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觀看電影《史達林之死》。
對照似曾相識的歷史,感覺電影挺鬧騰,在有限的時間裡安排了那麼多的情節,劇情緊張,環環相扣。有些地方驚心動魄,往往都是性命攸關。今天以為是喜劇,甚至看似是鬧劇,但它講述的卻是一段嚴酷的歷史。
史達林死了,他當然會死,因為沒有人能夠不死,這一點對大家都是公平的,對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史達林之死影響巨大,這點我們隨後再說。而史達林之死卻在必然中有其偶然。怎麼個偶然法呢?首先,他是被重重保護的,意外的傷害威脅不到他,他不會像林肯那樣被一顆「罪惡的子彈」射中,也不會像列寧那樣被一個演員襲擊。那個政權是很善於汲取教訓的。其次,他的身邊圍繞著經過嚴格審查的被認為絕對可靠的服務人員;第三,有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雪夫、布爾加寧等久經考驗的革命戰友緊密團結在他的周圍。
但他還是死了,因為第一,距離他最近的衛士,在門口值班的那兩位雖然聽到室內聲音異常,但他哥兒倆並沒有馬上闖進去護駕。為啥?怕死唄,可能擅入者死。這就耽誤了最有利的搶救時間;第二,在次日被送餐的服務員發現時,他已經在地上躺了一夜。於是立即稟告貝利亞,但貝利亞匆匆趕來後卻沒有抓緊施救。貝利亞在忙啥呢?把史達林的鑰匙拿出來,打開一重又一重保險柜,先取出自己的那份檔案,焚毀;再取出馬林科夫、赫魯雪夫等人的檔案,然後讓自己的手下收好——這些對他用處巨大;再然後,他開始構思取史達林而代之……
馬林科夫等幾位兄弟到達後,也沒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沒有抓緊送醫。哦,對了,像他們這樣的身份,不是送醫而是喚醫。他們當然也沒有立即喚醫,而是開起了御前會議,商量對偉大領袖到底該不該救。結果他們計議已定,是先把史達林同志抬到床上,然後再安排尋找醫生。尋找醫生竟然也需要過程?原因是史達林這位偉大領袖並不相信醫生,因為懷疑曾被醫生下毒,所以他處決、流放了一批醫生,以至於在需要醫生的時候找不到名醫、能醫。這些都耽誤了事。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當然首先還是史達林自己的身體有問題,同時還有那位音樂家女士給他獻了一個紙條,紙條上表達了對他的詛咒。看見這個,鋼鐵戰士史達林同志哈哈大笑。這一笑不打緊,情緒激動觸發腦溢血,咣當一聲他老人家就倒在了地上。
那麼為什麼那位藝術家會給史達林寫個紙條表達詛咒呢?是因為史達林親手製造了很多人的死亡。這很多人到底是多少人?「有一種估計:在從1929年——1953年,史達林執政24年,總共有1950—2200萬人成為史達林鎮壓犧牲品(不包括戰爭年代)。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被判處死刑或在勞改營和流放地死去。」(引自百度)這兩千多萬人裡就包括那位女藝術家的家人。
由此,我們可以說史達林之死是被氣死的,也可以說是被耽誤死的,還可以說是被他自己害死的。這些,我們也可以隨後再說。
《史達林之死》那個電影裡,有個病死的史達林,還有個被殺死的貝利亞。史達林死後,電影的主要情節主要就圍繞著貝利亞這個人。
貝利亞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要不我給你抄一段書吧。以下來自英國人特裡·克羅迪所著的《世界間諜史》:
與此同時,葉若夫繼續在內務人民委員會內部推行「大清洗」運動,1937年處死了3000多名官員。不幸的是,作為新任的內務人民委員會的領導人,葉若夫對史達林的秘密知道得太多了。因此,史達林任命其親信拉夫連季·貝利亞(1899——1953年)擔任了葉若夫的副手,葉若夫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1938年11月25日,葉若夫辭去了內務人民委員會的領導人職務,繼任者是貝利亞。後來,貝利亞也因被控從事間諜活動、通敵叛國、搞同性戀等而遭到逮捕。貝利亞後來的命運不得而知,但葉若夫很可能在1940年就被處死了。現在,關於此事最流行的故事版本是:貝利亞在牢房裡找到了葉若夫,用細絲線將其勒死,然後將他吊到牢房的天花板上,任由屍體自行腐爛;貝利亞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其他囚犯知道,如果不合作,他們的下場也將是如此。
……
1953年3月5日,史達林逝世,尼基塔·赫魯曉天(1894——1971年)接任蘇聯最高領導人。這不可避免地讓史達林的親信——其中包括拉夫連季·貝利亞的手頭工作產生了混亂。貝利亞在戰時就擔任內務人民委員會主席,1946年起擔任內務部部長。事實上,有些人認為,在史達林逝世前四天的晚上,正是貝利亞在宴會上卜毒害死了他。
史達林死後,貝利亞採取了比較寬鬆的政策,他宣布用刑拷打是非法的,釋放了100萬名政治犯,鼓勵走強硬路線的蘇聯衛星國家變得更溫和。蘇聯的老衛士們並不支持這種民粹主義的做法,他們策劃政變,秘密逮捕了貝利亞。政變的領導人正是赫魯雪夫,他指控貝利亞充當英國間諜,企圖復闢資本主義。更糟糕的還在後頭,貝利亞被指控強姦十幾歲的少女、使用迷幻藥誘騙婦女上床、因縹妓而感染梅毒、喜歡親自虐待並殺死受害者等等。1953年12月23日,貝利亞被判處死刑,與他的一些高級助手一起被秘密槍決了。
關於貝利亞,我們還可以再看看其他書。以下引自〔蘇〕安東·安東諾夫—奧弗申柯著《劊子手的一生——貝利亞罪惡生涯》:
1938年,已享有史達林的忠實學生名聲的貝利亞,被史達林提到了中央,取代葉若夫,成為握有全國生殺大權的內務人民委員,I00多萬秘密警察的首領。戰時,將士們在前線流血,貝利亞卻在後方繼續摧殘集中營裡幾百萬無辜的千部和群眾,繼續把許多有才華的軍官投進監獄。戰後,貝利亞的地位更加提高,成為僅次於偉大領袖的顯赫人物,他秉承史達林的意志,掀起蘇聯厲史上第二次清洗高潮。製造了「列寧格勒案件」、「醫生案件」等案件,千千萬萬黨的優秀幹部被屠殺和投進監獄。貝利亞從20多歲起家到50多歲滅亡,利用手中的權力,糟蹋了無數的有夫之婦和妙齡少女,是個令人髮指的惡棍(這一點在電影中也有所體現)。I952年,貝利亞開始遭到史達林的冷遇,但他大權在握,陰謀策劃取史達林而代之。史達林去世後,正當貝利亞躊躇滿志之時,被赫魯雪夫組織的人馬一舉抓獲,經過半年的審訊,貝利亞於1953年12月被秘密處決。
關於貝利亞,網絡上還有更詳盡的說法,囿於時間關係,其他書我不再查證。可以肯定的是,他作為史達林的得力助手,他是很多惡行的執行者和親歷者。
基於以上材料,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史達林之死在他本人,在貝利亞等人實屬不幸,但對蘇聯民眾實在是最大的幸運。從此之後,對於本國公民大規模的屠殺基本結束了。通過赫魯雪夫和他的戰友,蘇聯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史達林之死、貝利亞之死我們基本說完了,但為何在二十世紀的俄國會發生這種事,我至今還沒看到令人信服的分析。但像史達林這樣的暴君,我歷史悠久的泱泱大國自然不乏,不妨再舉幾個例子在這裡,以為對照。
南北朝時前秦有個苻生。
從永和十一年到昇平元年(355~357年),符生殺了許多人,后妃、公卿、僕隸,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丞相雷弱兒為人剛直,因為在朝堂上公開批評符生的親信,其本人和九子、二十七孫都遭非命。尚書令辛牢在宴會上做酒監,因為勸人飲酒不力,被他當場一箭射殺。太醫令程延為他著病,說是吃棗子太多而引起的,他大怒道:「你怎麼會知道我吃棗子!」立即命令拉出去斬了。他夢見大魚吃蒲(符氏本姓蒲),又聽說長安民謠有「東海大魚化為龍,男皆為王女為公」兩句,就把太師魚遵及其七子十孫都殺了。諸如此類,死的人不計其數。他接見群臣的時候,弓上弦,刀出鞘,另外還放著錘鉗鋸鑿等可以殺人的器具。殺人的方法,除殺頭以外,斬斷脛骨、拉脅、鋸頸、刳胎、鑿頭頂等法,都隨時使用。
這樣的暴虐是長不了的。昇平元年(357年),姚襄進兵來爭關中,被符黃眉、鄧羌等擊敗。秦兵又擒殺姚襄,他的兄弟姚襲只得率眾投降。黃眉回到長安,符生不但不予獎賞,還時常當眾辱罵他。黃眉想殺符生自立,被發覺殺死,王公親戚牽連被殺的又有多人。
這年六月,清河王符法、東海王符堅起事。他們手下不過幾百人,但進了宮中,宿衛將士都放下武器,服從他們。符生喝得酩酊大醉,睡得正熟,聽見喧鬧醒來,還弄不清是什麼事。符堅把他廢為越王,接著把他殺死。這個昏君只活到二十三歲。
南北朝時期劉宋帝室有個前廢帝,還有個後廢帝。前廢帝劉子業曾經自領禁兵去殺叔祖劉義恭,斬斷四肢,分切腸胃,挖出眼睛,浸在蜜裡,叫做「鬼目粽」。義恭的四個兒子、柳元景和八個兒子及六弟與侄兒們、顏師伯和六個兒子,也都遭殺害。
沈慶之對他有功,但因多次諫廢帝不要亂來,引起了這個無賴天子的不快。景和元年(465年),這個八十老翁終於被壓在被窩裡窒息而死。
他的兄弟劉子鸞因向來受父親寵愛,廢帝責令他自殺。子鸞死時年僅十歲,同母的弟妹也都被殺。他臨死對左右說:「願不再投生帝王家。」
他最後怎麼死的呢?死在幾個小人物之手。
像苻生、劉子業這樣的暴君,橫死者多,因為他們的仇人多。有的甚至是死於身邊的太監之手。極為信賴的太監感到了生命威脅,於是反守為攻,乾脆提前下手,或者把皇帝毒死,或者用酒灌醉後勒死,或者活活用被子悶死,在南北朝時候有幾個。
怎麼能防止這樣的暴君產生呢?誰能告訴我。
201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