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凡的春日,有一群人緊張地守在一棟別墅裡,各自懷著自己的心思,或擔憂、或焦急、或竊喜……他們的目光,都盯著那個緊閉的房門……
終於,有醫生打開房門。宣告,史達林去世了。
等候的人們先是沉默了幾秒,然後開始騷動。
錯愕、悲傷、質疑、害怕、憤怒、迷惑、放鬆、欣喜……
歷史的鏡頭從一張張臉上移過,探詢的燈光照過一個個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身姿……
直到今天,距離那個戲劇性的場景已經過去了近70年。鏡頭卻始終模糊不清,探詢燈一個個質疑猜測恐嚇,卻沒有詐出來真正的"兇手"。
那個普通的春日之前發生過什麼?
那個改變歷史走向的日子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今天,我們和您聊一聊,謎影重重的史達林之死。
在寒冷的北方國度,那是個積雪還在反射著陽光的時節。
2月的尾巴之夜,統治這個國度二十年的領袖,史達林,邀請"好友們"來到自己的別墅參加宴會。在這個宴會上史達林難得地把酒言歡,甚至吐露了一些一直掩埋在心底的秘密。他的朋友們也各自揣著自己的心思,相互應酬。
這個橫跨兩個月份的宴會結束後,只有他的朋友們,陸陸續續從別墅裡走了出來。沒有人看見史達林的身影。
之後一整個白天,整個別墅充斥著異樣的安靜。詭異的氣氛,從那個禁閉的房間,向整個別墅散開。沒有人從裡面出來,也沒有人敢進去。
直到那天晚上,別墅主人的警衛員,冒著生命危險,打開了那扇門時,才發現他們的領袖史達林已然癱倒在地,渾身抽搐,雖然能夠感知到自己的到來,但已經完全無法下達指令。
4天後的又一個夜晚,史達林去世。官方給出的理由是,突發腦溢血。也就是說,4天前的發作已然預示了死神的臨近。
一、源自貝利亞的詭計?當天,發現了中風的史達林以後,被嚇壞的服務員立馬呼叫醫生為他治療。警衛員則是不忘立即通知前一天晚上宴會的"朋友們"。
貝利亞、赫魯雪夫、馬林科夫等人先一步趕到了現場。貝利亞難掩欣喜的神色,他走進房間看望過史達林以後,斬釘截鐵地表示:
"什麼事都沒有。他正在睡覺。
"堅決拒絕為史達林請醫生的要求,並試圖和其他人一起離開。
幾個小時後,同一批人馬又折返回來,抬起史達林,運到另一個房間,並脫掉他的衣服讓他躺在了床上。直到第二天,第一批醫護人員才姍姍來遲,試圖尋找史達林的病因。
這一晚上耽擱的時間是為了什麼?貝利亞為什麼拒絕醫生的到來?
為什麼其他人都深信不疑、甚至可以說心照不宣地離開?
1953年1月份,史達林身邊的警衛和秘書、以及私人醫生等親近的工作人員相繼被捕入獄。所以史達林"發病時"身邊沒有老工作人員,也沒有一招即來的醫生。
而這,不是史達林自己做的。
在這件事的不久之前,有人將一份秘密郵件寄給了史達林。郵件裡是檢舉當時的政治局成員,貝利亞的證據。
在史達林死後,貝利亞難以掩飾"內心的喜悅",並且隨即逮捕了包括當時暗殺毒藥實驗室的主任、為史達林診治的醫生、參與事件的警衛……
史達林發病時的撒謊、死亡時的喜悅、以及死後的一系列異常舉措帶來的疑點,終於在一封信到來時全部爆發。
在獄中的暗殺實驗室主任邁拉諾夫斯基,在信中請求貝利亞的寬恕。
"……請原諒我犯下的罪過……我建議使用一些新型藥物……"
曾有人親眼目睹過,實驗室研發的毒藥可以讓人瞬間發作並死去。邁拉諾夫斯基也坦白了,他們會在食物和飲料中投毒。
關於這裡的投毒,有個有意思的地方。雖然有兩種關於史達林死亡論的說法,一種是即時死亡,一種是延後死亡,但都提到了"礦泉水瓶"和水杯。而列寧博物館保存的史達林遺物中也確實有礦泉水瓶,但是卻和記載的"三個"不符,其中一瓶水卻在移交途中不翼而飛。
那麼貝利亞為什麼要投毒?
其實早在一兩年前,史達林就已經開始籌劃清理一些人員的行動。而貝利亞也清楚地知道史達林的謀劃,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手握大權、裙帶關係網複雜的一名政治老手,玩一手把戲來個"反殺"的可能性絕不是沒有。而且據他的兒子謝爾戈透露,貝利亞還有一個十分強大的情報網絡。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史達林的秘密籌謀,會在那麼早就被當事人發現。
二、死去的是替身?並非史達林史達林臥床不起的幾天內,貝利亞、赫魯雪夫以及馬爾科夫三人,迅速瓜分了政權,意圖只等他一死,就立馬上位。
短短三天之內,做好了一切交接。說是沒有提前準備,可能他們自己都不信吧。
但再快地奪權也需要時間,而且最好是在史達林還在位時,才能做好小動作。一旦這個領導人死去,繼承人位置的變動也許就不能"遂人意"了。但如果史達林在位,小動作又一定是不好做的。那麼,最好的方式一定是,讓他暫時無法插手工作,等生米煮成熟飯,再一刀了斷。
或者說,只要讓其他人認為的"史達林"倒地不起,既不能打擾他們奪權,也不至於立馬一命嗚呼引起什麼不必要的騷動,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再結合之前提及的兩種死亡說法,如果是貝利亞利用實驗室的毒藥投毒,那麼史達林很可能在那天晚上就直接死亡了。
所以貝利亞為什麼這麼說:
"他在睡覺",為什麼不讓醫護人員過來診治,為什麼整整拖延了一夜的時間,這都是為了玩一手"狸貓換太子"的把戲。
史達林晚年十分多疑,為了自己的安全,他可謂是成為了防範刺殺的專家。出門要有至少五輛一模一樣的車就算了,還要有"一模一樣的人"。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實際上,史達林有一個和自己幾乎一模一樣的替身,連最親近的人也很難分出來。
或許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反而成了別人謀殺他的工具。
有材料顯示,在貝利亞、赫魯雪夫等人正式接過政權時,一位女護士給"史達林"注射了一針藥劑,隨後"史達林"立即死亡。很有可能,幾天前已經死去的真正的史達林和身處另一個地方的,他的替身,秘密調換了。所以才有了之後拖延了幾天的病情。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再將這個替身解決。
三、知情人士全部"被"死亡?其實早在史達林倒下的那天之前,他身邊的人就被支走,而那封檢舉貝利亞的郵件,還有那個檢舉的人,都毫無蹤跡。
史達林"真正"死後,他的警衛、秘書、實驗室主任、醫生護士,都被抓進監獄待處決或者直接結果。可能真正知道一些內部情報的人,一個接一個死去。
不久,史達林的兒子瓦西裡也被送進了牢裡。1962年的一個春天,瓦西裡追隨父親去了。他的死也和父親的死一樣,撲朔迷離。
瓦西裡的妻子、朋友、親人都要求追究死亡原因,可當局者卻始終遮遮掩掩,不願露面處理。瓦西裡的死,和十年前父親史達林的死一樣,成了未解的謎題。
史達林的女兒,也在他本人死後不久,受到貝利亞的逼迫和威脅,要求說出有關檢舉他的那個人的信息。她似乎的確幾乎什麼都不知情,這也許讓她逃過了一死。生前成就世紀偉業,身後留下唏噓謎題。
實際上,關於史達林死亡原因的探討,從68年前就從未停歇。隨著更多檔案的解密,更多人物吐露所謂的真相,以及所謂被忽視的資料的重現,等等這些,都不斷地增加著新的線索,也引出了更多難題。
或許我們並不需要探討史達林,究竟是怎麼死的。我們只需要知道,他身邊的人,想要他死,並且最後成功地奪走了他的位置。
結語:當歷史的真相被塵封,我們所需要思考的,也許就是它本身帶來了什麼。
曾令手下無數人敬畏的史達林,在死亡的前夜,連阻止他們給自己換衣服的能力也已經失去。在那個通宵達旦的晚上,他也沒有想到,對面舉杯談笑的人,這麼快就把自己送去了另一個世界吧。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