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ation 歷代硬體回顧:開始於 1994 年的傳奇旅程

2020-12-27 騰訊網

索尼終於公布了自家的次世代主機 PS5,它一改前輩較為保守的設計,外型驚豔了全世界的玩家,PS5 不僅有著充滿未來感的雙色調設計,而且還有藍光版和無光碟機數字版兩種機型,在靜待其年末發售之時,不妨與我們一起回顧 PlatStation 旗下硬體的發展史,我們將深入回顧 PlayStation 的硬體演化史,希望能給各位急不可耐玩到 PS5 新遊戲的玩家們帶來一些消遣。

1.Playstation

初代 PS1 是索尼開發的第一款家用遊戲主機,於 1994 年 12 月在日本首次上市。並於 1995 年在北美與歐洲市場發售。然而這次海外發售之路並不容易,整個遊戲產業差點走向另外一條世界線。原因就是任天堂 PlayStation 這臺主機。

任天堂和索尼日本在 1988 年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希望為未來的任天堂系統共同開發一款基於 CD-ROM 的平臺。這款超級任天堂 PlayStation 原定計劃於 1992 年在日本發售,但是任天堂後來宣布這款機器將隨日後創建 Philips CD-i 的 Philips 而去。兩家巨頭之間的合作就此告一段落。

任天堂 PlayStation 雖然沒能面市,但它為日後攜《山脊賽車》、《雷曼》、《鬥神傳》等遊戲發售的 PlayStation 奠定了根基。

久夛良木健稱,在設計 PlayStation 時他的目標是打造一款「高性能、低價格,而且便於遊戲開發的平臺。

這款機器還有一個名為 MDEC 的專用圖像處理單位,能夠處理《最終幻想 7》這類遊戲的高質量動畫效果。最初版 PlayStation 手柄並沒有模擬搖杆,直到 1997 年《行星格鬥 2》與《武士道之刃》發行之後才能夠進行這項升級。

這款主機一直生產至 2006 年三月,賣出了超過一億臺機器。許多老玩家對這款主機依舊念念不忘,《最終幻想 7》、《潛龍諜影》等作品都曾登陸過這款主機。

2.PocketStation

PocketStation 是一款 1999 年在日本發售的 PS1 外設。它帶有 LCD 屏幕和五個按鍵,這款設備還設計了 15 個記憶卡槽,可充當記憶卡與運行專用的小遊戲。

其中一款與《最終幻想 8》聯動的小遊戲叫做《陸行鳥世界(Chocobo World)》,玩家找到或購買陸行鳥後,可以下載到 PocketStation 與它深入發展關係。

不幸的是,PocketStation 從未走出日本,2002 年便宣布停產。不過 2013 年索尼在 PSV 上公布了一個應用,一定程度上重新復活了 PocketStation。

3.PS One

2000 年,索尼將原版 PS1 重新設計,採用了更小的機身並命名為 PS One。(這臺機器與 PS2 同年發售)

PS One 兼容所有 PS1 遊戲,進行了電源外置等改造。PS One 還可以外接液晶顯示屏,配上電源甚至可以在車內進行遊戲。

4.PlayStation 2

PlayStation 2 於 2000 年晚些時候發售,兼容初代 PS 的手柄與所有遊戲。不過 PS2 真正的力量源泉則是 DVD 光碟機,新的光碟機允許這臺主機運行新一代遊戲,並且能夠獨立播放電影。

這個功能吸引了新的消費群體,許多未曾打算購買遊戲主機的人都購買了 PS2,助力這款機器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遊戲主機。PS2 一共售出了 1 億 5900 萬臺,直到今天仍穩坐主機暢銷冠軍。

PS2 還支持聯網,玩家可以通過 PlayStation Network 聯機遊玩 2002 年的《海豹突擊隊:火線小組 2》與《最終幻想 11》。

PS2 持續生產了近 13 年,《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潛龍諜影 3:食蛇者》、《汪達與巨像》、《最終幻想 10》、《戰神》、《王國之心》等許多知名遊戲都曾登陸過這臺主機。

5.PSX

PSX 是一款基於 PS2 的綜合影音終端。這款機器於 2003 年在日本上市,但由於受眾認為沒有購買的必要而導致銷量不佳,索尼也從未在日本以外的地區發售該產品。

PSX 帶有紅外無線遙控器,能夠接受高頻廣播與有線電視信號。同時這也是索尼第一款採用十字媒體鍵 UI 的硬體,這個設計後來被 PSP、PS3 等眾多產品一直沿用下去。

6.「PS2 Slim」

2004 年,索尼公布了 PS2 的第一個重大改型 PlayStation 2 Slimline,也就是人們口中的 PS2 Slim。新的機體更輕薄、運行噪音更小,並且內置網線接口。不過它取消了硬碟拓展塢與內置的電源。對許多玩家來說沒有拓展塢影響很大,《最終幻想 11》這樣的大作需要外置硬碟才能遊玩。

新的 PS2 Slim 在《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發售幾天後隨即上市,日後推出了許多優化和改型。

7.PlayStation Protable

PSP 於 2004 年在日本發售,意在與任天堂 DS 爭奪掌機市場。

PSP 擁有強大的畫面處理能力、能夠連接 PS2 與 PS3,而且還支持在線聯機。這臺掌機幾乎囊括了傳統 DualShock 手柄的所有功能,取消了 L2 與 R2 鍵和右搖杆。主要儲存媒介選用了 UMD,能夠運行存儲在 UMD 中的遊戲與電影。

PSP 的銷量極其優秀,2014 年停產前一共售出了超過 8 千萬臺。2005 年,黑客破解了 PSP 的代碼並在網上公布,此舉導致了日後一系列猖獗的盜版現象。

8.PSP-2000

2007 年九月,索尼公布了 PSP-2000,這臺機器比原版 PSP 更為輕薄。PSP-2000 比原版重量減輕了 33%,厚度也減少了 19%。更重要的是,優化了 UMD 與記憶卡的裝載方式。

PSP-2000 的揚聲器從面板底部轉移到了上部,十字鍵高度略微提升。電池重量減輕,容量也更低,不過由於更前沿的能源技術,新的電池對玩家遊戲體驗影響不大。

PSP-2000 還引入了一項新功能,允許玩家用視頻線外接電視,以最高 720P 的解析度運行遊戲或觀賞電影。

9.PSP-3000

PSP-3000 在 2008 年正式公開,同年晚些時候發售。這款機器帶有更好的 LCD 顯示屏,能夠顯示「兩倍於先前機型的色域,以及五倍對比度效果」。

PSP-3000 內置麥克風,能夠使用 Skype 語音聊天,屏幕採用了防反光設計,能夠有效減少屏幕溢光。

細微之處的改動包括 Start、Select 與 Home 鍵從半月形改為了橢圓形、Home 鍵也被改為了 PS3 SIXAXIS 手柄上的同款 PS 鍵。

10.PlayStation 3

PS2 的大獲成功讓索尼面板的自信滿滿地繼續開發第三代主機,但這款主機並沒有達到他們預想中的成功。一切要從 2005 年 E3 PS3 公布時說起,更確切的說是那個迴旋鏢一樣的手柄。

這款手柄一改經典的 DualShock 2 式樣,雖然在 2005 年 E3 上出現,但並不是索尼當年的宣發重點。次年,他們推出了更為傳統的 Sixaxis 手柄來取代迴旋鏢手柄。但 2006 年 E3 上,索尼的發布會掀起了了更多疑惑的聲音,這可能是 E3 史上最尷尬的一場發布會。

PS3 於 2006 年秋季在美國發售,是第一款採用藍光光碟機的主機。這款機器同時推出了 PlayStation Network,並且能夠與 PSP 無線連接,日後的 PSV 也支持這項功能。

PS3 的 Cell 處理器是出了名的軟體開發困難戶,同時還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向下兼容問題。PS3 以前的遊戲與 PS3 到 PS4 的遊戲都遇到了這個問題。

不過即使有著這些阻礙,這臺機器同樣找到了自己的受眾並且取得了超過 8800 萬臺的銷量。PS3 平臺依然為我們帶來了《最後生還者》、《神秘海域》等經典 IP。

11.PlayStation 3 Slim

2009 年,索尼公布了 PS3 Slim,這款重新設計的主機體積更小,有著噪音更小的散熱系統,能耗也更低。

機體上方類似蜘蛛俠標題的「PLAYSTATION 3」logo 也換了個樣,平井一夫當時稱此舉意在公司內部的自我革新。

12.PSP Go

2009 年,索尼推出了一款 PSP 升級型 PSP Go。這款機器比原版重量減輕了 43%,體型也縮小了 56%,有一塊 3.8 英寸解析度為 480x272 像素的 LCD 屏幕,採用了滑蓋設計。

原本的 USB 接口換為了一個專用接口,不過 PSP GO 支持藍牙連接。玩家可以使用 Sixaxis 或 DualShock 3 手柄進行遊戲。PSP Go 沒有內置 UMD 光碟機,而是採用了 16 GB 的儲存空間,玩家可自行升級。在我們 IGN 的評測中曾有提到:「索尼的初衷是好的,他們想將主流遊戲推到一個純數位化的平臺上。」不過最後看來這個想法並沒能完全實現。

13.Sony BRAVIA KDL22PX300

2010 年,索尼推出了一款內置 PS2 主機的 22 寸電視 Sony BRAVIA KDL22PX300。電視只帶有單個手柄,能運行 PS1 的遊戲。

14.PlayStation 3D Display

2011 年,索尼開創了第一款 PlayStation 品牌的高畫質電視,這臺設備有著 240 赫茲刷新率,超低輸出延遲、3D 功能與 1080P 解析度。這款 24 寸 LED 高畫質電視邊框採用了圓弧設計。索尼利用這款電視的 3D 功能還推出了 SimulView 技術,這項科技允許兩位玩家戴上 3D 眼鏡在同一塊屏幕上感受 3D 畫面。

在我們的評測中說道:「無論有沒有 SimulView 功能,售價 499 美元的 PlayStation 3D Display 都值得這個價,這款電視體型雖小,但其出色的畫面質量和眾多功能值回了票價。如果你預算有限並且需要一款緊湊的高畫質電視,不妨考慮這個產品。」

15.Xperia Play

2011 年推出的 Xperia Play 是第一款與 PlayStation 合作的安卓設備,這款滑蓋智慧型手機屏幕底下隱藏了經典的 PlayStation 控制系統。這款手機內置了六個安卓遊戲與 PS 經典遊戲《古惑狼賽車》。

我們在當時的評測中說道:「本質上來說,Xperia Play 並不是一款糟糕的手機,只是其並不出色。索尼愛立信錯估了市場趨勢,帶來了一款性能中庸的設備,而且發售時機並不好,到頭來資深玩家與普通消費者兩頭都不討好。」

16.PlayStation Vita

PlayStation Vita 是 PSP 的直接繼任者,於 2011 年在日本搶先上市,2012 年登陸其他地區。這款機器帶有雙搖杆、5 英寸 OLED 觸控屏以及一個觸控背板。

這款機器的出現是為了填充手機平臺與主機平臺之間的空隙。帶來了如《女神異聞錄 4:黃金版》《刺客信條 3:解放》《小小大星球 PSV》《殺戮地帶:僱傭兵》甚至是《使命召喚 黑色行動:解密》等獨佔作品。不幸的是,雖然這個平臺上誕生了幾款諸如《神秘海域:黃金深淵》的優秀作品,大多數遊戲都沒能達到玩家們的期望。

最初銷售勢頭很猛,但很快就平淡了下來,PSV 只在發售前兩年賣出了大概 600 萬臺。這比起 PSP 的 8000 萬臺銷量實屬杯水車薪。

當索尼表示 PSV 將能與 PS4 聯動的時候激起了一絲希望,他們甚至在英國發售了 PS4 與 PSV 的同捆。一切看起來都那麼順利,還有消息說 PSV 能遠程遊玩 PS4 遊戲,不過最終 PSV 並沒能達到索尼寄予的厚望。

PSP 的優勢在於不用於行動裝置競爭,但 PSV 就沒那麼幸運了。索尼美國電腦娛樂前 CEO Jack Tretton 就曾說過 PSV 是一臺出色的機器,只可惜生不逢時。整個世界都開始接納行動裝置,而不是專用的遊戲機器。

17.PlayStation 3 Super Slim

2012 年,索尼推出了 PS3 Super Slim 版本,配備了 250GB 或 500GB 的硬碟,比起原版 20GB 或 60GB 的配置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

與 PS3 Slim 對比起來,Super Slim 版重量減輕了 25%,噪音也降低了 20%。

18.PlayStation 4

PS4 與先前的所有 PlayStation 主機都不同,它並沒有以新的媒介為核心而打造(PS1 是 CD,PS2 是 DVD,而 PS3 則是藍光),但是這臺主機依然為索尼帶來了光明的未來。

PS4 首先於 2013 年亮相,同年 E3 索尼宣布旗下第四代主機將於 11 月 15 日發售,售價僅為 399 美元。索尼還宣布新主機不再採用 Cell 處理器架構轉而採用更標準的 AMD APU。

較低的定價不僅彌補了 PS3 599 美元的定價失誤,而且這也是針對 Xbox One 遊戲所有權和聯網政策的反制手段之一。 誰不記得吉田修平和 Adam Boyes 共同拍攝的二手遊戲分享指南呢?

PS4 加入了許多新興功能,包括通過 Share Play 串流遊戲到 PSV 或是好友的主機上的分享功能等。

伴隨 PS4 到來的另一項重要改革是 DualShock 4 手柄。這款手柄不僅用 Option 和 Share 鍵取代了傳統的 Start 和 Select 鍵,更加入了一個前置觸摸板,動態感應與一個能與遊戲聯動的燈條。

這個燈條不僅能在你遊玩《GTAV》被警察通緝時閃爍紅藍光,在設計之初他們就考慮到了將其用於 PSVR 頭顯的追蹤。

PS4 的遊戲陣容非常豪華,《血緣詛咒》、《神秘海域 4》、《地平線:零之曙光》、《戰神》等佳作讓 PS4 一直領跑本世代的主機戰爭。這臺機器銷量最終突破了一億臺,而且未來仍有可挖掘的潛力。

19.PlayStation Vita (PCH-2000)

PSV 在 2013 年曾推出過另一個型號,大家普遍稱之為 PSV Slim。這臺機器比起原版厚度降低了 20%,也輕了 15%,搭載一款成本更低的 LCD 屏幕,這個型號電池續航更長,接口換為了 micro-USB Type-B 接口。

20.PlayStation TV

PlayStation TV 2013 年在日本發售(編註:全稱 PlayStation Vita TV,縮寫為 PSVita TV,但在亞洲以外的國家稱為 PlayStation TV,簡稱 PS TV),2014 年登陸其他地區,支持 PS4 Remote Play 以及投射 PSV 遊戲到電視上用 DualShock 3 和 DualShock 4 遊玩。

然而並不是所有 PSV 遊戲都能在 PlayStation TV 上遊玩,這個盒子缺少陀螺儀、攝像頭與麥克風等設備。觸屏操控可以通過 DualShock 4 的觸摸板實現。

我們在 PS TV 的評測中說道:「作為一款用於 PS4 Remote Play 的外設,它在那些遊戲死忠粉或者擁有異於常人的 Wifi 信號的家庭中可能會很受歡迎。比起四處找地方擺放 PS4 來說,一臺支持 Remote Play 的電視方便許多,而且這個盒子比起購買第二臺主機來說也便宜不少。不過作為一臺單獨的設備來說,PS TV 的缺點在於支持的遊戲較少和缺少影音應用,PlayStation Now 在 WiFi 環境下的表現也差強人意。希望索尼能在未來優化體驗,但目前來說很難推薦各位購買。」

然而直到索尼 2016 年停產,這款多媒體盒子的體驗都沒有變得更好。

21.PlayStation 4 Slim

2016 年,索尼公布了 PS4 的第一款改進型號 PS4 Slim。比起原版,這款機器體型小了 40%,其外觀稜角也更加圓潤,最初發售的 500GB 版本後來也被 1TB 的同價產品取代。

我們的 PS4 Slim 評測中這樣寫道:「總體來說,新的 PS4 主機達到了設計預期,但比起前輩並沒有明顯提升。體形沒變多小,散熱也不咋地,而且缺少數字音頻接口,那些想接上高端音頻設備遊玩的玩家們要麼只能換上傳統接口的設備,要麼只能繼續等 PS4 Pro 發售,花更多錢體驗自己高端耳機的音效。」

22.PlayStation VR

索尼在 1996 年推出的 Glasstron 或許算不上成功,不過他們通過 PSVR 真正在 VR 領域站穩了腳跟。索尼的頭顯帶有一個 5.7 寸的 OLED 面板,解析度達到了 1080P。截止 2019 年,這款 VR 設備售出了超過 500 萬套。

PSVR 需要藉助 PS4 的機能來運行,利用到了 PlayStation Camera,Move Controller 與 DualShock 4 手柄的功能。PSVR 自帶的處理器能夠將這個設備連接到 PS4 上,初版機器並不支持 HDR 畫面輸出,後續推出的改進型支持了這個功能。

索尼官方確認 PS5 將繼續支持 PSVR。

23.PlayStation 4 Pro

同樣在 2016 年,索尼揭開了 PS4 Pro 的神秘面紗,這是一款支持 4K HDR 畫面輸出的主機。其 CPU 頻率超高,帶有 1 TB 的儲存空間,圖像處理能力是普通 PS4 的兩倍。額外的內存也讓 PSVR 性能表現更好。

在我們的 PS4 Pro 評測中寫道:「PS4 Pro 是一款高端機器,為開發者們提供了額外的性能支持。不過在當下看來,即使你擁有一塊優質的 4K 屏幕,PS4 Pro 的表現對普通 PS4 用戶的吸引力也不算大。」

24.PlayStation Classic

隨著 NES 復刻版和 SNES 復刻版的大獲成功,索尼也宣布了自己的 PS1 復刻主機 PlayStation Classic。這款主機與原版的外觀設計一模一樣,帶有兩個原版 PS1 手柄(沒有模擬搖杆)。

雖然復刻系統本身令人滿意,但經典遊戲卻明顯不夠玩。這臺機器只帶有 20 款內置遊戲,後續無法加入或下載更多遊戲。雖然已經包括了《最終幻想 7》《俠盜獵車手》和《潛龍諜影》等經典作品,但更多玩家仍希望能有更多遊戲。

在我們的 PlayStation Classic 評測中寫道:「與其說 PS Classic 是對開創性初代主機的誠意致敬,不如說它是一個不怎麼走心的複製品。這 20 款預裝遊戲中,似乎缺少了許多優秀熱門大作。此外,隨著時代和技術的進步,許多早期 3D 遊戲的畫面放到現今都不再那麼好看了,而且 PS Classic 的手柄僅支持有線數字連接,使得其中許多遊戲以現代的標準看都難以操作。」

25.PlayStation 5

PS5 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擁有標準版和數字版兩個版本。索尼稱兩臺機器的遊玩體驗完全一致。

索尼之前就向我們公布了 PS5 的手柄 DualSense 的造型,並稱該手柄「將為 PS5 的遊玩體驗帶來一些觸感。」

DualSense 手柄將帶有震動反饋與自適應扳機鍵,幫助玩家「感受動作的緊張感,例如箭在弦上緊繃的瞬間。」DualShock 4 上的 Share 鍵被新的 Creat 鍵替代,相關信息將在未來披露。

PS5 與 DualSense 不同於索尼以往的硬體與控制器,大膽採用了雙色調的設計。

索尼已經公布了 PS5 的具體參數:

CPU:定製版 AMD Zen 2 微架構 8 核心 16 線程 時鐘頻率 3.5 GHz(可變頻率)

GPU:定製版 AMD RDNA 2 微架構 36 計算單元 時鐘頻率 2.23 GHz(可變頻率)

浮點運算速度 10.28 TFLOPS,支持光線追蹤

顯存:16 GB GDDR6/256-bit

內存帶寬:448 GB/s

儲存空間:定製 825 GB SSD 固態硬碟

IO 吞吐量:5.5 GB/s (原始數據), Typical 8-9 GB/s (壓縮數據)

可擴展存儲:NVMe 固態硬碟槽

外接儲存:支持 USB 外接 HDD 硬碟

光碟機:4K UHD 藍光播放器

目前這款次世代主機的具體發售日期和售價尚未公布。

不過《地平線:禁閉之西》《漫威蜘蛛俠:邁爾斯·莫拉萊斯》《生化危機 8》《惡魔之魂》等眾多大作已經確定登錄 PS5,更多信息也將在不久後陸續揭曉。

相關焦點

  • 【新聞】歷代PlayStation主機最佳遊戲投票開始
    2015年9月29日是 PlayStaion 正式在歐洲發售20周年。
  • 遊戲機教父 PlayStation成立20周年回顧
    1994年12月3日,索尼正式發售旗下第一款家用遊戲機——PlayStation,自此索尼電腦娛樂(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統治遊戲機領域長達20年時間,最新PS4目前所處的形勢同樣十分喜人,PlayStation依舊停不下持續輝煌的腳步。
  • 軒轅劍歷代作品回顧 為軒轅劍7預熱
    從1990年開始,二十多年的歲月長河中,《軒轅劍》長盛不衰,如同一個老友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軒轅劍》波瀾壯闊的故事帶給我們不僅僅是奇幻和冒險,還有溫情和感到。這個系列目前已經有了十二部作品,而系列的最新一作,《軒轅劍七》已經處在了開發階段,不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款新作居然是一款網遊,要知道歷代《軒轅劍》都未曾涉足網絡部分。為了迎接新作,讓我們回顧一下歷代的《軒轅劍》作品吧。
  • PS4及PSVR簡體中文版遊戲《舞之靈》 於2月9日登陸PlayStation®...
    隨著遊戲的進行,這段內省的故事也會藉由強大的隱喻和意象逐漸揭曉,為主角的旅程增添感情的深度。索尼互動娛樂(上海)有限公司官方網站:www.playstation.com.cn索尼中國在線商城: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playstation索尼互動娛樂(
  • 回顧二十年來的感動 卡普空公開《龍戰士》系列回顧網站
    在預定於2015年內開始營運的《龍戰士》系列最新作《龍戰士6:白龍的守護者們》推出之前,卡普空公開了可回顧系列過去作品的網站。
  • 1994傳奇回顧,每個愛電影的人都記得這一年(外語篇)
    ——1994年。||本期節目將會從影片誕生的故事入手,以回顧經典大片、推薦冷門佳作,並穿插點評的方式,跟大家一起重溫近30部誕生於這一年的優秀外語片作品。 點擊重返1994: ||因為內容很多,所以文字部分只是把視頻中提到的影片列出來,然後做個總結,詳細還請看視頻哈。
  • 系列策劃:玉皇朝編年簡史(2)1994年
    有兩點補充或更正一下: 《靈周刊》最後是出版130期完結,歷經2年半, 已經是近20年來最好成績的鬼故題材漫畫。 《情雙周》在約14期改為周刊出版,同時改名《情周刊》,出版30期後完結(之後香港漫畫界聯合發動反色情漫畫行動)。一般來說玉皇朝出版的中文漫畫,封面都會有「黃玉郎」的字樣(無論是否黃生本人作品)。
  • 小李子演藝路回顧(從1994—2016年電影回顧)!
    另外,2015年是全球變暖的最嚴重一年,我們拍戲的選景也遭遇到很大困難。希望我們可以為我們的子孫著想!」回顧萊昂納多的從影生涯,可以用悲喜兩重天來形容:喜的是,他是風靡全球的萬人迷;悲的是,他是各大電影節尤其是奧斯卡獎的「萬年陪跑」。不過今年萊昂納多憑藉《荒野獵人》中和野熊的奮力廝殺,終於能夠拿下渴慕已久的小金人了。出道25年,萊昂納多在影壇留下了無數精彩瞬間,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2016 索尼互動娛樂 PlayStation 中國發布會
    2016年7月27日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索尼互動娛樂(上海)面向中國市場開啟了一場名為【下一個主角就是你!】
  • 1994年新加坡武俠劇《崑崙奴》又名《大唐傳奇》主要演員盤點
    《大唐傳奇》原名《崑崙奴》,該劇引進內地之時才改劇名叫《大唐傳奇》。是1994年新加坡廣播局出品的武俠電視劇,由周初明、郭淑賢、李月儀、陳泰鳴領銜主演。主要講述崑崙族人飽受朝廷的欺壓,無奈進軍長安,最終落敗,崑崙族少年摩勒因此流落中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後得無觀道長的賞識並收他為徒。
  • 回顧一下,1994年的經典,電影界的珠穆朗瑪峰
    1994年是電影史上最精彩紛呈的一年,是因為這一年出了好多經典的電影,甚至有幾部作品到現在都是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一、《阿甘正傳》當年擊敗《肖申克的救贖》成為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電影上映之後榮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
  • 歷代EVA×UCC再次合作!人物角色牛奶咖啡,又可以開始收藏了!
    另外相關紀念活動的第二彈從今天開始到7月19日為止展開。在此次活動中還準備了抽籤活動。活動共有三個獎項,為A獎、B獎、C獎。A獎是摺疊式貨櫃,B獎是T恤,C獎是歷代EVA罐用描繪的全集陣容的插畫集。另外,在其特設網站內還公開了名為「歷代EVA博物館」的內容。回顧了從1997年開始屢次展開的《EVA》系列和《UCC牛奶咖啡》的合作企劃,可以看到歷代EVA罐的設計。不知道有沒有收集全套的小夥伴!如果有,那就誇誇你。
  • 1994年新加坡經典武俠劇《大唐傳奇》主要演員大盤點
    在九十年代,新加坡製作了很多經典的武俠電視劇,比如《大唐傳奇》、《蓮花爭霸》、《塞外奇俠》、《鶴嘯九天》等都是我們一代人的美好回憶。他們的武俠劇從整體製作水平上和香港武俠片比雖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無論是演員顏值和氣質還是劇情的精彩都曾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想像想起來仍然讓人回味無窮。
  • 每一趟旅程的結束都是另一趟旅程的開始,宋丹丹退休,春天沒走遠
    一次偶然的交通肇事,卻是李春天桃花不敗的開始。那個開賓利被她撞的男人粱冰,陰錯陽差地成了她的領導,臭貧、得瑟、話癆,擠兌她,成天喊她李小辮兒。哪個有點好感又有點虛榮的男性,不是開始習慣這樣對待,讓自己有不一樣感覺的女性呢?第一次撞車,春天怎麼形容賓利的?
  • 1994年過去了,我真的,很懷念她.
    正是這段不起眼的膠片,宣告了電影的誕生。1994年,經過百年發展的世界電影,像井噴了一樣,湧現出了大量優秀影片,被人們稱為「上帝想要在那一年看電影」。在豆瓣電影裡,評分最高的三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和《阿甘正傳》,全是在1994年上映的。
  • 1994年出生的人,我羨慕你
    把這個觀察講給朋友聽,大家普遍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也有很多1994年出生的人。——又或者說,是以1994為圓心,3年為半徑,這群人都正在成為當下職場的主力軍。我們將之稱為「94一代」。乍聽起來是個平凡的年份。但其實,1994以及在這年出生的孩子們,真的蠻特別的。
  • 索尼互娛 CEO 專訪:回首 PlayStation 的 25 年徵途
    在這個世代交替的風口浪尖,《Fami 通》編輯特地前往採訪了 SIE 的現任社長兼 CEO Jim Ryan,以他的視角回顧 PlayStation 這 25 年的發展歷程,同時展望下一個世代的 PS5 主機。
  • 神奇的1994電影年
    1994,這一年誕生了無數經典電影!好多人還在為《肖申克救贖》沒拿到當年的奧斯卡獎而嘆息!巧合的是1995年是世界電影100周年,很多人都猜測也許是導演們都想在百周年拿獎。無論如何,導演們用心織夢的電影都是藝術!這一年,是藝術的井噴。作為資深影迷,你還記得當年的那些經典影片嗎?我們不妨一起回顧下,看看是否還有你錯過的那些經典。
  • 當年最「專」的日本遊戲硬體公司——世嘉元老座談
    systemI 登場是在1983年,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家用電腦 SC-3000 發售,而世嘉的第一款家用遊戲機 SG-1000 也在同一年面世。這對世嘉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拐點。那正是家用電腦開始流行的時期,同時MSX規格電腦也已開始發布,再加上一年前,元任職於任天堂的駒井德造加入世嘉(他後來成為世嘉副社長),世嘉在這個時期開始了它的家用遊戲機之路。
  • 盤點歷代《口袋妖怪》遊戲中的九大女主,你最喜歡哪一位?
    如今,口袋妖怪的遊戲已經發售了有二十年的時間了,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歷代的女主形象,看看你最喜歡哪一位?水晶版:克麗絲在《口袋妖怪:水晶》中,克麗絲的形象是一個綁著翹起雙馬尾的活力少女。因為是空木博士的鄰居,所以接受了空木博士的請求完成精靈圖鑑。在選擇了御三家的其中一隻後,克麗絲就開始了自己冒險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