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考研今天順利舉行,上午管綜剛剛考完,管綜就上了微博熱搜!
一個字 難!
其中論證有效性分析的材料把大部分考研人給說服了,完全找不到論點!無從下筆!
那真的很難寫嗎?看看專業老師怎麼解析?
解析:本題原論證中的論點很契合考生的心理,很多考生在心裡其實認可原材料的觀點的,因此在分析的時候難免會被自己主觀的看法所影響,因此具有較高難度。
原論證是一個駁論的結構,這也是近年來常考的論證結構之一。其論證結構是:
論點:眼見未必為實際
論據1:哲學理論及其引申
論據2:舉例:人眼所見的日升日落以及引申
論據3:名人名言以及引申
原論證的主要不足有:
1、將眼見的外在「現象」與事物內在的「真相」(本質規律)混淆。眼見只需要觀察並記錄發生的現象即可,而探索原因是下一步的事情;
2、論據不能支持結論。眼見需要取決於觀察者的角度,在地球上見到的旭日東升、夕陽西下現象是因為觀察者在地球上,如果換一個角度(如從太空中觀察),則可能見到真實。
3、原論證舉的例子都只是生活中的特例,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眼見就是真實的例子。
4、老子用房子的的例子同樣不能支持結論。因為的確存在實實在在的房子,而老子將其偷換為「房子的功用」。
5、老子對於禮節的理解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未必是真理。
6、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深而不拘禮節是特例,是由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特殊的血緣關係決定,不能簡單歸納到所有人的關係之間。
7、把客氣成為「見外」,只是一種禮節,並不代表真的不需要客氣,更不能得出客氣就不代表對你不好。
論說文相對簡單一點
57我國著名實業家穆藕初在《實業和教育之關係》中指出 ,教育最重要之點在於道德教育(如責任心和公共心之養成,機械心之拔除)和科學教育(如觀察力、推論力、判斷力),完全受此兩種教育,實業界中堅人物遂由此而生。
解析:本論說文談的是教育的責任問題,而且題眼很明顯,就是道德教育和科學教育。因此,本次論說文相對較為容易。考生只需要參考2015年的真題範文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
題目:《也談教育的責任,小議教育的責任》
提綱:
引論:
本論1:解釋道德教育和科學教育的概念,並綜述二者的關係。
本論2: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論據:德、立身之本。有德才能成為大才。諸葛亮、魯迅、毛澤東、任正非等。
本論2: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帶領人類脫離愚昧的最重要工具。中世紀的歐洲和工業革命的對比,當前的科技競爭等。
本論4:如何做到二者呢。教育需要脫離功利化的影響,需要由學者的使命。
結論:讓我們加強教育的責任,為實業界培養更多額中堅人物,因為它是中華騰飛、人類進步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