要,一定不要喝酒!
因此,娜傑日達的死如今已經被看成了有預謀的事件,如果硬要推到史達林身上的話,那恐怕頂多也只是個不懂憐香惜玉的錯了吧。
其實,因為娜傑日達的死,史達林受傷還是非常深的,他不僅後來一直脾氣暴躁,而且對醫生非常不信任。而這種行為有一部分是因為娜傑日達身患多種問題,卻沒有被及時發現,也正是因為這種不信任,史達林才最終死於自己的臥室而不被外人所知不是嗎?這對一位國家最高領導人來說,那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