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的八種基本禮儀規矩

2020-12-20 騰訊網

寺院的八種基本禮儀規矩

一.事師

不直呼法師名號,

不議論僧團是非,

非時非地不拜,

不宜走在師前,

不宜站在師的上首,

不應與師辯解。

二.入眾

不爭先恐後,不爭坐處,

不於座上遙相呼笑;

不奔跑跳躍,不比手畫腳,

不私下耳語;

眾中有失儀者,當隱惡揚善。

呵欠當以衣袖掩口。

三.起居

洗面當惜福,不浪費用水,

不得噴水濺人;

漱口時,不得講話;

如廁時,亦應靜默;

不可人前高聲,隨地涕唾。

四.共處

不因小事爭執,

若大事難忍者,

亦須心平氣和,以理辯論。

初見應該微笑問好,

年幼年長問好,

皆應以禮相待,

要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

要把歡喜帶給別人。

五.飲食

不含食語,不嚼食有聲,

挑牙宜以袖掩口;

行食未至,不生惱怒;

不撿粗細,

飲食時沒有喜惡之分;

不以舌舐食等。

六.禮佛

佛前中央是住持位,不宜禮拜;

有人禮佛,不從其前經過;

手持經像,可舉示眉間,

以為作禮;

禮拜大德外,

應對佛作禮。

七.聽法

儀容端莊,坐必嚴正,

不得亂語,諦聞審思,

如說修行。

八.眠臥

不共鄰單說話動眾;

有人睡,

不得打物作響,高聲語笑;

不得無故進入他房。

文字來源 |五臺山

圖片來源 |網絡

感恩原創人員的辛苦付出

如有不當請與我們聯絡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感恩

正在瀏覽

相關焦點

  • 寺院八種基本禮儀規矩
    寺院八種基本禮儀規矩 八、眠臥 不共鄰單說話動眾; 有人睡, 不得打物作響,高聲語笑; 不得無故進入他房。
  • 應採兒回懟朱丹: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
    大人辛苦做出來的飯,有什麼就吃什麼,孩子不應該去換菜或者鬧發脾氣,朱丹聽到這些話卻不以為然,認為孩子太小,還覺得應採兒給孩子定了太多的規矩「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作為80後和90後的孩子應該感受非常的深刻,小時候在餐桌禮儀非常多
  • 佛教的基本常識和禮儀
    (1)天台宗:中國僧侶自創的宗派,創立於隋朝,創始人智顗,教典是《法華經》教義中心思想是「一念三千」「圓融三諦」(2)三論宗:始於後秦的鳩摩羅什一脈,於隋煬帝時代吉藏完成「三輪」註疏,創立三論宗,教典是《中論》、《十二門論》、《白論》,基本教義是真俗二諦和八不中道
  • 應採兒怒懟朱丹獲網友支持:這不是規矩多,是孩子該學的基本禮儀
    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上過於簡單,本來有些基本禮儀是孩子必須要學會的,但是在家長眼中卻變成了可學可不學的狀態。此前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有嘉賓誇張應採兒很會選菜,不多不少剛剛夠吃。應採兒解釋:自己深惡痛覺鋪張浪費的行為,並且還分享了自己家的餐桌教育。
  • 應採兒回懟朱丹獲千萬點讚:這不是規矩,這是孩子的基本禮儀
    對於應採兒的"餐桌教育"朱丹不以為然,而且還認為應採兒的規矩太多了。這時,應採兒苦笑著臉怒懟朱丹: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孩子的基本禮儀。他說:茶要半,酒要滿,這是基本的餐桌禮儀我們都尷尬的笑了笑,媽媽卻說:孩子都習慣了,在家基本都是他先吃。後來朋友也時不時的會提起這個孩子。如果在家裡還好,一旦是在外面和朋友一起吃,孩子的這個舉動是非常沒有禮貌的,甚至還會遭受別人的討厭。如果小時候就這樣,長大後也很難改掉,會遭到朋友的嫌棄。
  • 中國人一定要知道的禮儀規矩!
    從我們懂事起,我們就每天學習各種規矩禮儀,在傳統的中國裡,自古以來,老祖宗就留下來的規矩禮儀,必是將伴隨我們的一生!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實規矩禮儀很簡單,遇見長輩打招呼,吃飯不要把筷子插進碗中間,有客人在不要打掃屋子,都是口口相傳,約定俗成的一些講究,和忌諱。就不一一贅述!
  • 職場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職場禮儀並不複雜,可是如果一旦做錯,那麼後果也是很嚴重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一下一些基本的職場禮儀吧!基本禮儀二進出門時要注意門口有沒有人,防止出入撞到他人。基本禮儀三領導、客戶來視察工作時,要起身相迎。
  • 年輕人不懂餐桌禮儀,秦霄賢不懂規矩倒茶被訓,茶壺嘴直衝郭德綱
    可能是因為從小太順利了,可能是因為年輕氣盛,可能是因為從小在國際學校讀書,所以他在待人處事方面有所欠缺,對老祖宗的一些基本的規矩和禮儀也不太懂。常在德雲社相聲裡聽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他們說相聲的,規矩尤其多。
  • 去寺院一定要注意「輕重」! 你真的知道嗎?
    大家在進入寺院時,一定要注重一個「輕」字,無論什麼身份,也無論修行了多久,功夫深淺於此即可略見分曉。  行的威儀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儀態亦可化導眾生。行要杜絕雜亂不勻、輕佻放肆、拖沓散漫。在寺院要放低自己,勇於縮小自我,降服自心,不可貢高傲慢,將社會上的追名逐利、鬥勝好強帶入寺院。  學佛就是學習減輕煩惱,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只看好樣子」、「人非我不非」。煩惱的輕重,恰能衡量進步的大小。總之,修行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架式要講究,重點在從點滴做起,哪怕只是一個「輕」字,也可以是入道的便捷途徑。進入寺院的言行舉止要「輕」。
  • 規矩
    受益經典(10月14日)規矩    初來寺院的人會覺得寺院裡的規矩真多,所有的殿堂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尤其是在禪堂裡
  • 人類的八種基本情感
    包括達爾文和Artistotle在內的大多數理論家都提出了七到八種基本的人類情感。然而,通常公認四對配對理論。根據普勒奇尼克的說法,人類的八種基本情感是:憤怒,恐懼,悲傷,厭惡,驚奇,期待,信任和喜悅。他提出,這些「基本」情感在生物學.上是原始的,並且已經進化以增加動物的生殖適應性。他的偽進化論帶有十種假設(維基百科) 。
  • 佛教:到寺院拜佛的5點禁忌,一定要明白!
    為了避免大家冒失,而破壞寺院清規,本篇文章,小編就拜佛的5點注意事項告知大家,希望大家能從中獲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女性生理期可以拜佛,但一定要處理乾淨。很多女性對於佛門禮儀中最大的疑惑,就是在生理期的時候能否到寺院裡燒香拜佛?民間認為不妥,血會衝煞所謂的「鬼神禁忌」,會感召不好的東西。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
  • 秦霄賢錄綜藝,壺嘴對人被批不禮貌,是德雲社規矩多還是封建禮儀
    這時,旁邊的于謙也是跟他解釋道:這是規矩,這得懂。視頻傳出後,也是惹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人認為,這些都是封建禮儀,沒有必要過多地傳承下去,也有人認為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只不過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是不懂得這樣的規矩的。
  • 應採兒帶娃獲眾網友好評,這些基本禮儀你的孩子都學會了嗎?
    應採兒帶娃獲眾網友好評,這些基本禮儀你的孩子都學會了嗎?最新一期的《新生兒日記》裡,應採兒這段教育Jasper的視頻火了,收穫了一眾網友的好評。當時朱丹認為應採兒給孩子定了太多的規矩,其實有的時候並沒有大想得那麼複雜
  • 秦霄賢被師父指點倒茶規矩,是餐桌禮儀文化還是封建糟粕?
    然後於老師親自示範,告訴他:「這是規矩,得懂。」多數的網友認可郭德綱的做法,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師者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自然要言傳身教,包括臺上的玩意兒、臺下的規矩都是應該教的;而另有一部分網友卻認為,不就是吃個飯嗎,要那麼多規矩幹嘛,都什麼年代了,以前傳統的那一套就是封建糟粕,早應該被摒棄了。
  • 郭德綱規矩太嚴?徒弟放茶壺被批評,網友:最基本的素質怎麼不教
    秦霄賢聽到後立馬把茶壺拿開,但是他卻不知道正確的擺放方式是什麼,于謙也說了一句:「這規矩看到這個片段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德雲社的規矩太多,家教太嚴。甚至還有人說道:亂七八糟的規矩很多,真正的家教沒學到,盡教些表面功夫。
  • 出席婚宴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出席親朋好友的婚宴,有一些必要的禮儀還是需要了解的,這樣既是對新人的尊重,也能表現出自身良好的修養。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賓客參加婚禮時的基本禮儀。
  • 《紅樓夢》:賈母的一頓飯,吃出古代貴族用餐禮儀的四個重要規矩
    賈家是富貴近百年的大族,自有一整套符合當時社會和家族規範的禮儀和家規。禮儀是社會規範大範圍,家規卻是每家自成體系。古人對家規的遵守極為嚴苛。挑戰家規的下場也極慘,賈寶玉就差點被打死。賈母作為賈家老祖宗。兒媳婦、孫媳婦,孫子孫女一大堆,她們日常的規矩,也極其森嚴。
  • 「門事件」後致所有人:託人看病的基本禮儀!
    結合近期「門」事件中熟人看病引起的風波,簡要總結一下,託人看病的基本禮儀!1、醫院不是自家開的,一定要尊重別人的付出!一次一位朋友出國前要做個外科門診手術,我找了外科的一位醫生朋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系列的掛號、看病、化驗、手術過程。