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界,或電視界,是不是有這樣的一個怪圈:
續集,或第二部,都會成為狗尾續貂?
珠玉在前,有時候超越就成為一件難事!
比如,最受今年夏天期待的《釜山行2:半島》,口碑一路撲街!
《釜山行2:半島》裡延續第一部的逃離,男主(姜棟元飾)的帶著姐姐、姐夫和外甥逃離半島,沒想到開往日本的船隻攜帶了病毒,結果姐姐與外甥變成了喪屍,只剩男主和姐夫落難到香港,艱難為生!
四年後,香港黑幫找到他,派他跟其他幾名倖存者回已淪陷的韓國,執行賞金任務,事成之後便能每人分到250萬美金。
為了劇情發展解決困境,男主踏上回國旅途。遇上還留在島上的631部隊和女主(李貞賢飾),最後為了離開這裡,他們經歷了殊死的戰鬥。
整體的故事,與第一部相比,略顯平庸,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如果要歸類的話,或要一個具體的定位的話,《釜山行2:半島》可以說是好萊塢式的打法!
大量的夜戲,用光上非常講究,醞釀出一種末日世界之感;
槍戰跟爆破的動作場面,也是華麗十足;
電影尾聲的飆車戲,炫酷拉風,大片感十足,看得人腎上腺直升。
這樣的布局,這樣的場面,我們已經在美國大片中,屢見不鮮了,苦等了四年,《釜山行2:半島》竟然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畫面?
為什麼《釜山行》第一部,難以超越?
一、人物刻畫,有血有肉。
《釜山行》雖然全片展示的地方,只是在狹窄的火車車廂裡,但是,每一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特定的角色設定。
男主角孔侑,從一開始的自私與自保,看到女兒給老人讓座時,立刻就教育女兒:在非常時期你自己最重要,明白了嗎?
最後當石宇被喪屍咬傷時,他毅然選擇犧牲自己,換來女兒和懷孕女乘客的安全。
從唯利是圖的商人到心存大義的好男人,這一角色的轉變是層層遞進的,我們看得到他的成長,看得到最真實的情感表達。
在徹底變成喪屍前,石宇那一抹讓人心碎的微笑,深深烙印在觀眾心中。
反派大叔金義城,集自私、貪婪、邪惡於一身。為了自身的安全,他不斷慫恿身邊的人,把男主他們關於門外;對於前來救他的列車長,也是一腳蹬開,讓他喪命......
但是,當他被傳染後,對男主最後喊媽媽的時候,同樣讓這個角色更豐滿和有深度了。是個寫得非常有特點的反派。
原來人性中,你覺得惡的一面,其實也有善良的一面。
在生死關頭,他用身體堵住喪屍侵入,對老婆喊到:「我們的女兒叫瑞妍,知道了吧?」
我相信,當影迷看到這裡時,都會溼了眼眶!看似粗獷的外表下,其實也有著溫柔的一面。
還有,笑著和姐姐告別的妹妹......
單純的高中生,被現實人性中惡的一面所嚇倒....
姐妹之情,夫妻之情,少年愛情,還有絕境下結成的友情,多種情感的緊密交織下,觀眾很難不被這些角色所打動。
他們正是作家福斯特所說的「圓形人物」,性格鮮明、真實生動,能給人感同身受的情感激蕩。
相比之下,續作中的人物顯得黯然失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
比如,男主俊碩,他是一名前軍人,不知是為了救贖還是為了自我的尊嚴來到半島。
影片最後,俊碩不顧生命危險,將敏貞從喪屍群中救出,帶著敏貞和她的女兒逃離半島,從而實現了自我的救贖。
這樣的男主,顯得太扁平,沒有前文也沒有後續,也沒有人文溫度。
二、劇情老套,沒有新意。
《釜山行》第一部,從汙染源開始,把所有的場景都設立在火車車廂裡。
在一個列車的密閉空間,驚險、感官上帶來非一般的刺激,更容易 給影迷帶來窒息感和期待感。
影片一開始是驚悚片的設定,在列車上發現各種喪屍,然後就是被咬,各種逃亡,都很驚嚇。
而在故事的後半段,則加入了動作爽片元素,尤其是幾個角色如闖關一樣,一節車廂接著一節車廂的大戰那幾段戲,則讓觀眾非常過癮,也讓大家在第一部分的驚悚之後,得到了一個情緒上的釋放。
最後再以煽情提升情緒,總之,是很完滿的一個劇本。
而到了《釜山行2》,其實劇情就有點套路且簡單了,大概就是幾個人去半島找錢,然後遭遇邪惡軍團631部隊,最終逃離他們的控制,奔向新生。
其次,《釜山行2》的劇情並沒有新意,它似乎延續了《瘋狂的麥克斯》或《行屍走肉》,硬生生的把韓國電影改編了不土不洋的外國大片!
真真有點水土不服的節奏!
如果,《釜山行2》做為一個獨立性的影片,不冠以「釜山行」的名頭來宣傳,也說不定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娛樂商業大片!
在觀看《釜山行2》時,大場面的打鬥、決鬥一面倒的刺激,都會給觀者帶來視覺上享受。
只是,真的是珠玉在前啊,《釜山行》的成功,帶來的不僅是商業上的壓力,還有無法超越劇本編寫的壓力!
《釜山行2》如果做為一部娛樂動作片,視覺上的盛宴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它看做第一部的續作,因為,你會失望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