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藏吧!佛弟子應該這樣回向

2021-01-18 燃城科技

歡迎關注"禪覺正者",廣結善緣,功德廣大,感應至深!

不論念經持咒念佛,念完後都要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即使做完一件善事也要念「回向偈」或「回向文」。要回向給法界,回向給一切苦難眾生,或根據自身問題而回向。「回向偈」和「回向文」有很多,可任選適合自己的一個即可。每句字數相等叫「回向偈」,句子長短不一,叫「回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願將一切善功德,回向莊嚴佛淨土。真正的莊嚴,是在念佛時以至誠懇切的心,無一絲妄念,念到一心不亂,此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修行最重要是修心,將過去一切妄念漸漸收攝起來,變成與佛相同,心如此莊嚴才是真正的莊嚴,將此心的莊嚴回向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此即回事向理。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這二句屬回自向他,他指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政治領袖恩及三寶恩。又將一切功德回向三惡道的眾生:畜生、餓鬼、地獄,使他們能速速遠離痛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這二句屬回小向大,是指如有親耳聽聞的一切眾生,全數都發出菩提心,上求下化,最後成就佛道。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希望盡此世的業報身後,與其它九法界的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回因向果」。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這是末了結歸皈敬三寶,三句分別為佛寶、僧寶與法寶。須知,一切佛家的法事,皆因三寶加持力而得成就;例如受戒時,即在皈依三寶的羯磨中得戒,可見其重要性。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為了標新立異,故意將這三句省略,那是不大好的。以上簡單介紹回向文的意義,希望大家都能以至誠懇切的心念回向文,期能真正得到回向的利益。

回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華嚴經普賢菩薩有十大行願,最後第十行願就是普皆回向,什麼是回向呢?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念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回向。關於回向在華嚴經上有詳細的分析解釋,總共有四種意義。

(一)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種于田土中是因,將來成長為稻穀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終以後有個好結果,不再輪迴六道。一般不知學佛修道的人,平時胡亂作為,等到命終時,茫然不知投生到何處。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較安定,因為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一個大目標存在,無論在家或出社會,守住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將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做種種善事時,要將功德收攝起來,向西方淨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結果而做,如此回向稱為回因向果。

(二)回小向大

平時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將來只得小福報,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間的福報,而將它回向西方極樂淨土,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層目的。第二層目的是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這是大結果。什麼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羅漢為自己了生死,不願度化眾生,大乘則發菩提心,不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為了自度度他發菩提心,發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變大了。

(三)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將一切善的功德全數回向他,他指法界眾生。在四十二章經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自己手中的燭火傳送到他人手中,使各處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減少,反而加倍的增長。所以念回向文必須真心至誠回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才能無限制的增加。

(四)回事向理

佛法將萬事萬物分為事理兩方面,一、事,事相指看得見的一切事物。二、理,道理指只能體會、說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層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問的萬事萬物是如何來的,總源頭在何處,這就是理性,萬法唯心造,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性變造出來的,真如本性雖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存在的,依華嚴經的解釋,萬事萬物是心性所變造的,故萬法和心性是合為一體的,萬法既然是心性所變造的,其本體即是真如本性。我們所見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現相所執著,我們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體心性,故華嚴經中的四種無礙,最根本的是事理無礙,看得見的事相和看不見的理性是相同的。

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卻看不到真正的理性,無法體會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的,是無自性的;如能悟到萬事萬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無礙。回事向理,是希望將一切事相的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體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淨土的人,若能對所作的一切功德不執著,又能將它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以上是四種回向的意義,我們作回向時能存此四種心,即能真正達到回向的作用,再來解釋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常見回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普願盡法界。沉溺諸有情。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臨命欲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皆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一次分享,一點功德。

掃 · 碼 · 關 · 注 · 我 · 們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回向文,回向應該注意事項,還有十個回向偈趕緊收藏吧!
    什麼是回向文,回向應該注意事項,還有十個回向偈趕緊收藏吧在佛教的文化中,許多學佛修行誦經時,常常會念誦回向文,那在佛教的文化中,什麼是回向文呢?念誦回向文有什麼好處,一般回向文都在什麼時候念誦。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教文中,如何應用「回向文」。什麼是回向文?佛教的「回向文」,是佛家於法會結束時,一般都要齊聲朗誦的一種偈文。
  • 設立祖先牌位,佛弟子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歸依三寶雖然是不歸依外道天神,但是「供養」以及「歸依」是不同的意義,所以供養這些祖先乃至鬼神,也是行於布施以及攝受眾生的一種方便,更何況這些祖先都是與自己有緣的鬼神;除了佛弟子每日在修行的功德回向之外,也會隨順因緣而供養這些鬼神的。如果家中沒有祖先牌位,也是可以隨緣隨分透過回向來供養這些祖先,並不會因為沒有祖先牌位,而缺少或漏失了某些功德。
  • 什麼是回向?回向有什麼作用?如何正確回向?
    做一切善行都可以回向,而且應該回向。回向是對發願的鞏固,能夠把所做善行的功德集中歸向到特定的方向成熟。猶如賺錢,如果沒有很好的計劃收入的用途,則很容易隨手亂花掉;行善之後的善業不回向到特定的目標,就會成熟於與煩惱相應的淺狹願望。養成及時回向的好習慣,既是不斷地串習自己的宗旨、目標,也是一種攝心的修行。
  • 佛弟子必念回向文,速看!
    回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華嚴經普賢菩薩有十大行願,最後第十行願就是普皆回向,什麼是回向呢?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念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回向。
  • 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深入經藏,可以說只要是佛弟子,就一定會去做,也一定會去行持的一件事。在民間有句話說;「不聽,不聽,和尚念經。」這句話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卻很充分的說明了出家僧眾人是會誦經,亦是天天誦經的。其不單單是出家僧人,在家佛弟子亦是會去持誦經典。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 念誦金剛經的時候應該如何回向?
    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誦完金剛經是需要做回向的,但是還有一部分並不知道誦金剛經如何回向,而且還有的人還會忘記回向,回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大家千萬要記得做回向。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下誦金剛經如何回向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誦完一部《金剛經》就要念回向文,在念回向的時候我們要認真,這樣我們的回向才能夠有效果。
  • 念佛,行善一定要回向?(10個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
    佛弟子修行的目的是成佛度眾生,成佛有八萬四千種法門,普度眾生也有多種途徑,而「回向」是修行中最基本的法門,普度眾生最便捷的途徑。所謂「回向」,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
  • 佛弟子在家如何正確誦經?
    信佛、研習佛法,讀經、誦經是作為一名佛弟子的基本功課。那麼作為一名皈依佛門的在家弟子應該如何正確誦經呢?誦經時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首先,誦經時心態的調整至關重要。
  • 誦讀「地藏經」這念經3條、5注意事項、10回向法,佛弟子不可不知
    念經不是很容易的,那麼要如何念經、念經時要注意什麼以及如何正確的回向呢?這念經3條、5注意事項以及10回向法,佛弟子不可不知!「念經3條」第一條:念經時,我們一般眼睛看,嘴巴念,耳朵聽。很多人就注重嘴巴念,和眼睛看,卻忽略了耳朵聽。
  • 佛弟子不應該算命,原因令人驚訝
    然而,真正的佛弟子的修行過程中,是不應該參與到任何形式的算命中的,不應該給別人算命,也不應該讓別人給自己算命。          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明。算命先生也很無奈,深嘆口氣,說他們的算命本身洩露了不應該洩露的事情,說了不應該說的話,所以他們自己的命運從某種程度上是變不了的,知道的太多了做任何正常人的工作都會失敗,但是為了維持生活,不得不從事算命這樣的苦營生。
  • 佛弟子日常所犯全文
    佛教依法不依人,若實有不持戒又不懂佛法的師父應當遠離,但絕不可言其罪過,應該慈心替他懺悔回向。而遇到正知正見的好師父也應如法親近受教。九:歡喜而理性恭敬僧寶對出家人應當稱師父而非師傅。師傅多為世間技藝勞作之義。師父意為經法之師、慧命之父,當視師父如父母。只要具有僧人形象者都應恭敬。但親近出家人不可過頻,當保持距離。
  • 學佛常識:為什麼念佛之後一定要回向?每個佛弟子最好看看
    所以這一念中遍於九世,所以說我們用這樣的善根回向,但是回向心中,雖然不說未來的善根,可是它的未來在透支的這個法門,它是起作用的。所以這裡才敢說叫「平等施一切」,什麼叫「平等施一切」?「平等施一切」就說明說不但施過去現在,還有未來的眾生。按說的話他現在善法還沒到位,未來還沒有來,它怎麼能夠回向未來?心平了,功德就平了。
  • 回向,到底怎麼回向?
    開示 | 仁澤法師跟你們講一個竅訣,就是說你正在修什麼法的時候,就給一切眾生做什麼樣的回向。打比方你正在修出離心,你的出離心還沒有修得很好,有一點點,你的出離心剛好生起來一點點芽,但你的出離心是很不堅固的,很容易退失掉,很容易被世間八法汙染掉,那你每天做回向的時候,就一定要回向給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早聞佛法,早遇明師,早生起出離心,是這樣的回向。
  • 回向是什麼意思?念經是否一定要回向?
    無論做什麼功德都應該有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回向殊勝。如果沒有後行回向殊勝,無論種什麼善根,無論做什麼功德,無論積什麼福德,都不會有圓滿的功德。做完功德後如果不回向,第一,不能增長善根,功德福德的果報享受一次就會消盡;第二,所做的功德不能圓滿;第三,所做的功德不穩定,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毀滅。
  • 《心經》解釋: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有好處嗎
    《心經》是非常經典的經文,也是佛弟子必修的經文,修持《心經》的方式可以是抄寫,也可以是念誦,不管是念誦還是抄寫《心經》的好處都是很多的。能夠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更是有巨大的好處。《心經》是從600卷《大般若經》中選出來的。
  • 一位佛弟子面對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強烈呼喊!
    面對傳播迅速且嚴重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佛弟子要遵守法律法規,相信科學,相信醫藥,積極配合專家,不恐慌,科學家和醫生們都在努力的戰勝病毒,佛弟子外出佩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串門,不外出聚餐,春節盡力不走親戚,為安全起見,除了必要工作外最好不外出,盡力減少感染源,不給社會與他人增加麻煩。
  • 這樣回向,你業障消失得很快 !回向的神奇力量居然如此之大...
    念佛的女人因果故事這樣回向,你業障消失得很快 !回向的神奇力量居然如此之大......我們要想求福德的話——我們多分是求解脫的,但是我們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時候,你要特別地回向。佛陀告訴他們:「你們不要害怕,這些餓鬼是你們父母轉生的,它們生前為了你而造惡業,如今變成這樣的身相,是否能將善根回向給它們?」人們回答說:「既然如此,無論如何也要回向給它們。」佛陀回向後,那些餓鬼都轉生到三十三天去了。
  • 佛教:誦經念佛後,這樣「回向」,功德無量
    導語回向這個詞,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比較熟悉的詞語,就好比所有的關於佛教活動結束之後都會有回向的環節。例如誦經念佛,以後就要回向,而且放生法會以後也要回向。而且在許多佛教活動中普賢菩薩的十大運行當中,就有著一個名字叫做普皆回向的詞語,大乘菩薩52階位當中也有十回向位的說法。那麼佛者所說的誦經念佛之後,應該如何回向才能夠有相應的功德無量呢?回向是由梵語的意思翻譯過來的,而回向的意思就是我們將所修的一切善和所做的一切善行的功德,都迴轉給法界的眾生。
  • 農曆七月吉祥月、報恩月,佛弟子該如何去做?
    而佛弟子目犍連,在解夏這天,以供僧的功德,解救在地獄中的母親,這也是一種孝順的表現,所以七月也是孝道月。生在世間,人與人和諧共處生活,才能物資豐富,日子平安,所以要常常感眾生恩;而佛陀就像老師來指引著我們走向正確道路,所以我們要感師恩、感佛恩,故說七月也就是感恩月。
  • 念經如何回向
    無論做什麼功德都應該有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回向殊勝。如果沒有後行回向殊勝,無論種什麼善根,無論做什麼功德,無論積什麼福德,都不會有圓滿的功德。         做完功德後如果不回向,第一,不能增長善根,功德福德的果報享受一次就會消盡;第二,所做的功德不能圓滿;第三,所做的功德不穩定,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