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深入經藏,可以說只要是佛弟子,就一定會去做,也一定會去行持的一件事。
在民間有句話說;「不聽,不聽,和尚念經。」這句話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卻很充分的說明了出家僧眾人是會誦經,亦是天天誦經的。其不單單是出家僧人,在家佛弟子亦是會去持誦經典。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一、供養諸佛菩薩。
供養;指的是供養諸佛菩薩,供養佛法僧三寶。我們需要在佛菩薩像前供上一杯清水,點燃一支香或三支香。有條件的佛弟子,可以供上一些瓜果點心。
二、頂禮諸佛菩薩。
頂禮;禮拜諸佛菩薩,向佛菩薩像頂禮三拜,念誦「南無釋迦摩尼佛」或「南無觀音菩薩」一遍至多遍。
如家中沒有佛像亦或沒在道場的情況之下,合掌念誦諸佛菩薩聖號,心中觀想諸佛菩薩進行頂禮也可。
三、皈依
立於佛像前或觀想諸佛菩薩,合掌念誦以下偈子;「諸佛正法賢聖僧, 直至菩提永歸依。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眾生願成佛。」三遍。
皈依大家都知道也明白,皈依是皈依與「佛、法、僧」三寶。這首偈子,前兩句為皈依,後兩句為發願。為什麼要誦這個偈子,而非持誦晚課中的「三皈」?其實是有意義的,這首偈子所表明的意思有兩點,一是表明自己的學佛、信佛堅持不懈的態度。二是時刻提醒自己,學佛、信佛,並不是為了自己貪圖安樂,而是為了更好利益眾生。
四、開經偈
在經文開頭,大家都能看到《開經偈》其內容如下「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在誦經之前,我們需要先持誦《開經偈》三遍,但需加上「南無某某會上佛菩薩」。如我們持誦《心經》《金剛經》之時,就需將「某某」換成「般若」。持念「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如持誦《楞嚴經》的時候,就念「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以此類推。
《開經偈》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所寫,因此偈從書寫到如今,獲得佛教祖師大德的一致認可,流傳到如今並也沒有其他偈語能夠超越此偈。所以一直收錄於經典之中,這句話亦深意破豐,非凡夫俗子可以領悟。
五、誦經
念誦完開經偈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正式的誦經了,如果大家是從經文開篇念誦,那麼爐香贊業不能少哦,如經中記載的「譯師」,如「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等等譯師,亦需持念。
如果大家是因有事,從中間接續,那麼誦讀《開經偈》之後翻到多少卷續誦就好了!
六、回向
誦讀結束,那麼就是回向了,回向之前,大家記得念誦「補闕真言」哦!回向的方法有諸多,一般分為大回向與小回向。
大回向;就是回向十法界一切,將誦經的功德,回向給諸眾生。小回向;就是回向自己的「冤親債主、歷代宗親」或他人的「冤親債主」等等。
以上就是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了,你學會了嗎?雖然是基本的儀軌與順序,但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免會覺得很「麻煩」?但麻煩,歸麻煩,這點麻煩,相對於「開智慧」來說,那麼就不算什麼了。願大家,福慧長增,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