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弟子在家誦經時,你需要注意這10個問題!

2021-01-18 心歸善緣

佛教:佛弟子在家誦經時,你需要注意這10個問題!

對於佛門弟子而言,每天念經、誦經、學佛、念佛這是必修的功課,也是最基本的功課。既然誦經有著這麼重要的意義,那麼,佛弟子在家誦經時,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今天,咱們就從佛教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尤其是這10個問題,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誦經的姿勢:佛弟子在家念佛誦經時,應焚香後再端坐。如果是欲讀經,那麼一定要先靜坐片刻,心中默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然後再開始誦經,不可以靠背交足,以對聖容;也不可以邊吃東西邊誦經,這些行為都有失恭敬之心。

二、誦經時,一定要有虔誠之心,讀佛經律時應該一個字一個字的理解,並與心靈相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果。

三、佛弟子在家誦經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影響到他人。切不可因為自己一心念經,就妨礙到他人的生活。

四、佛經、佛法書籍,應當覆以經蓋,以免落入灰塵。一旦上面積有灰塵的話,切不可用口直接吹,最正確的方法就是用一塊淨布,輕輕的拭乾淨。佛經、佛書上面不可放置雜物、或者是世俗書籍,以示對佛以及佛法的恭敬。

五、佛經、佛法書籍上面不可以寫字、不可以在書中直接記筆記。應該準備一個乾淨的本子,專門做記載、記錄。實在迫不得已時,可以用鉛筆標記,但熟誦後一定會仔細擦乾淨。

六、誦讀佛經時中止後,未讀完的佛經可以用書籤或者是紙條記錄,千萬不可以摺疊經頁。

七、念佛誦經裡切不可有雜念,如果心中雜念升起時,那麼應該停止念經。待雜念消除後,再重新開始。

八、在家誦經時,如果家中突然有客人來訪,可以合掌答禮,然後將書籤記錄好誦讀的位置,再起身迎客。這個時候,千萬不可以由此而心生煩惱,否則,就與誦經念佛的目的相違悖了。我們學佛念經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開智明慧,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善心願力,培養我們的慈悲之心。而誦經的過程,更可以幫助我們進入「禪定」的境界,從而培養堅定的信心願力。

九、感冒、咳嗽時,一定要用袖掩口,以免有不淨之物沾染佛經、佛法。不可以對著佛法、佛經談論世俗話,不可以大笑、不可以發脾氣,因為這些行為都是在褻瀆法寶,對我們積累福報有害無利。

十、誦完經後,擺放經書時一定要端正,不可以裸露一半在桌外。經書有損壞時,應當及時修補,如果實在是沒有辦法修補好的話,那麼一定要焚燒之。焚燒之後的灰燼,一定要灑於清淨之處,以免被人踩到。對於佛教中的一切法器,也應當恭敬處置,切不可隨意亂丟亂放,更不可置於不淨之地。

以上10個問題是佛弟子在家誦經時經常會碰到的,千萬不可大意。最後,真心的祝願大家早日修得福報、六時吉祥。感恩大家,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弟子在家如何正確誦經?
    信佛、研習佛法,讀經、誦經是作為一名佛弟子的基本功課。那麼作為一名皈依佛門的在家弟子應該如何正確誦經呢?誦經時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首先,誦經時心態的調整至關重要。
  • 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深入經藏,可以說只要是佛弟子,就一定會去做,也一定會去行持的一件事。在民間有句話說;「不聽,不聽,和尚念經。」這句話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卻很充分的說明了出家僧眾人是會誦經,亦是天天誦經的。其不單單是出家僧人,在家佛弟子亦是會去持誦經典。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 佛弟子在家敲木魚念經,怎麼還能敲出罪業?
    很多佛弟子跟隨師父修行幾次,或者與同修共同參加了幾次法會,學佛信心大漲,想要以最莊嚴的形式在家學佛做功課,便向師父請上一個木魚,擺在家中開始誦經念佛,日日虔誠禮拜。但是,有的蓮友在請回家之後,卻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煩惱!
  • 疫情嚴峻,在家修行,這幾部偽佛經你要搞清楚!
    這段時間,大家為了躲避新型冠狀病毒都閉門不出,除了吃和睡,我們也不能忘了修行。如誦經、念佛等等皆能去做。用誦經、念佛的功德來祈願,疫情早日好轉,世界和平,人們安康。當下正處「末法時期」,自然也有好多好多的「偽經」流傳於世。
  • 誦經時打哈欠流淚是怎麼回事?應注意哪些問題?
    誦經時總打哈欠流眼淚是怎麼回事?  讀經的時候,出現打哈欠,流眼淚,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幾乎每一個學佛的人都遇到過這種現象,這是我們修法時會遇到的一種障礙,逾越這個障礙是有一些方法的。  此外,如果不了解經文的意思,讀起來也會覺得索然無味,腦海裡會開小差,此時的讀經不過是在強制自己完成一個任務而已,並不能真正起到聞思的作用,因為那些文字和義理根本進不到你的大腦裡,在你讀經的時候,你也就感受不到法喜。一個感受不到法喜的人,讀經的時候是很難精神飽滿的。  第三,要克服這些障礙,還需要靠我們自己的恆心。
  • 清明節50個必須注意的禁忌
    祭拜祖先最好還是用素食,很多地區習慣供葷食,這對亡者是不好的。7、佛弟子最如法的祭奠方式是什麼?佛弟子可以通過齋僧、齋戒、誦經、供燈、抄經、放生等善行來為亡者做功德回向,這應該就是清明節最「如法」的祭奠了。8、可以帶小孩去掃墓嗎?
  • 在家修學,三皈依為第一戒
    大家都清楚,佛教弟子有分出家和在家,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也就有分出家及在家戒,在家戒共分有四種:第一是三皈依戒;第二是五戒;第三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也可以稱為增益戒);第四是菩薩戒。當然菩薩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有些人會懷疑甚至會說三皈依為什麼說是三皈依戒呢?其實我們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說:「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
  • 誦經的好處!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夠誦經:好比一個道場,必須天天要有早晚功課,要是一個寺院,沒有人誦經,做早晚功課,那慢慢的鬼神就住進了寺院裡了
  • 清明節多地寺院開啟「雲祭掃」 佛教一站式「清明」指路貼
    今年清明期間,廈門南普陀寺暫停功德樓祭掃服務,寺院統一安排法師在功德樓誦經,並在清明節前開通網絡祭掃專題,供信眾追思祭祀。3月31日起,南普陀寺網絡祭掃入口開放,倡導廣大佛子安住身心,在家誦經念佛,共同守護人間「清明」。4月1日起,南普陀寺在功德樓啟建「思源報恩 追遠歸厚」庚子清明地藏法會,以此功德祈願正法久住、國泰民安,世界祥和。
  • 誦讀「地藏經」這念經3條、5注意事項、10回向法,佛弟子不可不知
    念經不是很容易的,那麼要如何念經、念經時要注意什麼以及如何正確的回向呢?這念經3條、5注意事項以及10回向法,佛弟子不可不知!「念經3條」第一條:念經時,我們一般眼睛看,嘴巴念,耳朵聽。很多人就注重嘴巴念,和眼睛看,卻忽略了耳朵聽。
  • 佛教的母親節
    母親節在不同的國家日期不一樣,五月的第二個周日是中國的母親節,這個日期起源於美國。不同文化的母親節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個性 。為什麼佛教經典中都是度母?《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佛升到忉利天為母說法。《地藏經》中地藏菩薩生生世世度化母親。
  • 佛教:放生時要注意這些事項,不然就會出現無聲事端來
    佛教講究因果關係,放生看似放生的是別人,其實是在放生自己的,是給自己活路去走。給別人活路才是給自己最大的自由,如果讓別人無路可走讓別人不能生存,那麼也是對自己的不放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暫且不論浮屠是什麼。但是就字面的意思我們就應該知道放生放過是佛教最大的善。同時也是最修福報的。
  • 海濤法師開示:普遍遭誤解的佛教9大禁忌,佛弟子不可不知!
    ●誤解2:#在家女眾,#生理期間不能進入寺院禮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誦經、打坐、念佛,其實這是低級的禁忌。因為神明怕見血汙,所以容易見血發瞋。可是生理的經血不是鮮血,因此而有被侮辱和作弄的反應;所以生理期的女性進入神明的宗祠、廟宇、殿堂,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
  • 這5部佛教經典,你讀過幾部?
    佛教經典浩如煙海,三藏十二部經典,是佛陀教法的凝結,也是佛弟子依止和修行的指南。佛陀所說諸法,由其弟子阿難尊者匯集並編定,以留傳後世。佛陀涅槃之時,告誡弟子要以法為依、以戒為師,作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誦經念佛自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佛教「三皈依」裡有唱到: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 作為佛弟子,你經歷過「道德綁架」嗎?
    作為學佛人,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當因各種因素,不能幫助他人時,這時候對方就會說,這點小忙都不幫,你學的什麼佛。言外之意,學佛人,就應當是有求必應的大善人,作為佛弟子,你經歷過這樣的「道德綁架」嗎?以上我說的,也許不完全正確,但試想一下,如果學佛人就應該是有求必應的大善人,那麼還會有人願意進入佛門嗎?
  • 弘一法師:切莫誤會佛教 燒香拜佛不是迷信
    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為了鋪排門面,為了民間風俗,只是費幾個錢請幾個出家人來禮懺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無懺悔懇切的誠意,那是失掉懺禮的意義了。佛教到了後來,懺悔的意義糢糊了。學佛的自己不懺,事無大小都請出家人,弄得出家人為了佛事忙,今天為這家禮懺,明天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佛事為唯一事業,出家人主要事業放棄不管,這難怪佛教要衰敗了。
  • 在家念佛誦經打坐就是「道」嗎?
    「阿蘭若處」就是寂靜之處、清淨之處,也就是「寂靜處」才是道;比如居家念佛時一定選擇安靜的房間,但我們卻把這種「無奈」當成了理所當然,而沒有力求蛻變修道環境……自認為在家念佛誦經打坐就是「道」,殊不知自己早已偏離了道的方向,(想了解更多妙善師實證實修方法,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共修無論誦經還是打坐妄想一個接一個
  • 佛教:誦經念佛後,這樣「回向」,功德無量
    導語回向這個詞,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比較熟悉的詞語,就好比所有的關於佛教活動結束之後都會有回向的環節。例如誦經念佛,以後就要回向,而且放生法會以後也要回向。而且在許多佛教活動中普賢菩薩的十大運行當中,就有著一個名字叫做普皆回向的詞語,大乘菩薩52階位當中也有十回向位的說法。那麼佛者所說的誦經念佛之後,應該如何回向才能夠有相應的功德無量呢?回向是由梵語的意思翻譯過來的,而回向的意思就是我們將所修的一切善和所做的一切善行的功德,都迴轉給法界的眾生。
  • 佛弟子的「玻璃心」
    祭文也沒問題。這種說法不可思議。」  「出家前的生命歷程難道不能回顧嗎?弘一大師傳,哪個不是從他幼年說起?還有他的感情故事與茶花女演出呢!奧古斯丁的懺悔錄,也會回顧年少輕狂的歲月。」  「學佛者倘若如此忌諱表述在家時期的生命歷程,這未必是『如實正觀』的生命態度,也就難怪家屬會如此反彈。」
  • 佛教:家裡設佛堂,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提起佛教,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到寺院裡燒香拜佛。寺院是信眾培福修慧的清淨道場,是善信居士們日常護持三寶之地。寺院裡僧眾每日要上早晚功課,誦經念佛淨心。但是有很多信眾因為受工作或者學業的限制,沒有太多時間到寺院裡定時上早晚課,這時候在家裡設置小佛堂就非常方便了,不用來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