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釜山行》,想必看過這部神作的人都能回憶起2016年影片橫空出世時帶來的震撼。豆瓣85萬人打出了8.5分的高分,全球1.4億美元的票房成績也刷新了人們對「韓國喪屍片」的認知。四年之後,當《釜山行2:半島》上映,卻未曾想到,續集在人物、故事和情感上全面崩塌。
《釜山行2:半島》海外版權售出了185個國家和地區,上映一周拿下韓國票房榜周榜單第一。然而,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豆瓣評分5.1分,IMDb 5.6分。
《釜山行2:半島》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和《釜山行》毫無半點關係的另一部劇作,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節奏上都毫無關係,甚至連喪屍都淪落成了點綴,戰鬥力弱化到可恥的地步。
相比《釜山行》裡主角從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人成長為犧牲自我的父親這樣飽滿的角色來講,《釜山行2:半島》的主角則顯得過於面目模糊。動機的不充分導致了劇情推進的過程讓人摸不著頭腦、更難以產生共情。配角則要麼是工具人,要麼過於神勇而顯得男主看上去更像一個愚笨的配角。人與人之前感情的投射因為鋪墊不足而讓人無法產生共情,甚至對劇情的推進起到反作用力,達到了讓觀眾一再懵逼甚至出戲的效果。
至於故事情節的設定……不能不懷疑導演借著喪屍片的外殼拍了一部奪寶奇兵。不難看出導演想要著力展現人性的醜陋,特意把喪屍的能力降低了N個度。你很難想像,幼稚園小朋友用一個可以遙控的發聲發光玩具就可以成功引走的喪屍群,居然讓韓國陷入了被全世界遺棄的孤立境地。
如果說《釜山行》在封閉的車廂內,用未知的恐懼、多變的懸疑緊緊抓住了觀眾的神經,讓人不由得跟著劇情的推進時刻保持著緊張感。那麼《釜山行2:半島》則用充滿漏洞的劇情、慌亂的節奏,讓觀眾用盡全力都沒法進入劇情,更別提喪屍片所特有的緊張感了。伴隨著觀影而來的只有一個接一個讓人懵逼的人物和不可思議的劇情。
韓國電影樹立的口碑,離不開電影近幾年對人性的關注和對現實意義的深度剖析,一旦與此脫節,影片便會落入虛無。《釜山行2:半島》想展現的似乎很多,卻沒有一個人物線條能夠震撼人心,包括最後一位老者為了救一個小女孩兒擋住子彈失去生命,由於劇本設定顯得預料之內而無足輕重。影片又想藉助男神女神抬高影片質感,可男神女神演技再好,如果劇本本身空洞乏味,不是姜棟元憂鬱的眼神能夠拯救得了的。
一部電影若想獲得觀眾認可,在故事完整之餘,影片必須化作一把利刃,給現實捅出一個傷口,讓裡面的膿血噴射而出,讓觀眾看到這無法癒合的傷口而盡顯蒼白和無助,然後在傷口上貼一個無濟於事,又極盡真誠的創可貼,照一絲希望的微光。
如果非要說這部電影有什麼好的,那就是......它嚴格遵循了好萊塢的劇本格式,想學劇作的朋友可以進行拉片看看,當然,對於一部電影而言,僅僅是嚴格遵循了劇本格式是不夠的,《半島》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 END —
撰文/ 阿古
編輯 / 柴小柴
設計 / Sylvia
審校 / Emma
圖片來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